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三下《枣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认识“枣、核、爹”等12个生字,读准“折、涨”2个多音字。2.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体会枣核的聪明勇敢。【教学重难点】1.读准“折、涨”2个字。2.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体会枣核的聪明勇敢。【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1.导入师:同学们,你们见过枣核吗?今天带给大家一篇民间故事,这篇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叫枣核的孩子,那这位孩子为什么叫枣核,他的身上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吧!2. 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生自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要求:(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想一想枣核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出示词语(1)指名读,齐读(2)指导“衙”,读ya时是旧时官署的称呼。(3)理解“善罢甘休”是自己自愿停止的意思。读好多音字“折”和“涨”。三、再读课文,感悟理解(一)整体感悟1.再次快速默读课文,想想:枣核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画出相关语句。2.小组讨论3.反馈交流预设1:枣核是一个特殊的孩子。关注第1、2段,只有枣核那么大小,永远长不大。(板书:人小)师:两夫妻的心情是怎么变化的?找出相关词语。(叹气——欢喜——愁得慌)预设2:枣核是一个勤快能干,学了很多本领的孩子。出示相关句子:①枣核说:“爹、娘,你们不用愁,别看我人小,一样能做事情。”②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很多本领。他能扶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因为别人上不去的地方他也能上去,他一蹦就能蹦到屋脊那么高。(板书:勤快能干)预设3:枣核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孩子。枣核为乡亲们夺回了牲口,在县衙与衙役们周旋,与县官斗智斗勇,最后大摇大摆地走了。(板书:聪明勇敢)四、学习复述故事1.回顾复述方法师:你认为围绕枣核写的这几件事中,哪件事最有趣?预设:智斗县官,夺回牲口师:那让我们走进这件有趣的事件里,去看看枣核怎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的。不过在进入这件事件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本单元的重点是让我们了解故事主要内容,学会复述故事,那我们学过的复述故事的方法有哪些呢。预设:1、按顺序复述;2、借助表格或图示来复述;3、抓重点;4、用自己的话(板书复述故事方法)2.学习用自己的话复述那我们来试试用上复述的方法来复述一下第六段的内容吧。指名复述师:他是在用自己的话复述的吗?(板书:用自己的话复述)生:不是师:那怎样我们才可以用自己的话来复述这个故事呢?(微课视频播放用自己的话来复述的方法)师:用自己的话复述,就要抓重点语句,将一些重要的部分留下。师:那在这段话中我们要留下什么呢?生:留下描写枣核和衙役的句子师:然后其他不重要的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一些改动,比如出示原句和改动的句子,这样一留一改就是用自己的话来复述了。比如上面的两句话,可以这样来复述。师:那复述的方法你们学会了吗?现在请同学们两同桌再来试试复述六七段两段话,看看你们是否做到复述的要求?3.复述4——13段请大家边读课文4——13段,边完成作业本第2题。生:完成作业本师:展示作业本答案现在让我们借助作业本用自己的话来复述这个有趣的故事给你的同桌听吧。师指生复述:现在请几位同学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复述的。指生说师:同学们来评一评这位同学有哪些地方复述的好?师:通过这位同学的复述,哪个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师:这说明枣核还真是聪明呀,这位同学在复述时还加了一些(动作和表情),真是太棒了。4.复述全文师:把县官给惩罚了,为老百姓除害。刚才我们用自己的话复述了两个最重要的故事环节,大家完成的都很不错。现在你能将一、二两段加上用自己的话复述整个故事吗?小组合作复述全文,难度很大哦,有信心的可以尝试不看书本来复述,还不是很有信心的,可以借助板书和作业本复述全文,其他组员评价他是否做到了复述的要求。师小结:这是一个民间故事,我们还可以用上自己的想象,把这个故事续编下去,想想枣核大摇大摆地走了之后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课后请你们发挥想象,续编故事,并用上今天学习的复述方法,把这个故事复述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好吗?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