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傅村镇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0月检测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傅村镇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0月检测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傅村镇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0月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3九上·义乌月考)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由此可见,太阳历的制定(  )
A.体现了法老的权威 B.印证了古埃及的神话
C.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D.受到了自然环境影响
【答案】D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结合所学可知,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孕育了古埃及文明,说明太阳历的制定受到了自然环境影响,故选D项。
古埃及法老具有无限权力,但与材料反映的太阳历的制定无关,排除A项。
材料反映了古代埃及太阳历的制定受自然环境影响,并非印证古埃及的神话,排除B项。
材料反映了古埃及太阳历的制定受自然环境影响,与促进了国家的统一无关,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古代埃及太阳历,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
2.(2023九上·金东月考)古代亚非文明发展历程中,下列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BC15世纪,古埃及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
②古巴比伦汉谟拉比国王统治时期
③古印度孔雀王朝统治时期
④禹建立夏朝,启即位,“家天下”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①③ D.②④③①
【答案】C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①公元前1514到公元前1425年,图特摩斯三世就任埃及第18王朝法老;②公元前1792到1750年, 汉谟拉比就任古巴比伦国王;③约公元前324年到约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是古印度摩揭陀国著名的奴隶制王朝;④大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依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序,④②①③正确。
C项④②①③排序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代亚非文明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排序题需要准确识记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或逻辑关系。
3.(2023九上·金东月考)表格所示内容体现了古代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
城邦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万)
雅典 2500 约30
斯巴达 8400 约40
A.等级森严 B.小国寡民 C.自给自足 D.军事独裁
【答案】B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分析图表可知,这两个城邦都是面积狭小,人口较少。根据所学,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可见,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
A项等级森严不是题干表格所示内容体现的古代希腊城邦的特点,雅典施行奴隶制民主,追求自由平等,不符合题意;
B项小国寡民是题干表格所示内容体现的古代希腊城邦的特点,符合题意;
C项自给自足不是题干表格所示内容体现的古代希腊城邦的特点,希腊是典型的海洋文明,商品经济发展,自给自足是自然经济的特点,不符合题意;
D项军事独裁不是题干表格所示内容体现的古代希腊城邦的特点,雅典是民主政治而非军事独裁,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代希腊城邦的特点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图表的能力。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表格信息。
4.(2023九上·金东月考)19世纪后期,德国商人施立曼根据《荷马史诗》,完成了特洛伊和迈锡尼遗址的发掘。这说明《荷马史诗》(  )
A.是古希腊宝贵的文学遗产 B.是研究古希腊的第一手资料
C.反映了古希腊的哲学成就 D.具有研究古希腊的史料价值
【答案】D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19世纪后期,德国商人施立曼根据《荷马史诗》,完成了特洛伊和迈锡尼遗址的发掘”可知,特洛伊和迈锡尼遗址的发掘之所以能够成功发掘,与《荷马史诗》有很大的关系,这说明《荷马史诗》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包含着一定的古希腊真实历史信息,具有研究古希腊的史料价值。
A项是古希腊宝贵的文学遗产题干材料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B项是研究古希腊的第一手资料题干材料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C项反映了古希腊的哲学成就错误题干反映的是古希腊的文学成就,不符合题意;
D项具有研究古希腊的史料价值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荷马史诗》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5.(2023九上·金东月考)假如你生活在古希腊的黄金时代,可能会看到的场景是(  )
A.伯里克利被选举成为雅典执政官
B.兄妹一同去参加公民大会
C.屋大维成为雅典城邦“元首”
D.颁布了《査士丁尼法典》
【答案】A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伯里克利执政时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被称为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A项伯里克利被选举成为雅典执政官可能会看到,符合题意;
B项兄妹一同去参加公民大会不可能看到,因为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的政治权利,不符合题意;
C项屋大维成为雅典城邦“元首”不符合史实,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建立者,不符合题意;
D项颁布了《査士丁尼法典》的是拜占庭帝国的皇帝查世丁尼,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及学生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对材料的解读,掌握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及其影响。
6.(2023·温州)在雅典城邦,五百人议事会对所有官员进行审查考核,包括资格审查、任期审查、绩效审查和账目审查。如果官员不能完成自己分内事务,将受到渎职处罚。这表明雅典(  )
A.发展民主政治 B.维护成文法律
C.加强君主专制 D.倡导理性主义
【答案】A
【知识点】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古代雅典的官员在就职和卸任时都要接受审查,说明当时雅典对公共权力进行了监督,说明呀雅典已经开始发展民主政治,排除B/C/D,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雅典民主政治,又称雅典式民主,是在公元前508年于希腊城邦雅典(包括雅典的中心城邦及其周边的阿提卡地区)发展出的一套民主体系。雅典也因此成为最早的民主政体之一。虽然其他的希腊城邦也设立了各式各样的民主体制,其中大多数也借鉴了雅典的模式,但它们没有一个能如同雅典的民主体制一般有力、稳定且具备良好的明文规定。雅典民主可以被看作是一次对直接民主制度的实验——因为选民并非选举民意代表而是直接参加对立法和行政议案的投票。
7.(2023九上·金东月考)构建知识结构是一种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下列知识结构能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查理时期法兰克王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B.蛮族入侵导致西罗马帝国灭亡
C.法兰克王国的强大是与基督教紧密相关
D.克洛维改革建立封君封臣制度
【答案】C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皈依基督教”、“鼓励基督教发展”等信息可知,法兰克王国的强大与基督教紧密相关。
A项查理时期法兰克王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题干知识结构不能反映,法兰克王国并没有地跨亚欧非三大洲,不符合题意;
B项蛮族入侵导致西罗马帝国灭亡题干知识结构不能反映,材料信息只反映了法兰克王国,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无关,不符合题意;
C项法兰克王国的强大是与基督教紧密相关题干知识结构能反映,符合题意;
D项克洛维改革建立封君封臣制度只是图示的部分内容,不能全面涵盖题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法兰克王国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8.(2023九上·金东月考)庄园为领主提供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也为领主提供衣物、鞋帽等。庄园有铁匠、金银匠、皮鞋匠、面包师等各色工匠制造不同的物品。说明西欧庄园(  )
A.是独立的经济单位 B.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C.具有地方管理功能 D.具有自给自足特征
【答案】D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庄园为领主提供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也为领主提供衣物、鞋帽等。庄园有铁匠、金银匠、皮鞋匠、面包师等各色工匠制造不同的物品”可知,西欧庄园内部能基本上自给自足,反映了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AB两项理解片面,不符合题意;
C项具有地方管理功能题干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D项具有自给自足特征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世纪西欧庄园,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9.(2023九上·兰溪月考)13世纪后期,在英格兰的阿尔鲁斯,法庭全体人员要求领主前来答复他的一个佃农,是否依据国王的令状对该佃农提起诉讼,在下一次法庭上,领主因未出席法庭而被扣押财物。这表明庄园法庭(  )
A.依据习惯法进行裁决 B.适当限制领主的特权
C.维护庄园公共秩序 D.旨在维护领主的利益
【答案】B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据题干信息“领主因未出席法庭而被扣押财物”可知,庄园法庭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从而有限地维护了佃农的利益。
A项依据习惯法进行裁决与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
B项适当限制领主的特权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C项维护庄园公共秩序题干材料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D项旨在维护领主的利益和题干材料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庄园法庭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解题关键是知道庄园法庭维护领主的利益。
10.(2023九上·金东月考)古代西方历史上有位传奇人物,他统一了战乱不断的希腊诸邦,征服埃及、波斯和许多其他王国,东征的足迹远达印度,征战之处使东西方文明交融,此人物是(  )
A.伯里克利 B.屋大维 C.亚历山大 D.穆罕默德
【答案】C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历经十年(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23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这次东征,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东西方文化的结合,促进了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著名的科学家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都产生于这个时代。
A项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不符合题意;
B项屋大维公元前27年建立罗马帝国,不符合题意;
C项亚历山大和题干描述相符,符合题意;
D项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亚历山大东征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亚历山大东征涉及的地区。
11.(2023九上·金华月考)《文化桥梁:阿拉伯帝国的兴衰》中指出:“最初阿拉伯人是仿制希腊的星盘,但是在他们兼容和创新精神的推动下,很快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阿拉伯的星盘后来驰名欧洲。”下列最能体现阿拉伯人“兼容和创新精神”的是(  )
A.“阿拉伯数字”的改造和传播 B.创造完整的代数学
C.创作《天方夜谭》 D.编写《医学集成》
【答案】A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兼容和创新精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阿拉伯数字”并向外传播,体现了其对于外来文化的兼容和改造创新,A项正确;
BCD三项都属于阿拉伯文化的成就,但不是在吸收兼容外来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创新,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阿拉伯文化,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兼容和创新精神”,结合阿拉伯文化中吸收外来文化的成果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12.(2023九上·绍兴期中)法治精神源远流长。对如下法律地位理解正确的是(  )
①《汉谟拉比法典》——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②《十二铜表法》——欧洲法学的渊源
③《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④《独立宣言》——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古希腊罗马文明;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对如下法律地位理解正确的”,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故①正确;公元前450年,罗马共和国颁布了《十二铜表法》,标志罗马成文的形成,成为欧洲法学的渊源,故②正确;东罗马帝国时期的《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故③正确;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律,故④错误。
综上可知,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A项;④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④的BCD三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世界法制文明。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世界重要法律文献的相关史实。
13.(2023九上·金东月考)世界古代史上,在不同时期先后兴起了多个地跨三洲的大帝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9世纪中期,①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B.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空前庞大的帝国③
C.1258年,奥斯曼土耳其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帝国④最终灭亡
D.公元前2世纪,②进入黄金时期,它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内湖
【答案】B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仔细观察题干地图,依次是阿拉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东罗马帝国,罗马帝国。联系所学,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东征西讨,建立了-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空前庞大的帝国。
A项9世纪中期,①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错误,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不符合题意;
B项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空前庞大的帝国③正确,符合题意;
C项1258年,奥斯曼土耳其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帝国④最终灭亡错误,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东罗马帝国灭亡,不符合题意;
D项公元前2世纪,②进入黄金时期,它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内湖”错误,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到黄金时代,它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内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阿拉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东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及学生的识记和识图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4.(2023九上·金东期末)若将“基督教的诞生”“封君封臣”“查理曼帝国分裂”等词语纳入同一个主题,这个主题是(  )
A.古代亚非文明 B.封建时代的亚洲
C.封建时代的欧洲 D.古代欧洲文明
【答案】C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公元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基督教诞生;随着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发展,8世纪逐渐形成了封君封臣制度;9世纪,查理曼大帝去世,查理曼帝国走向分裂,由此可知,这些信息反映了封建时代的欧洲历史变迁,故选C项。
材料信息叙述的是封建时代的欧洲,与古代亚非文明无关,排除A项。
材料信息叙述的是封建时代的欧洲,不属于封建时代的亚洲历史,排除B项。
材料信息叙述的是封建时代的欧洲,不是古典时代的欧洲文明,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封建时代的欧洲。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中古欧洲的相关史实。
15.(2023九上·金东月考)印度电影《流浪者》里有这样一句台词: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贼的儿子永远是贼。追根溯源,这种观念产生的历史原因是(  )
A.十个数字符号的创制 B.种姓制度的影响
C.佛教的众生平等教义 D.孔雀王朝的统一
【答案】B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贼的儿子永远是贼”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体现了职业世代承袭的特点,是种姓制度影响的后果。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种姓制度具有明显的阶级歧视。材料中这种观念产生的历史原因是因为种姓制度的影响。
ACD三项都不是题干观念产生的历史原因,不符合题意;
B项种姓制度的影响是题干观念产生的历史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及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掌握基础知识。
16.(2023九上·金东月考)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党和政府采取多项措施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下列与此相符的是,党和政府(  )
A.把扶贫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B.已实现共同富裕
C.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 D.维护我国全体公民的各项权益
【答案】C
【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
【解析】【分析】党和政府采取多项措施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表明党和政府坚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故C正确。
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故A错误;
我国还没有实现共同富裕,故B错误;
党和政府维护全体公民的合法权益,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共享发展成果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党和政府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从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17.(2023九上·金东月考)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出我国当前主要矛盾的是(  )
A.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开幕
B.公职人员政务处分表决通过
C.“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成功举行
D.受疫情影响,2020年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答案】D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
【解析】【分析】受疫情影响,2020年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反映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故D正确。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开幕”“公职人员政务处分表决通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成功举行”没有直接反映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8.(2023九上·金东月考)淘宝购物、美团外卖、高铁出行、网络问诊、导航问路……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舒适。这表明创新(  )
A.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B.使我国的科技整体水平走在世界前沿
C.彻底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
D.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答案】D
【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淘宝购物、美团外卖、高铁出行、网络问诊、导航问路……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舒适。这表明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故D正确。
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故A错误;
我国的科技整体水平还没有走在世界前沿,故B错误;
创新改变了人们生活,但没有彻底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故C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创新的意义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创新制度保障,中国已经驶上创新强国的快车道。
19.(2023九上·金东月考)21年5月15日,我国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降落在火星上,实现了首次探测。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后第三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这得益于我国(  )
A.把科技创新作为当前工作的中心
B.坚持自力更生,拒绝引进外国技术
C.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依法治国方略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答案】D
【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后第三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这得益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故D正确。
经济建设是当前工作的中心,故A错误;
要自力更生,引进外来技术的同时要注重消除吸收,故B错误;
材料没有强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依法治国方略,故C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科教兴国战略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稟赋。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创新制度保障,中国已经驶上创新强国的快车道。
20.(2023九上·金东月考)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7月5日到7日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这是因为(  )
①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②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③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④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这是因为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故①②正确。
“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要求,不是原因,故③错误;
“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是要求,不是原因,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创新的要求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21.(2023九上·金东月考)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昌盛的,古代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序号 发源地 文明古国 代表性的文明成果
A 北非的① 河流域 古代埃及 ② 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B 西亚的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 苏美尔人发明了③ ,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汉谟拉比法典》……
C 南亚的印度河流域 古印度 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反对④ ;……
D 东亚的黄河、长江流域 中国 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⑤ ,开始有了文字可考的历史;青铜器……
材料二:文明是在交流和碰撞中产生的,交流带来文明成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将古代亚非文明一览表填写完整。
(2)根据上述图表,概括古代亚非文明的相同点并从地理环境角度分析其原因。
(3)指出世界文明交流碰撞的主要两种方式
【答案】(1)尼罗河,金字塔,楔形文字,种姓制度,甲骨文
(2)都产生于大河流域或都属于大河文明,都出现了阶级的分化,都发明了文字;北纬30゜附近大河流域,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利于早期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3)和平友好; 武力征服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北非的尼罗河流域是古代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西亚的两河流域是古巴比伦,苏美人发明了楔形文字。南亚的印度河流域是古印度,释迦摩尼创立了佛教,反对种姓制度。东亚的黄河流域是古中国,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
(2)、根据上述图表,概括古代亚非文明的相同点都产生于大河流域或都属于大河文明,都出现了阶级的分化,都发明了文字;主要原因是都处于北纬30゜附近大河流域,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利于早期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文明交流碰撞的主要两种方式是和平友好; 武力征服。
【点评】四大文明古国诞生相似的自然环境:(大河文明)①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利于耕作;②宽阔的地形有利于城市建设;③便利的交通、适宜的气候。
22.(2023九上·金东月考)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东西方文化各放异彩,交相辉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文明之光】
如果想要了解欧洲文明,应选择图中哪些史料(填序号)并指出属于哪一文明类型?
(2)【文明传播】
请从疆域、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两方面,归纳上述两个帝国的共同点。
(3)【文明交流】
早在6世纪,就出现了一个中国的日本,……日本把借来的许多东西转化成自己独特的文明。
结合所学知识,史实说明如何理解“6世纪,一个中国的日本”。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文明的认识。
【答案】(1)B、D 海洋文明
(2)疆域:两国都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文化贡献:①都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并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和阿拉伯文化;②都保存了大量的古希腊等东西方文化典籍,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3)仿效中国的典章制度进行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4)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要尊重差异,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交流互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定文化自信等;向先进的文明学习等。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1)摩亨佐·达罗遗址是古印度文明的代表,帕特农神庙遗址是古希腊文明的代表,良渚古城遗址是古代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罗马大竞技场遗址是古罗马文明的代表,可见,要了解欧洲文明,应选择图中BD史料。欧洲文明受到海洋的影响较大,属于海洋文明。
(2)从疆域来看,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都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从文化贡献来看,独特的地理位置,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都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并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都保存了大量的古希腊等东西方文化典籍,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3)结合所学,7世纪时期的大化改新,日本废除大贵族垄断政权的体制,向中国唐朝政治和经济体制学习,成立古代中央集权国家。
(4)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成理即可。从古代亚非古老文明来看,地域特色鲜明,具有多样性;从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来看,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从日本大化改新来看,要敢于向先进文明学习。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代世界文明,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大化改新等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具备材料理解与知识运用的能力。
23.(2023九上·金东月考)回顾地中海周边的亚欧古代文明,感受人类文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空交错】
图1 查士丁尼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形势图 图2 阿拉伯帝国示意图
图3 十字军东征(前四次)示意图 图4 拜占庭帝国与奥斯曼帝国示意图
【法典荟萃】
【文化传承】
材料一 拜占庭文化西传的最后一次高潮出现在14世纪以后,这次高潮……使大批拜占庭学者工匠移居西欧,直接促进拜占庭文化在西欧地区的传播和意大利崇尚古典文化热潮的形成。
——摘自陈志强《拜占庭文化的特征》
材料二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代表了中世纪(14世纪以前)世界文化的最高成就,同时期处于“黑暗时代”(9-11世纪)的西方人掀起了一股学习东方文明的热潮。
——摘自刘苏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对文艺复兴的影响》
(1)分别写出图1、图2两大帝国形成的时间。并根据图3、图4,分析拜占庭帝国衰落的主要原因。
(2)“罗马曾以法律征服世界”。请选用年代尺中的相关法典对这一观点加以说明。
(3)阅读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概括拜占庭文化对西欧文明的影响。并用史实印证材料二中划线部分的观点
【答案】(1)原因:西欧封建主组建十字军东征;奥斯曼人的入侵等。
(2)《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査士丁尼执政时期,编制了《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3)影响:拜占庭文化在西欧地区传播开来,促进了意大利崇尚古典文化热潮的形成;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等。
史实: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1)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任拜占庭帝国皇帝;公元7世纪上半叶,阿拉伯帝国建立。观察图3,西欧封建主组建十字军东征,极大冲击了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还受到奥斯曼人的军事压力,最终1453年被奥斯曼人所灭。
(2)公元前450年左右,古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它是古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公元6世纪,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编制了《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3)结合所学,一面,拜占庭文化促进了意大利崇尚古典文化热潮的形成;另一方面,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等。观点:结合所学,阿拉伯为时东西方文明交流作出了贡献,把中国的发明和印度物产传入欧洲。
故答案为:(1)原因:西欧封建主组建十字军东征;奥斯曼人的入侵等。(2)《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査士丁尼执政时期,编制了《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3)影响:拜占庭文化在西欧地区传播开来,促进了意大利崇尚古典文化热潮的形成;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等。史实: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拜占庭帝国和拜占庭文化,罗马法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拜占庭帝国和拜占庭文化,罗马法的相关知识。
24.(2023九上·金东月考)改革开放看“浙”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浙江数据】浙江经济迎来重要里程碑:2022年浙江省全年GDP为7.35万亿元,排名位于全国第四;人均GDP11.24万元,排名全国第五;这一年浙江外贸实现争先进位,外贸出口总额首次突破4万亿元。
【浙江经验】浙江省某市打造以突出党建引领,实现走访心连心全覆盖;聚焦民生实事,实现问题诉求全收集;依托信息支撑,实现分级分类全处理等社会治理新模式,通过面对面,心连心的走访服务,收集并解决好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受到群众的好评。
【浙江温度】
(1)请概括浙江数据所反映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
(2)浙江经验中的模式反映了怎样的社会治理格局?并从主要矛盾角度分析该市做法的合理性。
(3)浙江温度】,分析说明浙江省做法对共同富裕建设有哪些借鉴意义?
【答案】(1)浙江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关键一招。
(2)共建共治共享浙江省某市的治理新模式有利于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缓解主要矛盾。
(3)坚持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发展。
【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
【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概括浙江数据所反映的成就,并这些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完整把握材料内容,围绕“2022年浙江省全年GDP为7.35万亿元”“人均GDP11.24万元”“外贸出口总额首次突破4万亿元”等,说明浙江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结合教材知识,可知浙江省成就说明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关键一招。
(2)此题要求说明浙江经验中的模式反映了怎样的社会治理格局,并从主要矛盾角度分析该市做法的合理性。围绕“浙江省某市打造以突出党建引领,实现走访心连心全覆盖;聚焦民生实事,实现问题诉求全收集;依托信息支撑,实现分级分类全处理等社会治理新模式,通过面对面,心连心的走访服务”等进行分析,可知反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结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知识,概括材料内容,可说明浙江省某市的治理新模式有利于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缓解主要矛盾。
(3)此题要求分析说明浙江省做法对共同富裕建设有哪些借鉴意义。解答此题应围绕材料中关键词句,结合教材知识,从坚持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发展等方面说明。
【点评】此题考查坚持党的领导、改革开放、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科教兴国战略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围绕材料数据进行概括,结合改革开放的知识说明即可。(2)把握新时代主要矛盾,概括材料说明即可。(3)围绕材料内容,联系回顾教材知识说明即可。
25.(2023九上·金东月考)中国在航天领域喜讯频传!围绕科技与创新同学们展开探讨,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2023年2月24日,“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30年,中国航天人接续奋斗,完成了“三步走”战略任务,掌握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建成自主建造、独立运行的“天宫”空间站,在建设航天强国、攀登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增添了又一座载入史册的里程碑。
材料二:我国在某些关键领域依旧存在被其他国家“卡脖子”的情况,许多产业面临“缺芯"“少核”"弱基”的困境,导致行业发展处处受限,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及综合国力提升。
面临“缺芯"少核”"弱基”的困境,如何获得核心技术 为此,同学们议论纷纷。
材料三:第3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开启,大赛主题为“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大赛为青少年科技爱好者和科技辅导员提供展示创意成果、接受专业指导、感受大家风范、朋辈交流互鉴的平台。
(1)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密码”有哪些
(2)我国存在的“卡脖子”问题说明了什么
(3)你赞成哪位同学的观点 请说明理由。
(4)在这一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作为中学生你能做些什么
【答案】(1)①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合作。
③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
④我国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⑤科技工作者的团结协作、艰苦奋斗、锐意创新。
(2)①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②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
(3)赞同峰峰的观点。
①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②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③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4)①树立人生理想,自觉承担起民族复兴的使命;
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③保持探索新知的好奇心,锻炼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
④培养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⑤积极参加各种小发明、小创造活动,培养创新精神;
⑥注重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指出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密码”有哪些。解答此题应概括材料内容,回顾教材知识,从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合作,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我国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工作者的团结协作、艰苦奋斗、锐意创新等方面说明,言之成理即可。
(2)此题要求指出我国存在的“卡脖子”问题说明了什么。围绕“许多产业面临‘缺芯’‘少核’‘弱基’的困境,导致行业发展处处受限,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及综合国力提升”等,说明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
(3)此题要求指出你赞成哪位同学的观点,并说明理由。阅读材料内容,围绕两个观点进行分析,可知应赞同峰峰的观点。围绕“任何时候,核心技术都必修通过强化基础、自强奋斗获得”等,联系创新发展的知识,说明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4)此题为开放型问题,要求指出在这一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作为中学生你能做些什么。联系实际,可从树立人生理想,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锻炼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培养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等方面说明,言之成理即可。
【点评】此题考查坚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创新发展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概括材料内容,联系教材知识说明,言之成理即可。(2)围绕材料内容,结合创新发展的知识说明即可。(3)结合创新发展的知识进行论证,明确核心技术要通过自力更生实现。(4)联系实际,言之成理即可。
1 / 1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傅村镇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0月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3九上·义乌月考)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由此可见,太阳历的制定(  )
A.体现了法老的权威 B.印证了古埃及的神话
C.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D.受到了自然环境影响
2.(2023九上·金东月考)古代亚非文明发展历程中,下列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BC15世纪,古埃及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
②古巴比伦汉谟拉比国王统治时期
③古印度孔雀王朝统治时期
④禹建立夏朝,启即位,“家天下”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①③ D.②④③①
3.(2023九上·金东月考)表格所示内容体现了古代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
城邦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万)
雅典 2500 约30
斯巴达 8400 约40
A.等级森严 B.小国寡民 C.自给自足 D.军事独裁
4.(2023九上·金东月考)19世纪后期,德国商人施立曼根据《荷马史诗》,完成了特洛伊和迈锡尼遗址的发掘。这说明《荷马史诗》(  )
A.是古希腊宝贵的文学遗产 B.是研究古希腊的第一手资料
C.反映了古希腊的哲学成就 D.具有研究古希腊的史料价值
5.(2023九上·金东月考)假如你生活在古希腊的黄金时代,可能会看到的场景是(  )
A.伯里克利被选举成为雅典执政官
B.兄妹一同去参加公民大会
C.屋大维成为雅典城邦“元首”
D.颁布了《査士丁尼法典》
6.(2023·温州)在雅典城邦,五百人议事会对所有官员进行审查考核,包括资格审查、任期审查、绩效审查和账目审查。如果官员不能完成自己分内事务,将受到渎职处罚。这表明雅典(  )
A.发展民主政治 B.维护成文法律
C.加强君主专制 D.倡导理性主义
7.(2023九上·金东月考)构建知识结构是一种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下列知识结构能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查理时期法兰克王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B.蛮族入侵导致西罗马帝国灭亡
C.法兰克王国的强大是与基督教紧密相关
D.克洛维改革建立封君封臣制度
8.(2023九上·金东月考)庄园为领主提供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也为领主提供衣物、鞋帽等。庄园有铁匠、金银匠、皮鞋匠、面包师等各色工匠制造不同的物品。说明西欧庄园(  )
A.是独立的经济单位 B.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C.具有地方管理功能 D.具有自给自足特征
9.(2023九上·兰溪月考)13世纪后期,在英格兰的阿尔鲁斯,法庭全体人员要求领主前来答复他的一个佃农,是否依据国王的令状对该佃农提起诉讼,在下一次法庭上,领主因未出席法庭而被扣押财物。这表明庄园法庭(  )
A.依据习惯法进行裁决 B.适当限制领主的特权
C.维护庄园公共秩序 D.旨在维护领主的利益
10.(2023九上·金东月考)古代西方历史上有位传奇人物,他统一了战乱不断的希腊诸邦,征服埃及、波斯和许多其他王国,东征的足迹远达印度,征战之处使东西方文明交融,此人物是(  )
A.伯里克利 B.屋大维 C.亚历山大 D.穆罕默德
11.(2023九上·金华月考)《文化桥梁:阿拉伯帝国的兴衰》中指出:“最初阿拉伯人是仿制希腊的星盘,但是在他们兼容和创新精神的推动下,很快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阿拉伯的星盘后来驰名欧洲。”下列最能体现阿拉伯人“兼容和创新精神”的是(  )
A.“阿拉伯数字”的改造和传播 B.创造完整的代数学
C.创作《天方夜谭》 D.编写《医学集成》
12.(2023九上·绍兴期中)法治精神源远流长。对如下法律地位理解正确的是(  )
①《汉谟拉比法典》——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②《十二铜表法》——欧洲法学的渊源
③《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④《独立宣言》——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2023九上·金东月考)世界古代史上,在不同时期先后兴起了多个地跨三洲的大帝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9世纪中期,①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B.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空前庞大的帝国③
C.1258年,奥斯曼土耳其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帝国④最终灭亡
D.公元前2世纪,②进入黄金时期,它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内湖
14.(2023九上·金东期末)若将“基督教的诞生”“封君封臣”“查理曼帝国分裂”等词语纳入同一个主题,这个主题是(  )
A.古代亚非文明 B.封建时代的亚洲
C.封建时代的欧洲 D.古代欧洲文明
15.(2023九上·金东月考)印度电影《流浪者》里有这样一句台词: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贼的儿子永远是贼。追根溯源,这种观念产生的历史原因是(  )
A.十个数字符号的创制 B.种姓制度的影响
C.佛教的众生平等教义 D.孔雀王朝的统一
16.(2023九上·金东月考)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党和政府采取多项措施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下列与此相符的是,党和政府(  )
A.把扶贫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B.已实现共同富裕
C.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 D.维护我国全体公民的各项权益
17.(2023九上·金东月考)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出我国当前主要矛盾的是(  )
A.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开幕
B.公职人员政务处分表决通过
C.“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成功举行
D.受疫情影响,2020年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18.(2023九上·金东月考)淘宝购物、美团外卖、高铁出行、网络问诊、导航问路……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舒适。这表明创新(  )
A.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B.使我国的科技整体水平走在世界前沿
C.彻底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
D.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19.(2023九上·金东月考)21年5月15日,我国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降落在火星上,实现了首次探测。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后第三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这得益于我国(  )
A.把科技创新作为当前工作的中心
B.坚持自力更生,拒绝引进外国技术
C.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依法治国方略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0.(2023九上·金东月考)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7月5日到7日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这是因为(  )
①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②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③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④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21.(2023九上·金东月考)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昌盛的,古代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序号 发源地 文明古国 代表性的文明成果
A 北非的① 河流域 古代埃及 ② 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B 西亚的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 苏美尔人发明了③ ,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汉谟拉比法典》……
C 南亚的印度河流域 古印度 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反对④ ;……
D 东亚的黄河、长江流域 中国 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⑤ ,开始有了文字可考的历史;青铜器……
材料二:文明是在交流和碰撞中产生的,交流带来文明成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将古代亚非文明一览表填写完整。
(2)根据上述图表,概括古代亚非文明的相同点并从地理环境角度分析其原因。
(3)指出世界文明交流碰撞的主要两种方式
22.(2023九上·金东月考)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东西方文化各放异彩,交相辉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文明之光】
如果想要了解欧洲文明,应选择图中哪些史料(填序号)并指出属于哪一文明类型?
(2)【文明传播】
请从疆域、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两方面,归纳上述两个帝国的共同点。
(3)【文明交流】
早在6世纪,就出现了一个中国的日本,……日本把借来的许多东西转化成自己独特的文明。
结合所学知识,史实说明如何理解“6世纪,一个中国的日本”。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文明的认识。
23.(2023九上·金东月考)回顾地中海周边的亚欧古代文明,感受人类文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空交错】
图1 查士丁尼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形势图 图2 阿拉伯帝国示意图
图3 十字军东征(前四次)示意图 图4 拜占庭帝国与奥斯曼帝国示意图
【法典荟萃】
【文化传承】
材料一 拜占庭文化西传的最后一次高潮出现在14世纪以后,这次高潮……使大批拜占庭学者工匠移居西欧,直接促进拜占庭文化在西欧地区的传播和意大利崇尚古典文化热潮的形成。
——摘自陈志强《拜占庭文化的特征》
材料二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代表了中世纪(14世纪以前)世界文化的最高成就,同时期处于“黑暗时代”(9-11世纪)的西方人掀起了一股学习东方文明的热潮。
——摘自刘苏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对文艺复兴的影响》
(1)分别写出图1、图2两大帝国形成的时间。并根据图3、图4,分析拜占庭帝国衰落的主要原因。
(2)“罗马曾以法律征服世界”。请选用年代尺中的相关法典对这一观点加以说明。
(3)阅读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概括拜占庭文化对西欧文明的影响。并用史实印证材料二中划线部分的观点
24.(2023九上·金东月考)改革开放看“浙”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浙江数据】浙江经济迎来重要里程碑:2022年浙江省全年GDP为7.35万亿元,排名位于全国第四;人均GDP11.24万元,排名全国第五;这一年浙江外贸实现争先进位,外贸出口总额首次突破4万亿元。
【浙江经验】浙江省某市打造以突出党建引领,实现走访心连心全覆盖;聚焦民生实事,实现问题诉求全收集;依托信息支撑,实现分级分类全处理等社会治理新模式,通过面对面,心连心的走访服务,收集并解决好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受到群众的好评。
【浙江温度】
(1)请概括浙江数据所反映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
(2)浙江经验中的模式反映了怎样的社会治理格局?并从主要矛盾角度分析该市做法的合理性。
(3)浙江温度】,分析说明浙江省做法对共同富裕建设有哪些借鉴意义?
25.(2023九上·金东月考)中国在航天领域喜讯频传!围绕科技与创新同学们展开探讨,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2023年2月24日,“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30年,中国航天人接续奋斗,完成了“三步走”战略任务,掌握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建成自主建造、独立运行的“天宫”空间站,在建设航天强国、攀登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增添了又一座载入史册的里程碑。
材料二:我国在某些关键领域依旧存在被其他国家“卡脖子”的情况,许多产业面临“缺芯"“少核”"弱基”的困境,导致行业发展处处受限,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及综合国力提升。
面临“缺芯"少核”"弱基”的困境,如何获得核心技术 为此,同学们议论纷纷。
材料三:第3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开启,大赛主题为“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大赛为青少年科技爱好者和科技辅导员提供展示创意成果、接受专业指导、感受大家风范、朋辈交流互鉴的平台。
(1)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密码”有哪些
(2)我国存在的“卡脖子”问题说明了什么
(3)你赞成哪位同学的观点 请说明理由。
(4)在这一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作为中学生你能做些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结合所学可知,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孕育了古埃及文明,说明太阳历的制定受到了自然环境影响,故选D项。
古埃及法老具有无限权力,但与材料反映的太阳历的制定无关,排除A项。
材料反映了古代埃及太阳历的制定受自然环境影响,并非印证古埃及的神话,排除B项。
材料反映了古埃及太阳历的制定受自然环境影响,与促进了国家的统一无关,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古代埃及太阳历,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
2.【答案】C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①公元前1514到公元前1425年,图特摩斯三世就任埃及第18王朝法老;②公元前1792到1750年, 汉谟拉比就任古巴比伦国王;③约公元前324年到约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是古印度摩揭陀国著名的奴隶制王朝;④大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依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序,④②①③正确。
C项④②①③排序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代亚非文明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排序题需要准确识记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或逻辑关系。
3.【答案】B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分析图表可知,这两个城邦都是面积狭小,人口较少。根据所学,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可见,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
A项等级森严不是题干表格所示内容体现的古代希腊城邦的特点,雅典施行奴隶制民主,追求自由平等,不符合题意;
B项小国寡民是题干表格所示内容体现的古代希腊城邦的特点,符合题意;
C项自给自足不是题干表格所示内容体现的古代希腊城邦的特点,希腊是典型的海洋文明,商品经济发展,自给自足是自然经济的特点,不符合题意;
D项军事独裁不是题干表格所示内容体现的古代希腊城邦的特点,雅典是民主政治而非军事独裁,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代希腊城邦的特点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图表的能力。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表格信息。
4.【答案】D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19世纪后期,德国商人施立曼根据《荷马史诗》,完成了特洛伊和迈锡尼遗址的发掘”可知,特洛伊和迈锡尼遗址的发掘之所以能够成功发掘,与《荷马史诗》有很大的关系,这说明《荷马史诗》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包含着一定的古希腊真实历史信息,具有研究古希腊的史料价值。
A项是古希腊宝贵的文学遗产题干材料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B项是研究古希腊的第一手资料题干材料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C项反映了古希腊的哲学成就错误题干反映的是古希腊的文学成就,不符合题意;
D项具有研究古希腊的史料价值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荷马史诗》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5.【答案】A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伯里克利执政时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被称为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A项伯里克利被选举成为雅典执政官可能会看到,符合题意;
B项兄妹一同去参加公民大会不可能看到,因为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的政治权利,不符合题意;
C项屋大维成为雅典城邦“元首”不符合史实,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建立者,不符合题意;
D项颁布了《査士丁尼法典》的是拜占庭帝国的皇帝查世丁尼,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及学生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对材料的解读,掌握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及其影响。
6.【答案】A
【知识点】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古代雅典的官员在就职和卸任时都要接受审查,说明当时雅典对公共权力进行了监督,说明呀雅典已经开始发展民主政治,排除B/C/D,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雅典民主政治,又称雅典式民主,是在公元前508年于希腊城邦雅典(包括雅典的中心城邦及其周边的阿提卡地区)发展出的一套民主体系。雅典也因此成为最早的民主政体之一。虽然其他的希腊城邦也设立了各式各样的民主体制,其中大多数也借鉴了雅典的模式,但它们没有一个能如同雅典的民主体制一般有力、稳定且具备良好的明文规定。雅典民主可以被看作是一次对直接民主制度的实验——因为选民并非选举民意代表而是直接参加对立法和行政议案的投票。
7.【答案】C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皈依基督教”、“鼓励基督教发展”等信息可知,法兰克王国的强大与基督教紧密相关。
A项查理时期法兰克王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题干知识结构不能反映,法兰克王国并没有地跨亚欧非三大洲,不符合题意;
B项蛮族入侵导致西罗马帝国灭亡题干知识结构不能反映,材料信息只反映了法兰克王国,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无关,不符合题意;
C项法兰克王国的强大是与基督教紧密相关题干知识结构能反映,符合题意;
D项克洛维改革建立封君封臣制度只是图示的部分内容,不能全面涵盖题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法兰克王国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8.【答案】D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庄园为领主提供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也为领主提供衣物、鞋帽等。庄园有铁匠、金银匠、皮鞋匠、面包师等各色工匠制造不同的物品”可知,西欧庄园内部能基本上自给自足,反映了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AB两项理解片面,不符合题意;
C项具有地方管理功能题干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D项具有自给自足特征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世纪西欧庄园,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9.【答案】B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据题干信息“领主因未出席法庭而被扣押财物”可知,庄园法庭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从而有限地维护了佃农的利益。
A项依据习惯法进行裁决与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
B项适当限制领主的特权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C项维护庄园公共秩序题干材料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D项旨在维护领主的利益和题干材料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庄园法庭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解题关键是知道庄园法庭维护领主的利益。
10.【答案】C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历经十年(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23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这次东征,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东西方文化的结合,促进了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著名的科学家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都产生于这个时代。
A项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不符合题意;
B项屋大维公元前27年建立罗马帝国,不符合题意;
C项亚历山大和题干描述相符,符合题意;
D项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亚历山大东征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亚历山大东征涉及的地区。
11.【答案】A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兼容和创新精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阿拉伯数字”并向外传播,体现了其对于外来文化的兼容和改造创新,A项正确;
BCD三项都属于阿拉伯文化的成就,但不是在吸收兼容外来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创新,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阿拉伯文化,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兼容和创新精神”,结合阿拉伯文化中吸收外来文化的成果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12.【答案】A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古希腊罗马文明;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对如下法律地位理解正确的”,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故①正确;公元前450年,罗马共和国颁布了《十二铜表法》,标志罗马成文的形成,成为欧洲法学的渊源,故②正确;东罗马帝国时期的《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故③正确;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律,故④错误。
综上可知,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A项;④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④的BCD三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世界法制文明。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世界重要法律文献的相关史实。
13.【答案】B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仔细观察题干地图,依次是阿拉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东罗马帝国,罗马帝国。联系所学,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东征西讨,建立了-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空前庞大的帝国。
A项9世纪中期,①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错误,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不符合题意;
B项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空前庞大的帝国③正确,符合题意;
C项1258年,奥斯曼土耳其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帝国④最终灭亡错误,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东罗马帝国灭亡,不符合题意;
D项公元前2世纪,②进入黄金时期,它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内湖”错误,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到黄金时代,它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内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阿拉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东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及学生的识记和识图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4.【答案】C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公元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基督教诞生;随着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发展,8世纪逐渐形成了封君封臣制度;9世纪,查理曼大帝去世,查理曼帝国走向分裂,由此可知,这些信息反映了封建时代的欧洲历史变迁,故选C项。
材料信息叙述的是封建时代的欧洲,与古代亚非文明无关,排除A项。
材料信息叙述的是封建时代的欧洲,不属于封建时代的亚洲历史,排除B项。
材料信息叙述的是封建时代的欧洲,不是古典时代的欧洲文明,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封建时代的欧洲。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中古欧洲的相关史实。
15.【答案】B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贼的儿子永远是贼”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体现了职业世代承袭的特点,是种姓制度影响的后果。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种姓制度具有明显的阶级歧视。材料中这种观念产生的历史原因是因为种姓制度的影响。
ACD三项都不是题干观念产生的历史原因,不符合题意;
B项种姓制度的影响是题干观念产生的历史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及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掌握基础知识。
16.【答案】C
【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
【解析】【分析】党和政府采取多项措施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表明党和政府坚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故C正确。
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故A错误;
我国还没有实现共同富裕,故B错误;
党和政府维护全体公民的合法权益,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共享发展成果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党和政府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从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17.【答案】D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
【解析】【分析】受疫情影响,2020年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反映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故D正确。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开幕”“公职人员政务处分表决通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成功举行”没有直接反映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8.【答案】D
【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淘宝购物、美团外卖、高铁出行、网络问诊、导航问路……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舒适。这表明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故D正确。
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故A错误;
我国的科技整体水平还没有走在世界前沿,故B错误;
创新改变了人们生活,但没有彻底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故C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创新的意义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创新制度保障,中国已经驶上创新强国的快车道。
19.【答案】D
【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后第三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这得益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故D正确。
经济建设是当前工作的中心,故A错误;
要自力更生,引进外来技术的同时要注重消除吸收,故B错误;
材料没有强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依法治国方略,故C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科教兴国战略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稟赋。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创新制度保障,中国已经驶上创新强国的快车道。
20.【答案】A
【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这是因为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故①②正确。
“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要求,不是原因,故③错误;
“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是要求,不是原因,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创新的要求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21.【答案】(1)尼罗河,金字塔,楔形文字,种姓制度,甲骨文
(2)都产生于大河流域或都属于大河文明,都出现了阶级的分化,都发明了文字;北纬30゜附近大河流域,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利于早期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3)和平友好; 武力征服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北非的尼罗河流域是古代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西亚的两河流域是古巴比伦,苏美人发明了楔形文字。南亚的印度河流域是古印度,释迦摩尼创立了佛教,反对种姓制度。东亚的黄河流域是古中国,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
(2)、根据上述图表,概括古代亚非文明的相同点都产生于大河流域或都属于大河文明,都出现了阶级的分化,都发明了文字;主要原因是都处于北纬30゜附近大河流域,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利于早期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文明交流碰撞的主要两种方式是和平友好; 武力征服。
【点评】四大文明古国诞生相似的自然环境:(大河文明)①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利于耕作;②宽阔的地形有利于城市建设;③便利的交通、适宜的气候。
22.【答案】(1)B、D 海洋文明
(2)疆域:两国都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文化贡献:①都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并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和阿拉伯文化;②都保存了大量的古希腊等东西方文化典籍,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3)仿效中国的典章制度进行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4)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要尊重差异,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交流互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定文化自信等;向先进的文明学习等。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1)摩亨佐·达罗遗址是古印度文明的代表,帕特农神庙遗址是古希腊文明的代表,良渚古城遗址是古代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罗马大竞技场遗址是古罗马文明的代表,可见,要了解欧洲文明,应选择图中BD史料。欧洲文明受到海洋的影响较大,属于海洋文明。
(2)从疆域来看,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都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从文化贡献来看,独特的地理位置,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都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并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都保存了大量的古希腊等东西方文化典籍,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3)结合所学,7世纪时期的大化改新,日本废除大贵族垄断政权的体制,向中国唐朝政治和经济体制学习,成立古代中央集权国家。
(4)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成理即可。从古代亚非古老文明来看,地域特色鲜明,具有多样性;从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来看,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从日本大化改新来看,要敢于向先进文明学习。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代世界文明,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大化改新等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具备材料理解与知识运用的能力。
23.【答案】(1)原因:西欧封建主组建十字军东征;奥斯曼人的入侵等。
(2)《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査士丁尼执政时期,编制了《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3)影响:拜占庭文化在西欧地区传播开来,促进了意大利崇尚古典文化热潮的形成;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等。
史实: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1)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任拜占庭帝国皇帝;公元7世纪上半叶,阿拉伯帝国建立。观察图3,西欧封建主组建十字军东征,极大冲击了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还受到奥斯曼人的军事压力,最终1453年被奥斯曼人所灭。
(2)公元前450年左右,古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它是古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公元6世纪,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编制了《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3)结合所学,一面,拜占庭文化促进了意大利崇尚古典文化热潮的形成;另一方面,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等。观点:结合所学,阿拉伯为时东西方文明交流作出了贡献,把中国的发明和印度物产传入欧洲。
故答案为:(1)原因:西欧封建主组建十字军东征;奥斯曼人的入侵等。(2)《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査士丁尼执政时期,编制了《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3)影响:拜占庭文化在西欧地区传播开来,促进了意大利崇尚古典文化热潮的形成;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等。史实: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拜占庭帝国和拜占庭文化,罗马法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拜占庭帝国和拜占庭文化,罗马法的相关知识。
24.【答案】(1)浙江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关键一招。
(2)共建共治共享浙江省某市的治理新模式有利于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缓解主要矛盾。
(3)坚持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发展。
【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
【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概括浙江数据所反映的成就,并这些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完整把握材料内容,围绕“2022年浙江省全年GDP为7.35万亿元”“人均GDP11.24万元”“外贸出口总额首次突破4万亿元”等,说明浙江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结合教材知识,可知浙江省成就说明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关键一招。
(2)此题要求说明浙江经验中的模式反映了怎样的社会治理格局,并从主要矛盾角度分析该市做法的合理性。围绕“浙江省某市打造以突出党建引领,实现走访心连心全覆盖;聚焦民生实事,实现问题诉求全收集;依托信息支撑,实现分级分类全处理等社会治理新模式,通过面对面,心连心的走访服务”等进行分析,可知反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结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知识,概括材料内容,可说明浙江省某市的治理新模式有利于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缓解主要矛盾。
(3)此题要求分析说明浙江省做法对共同富裕建设有哪些借鉴意义。解答此题应围绕材料中关键词句,结合教材知识,从坚持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发展等方面说明。
【点评】此题考查坚持党的领导、改革开放、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科教兴国战略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围绕材料数据进行概括,结合改革开放的知识说明即可。(2)把握新时代主要矛盾,概括材料说明即可。(3)围绕材料内容,联系回顾教材知识说明即可。
25.【答案】(1)①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合作。
③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
④我国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⑤科技工作者的团结协作、艰苦奋斗、锐意创新。
(2)①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②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
(3)赞同峰峰的观点。
①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②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③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4)①树立人生理想,自觉承担起民族复兴的使命;
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③保持探索新知的好奇心,锻炼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
④培养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⑤积极参加各种小发明、小创造活动,培养创新精神;
⑥注重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指出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密码”有哪些。解答此题应概括材料内容,回顾教材知识,从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合作,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我国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工作者的团结协作、艰苦奋斗、锐意创新等方面说明,言之成理即可。
(2)此题要求指出我国存在的“卡脖子”问题说明了什么。围绕“许多产业面临‘缺芯’‘少核’‘弱基’的困境,导致行业发展处处受限,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及综合国力提升”等,说明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
(3)此题要求指出你赞成哪位同学的观点,并说明理由。阅读材料内容,围绕两个观点进行分析,可知应赞同峰峰的观点。围绕“任何时候,核心技术都必修通过强化基础、自强奋斗获得”等,联系创新发展的知识,说明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4)此题为开放型问题,要求指出在这一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作为中学生你能做些什么。联系实际,可从树立人生理想,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锻炼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培养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等方面说明,言之成理即可。
【点评】此题考查坚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创新发展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概括材料内容,联系教材知识说明,言之成理即可。(2)围绕材料内容,结合创新发展的知识说明即可。(3)结合创新发展的知识进行论证,明确核心技术要通过自力更生实现。(4)联系实际,言之成理即可。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