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别致的小花瓶》教材分析《别致的小花瓶》来自三年级美术下册第八课,该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课程,也是本套教材陶艺系列中的一课。上学期初步让学生学玩橡皮泥,手捏出和妈妈在一起的各种小动物和妈妈的动物造型。而《别致的小花瓶》更多的是让学生了解了陶艺文化,对陶泥的制作方法认识更进一步,在这节陶艺制作课上,利用陶艺造型表现手法不同,在本课介绍了两种泥条方法,如盘筑泥条成型、泥条交错擀压成型,来启发与引导学生大胆创作,发挥想象力。抓住“别致”的特性,自由、开放、个性的表现自己想要做的花瓶,是本课最大的特色,它不仅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审美能力,也陶冶学生对陶艺的情趣,对装饰美化自己的生活起到一定作用。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有一定的知识经验的储备,这对培养他们积极的创新精神和正确的思维活动有着积极的意义。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时通过《捏泥巴》、《和妈妈在一起》等课程的学习,已经初步接触了陶艺,并掌握了简单的手捏成型法,和揉、搓、压、刻等橡皮泥技法。他们渴望有趣的活动,渴望展示自我,但是造型能力还显得稚嫩,对橡皮泥的掌控能力不足,制作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观察、欣赏、实践、探究等方法,启发引导学生大胆创作,发挥想象,抓住别致的特性,表现出自己想要制作的漂亮花瓶。教学目标1、掌握泥条成型的方法和装饰手法,并制作出新颖美观的小花瓶。2、学生在观察、欣赏、体会、探究的过程中,运用比较、交流、讨论等学习方法,用泥条成型的方法制作别致的小花瓶。3、在创作中感悟陶艺作品的美感,体验泥塑制作的乐趣,形成良好的审美取向,能将所学用于美化生活,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泥条成型的方法,创作一个造型新颖美观的小花瓶。教学难点:花瓶造型别致,装饰美观。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欣赏观察法、交流讨论法。教学过程课前交流:通过师生对话,观看《玩泥巴》的视频,来进行师生交流。1、导入:让学生们猜一猜老师带来的工艺品?同学们喜欢吗?(出示带来的陶瓷小花瓶插有绢花。)。【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感受欣赏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出新课。为下一步学习铺垫。2、探究新知:(1)花瓶不仅是用来盛放美丽之物的器皿,也可用来观赏;它不仅有现代的还有古代的,同学们请看这几种,它们都是远古时期人们用泥土捏制的器皿,都是中国的珍贵文物,对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设计意图】了解古代的陶艺品,对学生进行知识渗透。(2)(出示现代花瓶)分别出示玻璃花瓶和陶瓷花瓶,询问学生这些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3)比一比、说一说:玻璃花瓶与陶艺花瓶 它们各有什么样的特点?分别给了你怎样的感受?从造型、装饰、材料等方面说一说你的理由。【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感受陶器质朴随意的美。(4)不同材质的花瓶,所散发出的艺术气息是完全不同的。那同学们老师再来问问你们,你们知道花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可以观察一下你们桌子上的花瓶。【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花瓶的构造。打开思路。3、教师示范:(1)通过改变瓶口、瓶颈、瓶身、瓶底的形状和大小,一只普通的花瓶可以变成各种造型别致的艺术品。今天我们就学习用橡皮泥来做一个别致的小花瓶。(师示范制作过程并解说)(2)是否知道老师使用了哪些方法制作了这个花瓶?谁能说一说盘筑泥条法。(3)出示视频,并思考一下另外一个花瓶是使用了什么方法制作的——泥条成型法。【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教师演示,直观学习盘筑泥条法、泥条交错排列制作花瓶。(4)刚才这两种花瓶的制作方法,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谁来说一说?【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泥条排列方法、制作的过程。通过思考发现同一种方法制作出来作品艺术效果不同。(5)一起走进花瓶的世界,感受一下它们给我们带来的美感享受吧。(出示各种造型独特的花瓶)(6)其貌不扬的泥巴,不仅可以在艺术家、老师的手中展现出不同的作品,它同样可以在我们小朋友的手中,做出让人赏心悦目的作品来。同学们请看这些形态逼真,造型独特,构思巧妙,别有风味的花瓶,都是出自学生之手。下面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他们采用了哪些方法制作的,你最欣赏这些作品中的哪一件,并说说你的理由。(出示学生的作品,让生欣赏并讨论)生讨论后,对喜欢的作品说出理由。【设计意图】欣赏艺术家的作品,学生的作品,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打开设计思路。4、学生实践:利用橡皮泥材料制作泥塑花瓶。自由发挥想象,做一个新颖、别致、漂亮的花瓶,尝试用不同方法创作独立构思完成。(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巡视辅导学生艺术实践。对学生作业练习中表现比较出色有特色的作品及时表扬,提醒其他同学借鉴、学习。)【设计意图】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泥塑的快乐,掌握泥条成型的方法,创作性地表现别致的花瓶。5、作品展评:花瓶艺术品的展览,把作品放到展台上吧,大家共同欣赏一下,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件作品?师生一起评价作品,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赏析。【设计意图】让学生欣赏、评议自己和他人的作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美术课不只是学习知识与技能,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会美化自己的生活。6、小结拓展: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的这些作品,它们不仅在造型上别致精美,而且非常有创意有想法,并在颜色装饰上搭配的大胆新颖,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泥条不仅可以变成你手中的样子,还可以变成造型独特的艺术品,请看:这些形态逼真,造型奇特,艺术感极强的作品都是用泥条变成的。是不是很神奇?(课件演示图片)课下同学们可以继续做喜欢的作品,去装点生活,美化环境,让我们的周围处处充满美,充满艺术的气息。(收拾整理:督促学生收拾学具,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的整洁。)【设计意图】学生观看课件,倾听、观察、欣赏,留下美好的记忆,留下思考延伸的空间。培养学生创造美好事物、表现美好生活的价值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