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物态变化 温度 课件 (共36张PPT)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物态变化 温度 课件 (共36张PPT)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态变化 温度
地上的积雪
树上的冰霜
空中的云雾
这些雪、冰、霜、雾都是水的不同状态,它们的产生和变化遵循什么规律呢?
情景导入
新课探究
观察与思考
物质可以分为三种状态:
固态、液态和气态。
思考:这些物质的不同状态有什么特点?
石块
冰块

食用油
气球中的空气
一、物质状态及其变化
状态 体积 形状 流动性 举例
固态
有一定体积
有一定形状
不流动
石块、冰块
液态
有一定体积
没有固定形状
流动
水、食用油
气态
没有固定体积
没有固定形状
流动
空气、水蒸气
科学窗:物质的其他状态
等离子体态
波色-爱因斯坦凝聚态
液晶态
超固态
做一做
将冰块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观察冰块的变化。
现象:冰可以变成水,水可以变成水蒸气。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是可以发生变化的。
例:
冰化为水。
湿衣服变干。
樟脑丸变小。
固态清新剂变少。
水壶中的水慢慢变少。
是什么导致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温度的变化!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
最热的地方
最冷的地方
物理学中用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用符号t(或T)表示。
二、温度和温度计
做一做
用手触摸长时间放在教室中的金属块、木块和泡沫塑料块,感觉一下它们的温度是否相同。
你认为用手的感觉判断温度的高低可靠吗?
怎样准确判断物体温度的高低呢?
冷水
热水
温水
冷!
热!
冷?
热?
实验表明,要准确判断物体温度的高低,仅凭感觉是不可靠的。
测量温度的仪器叫作温度计。
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测温物质:水银、酒精、煤油等。
常用液体温度计的结构
玻璃泡
玻璃管
测温物质
玻璃外壳
刻度
摄氏温度
℃表示摄氏温度。
旧规定:在大气压为1.01×105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沸水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把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记为1℃。
0
0℃
0℃
100
100℃
100℃
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作1摄氏度,记作1℃ 。
摄氏温度
新规定:摄氏温标由热力学温标导出。摄氏温标的零点等于热力学温标中的273.15K,每1K与每 1 ℃的大小是相同的。
温度的国际单位,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用符号K表示
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数量关系是T=t+273.15
自然界中的一些温度值
月球背面的温度约﹣183℃
南极有记录的最低气温﹣89.2℃
黑龙江漠河有记录的最低气温﹣52.3℃
新疆吐鲁番有记录的最高气温52.2℃
太阳表面的温度约6000℃
人的正常体温约36.5℃
三、温度计的使用
最高温度
110℃
最低温度
-20℃
量程:-20℃~110℃
量程: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温度范围。
分度值:1℃
分度值:每一小格代表的温度值。
1.估计被测物体温度,选择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温度计。
×
×
×

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3.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在被测物体中保持足够长的时间,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平视)
(俯视)
(仰视)
×
×

正确
偏大
偏小
4.在读取数据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且视线应与温度计垂直。
5.在记录数据时,要标明单位。
36℃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三看:
量程
分度值
零刻度
一不:
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四要:
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物质;
要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物质中;
视线要与温度计垂直。
体温计
体温计的使用:
测体温时
水银膨胀能______缩口升到直管内。
通过
缩口
读体温时
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遇冷收缩,直管内水银来不及退回玻璃泡就在缩口处______,故仍然指示原来的温度。
断开
使用体温计前要往下用力甩几下。
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测量水的温度
自制简易温度计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想一想:(1)用这个自制的温度计“测量”凉水和温水的温度,观察一下当所测量的温度升高时,玻璃管中的液面高度如何变化,并思考其中的物理原理。
温水
冷水
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转换法
液柱长短
温度高低
想一想:(2)如果给这个温度计标出刻度,就可以用它来粗略地测量温度。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在制作这个温度计时,玻璃管的内径应选择大一些的还是小一些的?为什么?
玻璃管应选择内径小一些的。理由: 升高相同的温度,液体的体积膨胀程度相同,选用内径更小的玻璃管,其液柱上升的高度更大,更容易观察,制作的温度计测量精度更高。
课堂小结
1. 温度:物理学中用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用符号t(或T)表示。
2. 温度计
结构:玻璃管(刻度、单位 ℃)、玻璃泡、测温液体。
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
3. 温度计的使用:测量前观察分度值、量程。
测量:会选、会放、会看、会读、会记录。
自我检测
1.请你举出2~3个物态变化的实例,并与同学交流、讨论。
冰熔化成水,由固态变成液态;
工厂里用铁水浇铸工件,由液态变成固态。
2.关于温度计的使用:
(1)图甲中测量水温的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在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时,三位同学的眼睛分别处在如图乙所示的a、b、c三个不同的位置,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
D
b
A B C D
a
b
c
(2)如图甲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 如图乙所示的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 ℃。
-8
37.8
甲 乙
3.温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温度值,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约36.5 ℃
B.在1.01×105Pa大气压强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C.冰箱冷冻室的最低温度为0℃
D.适合人们洗澡的热水温度约为40 ℃
BC
4.小红记录了9月2日一天中不同时刻的温度,数据如表1.1-3所示。
时刻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温度/℃ 14 15 16 19 22 25 27 29 29 28 27
表1.1-3 9月2日不同时刻的温度
(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制出从7:00 至 17:00这段时间内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提示:可以用柱状图、折线图或曲线图表示)
(2)根据画出的图像推测9月2日13:30的温度大致为______℃。
28
时刻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温度/℃ 14 15 16 19 22 25 27 29 29 28 27
表1.1-3 9月2日不同时刻的温度
(1)如图所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