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心理健康上册第17课 拥抱生命 课件(共25张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五年级心理健康上册第17课 拥抱生命 课件(共25张PPT+视频)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拥抱生命
视频:韩国首尔 “梨泰院踩踏事故”全过程
截止11月14日,首尔梨泰院踩踏事故共造成158人死亡,196人受伤。
新课导入——韩国首尔 “梨泰院踩踏事故”
为什么会发生踩踏事故,给我们什么启示?
敬畏
“敬”是严肃、认真的意思,还指做事严肃,免犯错误;“畏”指谨慎、不懈怠。
敬畏是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它是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态度。
自学
01
为什么要拥抱生命?
02
如何拥抱生命?
01
PART
生命至上
探究一:如何理解“生命至上”
截止11月14日,首尔梨泰院踩踏事故共造成158人死亡,196人受伤。
截止11月14日,全球新冠疫情肺炎确诊病例超6.3193亿例,累计死亡病例超658.4万例
9月5日,四川泸定6.8级地震,事故共造成93人遇难,400余人受伤
11月11日,黑龙江一客车发生侧翻造成4死15伤
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_
脆弱的、艰难的
探究二:如何理解“生命至上”
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们又会体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对生命要有一种拥抱的情怀
请你结合视频中的内容,谈谈你对生命的感悟有哪些?
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
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探究三:如何理解“生命至上”
中国为抗疫付出了多少
全国派出330多支医疗队,共42000人。将近4000名优秀的军队医护人员支援武汉,光确保生活物资,就耗费了1169亿元,各级防控总资金超过1864亿元。
思考:举国上下为什么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阻断疫情、挽救生命?
②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生命感悟:
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者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若将生命与其他利益相比,生命是“1”,名誉、金钱、友情、地位等都是“0”。有了“1”,这个数可以是十、百、千、万,甚至无穷大;若没有“1”,后面的金钱、名誉等再多也是“0”。拥有生命才可能拥有一切。
视频:战争中的儿童
探究四:如何理解“生命至上”
近期,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发生森林火灾,
10月21日,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阿坝支队消防员冯坪坪在山火扑救过程中负伤
10月28日,冯坪坪因伤重不幸牺牲,年仅24岁。
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
③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也同样重要。
“仁者爱人”(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善良的人)“推己及人”(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设身处地的替别人着想),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样。
“仁者爱人”
探究一:如何理解“生命至上”
1、为什么要拥抱生命(如何理解生命至上?)
① 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②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③ 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也同样重要。
视频:中国支援世界各国盘点
中国为什么要支援世界各国?
02
PART
休戚与共
晋朝时期,庾亮因德高望重及善于用兵被派驻镇守边关,南蛮校尉陶称敌不过庾亮,就在当时权臣王导面前施用反间计,说庾亮拥兵自重准备举兵造反,要王导严加防范。王导说:“吾与元规休戚是同,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
现代解释为忧喜、福祸彼此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休戚与共
探究五 :休戚与共
思考:疫情期间,为什么要出台此类规定?
(1)拥抱生命,让我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
现实生活中有哪些漠视生命的现象和行为?
乱闯红绿灯
超载
翻越栏杆
校园欺凌
探究六:休戚与共
10月15日,罗小猫开启了直播,眼神空洞,神情恍惚,整个人毫无生气可言,在和网友闲聊后,突然就拿出了一瓶农药给大家看,然而弹幕全是一群键盘侠纷纷质疑并起哄:“快喝快喝快喝快喝”,“瓶子里不会是饮料吧”,“要喝就喝”。在直播当中,逞强喝完了农药,送往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
请你评价网红和网友的行为?这启发我们怎样珍爱生命
(2)我们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P97.1
P97 思考:
1、以下四个情境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你能从上述不同的情境中,发现哪些共同的态度?
感受到同学的帮助和友谊
感受到尊老的美德
感受到关怀与温暖
感受到了尊重的力量
探究七:休戚与共
疫情发生之际,各地医护人员请战疫情,一排排战书上满是医护人员的签名和手印
(3)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我们要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
8.2-2休戚与共
(1)珍爱生命,让我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 (2)我们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3)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我们要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
2.怎样做到休戚与共(怎样拥抱生命)?
拓展空间
有人说,心存敬畏,才能无畏;也有人说,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提问:心存敬畏,会让我们对待生命的态度和行为有何不同? 请和同学分享对上述观点的看法。
心存对生命的珍爱,才可能认真去对待,才能想办法去解决,这样就不会有恐惧了。
心存对生命的珍爱,知道自己对待生命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珍惜什么,慎重对待生命的态度,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生命观。
生命至上
休戚与共
拥抱生命
本课小结
1.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2.生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不漠视生命
内心自愿选择,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
3.不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