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1.1开开心心上学去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1.1开开心心上学去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深化学生对小学生身份的认识,增强对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如何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学习用品。
3. 引导学生珍惜与同学、老师的相处时光,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4. 通过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二、教学准备
1. 准备一些学习用品,如新书、书包、文具等,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
2. 制作PPT课件,包含开学第一天的回忆、新书和书包的介绍等内容。
3. 准备视频资料,包括学生分享开学第一天经历的视频以及整理书包的教学视频。
4. 准备音乐设备,播放轻松愉快的背景音乐,营造温馨的学习氛围。
三、教学过程
(一)环节一:回顾与分享
1. 开场互动:
老师播放一段轻快的音乐,带领学生一起拍手进入教室,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老师微笑着问学生:“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聊聊我们的开学第一天,你们还记得那天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吗?”
2. 分享交流: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开学第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感。
老师引导学生深入描述自己的心情变化,如激动、紧张、期待等。
选取几名学生上台分享,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3. 视频回顾:
播放学生提前录制的分享视频,让他们看到自己开学第一天的样子,加深对身份变化的认同。
老师根据视频内容进行点评,引导学生珍惜这段美好的回忆。
(二)环节二:新书与书包的探索之旅
1. 新书认知:
老师拿出几本新书,展示给学生看,并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新朋友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观察并讨论新书的封面、纸张、字迹等特点。
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新书代表着新的知识和起点,鼓励他们珍惜每一本书。
2. 书包整理大赛:
老师宣布举行一场书包整理大赛,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书包整理得井井有条。
学生分组进行比赛,老师计时并观察学生的整理方法和速度。
比赛结束后,评选出整理小能手,并请他们分享整理技巧和经验。
3. 《新书约定卡》制作: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爱护新书,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制定《新书约定卡》的内容。
学生分组制作《新书约定卡》,包括如何保护书籍、定期复习等承诺。
各组展示并讲解自己的作品,老师给予评价和建议。
(三)环节三:学具伙伴的关爱与责任
1. 书包里的朋友:
老师通过PPT展示书包里的各种学习用品,如文具盒、笔记本、水杯等,并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学具伙伴对我们有多重要吗?”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与学具伙伴之间的故事和感悟。
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爱护学具伙伴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2. 我为书包添光彩:
老师宣布开展“我为书包添光彩”活动,鼓励学生为自己的书包设计一个独特的标识或装饰。
学生动手实践,发挥创意,设计出各具特色的书包标识。
学生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老师和其他同学给予评价和鼓励。
3. 书包整理小窍门:
老师播放整理书包的教学视频,让学生学习整理书包的方法和技巧。
学生分组讨论并实践整理书包的小窍门,如分类摆放、定期清理等。
老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做法,确保整理效果。
(四)环节四:总结与展望
1. 课堂小结: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爱护学具、珍惜学习机会的重要性。
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提出对未来的期望和目标。
2. 儿歌共读:
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儿歌《上学真快乐》,感受上学的喜悦和自豪。
学生跟读并模仿儿歌中的动作和表情,增强对学习的热爱和期待。
3. 展望未来: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未来的小学生活中继续做到爱护学具、珍惜时光。
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具体行动计划,如定期整理书包、积极参加课外活动等。
老师对学生的计划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改进方向。
四、课后延伸
1. 家庭作业:请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检查书包整理情况,并记录下整理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实践本节课所学内容,如爱护新书、整理书包等。
3. 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进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回顾、分享、实践和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成为小学生的喜悦和责任。在互动式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得到了显著提高,课堂氛围活跃而和谐。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整理书包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给予更多关注和帮助。此外,还可以进一步优化教学环节设计,增加更多有趣的互动环节,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