第五课正确运用判断复习课件(共26张PPT)-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课正确运用判断复习课件(共26张PPT)-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添加文档副标题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抽象思维的基本形式
概念
判断
推理
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核心内容:合乎逻辑要求的思维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导入
正确运用判断
一、判断的概述
二、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一)判断及其基本特征
1.含义、构成
2.种类及要求
(一)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二)正确运用选言判断
(三)正确运用假言判断
三、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二)判断的表达与类型
(一)性质判断
(二)关系判断
1.含义、构成、意义
2.关系的性质:对称性关系、传递性关系
1.含义、构成、意义
2.逻辑性质
1.含义、构成、意义和要求
2.种类: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
1.含义、构成、意义
2.种类:充分~、必要~、充分必要~
本课知识体系
导入
1.8分钟限时背诵第六课的相关知识
①判断的含义、基本特征、来源、表达及分类。
②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的含义、组成、种类和意义。
③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的含义、组成、特征及意义。
2.7分钟认真独立完成导学案
导学
1.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肯定的思维形式。( )
2.每一个语句都表达判断,语句是判断的思想内容。( )
3.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判断是真判断。( )
4.“小刘和小赵是学生”是关系判断,“小刘和小赵是邻居”是联言判断。( )
5.反映事物的性质判断是“质”与“量”的统一。( )
6.在关系判断“小王比小李岁数大”中,小王和小李都是第一关系者项。( )
7.假言判断的真假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 )
8.直言判断包括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 )
9.某国领导人在讲话中说:“世界各国,不支持销毁核武器,就是想发展核武器。”这是一个准确的不相容选言判断。( )
辨析
1.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肯定的思维形式。( )
2.每一个语句都表达判断,语句是判断的思想内容。( )
3.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判断是真判断。( )
判断就是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但是不作断定,没有真假的语句并不表达判断
符合实际的判断都是真判断,判断虽来源于社会实践,但却不是都符合客观实际
×
×
×
展示
4.“小刘和小赵是学生”是关系判断,“小刘和小赵是邻居”是联言判断。( )
5.反映事物的性质判断是“质”与“量”的统一。( )
6.在关系判断“小王比小李岁数大”中,小王和小李都是第一关系者项。( )
小赵和小刘是学生是联言判断,小刘和小赵是邻居是关系判断
小王是第一关系者项,小李是第二关系者项
×
×

展示
7.假言判断的真假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 )
8.直言判断包括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 )
9.某国领导人在讲话中说:“世界各国,不支持销毁核武器,就是想发展核武器。”这是一个准确的不相容选言判断。( )
假言判断的真假不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能否成立
简单判断包括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性质判断又叫直言判断
落下了既不销毁也不发展,没有列举所有情况,判断不准确。
×
×
×
展示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1、含义: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2、基本特征:
特征 分类 举例
(1)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 断定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肯定,二是否定
(2)有真假之分 正确反映客观存在、符合实际情况的判断就是真判断。
错误反映客观存在、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判断就是假判断。
①这是本很好看的书。
②《儒林外史》不在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列。
我国有四个直辖市,即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
《西游记》是短篇小说。
一、判断:
P30-31
注意:如果既不肯定什么,又不否定什么,就不是判断。
有断定就会有真假,判断的这两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的。
评讲
(1)由量项、主项、联项、谓项构成。
所有 马克思主义者 是 唯物主义者。
量项 主项 联项 谓项
二、正确运动简单判断
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全部
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部分
判断主项反映的是单个对象
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
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
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
看联项
看量项
性质判断
依据判断的质分
肯定判断
依据判断的量分
(所断定的对象的范围)
否定判断
全称判断:
特称判断:
单称判断:
从质与量的结合上分
(2)分类:
1、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P32-34
评讲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一、判断
P32
语句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语句2:蝙蝠到底属于鸟还是属于哺乳动物?
3、判断的表达:语句
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
不做断定、没有真假的语句并不表达判断。
4、判断的类型:
判断
简单判断
复合判断
性质判断:
关系判断:
联言判断
选言判断
假言判断
简单判断:指直接由概念构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复合判断:指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
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简单判断。
评讲
1、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事 例 性质判断的六种基本的判断形式
量项 主项 联项 谓项 所有 商品 是 有价值的 ①
所有 真理 不是 一成不变的 ②
有些 中学生 是 共青团员 ③
有些 中学生 不是 球迷 ④
许海峰 是 运动员 ⑤
这个人 不是 小学生 ⑥
全称肯定判断
全称否定判断
特称肯定判断
特称否定判断
单称肯定判断
单称否定判断
P34相关链接
评讲
1、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①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否则判断就不完整。
②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否则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状况,容易造成误解。
③要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以保证判断的“质”和“量”都准确无误。
(3)准确运用性质判断应注意的问题:
P34二段
例如:所有的人都认同。(缺谓项);通过学习进步很快。(缺主项)
例如:中学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主谓配合不当)
例如: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断定过量)
评讲
1、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某翁请客,见三位主客只来了一位,五位陪客只来了三位,便着急地说:“唉,该来的没来!”陪客一听,有的坐不住,走了。见主客未到齐,又有陪客走了,他更着急,脱口而出:“不该走的走了!"话音刚落,所有客人都走了。此翁傻了“我错在哪儿
思考:此翁请客失败,他的判断出了什么问题 你能纠正他的错误吗
P33探究与分享
(1)一般由关系者项、关系项、量项构成。
二、正确运动简单判断
2、正确运用关系判断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有的 被告 反控 某些 原告。
量项
量项
关系项
第二关系者项
第一关系者项
①关系项:表示关系者之间关系;
②关系者项:表示关系承担者
(谁在前、谁在后,会影响关系判断的性质)
③量项:表示关系者项范围。
P34-35
评讲
2、正确运用关系判断
(2)种类:
根据“关系的性质”可分为:对称性关系 和 传递性关系
①对象之间关系对称性的三种表现形式:
对称关系、反对称关系、非对称关系
②对象之间关系传递性的三种表现形式:
传递关系、反传递关系、非传递关系
评讲
对称性关系 对称关系 甲和乙是同学
反对称关系 甲比乙大3岁
非对称关系 甲认识乙
传递性关系 传递关系 甲的岁数比乙大,乙的岁数比丙大
反传递关系 甲是乙的父亲,乙是丙的父亲
非传递关系 甲是乙的同学,乙是丙的同学
a
b
有某关系
也有某关系
a
b
有某关系
无某关系
a
b
有某关系
可能有、可能无某关系
a
c
也有某关系
有某关系
b
有某关系
a
c
无某关系
有某关系
b
有某关系
a
c
可能有、可能无某关系
有某关系
b
有某关系
2、正确运用关系判断
二、正确运动简单判断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2)种类:
P35
评讲
三、正确运动复合判断
1. 复合判断:
是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2. 种类:
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P36
评讲
(1)联言判断: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2. 种类:
结构 联言支
联结项
真假值特征 这篇散文文笔生动 并且 这篇散文富有哲理
联言支 联结项 联言支
一个联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联言支。
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 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
(全真则真,一假则假)
(各个联言支都真)
①举例:“并且”、“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
②联言判断的联结项有时可以省略。(如“此商品物美价廉”)
三、正确运动复合判断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P37
评讲
(2)选言判断: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
结构 选言支 一个选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选言支。
联结项 选言判断的联结项一般不可以省略。
分类
真假值特征 或者 你说错了 或者 我听错了
联结项 选言支 联结项 选言支
相容
选言判断
不相容
选言判断
断定选言支中至少有一真的选言判断。“或者……或者……”
“是……还是……”“也许……也许……”
断定有且只能有一个选言支为真的选言判断。
“要么……要么……”“不是……就是……”
三、正确运动复合判断
2. 种类:
相容选言判断:只要有一个是真的,它就是真的;只有当选言支都是假的时,它才是假的。(一真即真,全假则假)
(如:身体不好,或者是由于有病,或者是由于缺少锻炼,或者是由于营养不良。)
不相容选言判断:有且当只有一个选言支是真的,它才是真的;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真的,或者没有选言支是真的,它就是假的。(有且只有一个真才真) (如:这堂课要么你上,要么我上。)
(至少一真)
(只有一真)
P38-39
评讲
3.假言判断的类型
(1)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①逻辑性质:如果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必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充分条件。
②逻辑形式:如果p,那么q。(p→q)
③常用联结项:如果…那么…;倘若…则…;只要…就…;一旦…就…;要是…就…; 假使…那么…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真值表 前件p 后件q 如果p,那么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真
假 假 真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真假值口诀:
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
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
有前必有后,无后必无前;无前未必无后
如果下雨,地面就会湿。
评讲
3.假言判断的类型
(2)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①逻辑性质:如果没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一定没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事物情况的必要条件。
②逻辑形式:只有p,才q。(p←q)
③常用联结项:只有…才…;不…就不…;除非…才…;没有…就没有…
只有年满18周岁,才有选举权。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真假值口诀:
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
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
无前必无后,有后必有前;有前未必有后;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真值表 前件p 后件q 只有p,才q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真 假
假 假 真
评讲
3.假言判断的类型
(3)充要条件假言判断
①逻辑性质:有了这种情况,必将产生某种情况;没有这种情况,必不产生该种情况。
②逻辑形式:p当且仅当q或者当且仅当p,则q。(p q)
③常用联结项:…当且仅当…才…;只有并且只有…才…;…当且仅当…;如果…就…并且如果不…就不…
一个数是偶数,当且仅当,这个数能被2整除。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真假值口诀:
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
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
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
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
有前必有后,无前必无后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真值表 前件p 后件q p当且仅当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真
评讲
(3)假言判断: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假言判断又叫条件判断。
结构 一个假言判断由表示条件关系的两个判断组成。其中,表示条件的判断叫做假言判断的前件,表示依赖这一条件而成立的判断叫做假言判断的后件。 分类 常用联结项:
真假值:
常用联结项:
真假值:
如果 寒流来了 那么 气温会下降
联结项
前 件
后 件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若…则…”“如果…那么…”“只要…就…”
有前必有后,无后必无前
(如:如果天下雨,那么地会湿。)
“只有…才…” “必须…才…”“不…就不…”
“除非……才……”“没有……就没有……”
无前必无后,有后必有前
(只有年满18周岁,才有选举权。)
常用联结项:
真假值:
当且仅当
同真,同假
(一个数是偶数,当且仅当,这个数能被2整除。)
三、正确运动复合判断
2. 种类:
P40-42
评讲
正确运用假言判断
4、假言判断的真假判断:
(1)假言判断的真假就不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能否成立。
(2)掌握假言判断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是我们正确地运用假言判断的前提。
P41-42
例:如果人可以长生不老,那么地球上的人早就没地方站了。
评讲
归纳:判断的分类
判断
简单判断
复合判断
性质判断
关系判断
依据判断的质分
肯定判断
依据判断的量分
(所断定的对象的范围)
否定判断
全称判断
特称判断
单称判断
联言判断
选言判断
假言判断
质量的结合分
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
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
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
对称性关系
传递性关系
对称关系、反对称关系、非对称关系
传递关系、反传递关系、非传递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