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试卷一、填空题1.(2024五下·海盐期末) 右表是小科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 ”的实验记录表,根据表中信息我们发现第1组未发芽的种子数为 2 , 第 2 组 未 发 芽 的 种 子 数为 ,对此我们的解释是绿豆种子发芽需要 。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_的实验记录表 种子 总数 已发 芽数 未发芽数 我们的解释1组18℃ 30 28 2组4℃ 30 0 【答案】适宜的温度;30;适宜的温度【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研究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时,我们进行对比实验,每次只改变一个变量,表中改变的数据是温度,所以此实验研究的是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观察表中数据可知,第二组未发芽种子数为30,也就是温度低,种子没有发芽,通过对比可知,种子发芽需要适宜温度。2.(2024五下·海盐期末)右图是草原上生存的部分生物,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食物关系。该区域内的各种生物及环镜中的非生物构成了一个 系统。请写出图中包含的任意一条食物链: 。【答案】生态系统;草→兔子→鹰(合理即可)【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一个区域内的生物环境及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图中的生产者是草,最终端消费者是鹰,图中包含的食物链有:草→兔子→鹰,草→蝗虫→青蛙→鹰。3.(2024五下·海盐期末)中国航空母舰“辽宁号”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受到了水对它的一个向上的 力。【答案】浮【知识点】浮力;物体的沉浮【解析】【分析】物体在水面上会受到一个水的浮力,当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时,这个力与物体的重力相等,方向相反。4.(2024五下·海盐期末)右图是研究船首形状与船受到的阻力关系实验,细线上挂的垫圈数量应 (填“①号多” “②号多”或“一样多”),通过实验我们发现 号船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小,速度快。【答案】一样多;②【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船首的形状与船在水中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大小有关,研究船首形状与船受到的阻力关系实验时,我们采取控制变量法,细线上挂的垫圈数量应一样多,通过实验我们发现②号船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小,速度快。5.(2024五下·海盐期末)目前人们使用的能源主要有:①煤 ②太阳能 ③风能 ④石油等,其中可再生能源 ,(填序号,下同)不可再生能源是 。【答案】②③;①④【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化石燃料【解析】【分析】 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等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水能、风能、太阳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煤、石油、天然气、核能。6.(2024五下·海盐期末) 水形态的变化与温度有关,请在右图中填上水的形态【答案】【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水有三种形态,液态,气态和固态,三种形态之间会相互转化,当温度变化时,水的形态会变化,水受冷会变成冰,水受热会变成水蒸气。7.(2024五下·海盐期末)右图是一根金属丝,如果在“G”点加热,那么A、B、C、D 和E 五处的感温油墨,第三个变色的是 处。【答案】A【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热会由温度高的一端向温度低的一端传递,如果加热G点,则距离G点越近,感温墨油就越快变色,A、B、C、D 和E 五处的感温油墨,距离G最近的是C,其次是B,再次是A。所以A第三个变色。二、选择题8.(2024五下·海盐期末)种植在向阳处的月季枝繁叶茂,而背阴处的月季则生长缓慢,说明月季的生长需要( )A.阳光 B.水分 C.土壤 D.适宜的温度【答案】A【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种植在向阳处的月季枝繁叶茂,而背阴处的月季则生长缓慢,改变的条件是阳光,说明月季的生长需要阳光。9.(2024五下·海盐期末)在野外遇到迁徙过程中受伤的鸟类,下列做法最合适的是 ( )A.就地喂食 B.带回家饲养C.仔细观察它的身体特征 D.及时送到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答案】D【知识点】生物多样性【解析】【分析】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动植物,动植物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各种便利。我们要爱护动植物,相互依存。所以如果在野外遇到掉队受伤的候鸟,应该及时送到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联系专业部门来照顾它们,不可以不管不顾,也不可以自己私自养殖。10.(2024五下·海盐期末)在不同的季节,动物有不同的行为,下列动物的行为与季节相对应的一组是( )A.青蛙在春季产卵,孵化出蝌蚪B.丹顶鹤会在冬季迁往东北的繁殖地C.黑熊在夏季会进行夏眠D.菜粉蝶在冬季破茧成蝶【答案】A【知识点】青蛙的发育【解析】【分析】 春天的田野里,到处可以听到青蛙的叫声,它们在田间捕食害虫,繁殖后代,小蝌蚪出生;夏季小蝌蚪逐渐长大,变成青蛙,这时昆虫比较充足、活跃,正适合小青蛙生长发育。选项A正确。11.(2024五下·海盐期末)蚯蚓可以用来处理果皮、菜叶等厨余垃圾,下列地方中更容易找到蚯蚓的是( )A.干裂的菜地土壤里 B.潮湿的花园土壤中C.潮湿的墙壁上 D.清澈的小溪里【答案】B【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解析】【分析】 蚯蚓一般喜居在潮湿、疏松而富于有机物的泥土中特别是肥沃的庭园、菜园、耕地、沟、河、塘、渠道旁以及食堂附近的下水道边、垃圾堆、水缸下等处,B符合题意。12.(2024五下·海盐期末)小科制作了右图的生态瓶,他要想使生态瓶维持的时间更长,应( )A.选择美观的瓶子 B.植物的数量越多越好C.动植物数量要合理 D.要放置在室内阴暗处【答案】C【知识点】制作生态瓶【解析】【分析】 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要想使生态瓶维持的时间更长,应动植物数量要合理。13.(2024五下·海盐期末)在测试独木舟模型的载重量时,下列重物放置方法最能使它保持相对稳定的是 ( )A.正中叠加 B.均匀放置C.随意放置 D.靠一边放置【答案】B【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在测试独木舟模型的载重量时,我们要把重物均匀放置在船舱内,防止船侧方。14.(2024五下·海盐期末)从独木舟到现代船舶,船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时代,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舟筏时代→蒸汽机船时代→柴油机船时代→帆船时代B.舟筏时代→帆船时代→蒸汽机船时代→柴油机船时代C.帆船时代→舟筏时代→蒸汽机船时代→柴油机船时代D.帆船时代→蒸汽机船时代→舟筏时代→柴油机船时代【答案】B【知识点】船的历史【解析】【分析】根据船的发展的历史可知,以动力装置为划分标准,船舶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时代:舟筏时代、帆船时代、蒸汽时代、柴油机时代,船的动力从人力逐渐过渡到自然界的力量和机械动力。15.(2024五下·海盐期末)用一张12 cm×12 cm的正方形铝箔纸造船,下列设计中小船载重量最大的是 ( )A. B.C. D.【答案】B【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A.10×10×1=100(立方厘米);B.8×8×2=128(立方厘米);C.6×6×3=108(立方厘米);D.4×4×4=64(立方厘米)。64<100<108<128,所以B选项小船体积最大。16.(2024五下·海盐期末)现代大型货船船体通常使用的材料是( )A.竹子 B.木材 C.钢铁 D.塑料【答案】C【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 现在的大型远洋货轮,主要用于远航,要求坚固、耐腐蚀,是利用钢铁材料制成的。17.(2024五下·海盐期末)右图是小科组制作的小船,驱动小船前进的动力是 ( )A.柴油动力 B.蒸汽 C.人力 D.电力【答案】D【知识点】船的动力装置【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图中小船是靠电力驱动的,小船的动力来源是电动机提供的。18.(2024五下·海盐期末)2024年4月 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某市的宣传主题为“节水你我同行”。下列做法与宣传主题不符的是( )A.将洗米水用于浇花 B.直接向河道排放生活污水C.用低流量淋浴喷头 D.用滴灌装置为植物浇水【答案】B【知识点】节约用水;水污染【解析】【分析】:将洗米水用于浇花、用低流量淋浴喷头、用滴灌装置为植物浇水都有助于节约水资源,直接向河道排放生活污水,容易造成水体污染,与宣传主题不符。19.(2024五下·海盐期末)学校正在开展“爱护地球,资源再生”活动,下列行为属于让资源再生的是 ( )A.把用过的草稿本直接扔进垃圾桶B.喝完的塑料瓶清洗干净后,送到学校的回收站C.吃水果时把果皮丢在操场上,让它们自然腐烂成为肥料D.旧玩具放在家里占地方也不送给需要的小朋友【答案】B【知识点】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节约能源【解析】【分析】把用过的草稿本直接扔进垃圾桶、吃水果时把果皮丢在操场上,让它们自然腐烂成为肥料、旧玩具放在家里占地方也不送给需要的小朋友,这些都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不符合活动主题;喝完的塑料瓶清洗干净后,送到学校的回收站,符合让资源再生。20.(2024五下·海盐期末)垃圾分类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过期化妆品属于 ( )A. B. C. D.【答案】B【知识点】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解析】【分析】 根据对垃圾分类的认识,过期化妆品属于有害垃圾。 选项B正确。21.(2024五下·海盐期末)今年的“五一”劳动节,人们“爆发式出游”,为防止家里的绿豆苗因没人浇水而“渴”死,小科设计了右图的滴灌装置,用棉签制作的滴头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植物根的吸水效率B.为了防止水中的污染物进入到土壤中C.控制滴灌装置的滴水速度D.减少土壤中的水分蒸发【答案】C【知识点】节约用水【解析】【分析】右图的滴灌装置,用棉签制作的滴头的主要作用是用棉签头吸水,容易控制滴管装置的滴水速度。22.(2024五下·海盐期末)中国载人登月计划已启动,计划在2030年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宇航员将乘坐月面着陆器登上月球,月面着陆器需要携带的保障宇航员生存的物品有( )①大量的氧气 ②饮用水 ③岩石和土壤 ④食物A.①②④B.①②③D. ②③④C.①③④【答案】A【知识点】月球的特征【解析】【分析】月球上没有水、没有空气、没有食物,宇航员去到月球,需要带着水、氧气和食物去。23.(2024五下·海盐期末)根据热传递的原理,房间里的取暖器应安装在 ( )A. B.C. D.【答案】B【知识点】对流【解析】【分析】 根据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取暖器应该安装在房间的下部,让加热的空气上升循环,达到最好的取暖效果。24.(2024五下·海盐期末)下图是常见的玻璃随行杯,杯身外包裹了一圈橡胶皮,这是因为橡胶皮是 ( )A.热的良导体,导热慢 B.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C.热的良导体,散热快 D.热的不良导体,散热快【答案】B【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根据物体的导热性,我们将物体分为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橡胶属于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25.(2024五下·海盐期末)在金属圆片的中心点加热,热在金属圆片中的传递方向是 ( )A. B. C. D.【答案】A【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 在金属片的中间部分加热,热是中心发散方向传递的。热传递是一个从热源中心向四周各个方向逐渐扩散的过程。26.(2024五下·海盐期末)右图是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图,导热系数越大说明材料的导热性能越好。分析数据,大小、形状相同的铁棒、铜棒、铝棒、木棒,其中传热最快的是( )A.铁棒 B.铜棒 C.铝棒 D.木棒【答案】B【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铁棒、铜棒、铝棒是热的良导体,木棒是热的不良导体,根据题中图形可知,大小、形状都相同的物体中,传热最快的是铜棒。三、实验探究题27.(2024五下·海盐期末)【生物与环境】某兴趣小组将已经发芽的绿豆移植到花盆里,将一盆绿豆芽放在阳光下,另一盆绿豆芽用遮光盒盖起来,也放在阳光下,如右图所示。(1)该兴趣小组是在研究绿豆苗生长与 是否有关,这个实验中需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有 等。(2)在提出上面的研究问题后,兴趣小组接下来最合理的操作步骤是 ( )A.设计“实验方法” B.作出“预测”C.直接“实验操作” D.进行“数据分析”(3)甲组的绿豆苗放在阳光下,叶子会进行 作用,这种作用的特点就是有气体进出叶片,请在“甲图”中,标出这两种气体,填在方框中。(4)如果在乙图遮光盒的右侧挖一个圆孔,使光能从圆孔中透入。一周后,茎可能生长的方向是 ,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受到 (填“水分”“阳光”或“空气”)的影响。(5)右图是花坛中绿豆苗周围的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空白圆圈中的生物是( )A.青蛙 B.落叶 C.鼠 D.蜗牛【答案】(1)阳光;适宜的水分;适合的温度;土壤(2)B(3)光合(4)右侧;阳光(5)B【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食物链、食物网;光合作用;植物的向光性【解析】【分析】(1)通过题目可知,该兴趣小组是在研究绿豆苗生长是否需要阳光,此实验过程运用控制变量法,只改变是否光照这一个条件,其余温度、水分等都不改变。(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3)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会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4)植物生长需要光,植物具有向光性。在乙图遮光盒的右侧挖一个圆孔,使光能从圆孔中透入。一周后,茎可能生长的方向是右侧,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受到阳光的影响。(5)食物链中,起点一般是生产者,终点一般是较为高级的消费者,生态系统中,除了生产者外,还存在分解者,蚯蚓属于分解者,会分解落叶等。28.(2024五下·海盐期末)【船的研究】造船项目小队受到某校邀请参加科技节活动。要求制造出一艘能载重一个成人(重60千克)的小船,有一定的动力,并能在10米宽的水池中行驶。经过努力,最终团队制作出右图纸质小船。(1)在设计、制作小船时,小科团队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①船体材料 ②动力系统 ③载重量 ④稳固性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在设计小船时,为了方便计算船的大小,最适合画设计图的纸是( )A.白纸 B.卡纸 C.方格纸 D.瓦楞纸(3)在绘制设计图后,小组成员不断完善设计图,最后确定了设计方案。根据下面的表格,他们所需的费用为 ( )材料名称 价格 小船需要量硬纸板 4元/张 2张胶带 1 元/卷 4卷A.4元 B.8元 C.12元 D.17元(4)项目组根据设计图制作出了小船的模型,为了测试模型的载重量,使用弹珠模拟成人,发现弹珠滚动影响平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 ( )A.增大船舱体积 B.增加船舷高度C.对船舱分格 D.增加船的重量(5)解决上述问题后,项目组始终觉得船的稳定性不足,所以他们尝试对船底进行改进,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A.做成“V”字形 B.做得厚度不均C.做得更狭窄 D.做得宽阔、平坦(6)测试时发现小船行驶过程中始终向左偏,要控制小船的航行方向应给这艘小船装上 。(7)观察图中的小船,你觉得这艘船还存在什么问题 针对你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写在下表中。存在问题 改进方法 【答案】(1)D(2)C(3)C(4)C(5)D(6)船舵(7)存在问题 改进方法没有动力系统: 纸不防水: 船的载重量太小了 增加动力系统, 装上小马达, 装上风帆; 换成泡沫、塑料瓶等材料来制作: 把船做的大一些。 增加船的体积增加船的底面积【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1)在设计小船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船的大小、总成本、载重量、动力系统、稳固性、船的材料等。(2)在设计小船时,为了方便计算船的大小,最适合画设计图的纸是方格纸。(3)4×2+1×4=8+4=12(元),此方案最终需要12元。(4)使用弹珠测量载重量,由于弹珠会滚动,容易造成小船侧翻,我们可以将船舱进行分区,把船舱分成多个小格,以此来解决问题。(5)船的稳定性与船底部面积有关,我们把船底部做得宽阔、平坦,能提高船的稳定性。(6)船舵的作用是控制船前进的方向的,发现小船在行驶过程中总会偏离方向,我们可以添加船舵。(7)在设计小船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遇到问题时,我们根据问题来想解决办法就行。29.(2024五下·海盐期末)【环境与我们】2023年8月,中国气象局发布了《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2年)》。报告中提到南北极呈现快速增温趋势,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两极的海冰也在减少。而二氧化碳浓度则逐年稳定上升,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增大,这些变化对当地和全球生态产生了重大影响。(1)上图是南极某处103年前与现在的对比照片,由此可知,南极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 B.水污染C.冰川融化加剧 D.垃圾问题(2)某兴趣小组想要分析上边的环境问题,其正确的流程是 ( )A.寻找原因→调查现状→共商对策B.共商对策→调查现状→寻找原因C.调查现状→寻找原因→共商对策D.调查现状→共商对策→寻找原因(3)兴趣小组调查发现臭氧层空洞是由于大气污染造成的,他们将大气污染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影响整理成下表,请将问题表现及原因填在气泡图相应位置(填序号)。环境问题的表现 产生的影响A.雾霾 B.酸雨C.温室效应 ①全球变暖 ②毁坏建筑 ③呼吸道疾病(4)小科认为海冰的大量减少,可能是“温室效应”造成的,为了研究此问题,他准备了1个透明的塑料密封袋和2支型号相同的温度计。将一支温度计装入密封塑料袋中,封好袋口,如右图所示。他将观察到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将下表中密封袋外的初始温度补充完整。时间 初始温度℃ 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20分钟密封袋内 30 33 36 38 39密封袋外 ( ) 31 33 34 35(5)该实验既是 实验,又是 实验。(6)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密封袋内的温度比密封袋外的温度升得 ,这说明“温室效应”是由 引起的。(7)下列能有效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是( )A.多使用化石燃料 B.冬季空调温度调高一些C.使用清洁能源 D.驾驶燃油汽车代替电车(8)短文中提到“南北两极的变化对全球的生态产生了重大影响”,你觉得全球生态会有哪些变化,并说明你理由,写在横线 。【答案】(1)C(2)C(3)(4)30(5)对比;模拟(6)高(快);二氧化碳(7)C(8)其他不在极地生活的活动会到极地觅食,因为温度高,冰川融化,其他动物能过来了,当地的生态系统平衡被破坏;冰川融化会让北极熊、企鹅等动物栖息地减少,数量可能会减少;海洋温度升温,动物不适应热的环境,会死亡或者迁徙,影响全球生态:海洋温度长高,海冰少了,海洋生物的数量会发生变化,影响全球生态系统【知识点】保护环境;空气污染【解析】【分析】(1)通过图片可知,南极冰川在这一百多年之间,融化了很多。(2)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面临诸多的环境问题,特别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变得更加突出,人类主要污染问题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分析一个实际环境问题时,其流程一般是调查现状→寻找原因→共商对策。(3)臭氧空洞是由于大气污染造成的,大气污染包括雾霾、酸雨、温室效应等,雾霾会造成呼吸道疾病,温室效应会造成全球变暖,酸雨会造成建筑物毁坏。(4)我们进行实验时,要进行变量控制,温度计放置位置不一样,已经有一个变量,所以我们的初始温度要一致,两只温度计放置位置都是30摄氏度。(5)该实验既是对比实验,又是模拟实验。(6)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密封袋内的温度比密封袋外的温度升得快,这说明“温室效应”是由二氧化碳引起的。(7)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可以通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或者有效吸收二氧化碳两种途径。使用清洁能源能能够缓解温室效应。(8)全球气候变暖,会造成多种影响,最明显的影响就是冰川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回答合理即可)30.(2024五下·海盐期末)【热】小科利用右图装置加热一杯水直至水沸腾。(1)在加热的过程中,水温会发生变化。当加热到2分钟时,水中会出现少量气泡,这时水温在 (填“上升”“下降”或“保持不变”),继续加热烧杯中的水直到水沸腾,用温度计测量此时的水温为100℃,继续加热5分钟,这时水的温度为 ,此时水 (填“一定”“可能”或“绝不”) 沸腾。(2)在用酒精灯加热水时,热从杯底玻璃传向水的传递方式为 ,站在旁边小科感觉到有些热,此时热传递的方式为 。(均填“热传导”“热对流”或“热辐射)(3)热也能在水中传递,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加热时热在水中传递过程的是( )A. B. C. D.(4)水沸腾后,小科在烧杯上放了一块玻璃片(如右图),过一会儿玻璃片 (填“上表面”或“下表面”)出现了小水珠,它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片 (填“凝结”或“凝固”)而成的。(5)室温为20℃,小科为了让加热后的水凉得快一些,将装有热水的烧杯,放入一盆冷水中,并记录了前10分钟两杯水的温度变化(见下图),接下来水温会如何变化 请在下图中补画10-16分钟的水温变化。(6)如果将水放置5小时后,你推测烧杯中的水的温度为 。【答案】(1)上升;100℃;一定(2)热传导;热辐射(3)C(4)下表面;凝结(5)两者会先变成同一温度,然后冷水温度稍高于热水温度,同时慢慢下降|(6)20℃【知识点】水的蒸发;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热传递;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1)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水在持续加热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先升高后不变。(2)热有三种传递方式,在用酒精灯加热水时,热从杯底玻璃传向水的传递方式为热传导,站在旁边小科感觉到有些热,此时热传递的方式为热辐射。(3)烧杯中的水热传递方式为热对流,选项C符合题意。(4)水沸腾后,小科在烧杯上放了一块玻璃片,过一会儿玻璃片下表面出现了小水珠,它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片凝结而成的。(5)通过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温度会逐渐变成同一温度,然后冷水的温度逐渐比热水的温度高,最终两者温度会变成同一温度。(6)最终冷水和热水的温度会变成同一温度,都是20摄氏度。1 / 1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试卷一、填空题1.(2024五下·海盐期末) 右表是小科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 ”的实验记录表,根据表中信息我们发现第1组未发芽的种子数为 2 , 第 2 组 未 发 芽 的 种 子 数为 ,对此我们的解释是绿豆种子发芽需要 。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_的实验记录表 种子 总数 已发 芽数 未发芽数 我们的解释1组18℃ 30 28 2组4℃ 30 0 2.(2024五下·海盐期末)右图是草原上生存的部分生物,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食物关系。该区域内的各种生物及环镜中的非生物构成了一个 系统。请写出图中包含的任意一条食物链: 。3.(2024五下·海盐期末)中国航空母舰“辽宁号”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受到了水对它的一个向上的 力。4.(2024五下·海盐期末)右图是研究船首形状与船受到的阻力关系实验,细线上挂的垫圈数量应 (填“①号多” “②号多”或“一样多”),通过实验我们发现 号船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小,速度快。5.(2024五下·海盐期末)目前人们使用的能源主要有:①煤 ②太阳能 ③风能 ④石油等,其中可再生能源 ,(填序号,下同)不可再生能源是 。6.(2024五下·海盐期末) 水形态的变化与温度有关,请在右图中填上水的形态7.(2024五下·海盐期末)右图是一根金属丝,如果在“G”点加热,那么A、B、C、D 和E 五处的感温油墨,第三个变色的是 处。二、选择题8.(2024五下·海盐期末)种植在向阳处的月季枝繁叶茂,而背阴处的月季则生长缓慢,说明月季的生长需要( )A.阳光 B.水分 C.土壤 D.适宜的温度9.(2024五下·海盐期末)在野外遇到迁徙过程中受伤的鸟类,下列做法最合适的是 ( )A.就地喂食 B.带回家饲养C.仔细观察它的身体特征 D.及时送到野生动物救护中心10.(2024五下·海盐期末)在不同的季节,动物有不同的行为,下列动物的行为与季节相对应的一组是( )A.青蛙在春季产卵,孵化出蝌蚪B.丹顶鹤会在冬季迁往东北的繁殖地C.黑熊在夏季会进行夏眠D.菜粉蝶在冬季破茧成蝶11.(2024五下·海盐期末)蚯蚓可以用来处理果皮、菜叶等厨余垃圾,下列地方中更容易找到蚯蚓的是( )A.干裂的菜地土壤里 B.潮湿的花园土壤中C.潮湿的墙壁上 D.清澈的小溪里12.(2024五下·海盐期末)小科制作了右图的生态瓶,他要想使生态瓶维持的时间更长,应( )A.选择美观的瓶子 B.植物的数量越多越好C.动植物数量要合理 D.要放置在室内阴暗处13.(2024五下·海盐期末)在测试独木舟模型的载重量时,下列重物放置方法最能使它保持相对稳定的是 ( )A.正中叠加 B.均匀放置C.随意放置 D.靠一边放置14.(2024五下·海盐期末)从独木舟到现代船舶,船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时代,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舟筏时代→蒸汽机船时代→柴油机船时代→帆船时代B.舟筏时代→帆船时代→蒸汽机船时代→柴油机船时代C.帆船时代→舟筏时代→蒸汽机船时代→柴油机船时代D.帆船时代→蒸汽机船时代→舟筏时代→柴油机船时代15.(2024五下·海盐期末)用一张12 cm×12 cm的正方形铝箔纸造船,下列设计中小船载重量最大的是 ( )A. B.C. D.16.(2024五下·海盐期末)现代大型货船船体通常使用的材料是( )A.竹子 B.木材 C.钢铁 D.塑料17.(2024五下·海盐期末)右图是小科组制作的小船,驱动小船前进的动力是 ( )A.柴油动力 B.蒸汽 C.人力 D.电力18.(2024五下·海盐期末)2024年4月 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某市的宣传主题为“节水你我同行”。下列做法与宣传主题不符的是( )A.将洗米水用于浇花 B.直接向河道排放生活污水C.用低流量淋浴喷头 D.用滴灌装置为植物浇水19.(2024五下·海盐期末)学校正在开展“爱护地球,资源再生”活动,下列行为属于让资源再生的是 ( )A.把用过的草稿本直接扔进垃圾桶B.喝完的塑料瓶清洗干净后,送到学校的回收站C.吃水果时把果皮丢在操场上,让它们自然腐烂成为肥料D.旧玩具放在家里占地方也不送给需要的小朋友20.(2024五下·海盐期末)垃圾分类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过期化妆品属于 ( )A. B. C. D.21.(2024五下·海盐期末)今年的“五一”劳动节,人们“爆发式出游”,为防止家里的绿豆苗因没人浇水而“渴”死,小科设计了右图的滴灌装置,用棉签制作的滴头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植物根的吸水效率B.为了防止水中的污染物进入到土壤中C.控制滴灌装置的滴水速度D.减少土壤中的水分蒸发22.(2024五下·海盐期末)中国载人登月计划已启动,计划在2030年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宇航员将乘坐月面着陆器登上月球,月面着陆器需要携带的保障宇航员生存的物品有( )①大量的氧气 ②饮用水 ③岩石和土壤 ④食物A.①②④B.①②③D. ②③④C.①③④23.(2024五下·海盐期末)根据热传递的原理,房间里的取暖器应安装在 ( )A. B.C. D.24.(2024五下·海盐期末)下图是常见的玻璃随行杯,杯身外包裹了一圈橡胶皮,这是因为橡胶皮是 ( )A.热的良导体,导热慢 B.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C.热的良导体,散热快 D.热的不良导体,散热快25.(2024五下·海盐期末)在金属圆片的中心点加热,热在金属圆片中的传递方向是 ( )A. B. C. D.26.(2024五下·海盐期末)右图是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图,导热系数越大说明材料的导热性能越好。分析数据,大小、形状相同的铁棒、铜棒、铝棒、木棒,其中传热最快的是( )A.铁棒 B.铜棒 C.铝棒 D.木棒三、实验探究题27.(2024五下·海盐期末)【生物与环境】某兴趣小组将已经发芽的绿豆移植到花盆里,将一盆绿豆芽放在阳光下,另一盆绿豆芽用遮光盒盖起来,也放在阳光下,如右图所示。(1)该兴趣小组是在研究绿豆苗生长与 是否有关,这个实验中需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有 等。(2)在提出上面的研究问题后,兴趣小组接下来最合理的操作步骤是 ( )A.设计“实验方法” B.作出“预测”C.直接“实验操作” D.进行“数据分析”(3)甲组的绿豆苗放在阳光下,叶子会进行 作用,这种作用的特点就是有气体进出叶片,请在“甲图”中,标出这两种气体,填在方框中。(4)如果在乙图遮光盒的右侧挖一个圆孔,使光能从圆孔中透入。一周后,茎可能生长的方向是 ,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受到 (填“水分”“阳光”或“空气”)的影响。(5)右图是花坛中绿豆苗周围的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空白圆圈中的生物是( )A.青蛙 B.落叶 C.鼠 D.蜗牛28.(2024五下·海盐期末)【船的研究】造船项目小队受到某校邀请参加科技节活动。要求制造出一艘能载重一个成人(重60千克)的小船,有一定的动力,并能在10米宽的水池中行驶。经过努力,最终团队制作出右图纸质小船。(1)在设计、制作小船时,小科团队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①船体材料 ②动力系统 ③载重量 ④稳固性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在设计小船时,为了方便计算船的大小,最适合画设计图的纸是( )A.白纸 B.卡纸 C.方格纸 D.瓦楞纸(3)在绘制设计图后,小组成员不断完善设计图,最后确定了设计方案。根据下面的表格,他们所需的费用为 ( )材料名称 价格 小船需要量硬纸板 4元/张 2张胶带 1 元/卷 4卷A.4元 B.8元 C.12元 D.17元(4)项目组根据设计图制作出了小船的模型,为了测试模型的载重量,使用弹珠模拟成人,发现弹珠滚动影响平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 ( )A.增大船舱体积 B.增加船舷高度C.对船舱分格 D.增加船的重量(5)解决上述问题后,项目组始终觉得船的稳定性不足,所以他们尝试对船底进行改进,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A.做成“V”字形 B.做得厚度不均C.做得更狭窄 D.做得宽阔、平坦(6)测试时发现小船行驶过程中始终向左偏,要控制小船的航行方向应给这艘小船装上 。(7)观察图中的小船,你觉得这艘船还存在什么问题 针对你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写在下表中。存在问题 改进方法 29.(2024五下·海盐期末)【环境与我们】2023年8月,中国气象局发布了《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2年)》。报告中提到南北极呈现快速增温趋势,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两极的海冰也在减少。而二氧化碳浓度则逐年稳定上升,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增大,这些变化对当地和全球生态产生了重大影响。(1)上图是南极某处103年前与现在的对比照片,由此可知,南极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 B.水污染C.冰川融化加剧 D.垃圾问题(2)某兴趣小组想要分析上边的环境问题,其正确的流程是 ( )A.寻找原因→调查现状→共商对策B.共商对策→调查现状→寻找原因C.调查现状→寻找原因→共商对策D.调查现状→共商对策→寻找原因(3)兴趣小组调查发现臭氧层空洞是由于大气污染造成的,他们将大气污染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影响整理成下表,请将问题表现及原因填在气泡图相应位置(填序号)。环境问题的表现 产生的影响A.雾霾 B.酸雨C.温室效应 ①全球变暖 ②毁坏建筑 ③呼吸道疾病(4)小科认为海冰的大量减少,可能是“温室效应”造成的,为了研究此问题,他准备了1个透明的塑料密封袋和2支型号相同的温度计。将一支温度计装入密封塑料袋中,封好袋口,如右图所示。他将观察到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将下表中密封袋外的初始温度补充完整。时间 初始温度℃ 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20分钟密封袋内 30 33 36 38 39密封袋外 ( ) 31 33 34 35(5)该实验既是 实验,又是 实验。(6)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密封袋内的温度比密封袋外的温度升得 ,这说明“温室效应”是由 引起的。(7)下列能有效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是( )A.多使用化石燃料 B.冬季空调温度调高一些C.使用清洁能源 D.驾驶燃油汽车代替电车(8)短文中提到“南北两极的变化对全球的生态产生了重大影响”,你觉得全球生态会有哪些变化,并说明你理由,写在横线 。30.(2024五下·海盐期末)【热】小科利用右图装置加热一杯水直至水沸腾。(1)在加热的过程中,水温会发生变化。当加热到2分钟时,水中会出现少量气泡,这时水温在 (填“上升”“下降”或“保持不变”),继续加热烧杯中的水直到水沸腾,用温度计测量此时的水温为100℃,继续加热5分钟,这时水的温度为 ,此时水 (填“一定”“可能”或“绝不”) 沸腾。(2)在用酒精灯加热水时,热从杯底玻璃传向水的传递方式为 ,站在旁边小科感觉到有些热,此时热传递的方式为 。(均填“热传导”“热对流”或“热辐射)(3)热也能在水中传递,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加热时热在水中传递过程的是( )A. B. C. D.(4)水沸腾后,小科在烧杯上放了一块玻璃片(如右图),过一会儿玻璃片 (填“上表面”或“下表面”)出现了小水珠,它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片 (填“凝结”或“凝固”)而成的。(5)室温为20℃,小科为了让加热后的水凉得快一些,将装有热水的烧杯,放入一盆冷水中,并记录了前10分钟两杯水的温度变化(见下图),接下来水温会如何变化 请在下图中补画10-16分钟的水温变化。(6)如果将水放置5小时后,你推测烧杯中的水的温度为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适宜的温度;30;适宜的温度【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研究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时,我们进行对比实验,每次只改变一个变量,表中改变的数据是温度,所以此实验研究的是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观察表中数据可知,第二组未发芽种子数为30,也就是温度低,种子没有发芽,通过对比可知,种子发芽需要适宜温度。2.【答案】生态系统;草→兔子→鹰(合理即可)【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一个区域内的生物环境及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图中的生产者是草,最终端消费者是鹰,图中包含的食物链有:草→兔子→鹰,草→蝗虫→青蛙→鹰。3.【答案】浮【知识点】浮力;物体的沉浮【解析】【分析】物体在水面上会受到一个水的浮力,当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时,这个力与物体的重力相等,方向相反。4.【答案】一样多;②【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船首的形状与船在水中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大小有关,研究船首形状与船受到的阻力关系实验时,我们采取控制变量法,细线上挂的垫圈数量应一样多,通过实验我们发现②号船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小,速度快。5.【答案】②③;①④【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化石燃料【解析】【分析】 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等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水能、风能、太阳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煤、石油、天然气、核能。6.【答案】【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水有三种形态,液态,气态和固态,三种形态之间会相互转化,当温度变化时,水的形态会变化,水受冷会变成冰,水受热会变成水蒸气。7.【答案】A【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热会由温度高的一端向温度低的一端传递,如果加热G点,则距离G点越近,感温墨油就越快变色,A、B、C、D 和E 五处的感温油墨,距离G最近的是C,其次是B,再次是A。所以A第三个变色。8.【答案】A【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种植在向阳处的月季枝繁叶茂,而背阴处的月季则生长缓慢,改变的条件是阳光,说明月季的生长需要阳光。9.【答案】D【知识点】生物多样性【解析】【分析】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动植物,动植物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各种便利。我们要爱护动植物,相互依存。所以如果在野外遇到掉队受伤的候鸟,应该及时送到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联系专业部门来照顾它们,不可以不管不顾,也不可以自己私自养殖。10.【答案】A【知识点】青蛙的发育【解析】【分析】 春天的田野里,到处可以听到青蛙的叫声,它们在田间捕食害虫,繁殖后代,小蝌蚪出生;夏季小蝌蚪逐渐长大,变成青蛙,这时昆虫比较充足、活跃,正适合小青蛙生长发育。选项A正确。11.【答案】B【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解析】【分析】 蚯蚓一般喜居在潮湿、疏松而富于有机物的泥土中特别是肥沃的庭园、菜园、耕地、沟、河、塘、渠道旁以及食堂附近的下水道边、垃圾堆、水缸下等处,B符合题意。12.【答案】C【知识点】制作生态瓶【解析】【分析】 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要想使生态瓶维持的时间更长,应动植物数量要合理。13.【答案】B【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在测试独木舟模型的载重量时,我们要把重物均匀放置在船舱内,防止船侧方。14.【答案】B【知识点】船的历史【解析】【分析】根据船的发展的历史可知,以动力装置为划分标准,船舶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时代:舟筏时代、帆船时代、蒸汽时代、柴油机时代,船的动力从人力逐渐过渡到自然界的力量和机械动力。15.【答案】B【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A.10×10×1=100(立方厘米);B.8×8×2=128(立方厘米);C.6×6×3=108(立方厘米);D.4×4×4=64(立方厘米)。64<100<108<128,所以B选项小船体积最大。16.【答案】C【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 现在的大型远洋货轮,主要用于远航,要求坚固、耐腐蚀,是利用钢铁材料制成的。17.【答案】D【知识点】船的动力装置【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图中小船是靠电力驱动的,小船的动力来源是电动机提供的。18.【答案】B【知识点】节约用水;水污染【解析】【分析】:将洗米水用于浇花、用低流量淋浴喷头、用滴灌装置为植物浇水都有助于节约水资源,直接向河道排放生活污水,容易造成水体污染,与宣传主题不符。19.【答案】B【知识点】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节约能源【解析】【分析】把用过的草稿本直接扔进垃圾桶、吃水果时把果皮丢在操场上,让它们自然腐烂成为肥料、旧玩具放在家里占地方也不送给需要的小朋友,这些都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不符合活动主题;喝完的塑料瓶清洗干净后,送到学校的回收站,符合让资源再生。20.【答案】B【知识点】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解析】【分析】 根据对垃圾分类的认识,过期化妆品属于有害垃圾。 选项B正确。21.【答案】C【知识点】节约用水【解析】【分析】右图的滴灌装置,用棉签制作的滴头的主要作用是用棉签头吸水,容易控制滴管装置的滴水速度。22.【答案】A【知识点】月球的特征【解析】【分析】月球上没有水、没有空气、没有食物,宇航员去到月球,需要带着水、氧气和食物去。23.【答案】B【知识点】对流【解析】【分析】 根据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取暖器应该安装在房间的下部,让加热的空气上升循环,达到最好的取暖效果。24.【答案】B【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根据物体的导热性,我们将物体分为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橡胶属于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25.【答案】A【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 在金属片的中间部分加热,热是中心发散方向传递的。热传递是一个从热源中心向四周各个方向逐渐扩散的过程。26.【答案】B【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铁棒、铜棒、铝棒是热的良导体,木棒是热的不良导体,根据题中图形可知,大小、形状都相同的物体中,传热最快的是铜棒。27.【答案】(1)阳光;适宜的水分;适合的温度;土壤(2)B(3)光合(4)右侧;阳光(5)B【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食物链、食物网;光合作用;植物的向光性【解析】【分析】(1)通过题目可知,该兴趣小组是在研究绿豆苗生长是否需要阳光,此实验过程运用控制变量法,只改变是否光照这一个条件,其余温度、水分等都不改变。(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3)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会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4)植物生长需要光,植物具有向光性。在乙图遮光盒的右侧挖一个圆孔,使光能从圆孔中透入。一周后,茎可能生长的方向是右侧,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受到阳光的影响。(5)食物链中,起点一般是生产者,终点一般是较为高级的消费者,生态系统中,除了生产者外,还存在分解者,蚯蚓属于分解者,会分解落叶等。28.【答案】(1)D(2)C(3)C(4)C(5)D(6)船舵(7)存在问题 改进方法没有动力系统: 纸不防水: 船的载重量太小了 增加动力系统, 装上小马达, 装上风帆; 换成泡沫、塑料瓶等材料来制作: 把船做的大一些。 增加船的体积增加船的底面积【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1)在设计小船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船的大小、总成本、载重量、动力系统、稳固性、船的材料等。(2)在设计小船时,为了方便计算船的大小,最适合画设计图的纸是方格纸。(3)4×2+1×4=8+4=12(元),此方案最终需要12元。(4)使用弹珠测量载重量,由于弹珠会滚动,容易造成小船侧翻,我们可以将船舱进行分区,把船舱分成多个小格,以此来解决问题。(5)船的稳定性与船底部面积有关,我们把船底部做得宽阔、平坦,能提高船的稳定性。(6)船舵的作用是控制船前进的方向的,发现小船在行驶过程中总会偏离方向,我们可以添加船舵。(7)在设计小船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遇到问题时,我们根据问题来想解决办法就行。29.【答案】(1)C(2)C(3)(4)30(5)对比;模拟(6)高(快);二氧化碳(7)C(8)其他不在极地生活的活动会到极地觅食,因为温度高,冰川融化,其他动物能过来了,当地的生态系统平衡被破坏;冰川融化会让北极熊、企鹅等动物栖息地减少,数量可能会减少;海洋温度升温,动物不适应热的环境,会死亡或者迁徙,影响全球生态:海洋温度长高,海冰少了,海洋生物的数量会发生变化,影响全球生态系统【知识点】保护环境;空气污染【解析】【分析】(1)通过图片可知,南极冰川在这一百多年之间,融化了很多。(2)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面临诸多的环境问题,特别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变得更加突出,人类主要污染问题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分析一个实际环境问题时,其流程一般是调查现状→寻找原因→共商对策。(3)臭氧空洞是由于大气污染造成的,大气污染包括雾霾、酸雨、温室效应等,雾霾会造成呼吸道疾病,温室效应会造成全球变暖,酸雨会造成建筑物毁坏。(4)我们进行实验时,要进行变量控制,温度计放置位置不一样,已经有一个变量,所以我们的初始温度要一致,两只温度计放置位置都是30摄氏度。(5)该实验既是对比实验,又是模拟实验。(6)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密封袋内的温度比密封袋外的温度升得快,这说明“温室效应”是由二氧化碳引起的。(7)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可以通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或者有效吸收二氧化碳两种途径。使用清洁能源能能够缓解温室效应。(8)全球气候变暖,会造成多种影响,最明显的影响就是冰川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回答合理即可)30.【答案】(1)上升;100℃;一定(2)热传导;热辐射(3)C(4)下表面;凝结(5)两者会先变成同一温度,然后冷水温度稍高于热水温度,同时慢慢下降|(6)20℃【知识点】水的蒸发;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热传递;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1)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水在持续加热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先升高后不变。(2)热有三种传递方式,在用酒精灯加热水时,热从杯底玻璃传向水的传递方式为热传导,站在旁边小科感觉到有些热,此时热传递的方式为热辐射。(3)烧杯中的水热传递方式为热对流,选项C符合题意。(4)水沸腾后,小科在烧杯上放了一块玻璃片,过一会儿玻璃片下表面出现了小水珠,它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片凝结而成的。(5)通过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温度会逐渐变成同一温度,然后冷水的温度逐渐比热水的温度高,最终两者温度会变成同一温度。(6)最终冷水和热水的温度会变成同一温度,都是20摄氏度。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