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丽水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高二信息技术卷(PDF版含参考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6月丽水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高二信息技术卷(PDF版含参考答案)

资源简介

丽水市2023学年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
技术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信息技术(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B A C D C D B D A C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13小题8分,第14小题9分,第15小题9分,共26分。)
13(1)B (1分)
(2)B (1分)
(3) tmaxv 或其他等价答案 (2分)
(4) 192.168.1.1:8000 (2分)
(5)声音传感器与智能终端连接异常 (1分)
声音传感器损坏 或其他等价答案 (1分)
(注:回答2项,1项正确得1分)
(1)AC (2分)
(注: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0分)
(2)B (2分)
(3)① x/num[i]*100 或其他等价答案 (2分)
② y (2分)
(4)13 (1分)
15.(1)D (1分)
(2) ①a[x][i]+h[i] 或其他等价答案 (2分)
② sum_s=0 (2分)
③ x=mid 或其他等价答案 (2分)
④ tail-head>1 (2分)
tail>head+1
或其他等价答案
1 / 2丽水市 2023学年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
高二技术试题卷 2024.06
本试题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信息技术,第二部分通用技术。全卷共 12页,第一部
分 1至 6页,第二部分 7至 12页。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注意事项:
1. 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2. 选择题的答案须用 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
涂处用橡皮擦净。
3. 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
使用 2B铅笔,确定后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 信息技术(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关于数据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数据的表现形式只有数字和文本
B.数据必须通过数字化处理后,才能在计算机中保存
C.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可以暂时脱离载体
D.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会有新的信息产生,但其价值不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 2至 4题:
某食堂的智能结算系统,其视觉结算功能,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的视觉技术,
利用先进的深度学习算法对拍摄到的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结算台中的摄像头自动检
测食堂内顾客拿取的食物种类和数量,并实时计算出相应的费用,上传到服务器中。
2.下列关于该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摄像头、结算台属于该系统的硬件
B.该系统中的智能结算软件属于系统软件
C.系统中的食物种类、数量、费用等数据一般储存在数据库中
D.食堂的管理人员和就餐人员是该系统的用户
3.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训练数据的规模会影响视觉结算的准确率
B.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的实现需要事先手工构造知识库
C.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类完成所有的工作
D.图像识别技术都是通过行为主义人工智能实现
4.下列关于信息系统安全和信息社会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系统不涉及数据安全,可以不用备份数据
B.安装了杀毒软件就可保证系统不会感染病毒
C.对不同用户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
D.未经授权,可将该系统拷贝给他人使用
高二技术试题卷 第 1页 共 12 页
5.下列关于网络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网络仅具有数据资源共享功能
B.访问局域网不需要遵守网络协议
C.无线终端设备连接服务器不需要传输介质
D.终端设备接入路由器需要与路由器处于相同网段的 IP地址
6.某商店新进一批货物,数量是 1000件,现要对其贴条形码。条形码由一系列黑条和白条
组成,黑条用 0、白条用 1进行编码。该条形码需要的编码位数最少是
A. 8位 B. 9位 C. 10位 D. 11位
7.描述某算法的伪代码如下:
输入两个正整数 m和 n
r←(m除以 n的余数)
while r ≠ 0
m←n,n←r,r←(m除以 n的余数)
输出 n
执行上述算法,如果输入 m,n的值分别为 24,16,那么输出 n的值为
A. 2 B. 4 C. 6 D. 8
8.有一棵二叉树如图所示,关于该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树是一棵完全二叉树,树的高度为 4
B.该树中序遍历顺序为:15,22,23,25,28,30,32,35
C.该树共有 3个叶子节点
D.该树中度为 1的节点数是 0 第 8题图
9.栈 S的初始状态为空,元素入栈顺序依次为:z,h,e,j,i,a,n,g,若经过若干进栈和出栈操作后,
栈底至栈顶元素依次为:z,a,g,则第 4 个出栈元素不.可.能.为:
A.h B.e C.i D.n
10.有如下 Python程序段:
a=[36, 15, 88, 24, 99]
for i in range(1,3):
for j in range(0,5-i):
if a[j]a[j], a[j+1]=a[j+1], a[j]
执行该程序段后,数组 a的值为
A.[88,36,99, 24, 15] B.[88, 99, 36, 24, 15] C.[15, 24, 36, 88, 99] D .[15, 36, 24, 88, 99]
11.有如下 Python程序段:
a=[1,3,3,5,5,7,7,11,15]
i=0 ; j=len(a)-1
ans=[ ]
key=5
while i<=j:
m=(i+j)//2
ans.append(a[m]) #在列表 ans末尾添加元素 a[m]
if a[m]>key:
j=m-1
else:
i=m+1
高二技术试题卷 第 2页 共 12 页
执行该程序段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的值是 4 B.j的值是 5 C.m的值是 5 D.ans的值是[5,3,5]
12.下列 Python程序的功能是在有序链表中,插入一个新的数,使其仍然有序。
a=[[89, -1],[43,4],[1,3],[21,5],[49, 0],[27, 1]]
x=int(input('请输入要插入的数:'))
head=2 ; p=head
while p!= -1 and a[p][0]q=p
p=a[p][1]
if p==head:
a.append([x,head])
head=len(a)-1
else:
# 输出链表 a中所有数据,代码略
方框中的代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①a.append([x,-1]) ②a[q][1]=len(a)-1
③a[len(a)-1][1]=p
下列选项中,代码顺序正确的是
A.③②①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②①③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13小题8分,第14小题9分,第15小题9分,共26分)
13.为了让老人们生活更加舒适,某养老中心搭建了一个智慧环境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够实
时监测老人居住环境的光线强度、温度、湿度、噪音值。该系统的硬件搭建方式是:
服务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智能终端,智能终端连接传感器和执行器,在服务器端设置
一个舒适阈值,如.果.低.于.或.高.于.阈.值.,.则.报.警.,如第 13题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 13题图
(1)要完成该软件的开发,下列需要编写的程序是______(单选,填字母:A.客户端程
序 / B.服务器端程序)
(2)下列关于该系统中数据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单选,填字母)
A.数据可以从服务器端传输至传感器
B.智能终端有程序存储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C.用户通过浏览器查看监测数据不必访问数据库
高二技术试题卷 第 3页 共 12 页
(3)编写网络应用程序,部分代码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导入 Flask 框架模块及其他相关模块,代码略
@app. route("/")
def index( ):
#从数据库读取温度等数据,并返回页面,代码略
@app.route("/input")
def add_data( ):
t = float(request. args. get("val"))
#将温度数据存入数据库中,代码略
#从数据库中获取温度低阈值和高阈值,分别保存在变量minv,maxv中,代码略
if _______________:
return "1" # 打开报警装置
else:
return "0"
# 服务器其他功能,代码略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host ="192.168.1.1", port = 8000)
(4)若要通过浏览器查询温度等数据,则应访问的 URL是 http://_________________。
(5)若该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现显示屏中其它数据显示正常,但噪音数据缺失,如
第 13题图监测数据所示,从硬件角度分析发生此故障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
(注:回答 2项,1项正确得 1分)
14.某校高二年级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测试数据存储在 data.xlsx 文件中,部分数据如第 14
题图 a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 14题图 a
(1)下列关于数据整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多选,填字母,注:全部选对的得 2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 0 分)
A. C2单元格数据出现了逻辑错误,可再次访问数据源,验证数据后进行修正
B.第 5行”吴妙文”的测试数据缺失,可直接复制上一条数据记录进行填充
C. “立定跳远”列数据有厘米和米两种计数单位,需要统一数据格式
D.第 6行与第 7行姓名重复,可直接删除其中一行
(2)数据整理完成后,要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要求如下:按照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总
得分大于等于 90的等级为优秀),统计各班级等级为优秀的人数。
高二技术试题卷 第 4页 共 12 页
现编写程序如下:
#导入需要用到的模块,代码略。
df=pd.read_excel("data.xlsx")
for i in range(len(df)):
if df.at[i,"总得分"]>=90:
df.at[i,"等级"]="优秀"
dfg=
加框处的代码应为 (单选,填字母)
A.df.groupby("班级",as_index=False)["总得分"].count() 第 14题图 b
B.df.groupby("班级",as_index=False)["等级"].count()
C.df.groupby("等级",as_index=False).count()
D.df.groupby("等级",as_index=False)[“班级”].count()
(3)为了更加客观的评价各个班级的优秀情况,现计算出各班的优秀率,并绘制线形图,如
第 14题图 b所示,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y=[0]*16
num=[36,35,34,35,35,37,35,34,36,34,38,36,38,36,40,39] #各班级人数
for i in range(16):
x=dfg.at[i,"等级"]
y[i]= ① #优秀率=优秀人数/总人数*100
plt.plot(dfg.班级, ② )
#设置绘图参数,显示如第 14题图 b所示线形图,代码略
(4)学校要表彰体测优秀率最高的班级,由 14题图 b可知,要表彰的班级是_______ 班。
15.某一算法,可以用来规划路径。这个算法的核心是它的评估函数:定义评估函数:f(x)= g(x)+
h(x),其中 g(x)表示从起.始.节.点.到节点 x的实际路程之和,h(x)表示从节点 x到目.标.节.点.路
径中所估算的直线距离。如第 15题图所示:要从起始节点 A出发到目标节点 E,A到 B
后,下一个节点选 C或 D,先看评估函数,选择 C时, ;
选择 D时,
f(C)第 15题图
高二技术试题卷 第 5页 共 12 页
(1)由题意可知,要从起始节点 A出发到目标节点 E,选择路线 A→B→C之后,下一个
节点应选择________(选填:D或 E)。
(2)实现上述功能的部分 Python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def minid(a, x): #根据评估函数寻找下一个节点的位置
min_s = 99999
for i in range(len(a[x])):
if a[x][i] > 0 and a[x][i]+h[i] < min_s:
min_s = ①
mid=i
return mid
def cal(q,st,ed):
x = st # x表示当前位置

head = tail = 0
q[tail] = x
tail += 1
while x != ed:
mid =minid(a, x)
sum_s += a[x][mid]

q[tail] = x
tail+=1
dcity = {0: "A", 1: "B", 2: "C", 3: "D", 4: "E", 5: "F", 6: "G", 7: "H"}
road = ""
while ④ :
road += dcity[q[head]]+"->"
head += 1
road +=dcity[q[head]]
print("路线是:", road)
return sum_s
a = [[0, 61.84, 0, 0, 0, 0, 0, 0, 0, 0],
[61.84, 0, 139.5, 222.06, 0, 0, 0, 0, 0, 0],
[0, 139.5, 0, 37.2, 87.75,0, 0, 0, 0, 0],
[0, 222.06, 37.2, 0, 36.7, 0, 0, 0, 0, 0],
[0, 0, 87.75, 36.7, 0, 0, 0, 0, 0, 0]] # 数组 a用于存储节点之间的实际距离
h0 = [0, 52.2, 148.9, 182.7, 193.6] # 各点与起始节点(A点)的直线距离
h = [193.6, 155.4, 50.1, 36, 0] # 各点与目标节点(E点)的直线距离
st = ord(input("出发地:"))-65 #出发地和目的地的输入范围为 A-E
ed = ord(input("目的地:"))-65
q = [0]*8
if ed == 0:
h = h0
ans = cal(q,st,ed)
print("总路程是:", ans)
高二技术试题卷 第 6页 共 1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