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共23题,满分100分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得分一、单选题1.从1840年反对英国侵略的战争到抗日战争前夕的中国反侵略战争,无不以中国失败而结束。究其根本原因,正如毛泽东所说,“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因此,为了使中国在世界上站起来,为了使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就必须( )A.进行实业救国 B.进行西方式的工业革命C.发展资本主义 D.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2.下列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认识正确的是( )A.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B.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开始有了主心骨C.中国共产党开始成为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D.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迎来了富起来的光明前景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①是与生俱来和一劳永逸的 ②标志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③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④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实践作出的正确选择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中央作出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既不是凭空产生的,更不是一个简单的新概念表述,而是具有丰富深厚思想内涵的。下列对新时代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②表明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③意味着我国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 ④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式确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历史成就,最根本的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6.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努力和奋斗。下列能体现上述努力和奋斗的是( )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②保持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③科学社会主义在新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④通过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自1978年底启动的改革开放,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在国际国内复杂深刻变化的形势下不仅极大改变了中国面貌,而且深刻影响了整个世界,确实极不寻常、极不平凡。这一切表明改革开放( )①使中华民族实现了强起来的梦想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④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2023年,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奋斗者”号极限深潜;国货潮牌广受欢迎,国产新手机一机难求,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给中国制造增添了新亮色。中国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力攀登,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2023年我国取得的成就( )①说明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中国焕发生机与活力②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③推动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历史方位发生新变化④使中华民族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以五四运动为新起点,从1919年到2019年,中国人民一路披荆斩棘、跋山涉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那个山河破碎、暮气沉沉的“东亚病夫”早已一去不返,一个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的新时代中国阔步向前。这是改天换地、波澜壮阔的100年,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深刻昭示着( )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②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③五四运动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④未来的奋斗征程依然任重道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某学习小组以“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为题展开讨论。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看法正确的是( )A.甲同学:着重完成了包括土地革命等在内的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B.乙同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C.丙同学:实现了由私有制为主体向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转变D.丁同学:颁布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新成就二、填空题11.结论: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是历史的选择,是 ,是正确的选择。12.旧民主主义革命由 领导,以建立 为政治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由 领导,以创建 为政治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 ,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13.改革开放内涵:实行改革开放,就是要进一步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 、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 ,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 ;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 ,保持和发展党的 ,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14.中国实现伟大飞跃: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 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 ,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15.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苦探索原因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在中国怎样坚持和建设 、怎样巩固和发展 ,并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成就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我国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 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逐步提高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后来的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判断题16.改革开放是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上 ( )17.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 )18.中国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上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19.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20.实行改革开放,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四、主观题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凭着坚船利炮野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悲惨境地。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在旧式的农民战争走到尽头,不触动封建根本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的情况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材料二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重要国家中名列前茅,GDP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里程居世界第一。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2万亿斤,国家粮食安全基础更加巩固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中华民族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又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说明了什么?22.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百年奋斗、百年积累、百年风华写就一部厚重的党史书。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一个个世界奇迹。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所取得胜利。23.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程注定了不平凡,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牺牲和创造的历程,是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新胜利的历程、是奋进新时代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正确的选择。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以来的不平凡历程中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了哪些重要准备?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参考答案:1.D【详解】A:材料中的制度腐败和技术落后没有涉及进行实业救国,排除A。B:西方式的工业革命不适合我国的国情,排除B。C:实践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排除C。D: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因此,为了使中国在世界上站起来,为了使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就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2.B【详解】A: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A不选。B: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从此在斗争中开始有了主心骨,B入选。C: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逐渐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C不选。D: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了富起来的光明前景,D不选。故本题选B。3.D【详解】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①错误。②:我国小康社会正在建设过程中,还没有建成,②排除。③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实践作出的正确选择,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4.C【详解】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①表述错误。②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表明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也意味着我国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②③符合题意。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早已经确立。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C。5.A【详解】A: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历史成就,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A正确。B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均不属于根本原因,BC排除。故本题选A。6.B【详解】①:新中国成立后,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要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①正确。②:保持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有利于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但这并没有直接体现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努力和奋斗,②不符合题意。③:科学社会主义在新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是上述努力和奋斗的成果,并不直接体现上述努力和奋斗,③不符合题意。④:通过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直接体现上述努力和奋斗,④正确。故本题选B。7.D【详解】①: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在逐渐朝强起来的梦想迈进,目前还没有实现强起来的梦想,①不选。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不符合题意。③:改革开放,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这表明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③符合题意。④: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在国际国内复杂深刻变化的形势下不仅极大改变了中国面貌,而且深刻影响了整个世界,确实极不寻常、极不平凡,这表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8.A【详解】①②:2023年我国取得的成就说明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中国焕发生机与活力,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①②符合题意。③: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进入新时代,历史方位发生新变化,不是2023年我国取得的成就带来历史方位的新变化,③说法错误。④: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9.A【详解】①②: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 大飞跃深刻昭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①②符合题意。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故③不选。④:材料未涉及未来的奋斗征程,排除④。故本题选A。10.B【详解】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B正确。A:1949—195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着重完成包括土地革命等在内的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致力于恢复国民经济,A排除。C:三大改造实现了由私有制为主体向公有制为主体的转变,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之后,C排除。D: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召开,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D排除。故本题选B。11. 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人民的选择【详解】本题为填空题,依据课本知识回答即可,详解略。12. 资产阶级 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无产阶级 人民民主共和国 必要准备 必然趋势【解析】略13.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富起来 强起来 自我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建设 先进性【详解】本题是填空题,根据教材内容作答,详解略。14. 人民民主 国家的权力【详解】本题为填空题,可运用教材知识准确填写即可,详解略。15.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 工业体系 国际地位 改革开放【详解】本题为填空题,根据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苦探索的知识作答即可,详解略。16.错误【详解】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故本题说法错误。17.错误【详解】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故题干中说法错误。18.错误【详解】中国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而不是世界上)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材料说法错误。19.错误【详解】我国推进改革开放,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而不是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制度,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故题干中说法错误。20.正确【详解】实行改革开放,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故本观点正确。21.①这三次伟大飞跃说明了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分析】本题以“中华民族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政治与法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获取和解读材料,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难度一般。【详解】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中华民族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又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说明了什么?属于说明类主观题,知识点锁定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考生根据材料逻辑和课本知识逻辑,先进行材料概述,得出结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然后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意义,注意意义包括对中国和对世界两个层面,最后分点组织答案即可。①提取材料,得出结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从此站起来;1978年,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领导中华民族找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正确道路;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三次伟大飞跃表明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②阐释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2.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③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胜利,并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分析】背景素材: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考点考查:“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中国共产党, 需要调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所取得胜利。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百年奋斗、百年积累、百年风华写就一部厚重的党史书。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一个个世界奇迹,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所取得胜利→可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新时代。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得分点②:改革开放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得分点③: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胜利,并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点睛】非选择题的审题要求:(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2)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3)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23.①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有了主心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③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④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分析】背景材料: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考查知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考查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学科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本题考查的知识范围内是政治与法治,设问指向是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以来的不平凡历程中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了哪些重要准备。本题属于说明类试题,通过分析,具体可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的角度回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革命时期→可联系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有了主心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成就。关键词②:建设时期→可联系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成就。关键词③:改革时期→可联系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成就。关键词④:奋进新时代→可联系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成就。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要求与材料信息、课本知识的结合。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