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下册《老山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易读错、易写错的字音、字形。2.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梳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把握叙事线索。3.结合写作背景,品味精彩语句,感悟并学习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2.精读语句,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精彩的片段。【教学过程】一、诗意导入知背景出示:毛泽东《七律·长征》。这首诗讲到了雄伟险峻的“五岭”,其中有一座山岭叫做越城岭,这座山高三十里,悬崖峭壁,十分险峻,是“五岭”中最险的一座山,也是红军翻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它被称为老山界,红军战士是怎样翻越这座“难”翻的山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听听亲身经历过这次翻山战斗的一位老红军的讲述吧。二、检查预习做铺垫1.作者简介陆定一:(1906年6月9日-1996年5月9日)江苏省无锡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27年起担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共青团驻少共国际代表。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宣传部工作,后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建国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书记处书记、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是中共第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十三届中顾委常委。1934年10月,陆定一随中央第二纵队干部队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当年28岁红军到达陕北后,他参加了东征、西征,后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宣传部部长。陆定一长期负责党的宣传文教工作,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建设和发展党的宣传文化教育事业,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倾注了毕生的精力,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文化大革命”中,陆定一遭受林彪、“四人帮”的严重迫害,被关押近13年之久。1979年6月,陆定一在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被增选为副主席。同年9月,在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上被补选为中央委员。1980年3月,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顾问。1983年6月,在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副主席。在党的第十二、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国共产党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2.重点字词⑴注音。蜷缩(quán) 呜咽(yè) 点缀(zhuì) 澎湃(péng pài) 咀嚼(jǔ jué)篱笆(ba) 酣然入梦(hān) 苛捐杂税(juān)⑵理解词语。惊惶:惊慌,恐惧。 苛捐杂税:指当时反动政府强迫老百姓上缴的各种税费。 缴:①交纳,交付,缴公粮。②迫使交出:缴了敌人的械。 攀谈:本文是找些话题与他人交谈的意思。 酣然入梦:甜美、畅快地入睡。蜷:弯曲。 呜咽:本文中形容凄切的水声。三、圈点勾画厘线索1.自主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并能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抓住文章的“文眼”——关键语句)明确: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2.面对如此难走的老山界,红军战士是怎么翻越的呢?请同学们按照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理出红军战士的行踪。——采取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时间 地点转移下午 沿山沟向上走傍晚 到一户瑶民家攀谈天黑 到山脚,登山走了半天 在山路上露宿半夜里 在山路上冻醒后又睡着了第二天黎明 走了不多远,看见雷公岩,翻越雷公岩,继续爬行,快到山顶下午两点多 到了山顶休息一会儿后 一口气跑下山去四、关键词句知其“难”1.毛主席在翻过老山界之后,写下一首《十六字令》,里面就有对红军翻山越岭的生动描述,下面请同学们大声齐读,然后说说你从这首词读出了老山界的哪些特点呢?(高、陡、险)出示:《十六字令》其一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十六字令》其三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2.请同学们从文中找一找,红军翻山都克服了哪些困难呢?请跳读课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行路难:悬崖峭壁、山高路险。睡觉难:路窄石硬、寒气逼人。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处境难:敌人追击、枪声密集。3.面对这般重重困难,我们的红军战士是如何对待的呢?他们害怕了吗?行路难:悬崖峭壁、山高路险——打趣逗笑、奋勇登山睡觉难:路窄石硬、寒气逼人——酣然入梦、观赏夜景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鼓着勇气、继续前进处境难:敌人追击、枪声密集——毫不畏惧、嘲笑敌机五、学做批注悟精神1.方法指导学批注请你圈点出含义深刻,描写生动、细腻的语句,反复揣摩品味,根据下面的批注方法和示例写批注。按照下面的格式体会语句描写的精彩,蕴含的长征精神。出示:批注的内容包括:1. 扣词语:生动传神的动词、富有表现力的形容词。2. 抓修辞: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3. 找角度:从哪一角度表现的。4. 析内容:表现了写作对象的什么特点。5. 悟情感: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感情。示例: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我的批注是:这句话中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是比喻的手法,表明了山势的陡峭,山路的崎岖,爬山的艰难;火把一直“连到天上”,运用夸张手法写山势之高,表现了老山界的险峻;“许多”一词,既说明山路的曲折和陡峭,又说明有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在攀登。作者认为这是“生平没见过的奇观”,表现了不畏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学生寻找关键句做批注,选取典型例子作展示。3.通过刚才批注过程中的体会,这篇文章体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明确:不怕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六、课堂小结得升华李大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中写道:“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翻越老山界的革命者身上体现出的坚强意志、乐观精神,体现出的家国情怀,将激励着我们民族,翻越一座又一座现实的困难的高山。播放:习近平论长征实现伟大的理想,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今天的长征,仍然有许多“雪山”“草地”等着我们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只有传承和弘扬好长征精神,才能克服各种怠惰思想和畏难情绪,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顺利实现。希望同学们能做新时代长征精神的传承人!七、课后作业有效延伸三选一作业:1.课后作业第五题:作者说:“我们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后,才觉得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很小。”课外阅读反映红军长征的文章,如杨得志的《大渡河畔英雄多》、杨成武《越过夹金山,意外会亲人》等,进一步加深对这段伟大历史的认识。拓展资料:《红星照耀中国》《倔强的小红军》《永远的丰碑》《一袋干粮》2.读写共生作业:以《爬山》为题,模仿课文《老山界》叙述爬山的经历及感受。 爬山经历细化表 《老山界》 《爬山》叙述视角 回忆 写作顺序 时间变化 地点转移 线索 红军翻越老山界 克服困难 走路难 吃饭难 睡觉难 处境难 态度 打趣逗笑、奋勇登山 酣然入梦、观赏夜景 鼓起勇气、继续前进 写景手法 比喻、排比、拟人 文章主旨 体现红军坚定地革命信念 顽强地革命斗志 乐观地革命精神 3.请你选择课文中的语段进行朗读设计,做好朗读符号的设计,选择适当的音乐,对选段进行配乐朗读(拍摄成视频)。【朗读符号】停顿号:一般我们用"/"表示短停顿,用"//"表示句群停顿或长停顿。间歇号:一般我们用"∧"表示间歇。连接号:一般我们用“⌒“表示连接。词组号:一般情况下,我们用“ “表示词组。重音号:一般我们用“●“表示重读(实心圆点),用“。“表示轻读(空心圆点),用“。。。。”表示连续轻读,用“●●●●“表示连续重读,用“——“表示尾音拉长,用“—O—”表示两头低,中间高,用“O-O“表示两头重,中间轻。声调号:一般我们用↗表示升调,用↘表示降调。【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