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语文二下第八单元《语文园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是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本单元教学中需要重点把握的内容。在语文园地八的字词句运用中,让学生在语境中想象体会通过写外在表现来表现心情的方法,并仿照例句学习运用,这已经开始鼓励学生尝试将想象的事物描述细致。这些具体的关键任务,需要充分运用文本中蕴含的想想因素,拓展学生思维,鼓励学生敢于想象和大胆表达,培养创造性想象力。关注古诗:既要引领学生明诗意、悟诗情,又要指导学生想象画面、背诵古诗。能借助古诗插图,感受古诗画面美。关注阅读:独立阅读《李时珍》,适时点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了解汉字的某些构字特点,扩充识字量;区分、理解相近的词语;能积累古诗,独立阅读。感受中国汉字文化,认同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语言运用:用近义词语说句子;根据提示想象画面,仿照例句写句子。思维能力:背诵古诗《舟夜书所见》,能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诗意;自主阅读《李时珍》,了解李时珍和他编写《本草纲目》的艰辛历程。审美创造: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感受汉字之美;借助古诗插图,感受古诗画面美。教学目标1.能借助形声字构字规律,认识“钩、铲”等10个字。2.积累近义词语,能选用词语说句子。3.能根据提示想象画面,仿照例句写句子。4.了解示字旁和衣字旁、两点水和三点水所代表的不同意思,能区分这些偏旁相似的汉字表示的意思。5.能背诵古诗《舟夜书所见》。6.能自主阅读《李时珍》,了解李时珍和他编写《本草纲目》的艰辛历程。教学重点1.能借助形声字构字规律,认识“钩、铲”等10个字。2.积累近义词语,能选用词语说句子。3.能根据提示想象画面,仿照例句写句子。教学过程环节一:与《祖先的摇篮》结合(5分钟)1.教师课堂行为(1)检测学生认识生字词的情况(2)出示本课会写字,学生说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3)学生交流重点笔画、笔顺。教师相机指导书写。① “祖”的部首“礻”右边只有一点,“摘”的右下方,里面是“古”,“啊”强调耳刀旁的笔顺,第一笔是横撇弯钩,第二笔是竖。②引入“我的发现”第一组的字,辨别“礻”和“衤”,了解带这两个偏旁的字的特征,巩固安部首类别归类识字的方法。(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总结学生易错字指导。2.学生学习活动(1)学生依据教师出示的两组词语,通过个别读、同桌读、全班领读等,反复熟悉,最后开火车检查。(2)自由谈书写需要注意的地方。辨别“礻”和“衤”,了解带这两个偏旁的字的特征,巩固安部首类别归类识字的方法。(3)学生书写。针对教师指出的问题,再次修改并书写环节二:学古诗,引入动画设计情境(预设时间约10分钟)(一)教师行为1.同学们,课前都查阅资料、或者观看动画片,了解到了更多的神话故事,也看了变了世界小的时候学习、犯错的故事。下面就给大家布置一个艰巨的任务:请大家自己选择一个故事设计动画片。2.设计的动画片有一个神秘的开始。不要着急,这个神秘的开始的画面就在一首诗中——《舟夜书所见》。打开课本第113页,大家先来读一读,想想这首诗写了什么,再看看插图,同桌之间交流交流。3.朗读古诗(1)读准生字提示:结合拼音读准字音。教师指导:“查”为多音字,在本首诗中作为姓氏读作zhā,“慎”为前鼻音;“簇”为平舌音;“浪”为后鼻音。(2)练读古诗。自由读,分组读,读出节奏。预设: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再读古诗,读出韵味。提示:抓住韵脚,体会诗歌押韵的特点,教师示范读,生自由读。(出示: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3)赛读古诗。提示:读得流利有节奏。4.教师用轻柔的语言结合插图描绘诗歌的画面(可以铺陈渲染):夜太黑了,见不到一点月光,(我看见)渔船上那孤零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一点萤火。一阵微风拂过,河面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像被打碎了,散成了一河闪耀的星星。5.接下来请大家自己选择一个故事设计动画片。就用这首诗的画面作为开头。这首诗描写的夜晚画面作为背景,假设你就在这艘小船上,在这黑漆漆的夜晚让你将你喜欢的神话故事或《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里你编的好玩的故事设计成动画片。交代清楚起因、经过、结果。6.犯了错误以后要收到惩罚,还记得第十个太阳的样子吗?那就话是怎么说的?(出示“字词句运用”第二题中的那句话)(二)学生行为1.听明白老师的要求,弄明白接下来要完成的任务。2.朗读古诗《舟夜书所见》,看插图,据了解诗歌内容,与同桌交流。3.根据插图的提示朗读并背诵古诗。4.跟着教师的语言进入诗歌描写的画面。5.明确要求,从自己的作业或阅读的神话故事中选择,准备设计动画片。【设计意图】带着明确的任务学习并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既了解了诗意,又为设计动画铺设了情境。环节三:我爱阅读(预设时间约15分钟)1.阅读“我爱阅读”的《李时珍》,用表格梳理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起因、经过、结果。2.与第8单元测试卷的“阅读理解”和“习作表达”相结合,进一步巩固。(1)短文有( )个自然段,第3自然段有( )句话。(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研究( ) ( )药性积累( ) ( )痛苦(3)李时珍发现旧的药物书有哪些缺点?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并标上序号。(4)为了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李时珍都做了什么?用 画出最能概括的一句话。(5)根据课文内容,用几个词语评价李时珍的为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节四:习作表达(预设时间约10分钟)李时珍经过千辛万苦,走过万水千山,用了二十七年的时间编写完成了《本草纲目》。这部书是一部伟大的著作,至今仍然在医学界和医药界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请你根据《李时珍》这篇文章,对《本草纲目》进行介绍,注意突出它的特色。李时珍还是一位医学家,你推测《本草纲目》中还可能有什么内容。【设计意图】运用《羿射九日》学到的利用表格梳理课文内容的方法自学这篇课文,同时还用测试卷的形式再次带领学生认真研究本文,对李时珍其人和《本草纲目》进一步了解,形式活泼、新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