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2024县域教研联盟中考模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综合卷(慈溪等地一模)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2024·浙江模拟)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____”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题为《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讲。( )A.一带一路 B.金砖国家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答案】A【知识点】2023年时事热点【解析】【分析】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题为《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讲,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此题考查时事政治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解答此题应熟记重大时政热点和事件。2.(2024七上·嘉兴期末)2023年10月,国务院公布《未成年人____条例》,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将进一步为未成年人保护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A.社会保护 B.学校保护 C.环境保护 D.网络保护【答案】D【知识点】2023年时事热点【解析】【分析】根据时事,2023年10月,国务院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将进一步为未成年人保护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所以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时事, 条例明确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未成年人实施网络欺凌行为;此外,《条例》还要求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建立、完善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游戏规则,对游戏产品进行分类并予以适龄提示。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应当合理限制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在使用其服务中的消费数额,防范和抵制流量至上等不良价值倾向。3.(2024·浙江模拟)下列对漫画《手不离机》(图1)中反映的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A.对“手不离机”行为要尊重 B.网络生活不必受时空的限制C.要学会珍爱生命和尊重生命 D.汽车驾驶员的行为合理合法【答案】C【知识点】珍爱和尊重生命【解析】【分析】漫画《手不离机》中司机在开车时接电话,是违反交通规则、不珍爱生命的表现,应该要学会珍爱生命和尊重生命,故C正确。“手不离机”违反交通规则,故A错误;网络生活要有所选择,故B错误;汽车驾驶员没有认识到开车时接电话的危害,故D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守护生命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在生活中,我们会面对一些客观存在的、非人力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一些人为灾难。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4.(2024·浙江模拟)我国选手程文涛和石浩玙在2024年世界游泳锦标赛花游混双技术自选决赛失误后不气馁,在自由自选决赛前,通过深呼吸、听轻音乐来放松自己,发挥出最佳水平拿到金牌。他们调节情绪方式是( )A.转移注意 B.放松训练C.合理宣泄 D.改变认知评价【答案】B【知识点】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解析】【分析】我国选手程文涛和石浩玙在2024年世界游泳锦标赛花游混双技术自选决赛失误后不气馁,在自由自选决赛前,通过深呼吸、听轻音乐来放松自己,发挥出最佳水平拿到金牌。这体现了他们调节情绪的方式是放松训练,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转移注意、合理宣泄、改变认知评价,故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调控情绪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外显表情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调节情绪的方法,归纳起来,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宣泄和放松训练等。这些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调节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5.(2024·浙江模拟)漫画《公民参与》(图2)告诉我们( )A.立法一定要公开投票 B.立法是权力机关的事C.公民可以直接制定法律 D.公民要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答案】D【知识点】权利和义务【解析】【分析】漫画《公民参与》反映了公民积极参与立法,说明公民要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故D正确。立法并非一定要公开投票,故A错误;立法不仅仅是权力机关的事,也与公民息息相关,故B错误;公民不能直接制定法律,故C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考查公民政治权利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的统称。依照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6.(2024·浙江模拟)2023浙江好人王忠德在舟山市定海区五峙山列岛默默巡逻护鸟33年,把自己宝贵的青春都献给了生态保护事业。他身上闪现出的核心价值是( )A.诚信 B.自由 C.敬业 D.平等【答案】C【知识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解析】【分析】2023浙江好人王忠德在舟山市定海区五峙山列岛默默巡逻护鸟33年,把自己宝贵的青春都献给了生态保护事业。他的行为体现了敬业,故C正确。材料没有强调诚信、自由、平等,故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而概括题干内容并进行判断。7.(2024·浙江模拟)习近平总书记引经据典谈从政,“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人心所归,惟道与义”,“政之所兴在顺民心”。这些理念体现了( )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B.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C.伟大民族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D.公民的民主权利切实得到保障【答案】B【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解析】【分析】“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人心所归,惟道与义”,“政之所兴在顺民心”。这些理念体现了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故B正确。题干理念没有强调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没有强调伟大民族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故AC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公民的民主权利切实得到保障,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8.(2024·浙江模拟)中国在俄乌问题上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劝和促谈,为推动危机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主张立即实现停火,建立人道主义走廊。由此可见,中国( )A.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B.稳定世界经济的发展C.参与全球规则的制定 D.主导国际政治新秩序【答案】A【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解析】【分析】中国在俄乌问题上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劝和促谈,为推动危机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主张立即实现停火,建立人道主义走廊。这表明中国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故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国稳定世界经济的发展、参与全球规则的制定,故BC错误;中国并不主导国际政治新秩序,且国际新秩序还没有形成,故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此题考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承担责任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增长智慧。同时,中国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行动,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9.(2024·浙江模拟)浙江省总结提炼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档升级、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五个方面的典型经验做法,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文旅发展。这些举措体现了( )A.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 B.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C.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答案】B【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解析】【分析】浙江省总结提炼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档升级、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五个方面的典型经验做法,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文旅发展。这体现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也没有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故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乡村振兴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10.(2024·浙江模拟)2023年,国家提出了对育龄女性在就业保障、产假津贴、子女教育资助等方面的具体支持措施,鼓励生育二孩、三孩。这些措施反映了( )A.我国人口数量大、增速减缓B.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已不适用当前国情C.国家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D.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答案】C【知识点】人口问题及对策【解析】【分析】2023年,国家提出了对育龄女性在就业保障、产假津贴、子女教育资助等方面的具体支持措施,鼓励生育二孩、三孩。这反映了国家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故C正确。材料没有强调我国人口数量大、增速减缓,故A不符合题意;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符合我国当前国情,故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我国人口政策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024·浙江模拟)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题。11.图中甲地的气候特征主要是(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天炎热干燥C.冬天温和多雨 D.终年炎热少雨12.乙地多山区地形,该地高海拔处经济发展的特色是( )A.冰雪高川,登山胜地 B.开辟梯田,种植玉米C.草地辽阔,驯养骆马 D.风光秀丽,发展旅游【答案】11.A12.C【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解析】【点评】安第斯山脉是南美洲最长山脉,地形复杂,气候多样。11.A、由图表信息可知,甲地为西经70-80度,赤道附近,为南美洲亚马孙河沿岸国家,该地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A正确;B、由所学知识可知,地中海气候特征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而甲地为热带雨林气候,B错误;C、由所学知识可知,地中海气候特征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而甲地为热带雨林气候,C错误;;D、由所学知识可知,热带沙漠气候特征为终年炎热少雨,而甲地为热带雨林气候,D错误。故答案为:A。12.A、由所学知识可知,阿尔卑斯山脉是冰雪高川,登山胜地,乙地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A错误;B、由图表信息可知,乙地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山脉高大且岩石裸露,不适合开辟梯田,种植玉米,B错误;C、由图表信息可知,乙地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该地区骆马是独有的动物,C正确;D、由所学知识可知,安第斯山脉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旅游业,D错误。故答案为:A。13.(2024·慈溪模拟)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带来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高峰。下列学派与其学术思想对应正确的是( )A.法家--精神自由 B.儒家-有教无类C.墨家-以法治国 D.道家--兼爱非攻【答案】B【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学派与其学术思想对应正确的”,结合所学分析:A:法家,主张以法治国、法不阿贵,故A项对应错误,排除A项。B: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对应正确,故选B项。C:墨家,提倡非攻、兼爱、尚贤,故C项对应错误,排除C项。D:道家,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故D项对应错误,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百家争鸣。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百家争鸣的相关史实。14.(2024·浙江模拟)明皇李隆基“以姚崇、宋璟为相,廓清则天武后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至民夜户不闭,道不拾遗。遂臻大治。”这里“明皇”所创造的治世是( )A.光武中兴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答案】D【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明皇李隆基是唐玄宗。唐玄宗统治前期由于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A项光武中兴是东汉光武帝刘秀时期出现的盛世,不符合题意;B项开皇之治是隋文帝时期出现的盛世,不符合题意;C项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时期出现的盛世,不符合题意;D项开元盛世是题干里“明皇”所创造的治世,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开元盛世及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准确识记唐朝的盛世局面-开元盛世,知道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被誉为“开元盛世”。15.(2024·浙江模拟)商务印书馆创始于1897年,曾出版共和国教科书,也“培植同人子弟及闸北居民子女之尚公小学及幼稚园”,在1932年其总厂与东方图书馆被毁。该材料主要印证了( )A.近代商务印书馆的发展与日本入侵有关B.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第一家出版机关C.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并存多元的发展特征D.商务印书馆对近代新式教育有积极作用【答案】D【知识点】戊戌变法【解析】【分析】题干材料“曾出版共和国教科书,也‘培植同人子弟及闸北居民子女之尚公小学及幼稚园’” 主要印证了商务印书馆对近代新式教育有积极作用。A项近代商务印书馆的发展与日本入侵有关题干材料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B项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第一家出版机关题干材料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C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并存多元的发展特征和题干材料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商务印书馆对近代新式教育有积极作用是题干材料主要印证的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商务印书馆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16.(2024·浙江模拟)中国人民解放军某上将曾赋诗:“千帆竞渡断浪飞,万炮齐放敌垒摧。扬子江头雷霆夜,铁军雄师显神威……”诗中描写的这场战役( )A.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B.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C.揭开了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的序幕D.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答案】B【知识点】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解析】【分析】题干诗“千帆竞渡断浪飞,万炮齐放敌垒摧。扬子江头雷霆夜,铁军雄师显神威……”中的历史事件是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渡江战役的命令,在长江北岸严阵以待的百万雄师,从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500多千米的战线上,分三路强渡长江。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顷刻间土崩瓦解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A项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和题干诗歌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的是渡江战役,符合题意;C项揭开了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的序幕的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不符合题意;D项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的是三大战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渡江战役及学生理解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解放战争的重大事件以及意义。17.(2024·浙江模拟)抗战时期,彭德怀在华北指挥发动了一场大规模战役,它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这场战役是(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长沙会战【答案】A【知识点】抗日战争【解析】【分析】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等指挥下,先后共出动100多个团约20万人,在华北2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A项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彭德怀在华北指挥发动了一场大规模战役,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符合题意;B项平型关大捷是国共合作实现全面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首次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抗日军民的士气,不符合题意;C项台儿庄战役是抗战初期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不符合题意;D项长沙会战中,中国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抗击日军,大获全胜,这一胜利增强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也令国际舆论刮目相看,鼓舞了盟国的抗日斗争,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百团大战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百团大战的相关史实。18.(2024·浙江模拟)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开展文明古国项目化学习,他们搜集了太阳历、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相关资料,据此判断该文明古国是( )A.古代希腊 B.古代中国 C.古代罗马 D.古代埃及【答案】D【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人创制迄今所知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因此该文明古国是古代埃及。ABC三项和太阳历、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资料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古代埃及和太阳历、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资料不符,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古埃及文明及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古埃及的文明成果。19.(2024·浙江模拟)“1863年1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这一重要文告( )A.表明要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统一 B.宣布脱离英国的统治而独立C.使战争局势朝有利于北方转变 D.加快了获得民族解放的进程【答案】C【知识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解析】【分析】据材料“1863年元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出自《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加作战,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最终战争以南方的胜利而告终。A项表明要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统一和美国内战无关,不符合题意;B项宣布脱离英国的统治而独立的是1776年《独立宣言》,不符合题意;C项使战争局势朝有利于北方转变理解正确,符合题意;D项加快了获得民族解放的进程错误,美国1783年独立,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及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相关知识。20.(2024·浙江模拟)列宁曾说:“靠它来维系的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它”指的是( )A.凡尔赛体系 B.雅尔塔体系 C.杜鲁门主义 D.冷战政策【答案】A【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会议签署了《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和约》和此后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构成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确立了一战后由美、英、法等主要战胜国主导的国际政治格局。但这一格局并不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反而为战争的爆发留下了祸根。所以列宁说“靠它来维系的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A项凡尔赛体系是“它”所指的的内容,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评价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凡尔赛体系的相关史实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凡尔赛体系的相关史实。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共60分)21.(2024·慈溪模拟)知法始于心,用法践于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知法始于心 用法践于行“自由”还是“束缚”倡议书 主动学法,学习《条例》,有利于办事依法,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法律链接:《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第二款: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地点燃放烟花爆竹,或者以危客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方式燃放烟花爆竹的,由公安部门责令停止燃放,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1)联系法律链接,从“自由与法治”的角度解答漫画疑问。(2)文明城市建设,人人有责。请你完善倡议书,在校园中开展宣传活动。【答案】(1)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燃放烟花爆竹是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但要在法律允许的地点和时间内,且不能危害到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否则就会超越自由的界限,失去相应的权利和自由。(2)规范公民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保护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公众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从自身做起,争做禁燃烟花爆竹的践行者;树立主人翁意识,对违反“禁燃”规定的行为主动劝阻,积极举报等。【知识点】权利和义务【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联系法律链接,从“自由与法治”的角度解答漫画疑问。首先应把握自由与法治的关系,然后完整把握漫画内容,认真阅读法律链接,说明燃放烟花爆竹是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但要在法律允许的地点和时间内,且不能危害到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否则就会超越自由的界限,失去相应的权利和自由。(2)此题为开放型问题,要求完善倡议书,在校园中开展宣传活动。联系实际,围绕条例内容,从规范公民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从自身做起,争做禁燃烟花爆竹的践行者,对违反“禁燃”规定的行为主动劝阻,积极举报等方面说明,言之成理即可。【点评】此题考查自由与法治、依法行使权利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把握自由与法治的关系,结合漫画说明即可。(2)联系实际,言之成理即可。22.(2024·慈溪模拟)“坚持依法治国,加强爱国教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法律加持铸利剑 为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根据宪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版块一:发扬民主立良法 版块二:各司其职促善治《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节选: 第四条:爱国主义教育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健全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各方参与、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第三十七条: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不得有下列行为;(略) 第三十九条:负有爱国主义教育职责的部门、单位不依法履行爱国主义教育职责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时事政治我来评 ………(1)该法律的颁布,体现了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 (2)结合版块一,完成“时事政治我来评”。(提示:可从新型民主、良法等角度加以阐述)(3)依据版块二,从“厉行法治”角度谈谈如何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答案】(1)全面依法治国(或依法治国)。(2)示例: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爱国主义教育法》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制定过程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王是我国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3)立法机关要科学立法,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法律保障。行政机关要严格执法,对不履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行为予以依法打击。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在处理每一个案件中体现公平正义,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公民要自觉守法,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指出该法律的颁布,体现了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根据“坚持依法治国,加强爱国教育。”等,可知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或依法治国)。(2)此题为开放型问题,要求结合版块一,完成“时事政治我来评”。概括材料内容,可从新型民主、良法等角度加以阐述,言之成理即可。(3)此题要求依据版块二,从“厉行法治”角度谈谈如何落实爱国主义教育。首先应把握“厉行法治”的知识,然后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健全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各方参与、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等,说明坚持党的领导,同时结合材料其它内容,从立法角度,说明立法机关要科学立法,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法律保障。从执法角度,说明行政机关要严格执法,对不履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行为予以依法打击。从司法角度,说明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在处理每一个案件中体现公平正义,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从守法角度,说明公民要自觉守法,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点评】此题考查依法治国、行使民主权利、厉行法治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明确依法治国即可。(2) 从新型民主、良法等角度加以阐述,言之成理即可。(3)从立法、守法、执法、司法等角度说明。23.(2024·慈溪模拟)九年级某班同学开展以“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议题式学习,邀请你参与。总议题 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子议题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为何提出“新质生产力” 如何形成“新质生产力”学习资料 [科学内涵]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 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 [提出背景]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事关国防、粮食、生态、能源、产业安全。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实施振兴东北战略的重大决策。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首次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浙江行动] 政府:宁波市龙观乡在全国率先发布生物多样性友好行动计划。该计划提出群 众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知晓率达到90%以上。 企业:聚焦制造业“5G+”“AI+”转型,提升跨行业协作创新效能。 学校:一批国际顶尖科研人才聚集大学,着力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和科研攻关。 个人:____学习任务 (1)概括“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征。(2)从国家安全重要性角度,说明“新质生产力”提出的原因。(3)“浙江行动”需要你我共参与。依据材料,完成个人行动计划。【答案】(1)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2)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关系人民幸福、社会发展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有利于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保障人民幸福安康,维护国家安全。(3)围绕“新质生产力”内涵,提出具体的个人行动计划,例如: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合作能力,养成绿色生活方式等。【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概括“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征。围绕“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等,说明新质生产力的特征是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2)此题要求从国家安全重要性角度,说明“新质生产力”提出的原因。此题为原因类问题,首先应把握国家安全的知识,然后概括材料内容,围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等,说明“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有利于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保障人民幸福安康,维护国家安全。(3)此题为开放型问题,要求依据材料,完成个人行动计划。概括材料内容,围绕“新质生产力”内涵,提出具体的个人行动计划,例如: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合作能力,养成绿色生活方式等,言之成理即可。【点评】此题考查科教兴国战略、国家安全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围绕材料进行概括即可。(2)把握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结合材料说明。(3)言之成理即可。24.(2024·慈溪模拟)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根据图4,分别指出潼关、利津两个水文站所属黄河哪一河段。(2)对比表1古今诗文,概括其描述黄河河水(水文)所发生的变化,并利用图4中相关信息予以证明。【答案】(1)潼关站属于黄河中游,利津站属于黄河下游。(2)黄河河水含沙量大到如今含沙量大大降低。黄土高原广泛开展退耕还林还草,中游地区水土流失减少:潼关站、利津站近10年平均输沙量及2022年输沙量大大减少,说明黄河治理取得很大成效。【知识点】长江、黄河【解析】【分析】(1)由图4信息可知,潼关站地处黄河中部属于黄河中游,利津站地处黄河入海口处,属于黄河下游。(2)由题意可知,古代黄河河水浑浊,含沙量大,今日黄河变清澈,含沙量少,表明:黄河河水含沙量大到如今含沙量大大降低。原因在于:近年来黄土高原广泛开展退耕还林还草,中游地区水土流失减少:潼关站、利津站近10年平均输沙量输沙量大大减少,说明黄河治理取得很大成效。【点评】河流夏季水位高、水量大,冬季形成枯水期;河流含沙量大;冬季有结冰期,部分河段有凌汛;中上游流速较快,下游流速较慢。25.(2024·浙江模拟)船见证着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结合史实,为图5、图6撰写解说词。(提示:可从地位和影响角度撰写)(2)请从图7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船舰名称,自拟一个观点,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答案】(1)图5船形彩陶壶的出土,说明了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了船型交通工具;佐证了传说中黄帝发明了船图6宋代海船,说明了宋代造船业有很高的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说明了当时宋代海外贸易发达。(2)示例:名称: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南湖红船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一声炮响,十月革命取得成功,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十月革命为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南湖红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解析】【分析】(1)图5出土的船形彩陶壶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船形的交通工具,因此,能够印证传说中黄帝发明了船。图6出土的宋代海船,说明了宋代造船业有很高的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说明了当时宋代海外贸易发达。(2)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即可。【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船见证着历史发展的进程”为切入点,考查和船有关的知识及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26.(2024·浙江模拟)梳理大事年表,感受巨大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大事年表(部分)1953年 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66年 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1971年 在第26届联大上,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001年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 上海主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11年 中国政府出动海陆空力量,撤回三万余名中国在利比亚人员2017年 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于福建厦门2023年 第十九届亚运会在杭州开幕(1)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新途径”的大事(2)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请再列举2件外交上的大事。(3)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加以阐述。【答案】(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1971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正式访问中国;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等。(3)新中国成立后,在国防上,我国成功进行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提高了我国保卫国家安全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能力。在外交上,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高了世界影响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国际盛会,成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所以,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知识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解析】【分析】(1)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标志着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2)1972松总统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1971年第26界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国防上,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我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外交上,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同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有利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进一步发挥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地举办了多次国际盛会,如2008年在北京举行奥运会,2010年在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2014年在浙江乌镇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等,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世纪70年代初的外交,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等知识及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世纪70年代初的外交,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等相关史实。1 / 1浙江省2024县域教研联盟中考模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综合卷(慈溪等地一模)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2024·浙江模拟)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____”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题为《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讲。( )A.一带一路 B.金砖国家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2.(2024七上·嘉兴期末)2023年10月,国务院公布《未成年人____条例》,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将进一步为未成年人保护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A.社会保护 B.学校保护 C.环境保护 D.网络保护3.(2024·浙江模拟)下列对漫画《手不离机》(图1)中反映的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A.对“手不离机”行为要尊重 B.网络生活不必受时空的限制C.要学会珍爱生命和尊重生命 D.汽车驾驶员的行为合理合法4.(2024·浙江模拟)我国选手程文涛和石浩玙在2024年世界游泳锦标赛花游混双技术自选决赛失误后不气馁,在自由自选决赛前,通过深呼吸、听轻音乐来放松自己,发挥出最佳水平拿到金牌。他们调节情绪方式是( )A.转移注意 B.放松训练C.合理宣泄 D.改变认知评价5.(2024·浙江模拟)漫画《公民参与》(图2)告诉我们( )A.立法一定要公开投票 B.立法是权力机关的事C.公民可以直接制定法律 D.公民要积极参与政治生活6.(2024·浙江模拟)2023浙江好人王忠德在舟山市定海区五峙山列岛默默巡逻护鸟33年,把自己宝贵的青春都献给了生态保护事业。他身上闪现出的核心价值是( )A.诚信 B.自由 C.敬业 D.平等7.(2024·浙江模拟)习近平总书记引经据典谈从政,“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人心所归,惟道与义”,“政之所兴在顺民心”。这些理念体现了( )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B.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C.伟大民族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D.公民的民主权利切实得到保障8.(2024·浙江模拟)中国在俄乌问题上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劝和促谈,为推动危机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主张立即实现停火,建立人道主义走廊。由此可见,中国( )A.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B.稳定世界经济的发展C.参与全球规则的制定 D.主导国际政治新秩序9.(2024·浙江模拟)浙江省总结提炼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档升级、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五个方面的典型经验做法,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文旅发展。这些举措体现了( )A.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 B.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C.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10.(2024·浙江模拟)2023年,国家提出了对育龄女性在就业保障、产假津贴、子女教育资助等方面的具体支持措施,鼓励生育二孩、三孩。这些措施反映了( )A.我国人口数量大、增速减缓B.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已不适用当前国情C.国家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D.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推动社会进步(2024·浙江模拟)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题。11.图中甲地的气候特征主要是(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天炎热干燥C.冬天温和多雨 D.终年炎热少雨12.乙地多山区地形,该地高海拔处经济发展的特色是( )A.冰雪高川,登山胜地 B.开辟梯田,种植玉米C.草地辽阔,驯养骆马 D.风光秀丽,发展旅游13.(2024·慈溪模拟)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带来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高峰。下列学派与其学术思想对应正确的是( )A.法家--精神自由 B.儒家-有教无类C.墨家-以法治国 D.道家--兼爱非攻14.(2024·浙江模拟)明皇李隆基“以姚崇、宋璟为相,廓清则天武后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至民夜户不闭,道不拾遗。遂臻大治。”这里“明皇”所创造的治世是( )A.光武中兴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15.(2024·浙江模拟)商务印书馆创始于1897年,曾出版共和国教科书,也“培植同人子弟及闸北居民子女之尚公小学及幼稚园”,在1932年其总厂与东方图书馆被毁。该材料主要印证了( )A.近代商务印书馆的发展与日本入侵有关B.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第一家出版机关C.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并存多元的发展特征D.商务印书馆对近代新式教育有积极作用16.(2024·浙江模拟)中国人民解放军某上将曾赋诗:“千帆竞渡断浪飞,万炮齐放敌垒摧。扬子江头雷霆夜,铁军雄师显神威……”诗中描写的这场战役( )A.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B.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C.揭开了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的序幕D.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17.(2024·浙江模拟)抗战时期,彭德怀在华北指挥发动了一场大规模战役,它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这场战役是(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长沙会战18.(2024·浙江模拟)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开展文明古国项目化学习,他们搜集了太阳历、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相关资料,据此判断该文明古国是( )A.古代希腊 B.古代中国 C.古代罗马 D.古代埃及19.(2024·浙江模拟)“1863年1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这一重要文告( )A.表明要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统一 B.宣布脱离英国的统治而独立C.使战争局势朝有利于北方转变 D.加快了获得民族解放的进程20.(2024·浙江模拟)列宁曾说:“靠它来维系的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它”指的是( )A.凡尔赛体系 B.雅尔塔体系 C.杜鲁门主义 D.冷战政策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共60分)21.(2024·慈溪模拟)知法始于心,用法践于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知法始于心 用法践于行“自由”还是“束缚”倡议书 主动学法,学习《条例》,有利于办事依法,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法律链接:《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第二款: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地点燃放烟花爆竹,或者以危客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方式燃放烟花爆竹的,由公安部门责令停止燃放,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1)联系法律链接,从“自由与法治”的角度解答漫画疑问。(2)文明城市建设,人人有责。请你完善倡议书,在校园中开展宣传活动。22.(2024·慈溪模拟)“坚持依法治国,加强爱国教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法律加持铸利剑 为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根据宪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版块一:发扬民主立良法 版块二:各司其职促善治《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节选: 第四条:爱国主义教育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健全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各方参与、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第三十七条: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不得有下列行为;(略) 第三十九条:负有爱国主义教育职责的部门、单位不依法履行爱国主义教育职责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时事政治我来评 ………(1)该法律的颁布,体现了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 (2)结合版块一,完成“时事政治我来评”。(提示:可从新型民主、良法等角度加以阐述)(3)依据版块二,从“厉行法治”角度谈谈如何落实爱国主义教育。23.(2024·慈溪模拟)九年级某班同学开展以“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议题式学习,邀请你参与。总议题 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子议题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为何提出“新质生产力” 如何形成“新质生产力”学习资料 [科学内涵]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 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 [提出背景]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事关国防、粮食、生态、能源、产业安全。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实施振兴东北战略的重大决策。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首次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浙江行动] 政府:宁波市龙观乡在全国率先发布生物多样性友好行动计划。该计划提出群 众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知晓率达到90%以上。 企业:聚焦制造业“5G+”“AI+”转型,提升跨行业协作创新效能。 学校:一批国际顶尖科研人才聚集大学,着力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和科研攻关。 个人:____学习任务 (1)概括“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征。(2)从国家安全重要性角度,说明“新质生产力”提出的原因。(3)“浙江行动”需要你我共参与。依据材料,完成个人行动计划。24.(2024·慈溪模拟)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根据图4,分别指出潼关、利津两个水文站所属黄河哪一河段。(2)对比表1古今诗文,概括其描述黄河河水(水文)所发生的变化,并利用图4中相关信息予以证明。25.(2024·浙江模拟)船见证着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结合史实,为图5、图6撰写解说词。(提示:可从地位和影响角度撰写)(2)请从图7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船舰名称,自拟一个观点,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26.(2024·浙江模拟)梳理大事年表,感受巨大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大事年表(部分)1953年 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66年 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1971年 在第26届联大上,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001年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 上海主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11年 中国政府出动海陆空力量,撤回三万余名中国在利比亚人员2017年 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于福建厦门2023年 第十九届亚运会在杭州开幕(1)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新途径”的大事(2)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请再列举2件外交上的大事。(3)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加以阐述。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2023年时事热点【解析】【分析】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题为《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讲,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此题考查时事政治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解答此题应熟记重大时政热点和事件。2.【答案】D【知识点】2023年时事热点【解析】【分析】根据时事,2023年10月,国务院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将进一步为未成年人保护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所以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时事, 条例明确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未成年人实施网络欺凌行为;此外,《条例》还要求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建立、完善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游戏规则,对游戏产品进行分类并予以适龄提示。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应当合理限制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在使用其服务中的消费数额,防范和抵制流量至上等不良价值倾向。3.【答案】C【知识点】珍爱和尊重生命【解析】【分析】漫画《手不离机》中司机在开车时接电话,是违反交通规则、不珍爱生命的表现,应该要学会珍爱生命和尊重生命,故C正确。“手不离机”违反交通规则,故A错误;网络生活要有所选择,故B错误;汽车驾驶员没有认识到开车时接电话的危害,故D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守护生命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在生活中,我们会面对一些客观存在的、非人力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一些人为灾难。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4.【答案】B【知识点】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解析】【分析】我国选手程文涛和石浩玙在2024年世界游泳锦标赛花游混双技术自选决赛失误后不气馁,在自由自选决赛前,通过深呼吸、听轻音乐来放松自己,发挥出最佳水平拿到金牌。这体现了他们调节情绪的方式是放松训练,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转移注意、合理宣泄、改变认知评价,故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调控情绪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外显表情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调节情绪的方法,归纳起来,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宣泄和放松训练等。这些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调节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5.【答案】D【知识点】权利和义务【解析】【分析】漫画《公民参与》反映了公民积极参与立法,说明公民要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故D正确。立法并非一定要公开投票,故A错误;立法不仅仅是权力机关的事,也与公民息息相关,故B错误;公民不能直接制定法律,故C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考查公民政治权利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的统称。依照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6.【答案】C【知识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解析】【分析】2023浙江好人王忠德在舟山市定海区五峙山列岛默默巡逻护鸟33年,把自己宝贵的青春都献给了生态保护事业。他的行为体现了敬业,故C正确。材料没有强调诚信、自由、平等,故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而概括题干内容并进行判断。7.【答案】B【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解析】【分析】“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人心所归,惟道与义”,“政之所兴在顺民心”。这些理念体现了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故B正确。题干理念没有强调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没有强调伟大民族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故AC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公民的民主权利切实得到保障,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8.【答案】A【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解析】【分析】中国在俄乌问题上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劝和促谈,为推动危机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主张立即实现停火,建立人道主义走廊。这表明中国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故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国稳定世界经济的发展、参与全球规则的制定,故BC错误;中国并不主导国际政治新秩序,且国际新秩序还没有形成,故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此题考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承担责任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增长智慧。同时,中国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行动,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9.【答案】B【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解析】【分析】浙江省总结提炼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档升级、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五个方面的典型经验做法,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文旅发展。这体现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也没有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故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乡村振兴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10.【答案】C【知识点】人口问题及对策【解析】【分析】2023年,国家提出了对育龄女性在就业保障、产假津贴、子女教育资助等方面的具体支持措施,鼓励生育二孩、三孩。这反映了国家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故C正确。材料没有强调我国人口数量大、增速减缓,故A不符合题意;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符合我国当前国情,故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我国人口政策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答案】11.A12.C【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解析】【点评】安第斯山脉是南美洲最长山脉,地形复杂,气候多样。11.A、由图表信息可知,甲地为西经70-80度,赤道附近,为南美洲亚马孙河沿岸国家,该地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A正确;B、由所学知识可知,地中海气候特征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而甲地为热带雨林气候,B错误;C、由所学知识可知,地中海气候特征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而甲地为热带雨林气候,C错误;;D、由所学知识可知,热带沙漠气候特征为终年炎热少雨,而甲地为热带雨林气候,D错误。故答案为:A。12.A、由所学知识可知,阿尔卑斯山脉是冰雪高川,登山胜地,乙地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A错误;B、由图表信息可知,乙地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山脉高大且岩石裸露,不适合开辟梯田,种植玉米,B错误;C、由图表信息可知,乙地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该地区骆马是独有的动物,C正确;D、由所学知识可知,安第斯山脉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旅游业,D错误。故答案为:A。13.【答案】B【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学派与其学术思想对应正确的”,结合所学分析:A:法家,主张以法治国、法不阿贵,故A项对应错误,排除A项。B: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对应正确,故选B项。C:墨家,提倡非攻、兼爱、尚贤,故C项对应错误,排除C项。D:道家,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故D项对应错误,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百家争鸣。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百家争鸣的相关史实。14.【答案】D【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明皇李隆基是唐玄宗。唐玄宗统治前期由于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A项光武中兴是东汉光武帝刘秀时期出现的盛世,不符合题意;B项开皇之治是隋文帝时期出现的盛世,不符合题意;C项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时期出现的盛世,不符合题意;D项开元盛世是题干里“明皇”所创造的治世,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开元盛世及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准确识记唐朝的盛世局面-开元盛世,知道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被誉为“开元盛世”。15.【答案】D【知识点】戊戌变法【解析】【分析】题干材料“曾出版共和国教科书,也‘培植同人子弟及闸北居民子女之尚公小学及幼稚园’” 主要印证了商务印书馆对近代新式教育有积极作用。A项近代商务印书馆的发展与日本入侵有关题干材料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B项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第一家出版机关题干材料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C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并存多元的发展特征和题干材料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商务印书馆对近代新式教育有积极作用是题干材料主要印证的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商务印书馆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16.【答案】B【知识点】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解析】【分析】题干诗“千帆竞渡断浪飞,万炮齐放敌垒摧。扬子江头雷霆夜,铁军雄师显神威……”中的历史事件是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渡江战役的命令,在长江北岸严阵以待的百万雄师,从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500多千米的战线上,分三路强渡长江。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顷刻间土崩瓦解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A项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和题干诗歌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的是渡江战役,符合题意;C项揭开了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的序幕的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不符合题意;D项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的是三大战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渡江战役及学生理解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解放战争的重大事件以及意义。17.【答案】A【知识点】抗日战争【解析】【分析】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等指挥下,先后共出动100多个团约20万人,在华北2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A项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彭德怀在华北指挥发动了一场大规模战役,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符合题意;B项平型关大捷是国共合作实现全面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首次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抗日军民的士气,不符合题意;C项台儿庄战役是抗战初期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不符合题意;D项长沙会战中,中国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抗击日军,大获全胜,这一胜利增强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也令国际舆论刮目相看,鼓舞了盟国的抗日斗争,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百团大战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百团大战的相关史实。18.【答案】D【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人创制迄今所知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因此该文明古国是古代埃及。ABC三项和太阳历、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资料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古代埃及和太阳历、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资料不符,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古埃及文明及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古埃及的文明成果。19.【答案】C【知识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解析】【分析】据材料“1863年元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出自《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加作战,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最终战争以南方的胜利而告终。A项表明要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统一和美国内战无关,不符合题意;B项宣布脱离英国的统治而独立的是1776年《独立宣言》,不符合题意;C项使战争局势朝有利于北方转变理解正确,符合题意;D项加快了获得民族解放的进程错误,美国1783年独立,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及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相关知识。20.【答案】A【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会议签署了《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和约》和此后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构成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确立了一战后由美、英、法等主要战胜国主导的国际政治格局。但这一格局并不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反而为战争的爆发留下了祸根。所以列宁说“靠它来维系的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A项凡尔赛体系是“它”所指的的内容,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评价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凡尔赛体系的相关史实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凡尔赛体系的相关史实。21.【答案】(1)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燃放烟花爆竹是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但要在法律允许的地点和时间内,且不能危害到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否则就会超越自由的界限,失去相应的权利和自由。(2)规范公民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保护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公众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从自身做起,争做禁燃烟花爆竹的践行者;树立主人翁意识,对违反“禁燃”规定的行为主动劝阻,积极举报等。【知识点】权利和义务【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联系法律链接,从“自由与法治”的角度解答漫画疑问。首先应把握自由与法治的关系,然后完整把握漫画内容,认真阅读法律链接,说明燃放烟花爆竹是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但要在法律允许的地点和时间内,且不能危害到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否则就会超越自由的界限,失去相应的权利和自由。(2)此题为开放型问题,要求完善倡议书,在校园中开展宣传活动。联系实际,围绕条例内容,从规范公民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从自身做起,争做禁燃烟花爆竹的践行者,对违反“禁燃”规定的行为主动劝阻,积极举报等方面说明,言之成理即可。【点评】此题考查自由与法治、依法行使权利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把握自由与法治的关系,结合漫画说明即可。(2)联系实际,言之成理即可。22.【答案】(1)全面依法治国(或依法治国)。(2)示例: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爱国主义教育法》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制定过程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王是我国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3)立法机关要科学立法,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法律保障。行政机关要严格执法,对不履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行为予以依法打击。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在处理每一个案件中体现公平正义,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公民要自觉守法,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指出该法律的颁布,体现了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根据“坚持依法治国,加强爱国教育。”等,可知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或依法治国)。(2)此题为开放型问题,要求结合版块一,完成“时事政治我来评”。概括材料内容,可从新型民主、良法等角度加以阐述,言之成理即可。(3)此题要求依据版块二,从“厉行法治”角度谈谈如何落实爱国主义教育。首先应把握“厉行法治”的知识,然后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健全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各方参与、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等,说明坚持党的领导,同时结合材料其它内容,从立法角度,说明立法机关要科学立法,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法律保障。从执法角度,说明行政机关要严格执法,对不履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行为予以依法打击。从司法角度,说明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在处理每一个案件中体现公平正义,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从守法角度,说明公民要自觉守法,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点评】此题考查依法治国、行使民主权利、厉行法治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明确依法治国即可。(2) 从新型民主、良法等角度加以阐述,言之成理即可。(3)从立法、守法、执法、司法等角度说明。23.【答案】(1)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2)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关系人民幸福、社会发展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有利于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保障人民幸福安康,维护国家安全。(3)围绕“新质生产力”内涵,提出具体的个人行动计划,例如: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合作能力,养成绿色生活方式等。【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概括“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征。围绕“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等,说明新质生产力的特征是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2)此题要求从国家安全重要性角度,说明“新质生产力”提出的原因。此题为原因类问题,首先应把握国家安全的知识,然后概括材料内容,围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等,说明“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有利于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保障人民幸福安康,维护国家安全。(3)此题为开放型问题,要求依据材料,完成个人行动计划。概括材料内容,围绕“新质生产力”内涵,提出具体的个人行动计划,例如: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合作能力,养成绿色生活方式等,言之成理即可。【点评】此题考查科教兴国战略、国家安全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围绕材料进行概括即可。(2)把握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结合材料说明。(3)言之成理即可。24.【答案】(1)潼关站属于黄河中游,利津站属于黄河下游。(2)黄河河水含沙量大到如今含沙量大大降低。黄土高原广泛开展退耕还林还草,中游地区水土流失减少:潼关站、利津站近10年平均输沙量及2022年输沙量大大减少,说明黄河治理取得很大成效。【知识点】长江、黄河【解析】【分析】(1)由图4信息可知,潼关站地处黄河中部属于黄河中游,利津站地处黄河入海口处,属于黄河下游。(2)由题意可知,古代黄河河水浑浊,含沙量大,今日黄河变清澈,含沙量少,表明:黄河河水含沙量大到如今含沙量大大降低。原因在于:近年来黄土高原广泛开展退耕还林还草,中游地区水土流失减少:潼关站、利津站近10年平均输沙量输沙量大大减少,说明黄河治理取得很大成效。【点评】河流夏季水位高、水量大,冬季形成枯水期;河流含沙量大;冬季有结冰期,部分河段有凌汛;中上游流速较快,下游流速较慢。25.【答案】(1)图5船形彩陶壶的出土,说明了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了船型交通工具;佐证了传说中黄帝发明了船图6宋代海船,说明了宋代造船业有很高的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说明了当时宋代海外贸易发达。(2)示例:名称: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南湖红船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一声炮响,十月革命取得成功,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十月革命为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南湖红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解析】【分析】(1)图5出土的船形彩陶壶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船形的交通工具,因此,能够印证传说中黄帝发明了船。图6出土的宋代海船,说明了宋代造船业有很高的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说明了当时宋代海外贸易发达。(2)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即可。【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船见证着历史发展的进程”为切入点,考查和船有关的知识及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26.【答案】(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1971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正式访问中国;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等。(3)新中国成立后,在国防上,我国成功进行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提高了我国保卫国家安全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能力。在外交上,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高了世界影响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国际盛会,成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所以,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知识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解析】【分析】(1)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标志着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2)1972松总统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1971年第26界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国防上,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我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外交上,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同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有利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进一步发挥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地举办了多次国际盛会,如2008年在北京举行奥运会,2010年在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2014年在浙江乌镇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等,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世纪70年代初的外交,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等知识及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世纪70年代初的外交,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等相关史实。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2024县域教研联盟中考模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综合卷(慈溪等地一模)(学生版).docx 浙江省2024县域教研联盟中考模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综合卷(慈溪等地一模)(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