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黄赤交角及其影响第一课时(教学课件)(共28张PPT)——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1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黄赤交角及其影响第一课时(教学课件)(共28张PPT)——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2.1 地球的公转(1)
——地球公转、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01
地球公转
02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目录
地球公转
01
地球公转
1.概念
地球绕太阳运行
地球公转
2.特点
(1)公转轨道
概念: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路径。
特点: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地球公转
2.特点
(2)公转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和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地轴倾斜的方向都是不同的。
从北极上空看,公转方向呈逆时针方向。
从南极上空看,公转方向呈逆时针方向。
地球公转
3.公转速度
时间 日地距离 角速度 线速度
1月初(近日点) 14710万km 61′/d 30.3km/s
7月初(远日点) 15210万km 57′/d 29.3km/s
近、远日点与冬、夏至日的区分
①从时间上看,地球位于近日点时为1月初,而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地球位于远日点时为7月初,而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②从公转轨道的位置看,近日点比冬至日靠东,远日点比夏至日靠东。
地球公转
4.公转周期
(1)周期
1恒星年
(2)概念
太阳中心连续两次通过地球与某一恒星连线的时间间隔。
(3)参照物
恒星
(4)时间长度
365日6时9分10秒
(5)意义
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多用于天文研究。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02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
(1)概念
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
(2)大小
目前约为23.5°
(3)角度关系
①地轴总是与赤道面垂直,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约为66.5°,与黄赤交角互余。
②南北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南北极圈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
地球公转轨道面
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
黄赤交角的大小
①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②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最北界和最南界,即南北回归线;③决定了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度数。
黄赤交角的特点——“一轴、两面、三个基本不变”
(1)一轴:地轴(自转轴,垂直于赤道面)
(2)两面:黄道面和赤道面
(3)三个基本不变
①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③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一定时期内可以视为定值。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2.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原因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
地轴的空间指向
黄赤交角的大小
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看作是不变的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
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简称太阳直射点)是有变化的
实质是太阳中心与地心连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2.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2)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规律
时间 太阳直射点位置 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23.5°N) 到达最北界,开始南移
夏至日至秋分日 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向南移动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 赤道 向南移动
秋分日至冬至日 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 向南移动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23.5°S) 到达最南界,开始北移
冬至日至春分日 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向北移动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 赤道 向北移动
春分日至夏至日 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向北移动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2.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①概念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往返运动。
②周期
1回归你那,其回归运动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
课后练习
读地球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2小题。
1.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数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A
1.据图分析,根据黄赤交角的概念不难判断出,图中①为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和地球自转平面(赤道面)之间的夹角,为黄赤交角,A正确。故选A。
读地球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2小题。
2.读图,若图中②角比现在增大2°,则( )
A.黄赤交角变为25°26′
B.回归线的度数将变为24°26′
C.北寒带的范围将扩大两个纬度
D.太阳直射的范围将缩小4个纬度
D
2.目前地球的黄赤交角为约为23°26′,图中②角为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与黄赤交角存在互余的关系,若图中②角比现在增大2°,则黄赤交角减小2°,变为21°26′,A错误;由于地球的黄赤交角决定了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范围,黄赤交角的大小与回归线的度数相同,若黄赤交角减小2°,变为21°26',则回归线的度数将变为21°26′,太阳直射的范围将在南北半球各缩小2个纬度,共计4个纬度,B错误,D正确;由于北极圈的纬度与黄赤交角存在互余的关系,若黄赤交角减小2°,变为21°26′,则极圈由原来的66°34′,变为68°34′,即极圈将在南北半球向高纬方向各缩小2个纬度,北寒带的范围将缩小2个纬度,C错误。故选D。
俄罗斯专家曾因为冬天太冷提出“炸掉月球”的疯狂计划。他们认为如果把月球炸掉,地轴可能会垂直于黄道平面,黄道平而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会变为0°。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3~4小题。
3.如果地轴垂直于黄道平面,则( )
A.地球自转速度会加快
B.A→C日数多于C→A
C.北半球丙节气为立秋
D.极地地区极昼现象消失
D
3.如果“炸掉月球”的疯狂计划能够实施,则地球将会失去月球的引力,自转速度会减慢,A错误;地球公转轨道不变,太阳和地球的引力不变,A→C段的公转速度仍然会快于C→A段,A→C日数少于C→A,B错误;如果地轴垂直于黄道平面,太阳终年直射赤道,北半球的节气可能会消失,即使不消失,丙节气应为立春,而不会为立秋,C错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消失,即黄赤交角消失,太阳直射点永远位于赤道,太阳回归运动消失,则极地地区极昼现象消失,D正确。故选D。
俄罗斯专家曾因为冬天太冷提出“炸掉月球”的疯狂计划。他们认为如果把月球炸掉,地轴可能会垂直于黄道平面,黄道平而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会变为0°。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3~4小题。
4.俄罗斯专家认为“炸掉月球”后,和现在相比俄罗斯( )
A.气温夏季升高,冬季降低
B.会成为热带地区
C.气温夏季降低,冬季升高
D.气温年较差增大
C
4.如果“炸掉月球”,则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太阳全年直射赤道。因为没有太阳直射点的周期性南北移动,全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全年不变,与现在相比,俄罗斯夏季气温会降低,冬季气温会升高,A错误,C正确;全年气温年较差会减小,D错误;但不会成为热带地区,B错误。故选C。
5.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9月23日前后到12月22日前后,地球运行在甲图公转轨道的_______上。
(2)9月23日至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移动在乙图的________线上,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半球,并且正在向________移动。
C
c


(1)从9月23日前后到12月22日前后,也就是秋分到冬至期间。甲图中,左侧为夏至,右侧为冬至,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可知,该段时间地球运行在甲图公转轨道的C上。
(2)乙图中abed分别对应春分—夏至,夏至—秋分,秋分—冬至,冬至—春分,从9月23日前后到12月22日前后,也就是秋分到冬至期间,此时期太阳直射点移动在乙图的c线上,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且正在向南(南回归线)移动。
5.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3)9月23日至12月22日地球运行接近________点,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________。
(4)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周期性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其周期为 ,叫作一个________年。
近日

365日5时48分46秒
回归
(3)1月初为近日点,则9月23日至12月22日地球运行接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4)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周期性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其周期为一个回归年,时间为365日5时48分46秒。
课堂小结
地球的公转
地球公转
黄赤交角
概念、特点、速度、周期
概况、影响
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