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小学绘本《小树人》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小学绘本《小树人》

资源简介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小学绘本《小树人》
【故事简介及解读】
本书由英国当代著名儿童作家朱莉娅·唐纳森编著,德国插画家阿克塞尔·舍夫勒绘图。这是一个关于“信念”的故事,讲的是小树人和太太、三个孩子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可是有一天他出门散步时,却被小狗当成小木棍叼走玩耍。他好不容易从狗嘴逃生,却又被小女孩当成漂流棍扔到河里参加比赛,被天鹅当成鸟窝装饰,被当成城堡上的旗杆……在一次次历险中,小树人被迫离家越来越远了。可是不管离家有多远,小树人始终记挂着自己的家人,“家人”是支撑着小树人的强大力量。可是有一天,小树人被当作生火的木柴扔进了壁炉里,危险即将降临,他还能回到大树上那温暖的家吗?
《小树人》这部作品被誉为冬日里的常青藤。这是一个能让孩子们感受到真善美的童话故事,通过几个相似的情节设置与相近的语言表达方式,将孩子带入故事中,使他们能够很快沉浸到小树人多舛的命运之中,与小树人一起经历一次次的奇幻冒险。不仅故事情节有趣,而且使用了大量简洁且富有声韵之美的语言文字,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符合儿童的阅读习惯。故事采用了循环往复的表达方式,使孩子的认识在不断重复中得以强化,帮助孩子更好地关注故事、理解故事,让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
《小树人》不仅在语言韵律方面延续了作者朱莉娅·唐纳森简洁生动、韵味十足的特点,在绘图上也秉承了阿克塞尔·舍夫勒一贯灵动幽默的风格。我们在之前阅读的绘本《咕噜牛》和《超级虫子超级强》两部作品中已经感受到了两位作者创作的风格特点。文作者朱莉娅·唐纳森赋予小树人以生命,让小树人在“我要回去陪我的家人”的信念中始终坚定自己努力的方向;图作者阿克塞尔·舍夫勒继续用诙谐耿动、鲜艳饱满的色彩和清晰细腻的笔触描绘故事,画中的动物、人物和景物独具个性,引人入胜,使故事在表现出应有的趣味性的同时,其文学性、音乐性和艺术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展现。——这是两个人的“梦之队”又一部经久不衰的经典作品,为全世界的孩子们带来了欢乐与感动。
【教学对象】
一二年级学生
【设计理念】
读这本书,除了感受作者所传达的“信念”之外,还要从故事中感悟到真善美。这就需要在阅读中感受语言的声韵美,还要关注图画中的细节,欣赏绘本构图创意,感受绘本艺术之美。学会用“特点放大镜”去聚焦小树人的特点和绘本创作特点,在认真观察中展开想象,合理推测故事情节,感受故事的无限趣味。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说现在的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当孩子们对家人的给予习以为常,他们往往不懂得珍惜;当孩子们在生活中没有信念,他们往往遇到一点挫折就会中途放弃。这个绘本除了能让孩子们感受阅读的快乐,还能够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学会感受家的温暖和爱的力量,并且坚定自己的信念,不轻言放弃。基于此,本次阅读采用师生共读的方式,通过看图画、猜情节、读文字、编故事等学习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边读边玩中培养学生的注意力、阅读力、想象力和表达力,并学会用“特点放大镜”和大胆的想象创作属于自己的小树人的新故事。
【教学目标】
1.听读绘本,了解故事内容,发现图片和文字中有趣的地方,激发阅读兴趣,享受阅读的快乐。
2.通过观察、想象、分析等方法阅读绘本,在听、读、猜、编等活动中感受小树人的特点和绘本的图文特点,并在阅读中体会和表达。
3.感受家的温暖和爱的力量,懂得“坚定信念,不轻言放弃”的道理。
4.展开大胆想象,用“特点放大镜”创作属于自己的小树人的新故事。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激发阅读兴趣,学习阅读绘本的方法,感受文字的声韵美,欣赏绘本构图创意。
2.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激发无限想象力,并进行语言和思维训练。
难点: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家的温暖和爱的力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
2.展开大胆想象,用“特点放大镜”设计属于自己的小树人的新故事。
【教学准备】
1.绘本《小树人》PPT
2.按学生数量准备绘本
3.小奖品若干
4.写绘作业单
【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观察封面,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小树人”。我们今天的绘本故事就是关于他的奇幻冒险。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1.出示封面
(1)这是绘本的封面,仔细观察封面,你看到了什么?(书名、作者、出版社等文字信息,还有故事中的人物和景物)
(2)猜一猜小树人会遇到什么事?我们在阅读故事的时候要留心寻找问题的答案。
2.介绍作者
这个绘本的编著者是朱莉娅·唐纳森,她是英国当代著名儿童作家、剧作家和表演艺术家; 这个绘本的绘图者是阿克塞尔·舍夫勒,他是德国著名插画作家和动画制作人。他们携手创作绘本——《咕噜牛》《超级虫子超级强》都是享誉全球的经典,深受读者的喜爱。
3.观察前环衬和扉页
(出示前环衬和扉页)
(1)观察环衬,进行猜想。
①介绍环衬。打开绘本,我们看到的是绘本的环衬,环衬也叫蝴蝶页。环衬有两个,在故事之前的环衬是前环衬,在故事之后的环衬是后环衬。这个绘本的前后环衬的图案是相同的,也有的绘本前后环衬是不相同的。环衬中往往也暗藏着故事的线索。
②观察环衬。仔细观察前环衬,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猜一猜这本书可能会讲一个什么故事呢?
是啊,环衬上画着小树人一家温馨生活的画面。橘黄色代表温暖、爱情和冒险精神。你瞧,在绘本中会讲故事的不仅是文字和图画,连颜色都是讲故事的高手。
(2)观察扉页,再次猜想。
扉页当中往往也隐藏着故事的线索。仔细观察扉页当中的图画,它像一个放大镜一样为我们聚焦了故事中的一个画面,请你说一说你的发现,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过渡:你们瞧,图画里隐藏着这么多有趣的地方,这就是故事的细节。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中,去寻找这些细节,去发现这些秘密,一起去感受阅读的乐趣吧。
[设计意图]读图是绘本阅读的基础,从读封面开始,学生已经开始阅读绘本的第一步。通过仔细观察,交流发现,以及看图猜测,激发学生对绘本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环衬的阅读教给学生不同角度欣赏绘本的方法,让学生从中去发现和猜想,奠定阅读故事的基调。扉页中的图画中往往隐藏着不少故事线索,让学生理解绘本中细节的重要性,并用想象去推测故事可能发生的情节,使正文向前后延伸,故事跨越了边界,让学生感受绘本的魅力。通过这一环节的引导,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观察、想象和推测的能力。
第二环节:听老师讲故事,了解故事大意。
(出示绘本PPT,听画面配音讲故事)
师:这个故事是从一棵大树讲起的……
(出示绘本P2-P3)
(画面配音)“小树人和他的太太,有三个可爱的孩子,他们住在一棵大树上,甜蜜又温馨。”
师:同学们,我们来一起读一读这句话,并仔细观察这幅图,说一说:你读懂或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我们通过文字和图画发现了小树人一家有五口人,他们彼此相爱,生活得很幸福。——这种在文字或图画中读懂故事的方法我们之前在《超级虫子超级强》中学习过,它有一个形象的名字,叫做“特点放大镜”。这节课我们继续用“特点放大镜”聚焦人物的特点,同时,我们也用这个放大镜来关注绘本的图文特点,以便我们在后面的阅读中围绕这些特点来挖掘细节,进行深入阅读。
①小狗的玩具
(画面配音)“一天清晨,小树人出门散步。
小树人,小树人,小心前面那只小狗啊!”
师:观察画面,画红线的句子可能是谁说的话呢?
小树人遇到小狗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让我们到故事中寻找答案,看一看你猜对了吗?
(出示绘本P4-P5)
(画面配音)“啊,一根小木棍!”小狗摇着尾巴汪汪叫,“多好的小木棍啊,多棒的小木棍!正好可以做我的玩具!”
“我捡起来,小木棍被抛出去啦,我再捡起来……小木棍又被抛出去啦,再捡起来,小木棍又被抛出去啦!”
“我不是小木棍!难道你看不出来吗?我是小树人,小树人!听见了吗?我要回去陪我的家人!”
师:说一说:小狗把小树人当成了什么?
读一读:小树人对小狗说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②女孩的漂流棍
(出示绘本P6-P7)
(画面配音)小狗不情愿地丢下小木棍,小树人自由啦!他甩动双臂,赶紧朝着家的方向奔去。
小树人,小树人,小心前面那个女孩啊!
“啊,一根漂流棍!”女孩欢快地喊了起来,“多好的漂流棍啊,多棒的漂流棍!正好可以帮我赢得漂流棍比赛!”
“大家都有漂流棍了吗?准备好了吗?1,2,3——扔!”
小树人被扔到了小河里,开启了他新的旅程!
师:说一说:女孩把小树人当成了什么?
猜一猜:小树人可能遇到什么事情?
(出示绘本P8-P9)
(画面配音)“我不是漂流棍!难道你看不出来吗?我是小树人,小树人!听见了吗?我要回去陪我的家人!”
师:读一读:小树人对女孩说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③天鹅的鸟窝装饰
(画面配音)小树人在弯弯曲曲的小河上漂荡。
小树人,小树人,小心前面那只天鹅啊!
“一根嫩树枝!”天鹅惊喜地叫道,“多好的嫩树枝啊,多棒的嫩树枝!正好可以用来装饰我的鸟窝!”
(出示绘本P10-P11)
(画面配音)“我不是嫩树枝!难道你看不出来吗?我是小树人,小树人!听见了吗?我要回去陪我的家人!”
鸟窝被天鹅遗弃了,小树人自由啦!
他顺着小河朝大海漂去,再次出发!
师:说一说:天鹅把小树人当成了什么?
读一读:小树人对天鹅说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想一想:故事读到这里,在小树人的这三次冒险中,你有没有发现这个绘本故事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拿起特点放大镜从周围人、危险制造者和小树人的语言三个角度进行归纳整理吧。(认识和感受绘本语言的反复结构。对应课件第11-13页)
[设计意图]通过听老师讲故事,学生可以接触到故事的情节和人物,了解故事的大意和基本情节发展。通过观看PPT配音讲故事的方式,帮助学生将听觉、视觉和语言进行整合,提高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力。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培养他们分析、推理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绘本语言的特点,例如对话、重复结构等,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绘本语言特色,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结合“特点放大镜”的概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中来,并运用阅读策略来解析绘本中细节的意义。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在听故事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语言文本特点的敏感性、思考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并为后面阅读整本书打下基础。
师:我们接着听故事。
④城堡上的旗杆
(出示绘本P12-P13)
(画面配音)他在大海中翻滚漂荡,直到一阵海浪卷着泡沫,把他冲上沙滩,那远离家的海岸。
一个爸爸拿着铲子走了过来。
小树人,小树人,小心这软绵绵的沙滩啊!
“一根旗杆”那个爸爸开心地说道,“多好的旗杆啊,多棒的旗杆!正好可以让我们的旗子插在城堡上高高飘扬!”
(出示绘本P14-P15)
(画面配音)“我不是城堡上的旗杆,也不是骑士的宝剑,更不是用来扛书包的挂钩!我不是画图的笔,不是射箭的弓,不是击球的棒,更不是飞来飞去的回旋镖!我是……”
师:通过刚才我们对绘本语言特点的归纳,你能不能把作者没有写出来的语言补充完整呢?
(出示练习一)
(出示练习二)
仿照绘本的语言结构,选择其中一幅图根据提示练习说一说。
(出示练习三)
小树人还可能遇见谁,被当成什么?请你发挥想象,仿照绘本的语言结构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继续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跟随故事情节的发展,了解小树人冒险的经历。通过观看PPT配音讲故事的方式,帮助学生将听觉、视觉和语言进行整合,进一步提高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力。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和绘本语言特点的理解和感受。结合对绘本语言特点的归纳整理,通过练习让学生运用这些特点进行模仿和创作,培养他们灵活运用语言表达、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的能力。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故事理解的程度,并培养他们对语言结构和创造性表达的能力。同时,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中来,并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实际运用阅读策略和语言技巧来进行自主创作。
过渡:此时此刻,小树人离家多久了,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图画中的植物和色彩的明暗提示出时间的变化。出示PPT第18页)我们继续听故事。
⑤雪人胳膊
(出示绘本P16-P17)
(画面配音)一个围着羊毛围巾的男孩咯咯地笑着。
小树人,小树人,小心这白茫茫的雪地啊!
“一只雪人胳膊!”男孩高兴地说,“多好的雪人胳膊啊,多棒的雪人胳膊!正好可以安在我的雪人身上!”
“我不是雪人胳膊!难道你看不出来吗?我是小树人,小树人!听见了吗?我还能回到大树上那温暖的家吗?”
师:你认为小树人还能回到自己的家吗?为什么?
(出示绘本 P18-P19)
(画面配音)孤单寂寞的小树人,身覆冰霜;
迷茫无助的小树人,四肢已被冻僵!
他疲惫不堪,漫长的旅程让他心力交瘁;
他哈欠连连,忍不住躺在地上昏昏欲睡。
他没有听到不远处祈祷的钟声和美妙的歌声……
(出示绘本P20-P21)
也没有听到周围人的低语:“这根木柴很适合生火啊!”
小树人躺在壁炉中沉沉睡去。
危险即将降临,谁能叫醒睡得浑然不觉的小树人呢?
师:小树人遇到了什么危险?
你有什么好办法叫醒沉睡的小树人呢?
(出示绘本P22-P23)
(画面配音)睡梦中,他见到了自已心爱的太太,还有三个活泼可爱的孩子……
突然,头顶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刚好把沉睡的小树人惊醒。声音越来越大:“哎呀呀,我被卡住啦!谁能救我出去啊?”
啊,小树人?小树人!除了他,还能有谁呢?
“别担心!”小树人喊道,“我来救你出来!”
一阵又拉又拽——灰尘腾起一片,
一阵又扭又摆——一只大脚伸了出来,
一阵又推又搡,又蹦又跳——
师:猜一猜被卡住的人是谁?为什么?
(出示绘本P24-P25)
(画面配音)“砰”的一声,圣诞老人从烟囱里掉了下来!
“小树人,小树人,我最亲爱的小树人,太感谢你啦!”
(出示绘本P26-P27)
小树人帮圣诞老人分发礼物,从坠入梦乡的女孩,到酣然入睡的男孩。
大雪纷飞的夜晚,他们在空中穿行。
驯鹿的脚步越来越快,越来越快,直到圣诞老人说:“只剩最后一个烟囱喽!”
师:你猜一猜最后一个烟囱会是哪里?为什么?
(出示绘本P28-P29)
(画面配音)小树人太太孤单寂寞,孩子们也悲伤难过,没有爸爸的圣诞节怎么过?一家人在床上难以入梦,辗转反侧。忽然,头顶传来一阵声响——
有什么东西突然掉到了地板上,是小鸟,蝙蝠,还是老鼠?难道是……对啦,最有可能的就是……
师:最有可能是谁呢?请你猜猜看。
(出示绘本P30-P31)
(画面配音)“是我,小树人!最爱你们的小树人!我总算在平安夜回到了家!”
师:你猜对了吗?故事读完了。你觉得重新回到家里的小树人心情是怎样的呢?为什么?
[设计意图]这本书故事性很强,且画面色彩艳丽,信息丰富,阅读时本着先读图后读文的原则,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感受图画语言的特点和文字的特点。这一部分通过继续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继续跟随小树人的冒险经历。通过观看PPT配音讲故事的方式,帮助学生将听觉、视觉和语言进行整合,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故事情节和角色情感的理解。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角色心境和推理的理解和感受。结合故事情节中小树人经历的危险、沉睡以及最终回到家的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情节发展和角色心理描写的分析能力,并引导他们进行推理和猜测。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帮助学生加深对故事中情节变化和角色心理变化的理解,培养他们在阅读中思考、推理、意象和想像力等能力。同时,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中来,并将故事与自身经验联系起来,进行情感共鸣和主观体验,并从中获取乐趣和启发。
第三环节:完整阅读,表达理解。
1.自主阅读。同学们,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绘本,再来完整地看一看、读一读这个故事,回顾一下故事的内容。其实,这个绘本中还藏着许多有趣的小细节等待你去发现。在读的过程中请你仔细阅读绘本中的文字和图片,看一看你还有哪些新的发现,还哪些有趣的地方值得我们关注?读过之后,我们再进行交流。
2.交流发现。
(1)填一填。根据表格提示回顾故事主要内容及语言特点。(引导学生用语言叙述)
(2)想一想。你觉得是什么原因让小树人终于回到了家?
(3)演一演。与小组同学商量,挑选一个印象最深的情景进行表演,体会故事的魅力。
(4)说一说。你有什么有趣的发现?(引导学生关注图片细节和文字的韵律与节奏感。)
(5)比一比,议一议。《小树人》与《超级虫子超级强》哪些相似的地方?
(从语言的节奏感、画面的色彩、表达方式的相似之处等去启发)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对学生“读”的训练。先让学生完整地阅读故事,通过填一填、想一想、演一演、议一议、说一说的活动有效回顾故事内容,再次体会人物个性。通过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关注到绘本特别的地方。绘本中的图画细节,以及文字韵律和节奏是这个绘本的突出特色之处。使之与《超级虫子超级强》进行相似之处的对比,也是在强化绘会的图文特点,为学生建立起知识的关联,进一步明确所学知识。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全面理解和思考,并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同时,鼓励学生与他人共同分享和交流阅读心得以及观点,在交流中拓宽视野、开拓思维,并提高对语言特点和艺术形式的鉴赏能力。通过这样多种方式的交流互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能力,提高阅读水平和认知能力。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推荐阅读。
1.表达感受。你喜欢这个故事吗?最喜欢哪个部分,为什么?
2.提示主题。这一个关于信念和亲情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家是温暖的港湾,亲人是我们永远的牵挂,只要我们像小树人那样坚定信念,遇到困难时不轻言放弃,生活就会有希望。
3.推荐阅读。这本书的图文作者被称为国际图画书创作领域的“梦之队”,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他们的创作魅力,他们还有许多经典作品值得阅读,比如《会唱歌的猫》,这个作品与《小树人》一样文字与图画相互映衬,共同演绎精彩,犹如音乐的二重奏一样,一定会带给大家一次令人着迷的阅读体验。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延伸和推荐阅读的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并推荐相关作者的其他经典作品。通过让学生表达对故事的喜欢程度和最喜欢的部分,帮助他们进一步思考和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及主题的理解和感受。通过提示主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传达的价值观和主题,加深他们对故事中亲情、信念等主题的理解。最后,通过推荐阅读其他作品,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阅读领域,并体验与《小树人》类似以文字与图画相互映衬、共同演绎精彩的阅读体验。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培养学生对不同主题和作者作品的探索意识,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并拓宽阅读广度。同时,也让学生在交流与分享中感受到阅读乐趣和启发,并加深对不同作者风格和主题表达方式的理解。
第五环节:写绘作业,创作故事。
下发作业单:
请你发挥想象,用“特点放大镜”抓绘本的语言特点,写一写,画一画小树人的新故事吧,以下两个题目二选一完成哦!
1. 在故事中,小树人遇到了不同人,被当成了不同的东西。有一些写得很详细,如遇到小狗,被当作玩具;遇到女孩,被当作漂流棍……有一些只是一句话带过,如绘本第P14-P15。请你在P14-P15页至少选择一个画面,仿照故事的语言特点,写一写,画一画,把故事补充完整吧。
2. 第二天,小树人又出门散步,他又经历了怎样新的冒险?请你展开大胆的想象,写一写小树人的新故事,记得给你创作的故事配上图画,并分享给大家听吧。
[设计意图]通过创作故事的方式,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绘本的语言特点来写 作并配上图画,进一步加深对绘本语言特点的理解和运用。给学生提供两个选题,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进行创作。作业第1题是“绘本补白”,将作者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通过这个选题,培养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延伸和补充能力,并锻炼他们模仿和应用绘本语言特点的写作能力。第2题是“续写故事”。通过这个选题,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并尝试运用自己对绘本语言特点的理解和应用。二选一的作业设计充分兼顾了学生的学习差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相应的题目,使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对绘本语言特点的认知和运用能力,并培养他们在写作过程中思考、整合信息、表达意见、合作分享等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