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上《麻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读准生字,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挓挲”等词语。2. 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知道可以用事情发展顺序把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楚。3. 体会作者是怎样从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等几个方面把老麻雀勇敢救小麻雀的经过写清楚的。【教学重点】能把握事情的主要内容,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的第一、二、三自然段,能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麻雀的无助。【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了解单元学习目标1.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麻雀。(这是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2. 了解这个单元要达到的学习目标。3. 出示单元导语:我手写我心,彩笔绘生活。小结:我们在学习课文时,需要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板贴:把事情写清楚)下面就一起进入课文的学习。二、交流预习,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 出示三组词语,读准字音第一组:挓挲 拯救 嘶哑(正音,理解“挓挲”的意思)第二组:呆呆地 无可奈何第三组:嗅了嗅 庞大 愣住(这三个字都是本课要求写的,请学生说说书写时哪里需要注意?)2. 找出课文中的角色读完这三组词,你发现了什么?预设:第一组是写老麻雀的,第二组是写小麻雀的,第三组是写猎狗的小结:是的,它们就是课文中的主要角色。除了这三者,还有谁呢?(“我”)3. 课文围绕这些角色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大声朗读课文,读完后完成练习单中的关系图。4. 交流:请大家根据关系图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5. 小结:同学们,一个故事只要抓住了主要角色,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就能把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了。三、感悟“无畏”,学习写法1. 学生快速阅读,谈印象最深的画面,讲清原因。引导:这些角色中,谁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学生自由说)2. 感受老麻雀的无畏和勇敢。这节课,我们就先走进这只老麻雀。3. 自主学习,批注感悟引导: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找一找哪些地方写出了老麻雀的勇敢无畏;画出关键的词语,在文旁写上感受。(出示学习要求)4. 同桌交流,分享感受。读句子,抓住关键词说感受,说说是如何写清楚的?预设一: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老麻雀飞下来的速度非常快,果断坚定,这是无畏的表现。预设二:挓挲起全身的羽毛——从姿态凸显老麻雀奋不顾身,毫不畏惧的精神。(这两句都是写作者看到的)预设三:老麻雀“绝望地尖叫”——与猎狗毫无胜算,但仍不退让,这是一种自我牺牲的精神。(这是写作者听到的)预设四:从“掩护”“搏斗”“飞”可以看出老麻雀的勇敢无畏。(这也是写作者看到的)预设五: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猎狗在麻雀眼中是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老麻雀还要飞下来,这是多么深的爱啊!(这句是写作者想到的)5. 写法小结作者不仅把自己看到的写了下来,还把听到的、想到的都写了下来,这样就把事情发展的过程写清楚了。四、感知猎狗的凶狠,体会写法1.启发思考:课文的题目是“麻雀”,作者为什么要写猎狗呢?2.同桌交流3.感悟:写猎狗是为了更好地表现老麻雀的勇敢无畏,表达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4.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描写老麻雀的句子,出示对应的句子。6. 作者是怎样把猎狗的凶狠写出来的?(抓住动作:走进 嗅了嗅 张开大嘴 露出牙齿)7. 小结:作者也是这样抓住猎狗的动作,一步一步写清楚的。五、运用方法,学写片段。1.引导:此时此刻,小麻雀害怕极了,它有怎么的表现呢?请把你想象到的画面写下来。(抓住小麻雀的动作、声音、以及你想到的来写)2. 学生练习3. 交流展示六、课堂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抓住故事的主要角色,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知道了作者通过写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把老麻雀的勇敢无畏写清楚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