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年级绘本微课《月亮的味道》教学设计绘本简介《月亮的味道》这本绘本讲了小海龟、大象、长颈鹿、斑马、狐狸、狮子、猴子、老鼠这八个小动物很想吃天上薄薄脆脆的月亮。于是它们就一个接一个地踩着肩膀往上爬,搭成了一个长长的“梯子”。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最后小动物们终于吃到了香甜可口的月亮。作者简介麦克·格雷涅茨(Michael Gregniec),1955年生于波兰,在欧洲从事插图工作。1996年以《月亮的味道》获得日本绘本奖,现居日本专门进行绘本创作。他曾发表过《为什么伤心?你在哪儿?》、《小卡车,我等你》、《泰迪熊,阳光闪闪》、《彩虹色的花》、《爸爸的围巾》(阿万纪美子文)等多部作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与主旨,体会与朋友合作分享的快乐与力量。2.复习巩固阅读绘本的主要方法,通过方法的学习进一步了解绘本的基本结构,并体会绘本设计的巧妙之处。3.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在阅读中打开孩子的想象思维。教学重难点1.了解并掌握阅读绘本的主要方法,能独立从绘本中寻找信息。2.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在阅读中打开孩子的想象思维。教学环节一、回顾绘本结构过渡语:小朋友们,在第一节绘本课上,张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迟到的理由》,故事的主人公小猪教会我们要诚实面对自己的错误,知错能改。除此以外,张老师还带领同学们重新认识了我们手中的绘本,现在就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回顾一下。通过复习回顾《迟到的理由》绘本结构及每部分相应名称,帮助学生掌握绘本阅读的方法,体会绘本设计的巧妙之处。二、指导阅读,调动想象请学生说出绘本每部分结构的名称,并引导学生结合想象观察图片,寻找绘本中隐藏的信息。(一)封面请学生仔细观察,找出封面中包含的绘本题目、作者姓名、故事主题等相关信息。再充分学生调动想象力,想象绘本描绘的故事可能是什么。(二)环衬提示学生观察环衬的颜色(灰色),仔细观察上面的图案(有不规则的白色小圆点)。引导学生联想灰色代表月球的表面,白色小点就像月亮上坑坑洼洼的小洞。提示学生除了关注文字和图画,还可以观察绘本的颜色,结合颜色去思考和想象。(三)扉页出示弯月、圆月的图片,请学生理解想象扉页图片的含义——月亮两种形态的结合。提示学生进一步观察图中月亮的表情,为阅读正文绘本故事做铺垫。(四)正文教师根据绘本上的故事内容进行讲述,学生一边听一边观察插图。教师对插图中的重要信息进行圈画、标注,同时对相关情节进行设疑,引导学生思考。在讲述过程中,学生不光是听教师讲,学生自己也要按照“XX,你跳到我的背上,_________。”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小动物们是如何一个接一个地爬到对方的背上,然后齐心协力够到月亮的过程。学生在听教师讲故事以及自己讲故事的过程中,梳理了绘本的主要情节,这也更能加深他们对“团结协作、齐心协力以及分享更快乐”这些主题的认识。(五)后环衬引导学生发现之前望着月亮的小动物有8个,而最后够到月亮的小动物有9个。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是哪个小动物没有去够月亮呢?学生可大胆展开想象,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在学生充分思考、想象后,出示绘本的后环衬页揭晓答案——小鱼没有去够月亮。请学生再次思考小鱼不去够月亮的原因——鱼儿无法离开水面。教师讲述绘本里鱼儿不去够月亮的浪漫原因——水中也有一个月亮。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绘本故事的美好与浪漫,以及绘本各部分设计的巧妙之处,激发学生阅读绘本的兴趣和积极性。(六)封底提示学生关注封底的图案,将封底和封面合起来可能还会变成一幅小画。三、总结绘本内容及阅读方法通过趣味提问的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复习巩固绘本的故事情节,使学生掌握独自阅读绘本的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