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标分析《海底世界》是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文章,全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学习时让学生了解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二是让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产生爱科学、学科学以及探索大自然的兴趣;三是了解用数字说明和举例说明的方法。由于《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知识内容的课文,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能让学生变枯燥乏味而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课前我对这一理念做了反复揣摩,用有趣的语言来创设出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让学生在时实践中积累,在实践中交流,在实践中探究,使知识变得简单易懂,整节课活泼而轻松,综合教材分析和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教材分析这篇课文用活泼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海底世界鲜为人知的景象。课文共七个自然段,先以一个设问句作为全文的总起,然后课文从海底的光线、海底的声音、海底动物的行动、海底地貌和植物、海底矿藏等几个方面,有详有略、重点突出地介绍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海底世界。课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介绍海底的动物,另一部分是介绍海底植物、地貌、矿藏等,脉络分明、层次清楚。对海底动物的介绍,是本文的重点部分。《海底世界》这篇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并使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学情分析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海底世界是个神秘的领域,孩子们既好奇又向往。如果我们只是“照本宣科”,那么中低年级的孩子学起来就会觉得枯燥乏味。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息技术创设情景,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热情。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在感官上对海底世界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样学生便能顺畅,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认识总分的构段方式,学会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3、体会文章是如何把事物的特点说清楚、说明白的。教学重、难点1. 感知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2. 初步认识总分的构段方式,学会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课时 安排两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新课1、现在同学们自由朗读 4~6自然段,这几段从哪几个方面讲述海底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2、现在谁来说一说,指生回答。师板书:动物、植物、矿物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奇特,海底动物的活动更有特点。3、师:(出示第四自然节),指生读,同学们思考:这一段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坐,回答的很好。4、指生朗读,同学们默读思考这一段介绍了哪几种动物?他们又有什么活动特点呢?教师板书:海参梭子鱼乌贼和章鱼贝类5、交流a.我们先看一看海参是怎样活动的,谁来读一读描写海参的句子?指生读。师:小海参怎样活动的?指生回答,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生答?速度慢,同学们你从哪儿读出了速度慢呢?生答。每小时“四”米,海参爬行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板书:慢师:作者通过数字的说明方法告诉我们海参的速度慢。b.其实有一种鱼和它恰恰相反那就是像梭子一样的鱼。指生读句子,(出示句子)这种鱼有什么特点?生答每小时几十千米,什么说明方法?学生回答。板书:梭子鱼:快师:作者不仅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还用了做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和火车的比较,让我们感受到了这种鱼的速度之快。板书:快师:现在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两句话,你既要读出海参的慢,也要读出梭子鱼的快。c、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还有一些鱼类活动方式更奇特!出示句子,同学们齐读。出示:描写乌贼和章鱼的句子。学生交流,教师板书:退师:同学们还有些贝类的活动就更可爱了。出示句子。指生读。同学们你们思考一下,免费的长途旅行指什么?指生回答。通过你的回答,老师不仅感叹,贝类多聪明啊。同学们齐读。板书:巴师:同学们如果我把“免费的长途旅行”去掉你有什么感受呢?指生答。师:说得很好,免费的旅行和前面的窃窃私语都是把描写人的词句运用到动物身上,这是什么修辞手法?生答。6、出示图片,同学们这段话先总写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然后作者列举了 5类动物的活动方式,这样的构段方式什么构段方式呢?生回答总分,总写的这句话,就是这一段的关键句。7、同学们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差异也很大,其实海底植物也各不相同。出示第五自然节。指生读,同学们思考这段话又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呢?指生回答。师:植物都是有哪些差异呢?生读句子(颜色、大小不同),你能找出来读一读吗?修辞手法:排比师:瞧!这些不同颜色的植物放在一起多么美啊!植物的大小又体现在哪儿呢?指生读。师:作者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同一种植物的差异真不小啊。教师小结:出示图片,同学们看一下,本段的第一句关键句,接着分别从颜色和大小说明了植物差异大,这种构段方式叫做?生回答。同学们齐读,感受一下这种构段方式。8、我们领略了海底的动植物,现在就让我们去领略海底丰富的矿物质吧。出示句子,同学们齐读。谁来说说写矿物质丰富体现在哪两个方面?指生回答。师:同学们这些丰富的矿产资源人们正在合理开发合理运用,其实人们开采的这些资源,只是海洋中极其微小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这样大自然才能和我们和谐共存。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了海底世界,感受了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难怪作者发出感叹,这真是个——。同学们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读出对大海的赞美,对海底的赞美,对神奇大自然的赞美。二、作业布置:出示图片布置作业。小练笔请你运用总——分的结构,写一段话。1.天上形态各异的白云。2.校园里各种类型的植物。3.下课了,操场上热闹的场面。三、板书设计:海底世界海参 慢动物 梭子鱼 快乌贼和章鱼 退贝类 巴植物矿物四、《海底世界》课后反思《海底世界》是一篇浅显的知识性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文章以流畅自然的语言为基调,没有华丽的词藻,不见雕琢的痕迹,但是给人亲切热情的感觉。我们透过作者对海底世界的描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整个自然、对生命的热爱。在教学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通过读找关键句,让学生自由地朗读每一自然段,找出体现海底物产丰富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并且写出自己的体会。让学生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海底世界,在朗读、想象中体验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对大自然的喜爱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在堂课教学中也有不足之处,对学生朗读没有很好的加以指导、对学生的评价较少,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总的来说本节课总体把握较准,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色,积极参与,积极地思考,较出色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