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赏析诗歌的修辞手法 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赏析诗歌的修辞手法 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届高考诗歌复习:赏析诗歌的修辞手法
对修辞手法的鉴赏,就是要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明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手法是什么,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表达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
【知识梳理】
一、常见手法及效果
1.比喻,使表现的内容更具体、生动、形象。
2.比拟,使表现的内容生动形象,增强感染力。
3.借代,突出人和事物的特征,收到形象鲜明的艺术效果。
4.夸张,突出事物的某特征,便于更好地抒怀,增强感染力。
5.对偶,形式上整齐对称,节奏鲜明,语言简练;内容上比较集中含蓄。
6.排比,节奏鲜明,增强气势;突出强调内容。
7.反复,内容上突出语意,强调情感;形式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有韵律美。
8.设问,引入问题,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9.反问,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情感。
10.用典,表达感情含蓄、言简意丰,使语言典雅。
11.双关,言在此而意在彼,增强语言容量,表意含蓄、巧妙。
12.对比,突出被表现事物的特点,加强文章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13.反语,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情感。
二、解题步骤
1.明手法,明确指出诗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释运用,结合诗句阐释此种修辞手法在诗中是如何运用的。
3.析效果(作用),指出此种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作用)。
【专项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坊正字剑子歌
【唐】李贺
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隙月①斜明刮露寒,练带平铺吹不起。
蛟胎皮②老蒺藜刺,鸊鹈③淬花白鹇尾。直是荆轲一片心,莫教照见春坊字。
挼丝团金④悬簏簌⑤,神光欲截蓝田玉。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
【注】①隙月:缝隙中的月光。比喻剑。②蛟胎皮:鲨鱼皮,有珠纹而坚硬,古代的剑鞘多用它做成。③鸊鹈:水鸟名,用它的脂肪涂剑可以防锈。④挼丝团金:用金丝编制成的圆形繐子。⑤簏簌:下垂的样子。
1.这首诗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其作用及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野五首(其四)①
杜甫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潜鳞输②骇浪,归翼会高风。
砧响家家发,樵声③个个同。
飞霜任青女④,赐被⑤隔南宫⑥。
【注】①此诗作于大历二年秋,当时诗人寓居于夔州瀼西。②输:同“愉”。③樵声:樵人的歌唱。④青女:传说为司霜雪之神。⑤赐被:《后汉书·钟离意传》卷四十一载“药崧者,河内人。天性朴忠,家贫为郎,常独直台上,无被,枕祉,食糟糠。帝每夜人台,辄见崧,问其故,甚嘉之。自此召太官赐尚书以下朝夕餐,给帷被皂袍,及侍史二人”,后“赐被”遂被用为郎官入直之典。⑥南宫:尚书省。
2.本诗颔联历来为人所称赞,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三月二十三日海云摸石①
(宋)范成大
劝耕亭上往来频,四海萍浮老病身。
乱插山茶犹昨梦,重寻池石已残春。
惊心岁月东流水,过眼人情一哄尘。
赖有贻②牟③堪饱饭,道逢田畯④且眉伸。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成都任上。时值暮春时节,成都市民都去城东的海云山上的海云寺观光游园,于池中摸石,以求吉祥。②贻:带来。③牟:通“麰”(móu),大麦。④田畯(jùn):泛指农民。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第五、六句。
参考答案:
1.①“先辈匣中三尺水”一句将宝剑比作三尺水,既写出了宝剑的长度,又以水写其锃亮,突出了宝剑锋芒闪耀的特点。②“隙月斜明刮露寒”一句将宝剑比作从云隙中斜射下来的一抹月光,写出了宝剑细长的形状特征,又以“刮露寒”写出了它锋利无比、寒气逼人的特点。③“练带平铺吹不起”一句将宝剑比作一条平铺的洁白的绢带,风吹不起,写出了宝剑质地坚硬又银光闪闪的细腻美感。④“鸊鹈淬花白鹇尾”一句将涂抹了一层鸊鹈油的剑身比作羽毛光泽亮丽的鹇鸟尾,写出了宝剑剑身花白的特点,也凸显了它似乎永不生锈的神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修辞手法的能力。
“先辈匣中三尺水”,在太子宫中担任正字老前辈的剑匣中,装着一柄光芒耀眼如三尺秋水的宝剑。诗句将宝剑比作三尺水,“三尺”写出了宝剑的长度,“水”用了比喻修辞,以水写其锃亮,突出了宝剑锋芒闪耀的特点。
“隙月斜明刮露寒”,远远看去,这柄宝剑好似从云隙中射下来的一抹月光,寒气侵人。诗句“隙月斜明”将宝剑比作从云隙中斜射下来的一抹月光,写出了宝剑细长的形状特征,又以“刮露寒”写出了它锋利无比、寒气逼人的特点。
“练带平铺吹不起”,像是一条平铺着的洁白的绢带。诗句将宝剑比作一条平铺的洁白的绢带,风吹不起,写出了宝剑质地坚硬又银光闪闪的细腻美感。
“鸊鹈淬花白鹇尾”,剑身上涂抹着一层厚厚的鸊鹈油像雄鹇鸟的尾羽毛般锃亮,永不生锈。诗句将涂抹了一层鸊鹈油的剑身比作羽毛光泽亮丽的鹇鸟尾,写出了宝剑剑身花白的特点,也凸显了它似乎永不生锈的神威。
2.①运用了借代、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生动形象;②“鳞”代指鱼,“翼”代指“鸟”,突出了鱼儿鳞光闪闪、鸟儿振翅高飞的形象;③“输”表现了鱼在骇浪中畅游的快乐;“会”展现了鸟儿迎击长风的英姿。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把握能力。
“潜鳞输骇浪,归翼会高风”颔联写到鱼儿在惊涛骇浪中愉快地畅游,归巢的鸟儿在急风中展翅高飞。其中“鳞”指的是鱼,“翼”指的是鸟,这是以特征代整体,所以颔联运用了借代的手法,突出了鱼儿鳞光闪闪、鸟儿振翅高飞的形象。
颔联中“输”体现的是鱼畅游的情态,“会”体现的是鸟展翅高飞的动作,本处将鸟和鱼人格化,鱼儿快乐地在骇浪中游泳,鸟儿迎击万里长空,所以颔联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颔联写到在惊涛骇浪中畅游的鱼儿和在急风中展翅高飞的归巢的鸟儿,通过对鸟和鱼的描写,映衬了诗人远大理想和政治抱负,寄寓了诗人能回归朝廷的期盼。
3.第三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岁月”比作“东流水”,将“人情”比作“一哄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岁月的流逝和人情的淡薄。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炼句的能力。
第三联“惊心岁月东流水,过眼人情一哄尘”,岁月流逝就如同这东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人情淡薄,就如同这一哄而散的烟尘。这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岁月”比作“东流水”,将“人情”比作“一哄尘”,表达了作者对岁月的流逝和人情的淡薄的感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