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学习重点:1)文学艺术的专业化2)中外文化交流难点:宗教基础知识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了解)1.发展变化(1)汉武帝时期: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后,呈现繁盛之势(2)魏晋南北朝①儒学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②道教受到需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佛教也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中国本土化。(3)隋朝:儒学家提出儒、佛、道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4)唐朝①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②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亲派。2.反佛与灭佛(1)背景:佛教盛行严重影响到政府财政收入。(2)反佛:范缜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3)灭佛:北魏、北周及唐朝等统治者几度灭佛。(4)结果: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_上觉到通制。3.复兴儒学(1)背景: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2)内容: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需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文学艺术(一)文学方面:1、魏晋南北朝时期:(1)建安文学:以曹操父子为代表。(2)田园诗:东晋陶渊明,代表作有饮酒、归园田居等。(3)南朝骈文:骈文在形式.上讲究对偶,多用四六句式,所以也称“四六文”。(4)南北朝民歌:以《木兰诗》和《敕勒歌》为代表。2、唐朝时期:诗歌进入黄金时期,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水平。(二)书法方面:1、书法在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2、东晋: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代表作《兰亭集序》--行书.3、隋唐时期:代表是颜真卿和柳公权。(三)绘画方面:1、东晋:顾恺之,代表作《洛神赋图》;2、隋唐:吴道子,被尊为“画圣”。(四)雕塑方面:甘肃敦煌莫高石窟、山西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等。三、科技成果1、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2、南朝祖冲之,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3、西晋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4、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5、唐朝僧- -行,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6、唐朝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7、唐高宗,《唐本草》 ,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四、中外文化交流(一)佛教的中外交流1、东汉后期到北朝:有中亚、印度的高僧来华。2、东晋法显和唐朝玄奘前往天竺,研学佛教思想,促使佛教本土化。3、日本的空海和唐朝的鉴真,促进中国周边国家的佛学传播。(二)唐朝时期的中外交流的表现:(1)唐首都长安是当时国际大都市。(2)日本、新罗向唐朝派遣大量的使节和留学生。习题巩固1.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出家,还要尊敬父母,忠于国君,僧人也提倡忠君爱国。所以中国的寺院有的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对材料推断最合理的是A.中国佛教与儒家思想逐渐趋同B.佛教被统治者改造成精神统治工具C.中国佛教与儒家争夺正统地位D.佛教深受中国文化浸润利于其传播2.哈密市拉甫却克墓地发掘出土了五铢钱、开元通宝、漆木器、仿东罗马金币、萨珊波斯银币、金戒指、瓜棱珠大耳环等器物。这( )A.证明该墓葬形成不晚于唐朝初年 B.说明中国手工业水平领先于世界C.体现了西域开始同中原建立联系 D.反映了东西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3.《捣练图》描绘了唐代妇女的劳动情景,按劳动工序分成捣练、织线、熨烫三组场面。画中人物用力扯绢时的微微后退后仰清晰可见,线条工细遒劲、细节刻画生动,设色富丽。据此可知,《捣练图》《捣练图》(局部)A.受魏晋典雅庄重画风的影响 B.描绘了唐代女性的健康活力C.体现唐代宫廷画的鲜明风格 D.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繁荣景象4.魏晋时期是我国文化大发展、思想大活跃的重要时期之一,这一时期书法艺术成熟,名家辈出。其代表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后人尊其为“书圣”的是A.卫夫人 B.王献之 C.王羲之 D.顾恺之5.南宋陆游在《杂赋》一诗中写道:“觉来忽见天窗白,短发萧萧起自梳”;唐朝白居易喜欢“负暄”,即在冬天晒太阳,他在《负冬日》一诗中写道:“负暄闭目坐,外融百骸畅”,这样的诗词还有很多,这类诗歌A.就风格看均属浪漫主义流派 B.都创作于唐宋大一统历史期C.有助于研究古人的生活习性 D.反映古代道家思想体系嬗变6.关于三国到隋唐的文化特征,你认为不匹配的是A.封闭 B.多元 C.繁荣 D.交流7.下图是南北朝时期的青瓷莲花尊,作为陈设供器,其形制美观,制作精巧,瓷身装饰着飞天、忍冬、莲花、菩提等佛教题材纹饰。这反映出A.南青北白的制瓷系统业已形成 B.南方的制瓷水平开始超过北方C.佛教文化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D.政教合一成为南朝统治的基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