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用人物作文素材 辛弃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万用人物作文素材 辛弃疾

资源简介

万用人物素材 辛弃疾
人物事迹:
辛弃疾, 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豪放派词人,有“词中 之龙”之称。出生时,北方就已 沦陷于金人之手,在不断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 苦后,辛弃疾青少年时便立下恢复中原的志向。 绍兴三十一年,21岁的辛弃 疾参与抗金起义军, 担任掌书 记。绍兴三十二年, 辛弃疾南下 与南宋朝廷联络, 于中途听闻起 义军中出现叛变, 便“赤手领五十骑, 缚取于五万众中……”生擒叛徒, 交予南宋朝廷处决。然回国后,却始终无法得到重用, 不仅未能亲临前线抗金,甚至被 主和派排挤, 唯有将满腔壮志寄 于诗词之中,最终退隐山居。
他是“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的少年将军,他是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铮铮铁骨,他是想了却君王天下事,却怜白发生的隐士,他是有万字平戎策、美芹良计不止九的谋略家,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适用主题一:爱国情怀
看那位“沙场秋点兵”的词人,建立义军、追贼夺印、 生擒叛贼……生于国破乱世之中,他怀满腔报国热忱;“事有可为,杀身不顾”、“鲸吞 未饮海,剑气已横秋”……纵使相隔千年,凛然的杀气与磅 礴之势仍从笔墨间溢出;《美芹十论》、《九议》……无数奏章背后,是一颗拳拳报国心,舍身忘我,力求海晏河清。鹧鸪不现,赤子犹在,历史自会记住那位登楼远眺、栏杆拍遍的辛弃疾。
适用主题二:初心不改、至死不渝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 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 赤。”看古往今来,多少无垢的初心,于灯红酒绿中依然不 改其志。千年前的稼轩居士, 即便时运多艰,自嘲“君恩重,且教种芙蓉”,空有一腔报国热情,却只能于岁月中蹉跎,仍不改报国初心,以笔为 刃,以墨为血,将一场“吹角连营梦”流泻于笔端,留下至死不渝的余响;百年前的梁任 公先生,高呼“吾心目中有一 少年中国在”、“十年饮冰, 难凉热血”,虽政治主张“流质善变”,然背后的一颗报国赤子心,从未更替。
适用主题三: 民族精神 时代使命
辛弃疾:“千古兴亡多少事,我有笔作剑锋长”文能提笔安天下, 武能马上定乾坤,南宋能拥此名号者,只此一人。生于金人占领区,长于异族统治下,为民族复仇雪耻的种子自幼便在辛弃疾心中埋着, 他以汉人屈辱作肥料, 用赋税苦痛作日照,收复失地之心就这样日渐茁壮。红颊青眼,目光有棱,二十二岁的辛弃疾己出落英雄之相,揭竿而超聚义军,生擒叛徒缚于马,智勇双全,唯其而己。
适用主题四:责任 担当 执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辛弃疾是南家著名爱国词人,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他生活在金人统治的北方,年幼时亲眼日睹百姓遭受的苦难。此后, 他一边学文,一边习式,立下此生恢复中原的宏愿。终其一生, 他也在追逐者自己的“英雄梦”。有一种坚持,称得上至死不渝,辛弃疾在他临终之际一句振聋发聩的呐喊“杀敌”正是他对报国理想执着一生的写照。
适用主题五:梦想 坚持 过程与结果
实现理想的路途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一些人甚至终其一生都无法实现所向往的愿景。如辛弃疾一生都渴望杀敌报国,救南宋人民于水火,但朝廷的排挤让他只能借酒浇愁、梦回连营、用本应握刀的手把栏杆拍遍。但对于一个人理想的价值, 不能仅仅以是否实现来衡量,还应看到为了实现理想,一个人付出了怎 出了怎样的努力和坚持。辛弃疾始终将沙土 冬将沙场报国之梦深藏在心中,流污于笔下,创造出沉郁顿挫、可歌可泣的诗篇,用他如椽大笔替代刀光剑影,以另一种方式坚持着自己的理想,成就了作为词坛飞将的不朽人生。
诗句:
当他狂放自信时,他说“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当他忧愁时,他说“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当他宁愿落寞,不与人同流合污时:“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当他表达雄心壮志时,他说“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当他甘愿为国献身时,他说“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而当他报国无门时,他感叹道“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当他想劝诫他人不要草率时:“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当他追忆激情岁月时,他说“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当他形容苦苦追寻终获结果的惊喜时,他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当他形容理想意志不可阻挡时,他说“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