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52讲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52讲

资源简介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52讲
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2
第2讲 诸侯争霸与变法运动 6
第3讲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13
第4讲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 19
第5讲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26
第6讲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31
第7讲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37
第8讲 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 44
第9讲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52
第10讲 辽夏金元的统治 59
第11讲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67
第12讲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75
第13讲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81
第14讲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88
第15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95
第16讲两次鸦片战争 101
第17讲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106
第18讲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114
第19讲 辛亥革命 123
第20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129
第21讲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39
第22讲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146
第23讲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153
第24讲 全民族的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159
第25讲 人民解放战争 166
第26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73
第27讲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82
第28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189
第29讲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196
第30讲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207
第31讲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213
第32讲 中古时期的的欧洲 220
第33讲 中古时期的亚洲 229
第34讲 古代非洲与美洲 236
第35讲 全球航路的开辟 238
第36讲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242
第37讲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249
第38讲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255
第39讲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265
第40讲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272
第41讲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278
第42讲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286
第43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291
第44讲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296
第45讲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303
第46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309
第47讲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317
第48讲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325
第49讲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334
第50讲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341
第51讲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348
第52讲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356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起源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标要求】:
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阶段特征】
先秦时期是中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阶段,是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时期:
政治上:早期国家出现,形成以“家国一体”、借助神权强化王权、权力未高度集中、等级严格 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
经济上:由渔猎采集向农耕经济发展,青铜时代,生产工具金石并用,井田制下的集体劳作适应了较低的生产力水平;工商业由官府垄断;
文化上:从夏商到西周,鬼神崇拜相对淡化,提出敬天保民的人文思想;在官府,贵族通过教授礼乐维护等级秩序。
【时空定位】:
主干1: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一)旧石器时代
1.概念:
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代表性遗址:
①我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
②代表性有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70万~20万年的北京人。
3.生产生活现状:
①能以打制方法制作简单工具。
②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
③已经学会用火。
【考点】早期人类遗址的分布的特点及说明的问题?
(1)特点:①分布区域广泛;②大都分布在江河流域、土地资源丰厚的平原地带;③分布区域的自然条件较好,有充足的食物来源等。
(2)说明:①中华文明起源的广泛性和多样性;②中国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黄河、长江等大河流域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二)新石器时代
1.概念:
指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时间及主要代表:
距今约1万年前;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
主要代表:
①距今约7000~5000年前,仰韶文化时期,器物是彩绘陶器,以粟为主要作物。
②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长江的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的居民种植水稻,掌握养蚕缫丝技术。
③距今约5000年,龙山文化的代表器物是黑陶。
④辽河上游有红山文化,长江下游有良渚文化。它们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且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3.生产与生活: 已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渐稳定。
4.主要特征: 早期:打磨结合制作石器、陶器、农业起源,饲养家畜、修建村落。 后期:向国家过渡。
5.意义: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三)原始社会组织的社会特征
1.原始社会组织:分为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
2.母系氏族社会:
①出现时间:旧石器时代晚期。
②社会特征: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3.父系氏族社会:
①出现时间:新石器时代晚期。
②社会特征: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③发展趋向: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他们通过战争不断争夺财富和权力,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主干2: 从部落到国家
(一)部落时代:
1.三皇五帝的传说:
三皇时代较早,名称众说不一,神话色彩浓重。五帝事迹较为具体。
2.炎黄部落联盟的形成:统一战争(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形成了华夏族(汉族)多元一体的特点与风格,炎黄部落联盟,被后世尊为华夏始祖。
3.尧、舜、禹“禅让”传说: “禅让”:传说尧、舜、禹时期由各部落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标准一般为传贤。
4.“万邦时代”:
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邦国林立,阶级阶层分化较明显,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二)夏朝(约前2070-约前1600)
1.建立:
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夏朝的统治:
(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从此“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2)中央:夏王是最高统治者;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3)地方: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
3.生产关系的变化:
1.根本条件:随着农业的发展,生产力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
2.表现: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们,女子地位下降;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私有制产生,氏族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为了调节阶级之间的利益,产生了国家。
4.灭亡:夏桀暴政,商汤灭夏
【考点】唯物史观下国家的产生
生产力发展,原始农业产生,人类有了剩余产品;氏族首领利用自己的权利将一些集体财务据为己有,变为私有财产,出现贫富分化,阶级随之产生。为了调解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需要一个强制机关,国家应运而生。
2.远古时期的主要特征
政治上:禅让制;
经济上:土地制度归氏族公社所有;
生产工具:木石骨蚌;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手工业:制陶;养蚕缫丝;
商业:商业交换,以物易物;
文化上:文字的早期形态,刻画符号。
主干3:商和西周
一、商朝(前1600-前1046年)
1.商朝的兴衰
(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推翻了夏朝,建立商朝。
(2)迁都于殷: 商朝的都城多次迁移,后来定于殷,所以也称殷朝,公元前1046年被周所灭。
(3)文化成就:
①文字:河南安阳出土甲骨文,主要刻写的是占卜记录,是一种成熟文字。
②殷墟还出土了许多青铜器
(4)国家管理
中央:商王是最高统治者,下设尹及各类事务官。
地方: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松散联盟、集权程度不高。
(5)影响范围:
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
【考点】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神权色彩浓厚;
②神权与王权结合;
③商王对外服的控制力有限。
二、西周(前1046-前771年)
(一)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部族首领周武王率众伐纣,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二)制度:1.分封制:
(1)原因:对广大的疆域实行有效的统治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内容:对象:同姓亲族为主体,包括功臣、姻亲、先代贵族;内容:土地和人民;权力:自主管理,层层分封;义务:服从政令,朝觐述职,缴纳贡赋,军事义务
【考点】 据“西周分封形势图”,归纳分封制的特点?
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1)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2)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周王室保留了关中地区较大的直辖的王畿之地。
(3)纵向联系:明确周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3)分封制的影响:
积极:①扩大了西周的势力范围,成为疆域广阔的国家;
②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③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局限:诸侯拥有很大自主权,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和诸侯实力的强大,造成了春秋战国时期分裂割据的局面。
历史遗存:①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
②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
③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
④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考点】分封制瓦解的原因
①原因:政治上:诸侯国强大,王室衰微;
经济上: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提高,铁器、牛耕的使用,封建生产方式的产生)。
②演变: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秦朝废除分封制,在全国范围推行 郡县制。
2.宗法制
(1)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2)目的: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
(3)作用:
①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②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关系,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4)深远影响:
①利:形成尊宗敬祖、尊老爱幼的浓厚亲情观,有利于社会安定和民族凝聚力的形成。
②弊:导致特权思想严重,等级制度森严;形成了传宗接代观念和重男轻女思想;人们崇尚权威,家长制盛行,缺乏反抗精神;裙带作风盛行,不利于民主法制的发展。
【考点】 归纳宗法制的特点
①嫡长子继承制度(主要特点);
②严格的大宗和小宗体系;
③家族等级关系与政治隶属关系相结合(“家”与“国”紧密结合)。
3.礼乐制度:
①目的: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稳定统治秩序。
②表现:仪式、器具、称谓。
③作用: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
有利于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的发生。
【考点】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的关系及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1)关系:
影响:
①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
②奠定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基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③礼乐制度促进了儒家学说和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形成;
④为中国长时期政治结构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灭亡
1.原因:公元前841年,周厉王贪财好利,为政暴虐,引发了“国人暴动”。
2.概况:周厉王出逃, 由大臣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
3.灭亡: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乘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
(四)经济
1.农业:
(1)土地制度:井田制
(2)生产工具:木石骨蚌,青铜农具极少
(3)耕作方式:石器锄耕;大规模简单协作、千耦其耘(集体耕作)。
知识链接: 选必2: 农业出现的意义
①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人类开始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②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并逐渐形成聚落。出现了专门从事手工劳动的人,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因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产生。
③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如天文、历法和数学等。
④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基本逻辑思维体系:农业产生→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增加→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2.井田制:
①性质:土地名义上归国家所有,实际归周王所有。国家将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土地一般不能买卖,是分封制的经济基础。
②内容:井田制有“公田”和“私田”之分。
西周晚期,私下土地买卖或小农个体经营发展,使井田制受到冲击,趋向瓦解的表现,但不代表当时井田制已经被土地私有制取代,井田制瓦解是在战国时期。
3.手工业、商业:
工商食官;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的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主要是礼器和兵器。
(五)文化(的部分内容)
1.文字:商朝甲骨文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成熟的文字;西周时期铸造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被称为金文
2.天文历法:甲骨文中有对日食的记载,世界最早的记录;夏朝的《夏小正》;商朝的殷历,干支纪日法。
3.思想:①以人为本:周公“敬天保民”;②天人合一:相信上天和鬼神,遇事必祭天地、祖先;③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西周初年,统治者主张“明德”“敬德”;④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⑤和而不同:西周末年太史伯:“和”,才能产生新事物。
【考点】
一、早期国家的主要特征
1.经济
(1)土地国有(井田制),集体劳作,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
(2)青铜铸造发达,实行“工商食官”。
2.政治
(1)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具有神秘色彩;
(2)血缘与政治紧密结合,家国同构;
(3)中央权力逐渐加强,但权力未高度集中。
(4)等级森严: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5)稳定延续;世卿世禄制
3.文化思想:
(1)文化代表:甲骨文和青铜文化;
(2)开始形成统一的心理文化认同。
二、商周时期奴隶制经济发展繁荣的原因
1.政治方面:分封制和宗法制为巩固奴隶主统治奠定了政治基础,为奴隶制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秩序;
2.政治方面:分封制和宗法制为巩固奴隶主统治奠定了政治基础,为奴隶制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秩序;
3.文化方面:甲骨文、科技的发展等,促进了思想观念的更新,出现了民本思想,有利于统治者关爱百姓,从而繁荣经济。
【考点】
三、中华文明起源阶段划分及主要表现
【思维导图】
高考考法探讨:
1. (2022年全国乙卷)据下图可知,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
A. 推动了南北农业经济进步 B. 依赖大规模商业活动开展
C. 反映了南北方联系的加强 D. 缘于统治区域扩大到江南
答案:正确选C。
【解析】考查的主干是商周的经济。依据图示可知, 商周政治重心位于黄河流域,而重要铜矿位于长江流域,长途运输成为必要,南北方联系由此加强,C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可知,青铜器比较珍贵且坚韧度不够好,未广泛用于农业,A排除;青铜铸造由官府垄断,B排除;地图未标示统治区域,无法得出扩大到江南,且青铜铸造的繁荣主要缘于技术进步等因素,地理因素不是主因,D排除。故选C项。
【点睛】本题以商周青铜器为切入点,揭示了商周青铜文明与长江流域铜矿开发的关系,引导学生得出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共同塑造了早期华夏文明的结论,深化学生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的历史认知。
2.(2021·全国高考)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
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 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
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 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答案:正确选D。
【解析】本题考查的主干:西周的分封制。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时期诸侯国接受天子分封并进行世袭统治,西周中期至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不断发展,垦田数量增多,推动了诸侯国内部分封规模的扩大,D项正确;井田制在战国改革变法中被废除,排除A项;春秋时期,随着诸侯国实力增强,传统分封体制受到冲击,天子权威日益削弱,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能直接体现对诸侯国君权力地位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
第2讲 诸侯争霸与变法运动
【课标要求】:
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2.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时期
政治上:
分封制、宗法制逐渐瓦解,礼崩乐坏,周王室衰微,诸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社会动荡不安;各国为富国强兵,纷纷进行变法,贵族政治逐步走向官僚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雏形出现;奴隶主贵族没落,新兴地主阶级日益强大;士阶层活跃。
经济上:
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得到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重农抑商政策兴起。
思想文化上:
百家争鸣,私学兴起,文化下移,科技文化也取得较快的发展,诗歌成为当时代表性的文学形式。
民族关系上:
诸侯争霸战争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但客观上加强了华夏族和其他各族的接触,促进了民族交融,国家渐趋统一,为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创造了条件。
主干1: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春秋纷争
1.“春秋五霸”
①背景: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权地位。
②概况: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等先后建立了霸权,史称“春秋五霸 ”。
2.“战国七雄”:区域性统一。
①背景: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一些诸侯国的卿大夫掌握了实权。
②概况:韩、赵、魏三家大夫分晋,齐国大夫田氏取代齐国姜姓国君。经过长期纷争,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
③影响: 消极:社会长期动荡、社会秩序混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给人民造成深重灾难。
积极:有助于结束分裂实现统一,加速新旧制度的更替,同时促进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和融合。
思考:比较春秋战国地图演所反映出的变化,并指出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1)变化:诸侯国数量减少,三家分晋,北部出现长城。
(2)说明:由分裂走向统一,分封制进一步瓦解,匈奴政权逐渐成为北方边境的主要威胁。
二、华夏认同
1.原因:
经济发达,奴隶制文明先进,分封制、宗法制等先进的制度形成
①春秋时期: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相邻戎狄蛮夷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②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2.意义:
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为广泛的族群
中华文明的内涵逐渐丰富,具有生命力。(多元一体、源远流长);
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有利于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考点】
1.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春秋和战国的分水岭是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
2.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3.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主干2: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一、经济发展
1.农业:
(1)生产工具:
冶铁农具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农业技术:
①耕作技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垄作法;铁犁牛耕;
②黄河、长江流域已经普遍种植农作物;
(3)水利工程的兴修:
芍陂(quèbēi)、都江堰、郑国渠
(4)农业经营:
由集体耕作向小农经济转变。
【概念】
1.小农经济
(1)含义: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朽的
(2)原因:
①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渐普及;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3)特点:
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精耕细作、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
(4)地位:
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自耕农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5)评价:
前期: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利于提高生产积极性;利于政治稳定,国家统一;利于促进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
晚期:阻碍商品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精耕细作
(1)概念:
通过投入更多生产资料和劳动,改进生产工具和技术,提高有限土地面积的农作物产量。
(2)历程:
春秋至秦汉,开始出现;魏晋至隋唐,逐步成熟;宋元,全面成熟;明清,继续发展。
(3)表现:
①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的不断提高(铁器牛耕、唐代曲辕犁、明清引进高产作物);
②水利工程的完善和灌溉工具的发明;
③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的个体劳作方式。
2.手工业:
春秋晚期:中国冶炼生铁和块炼铁技术出现。
战国时期:铁器广泛使用。
结合选择必修2
(1)冶铁技术出现
(2)分工更加细密。
(3)出现了手工业家庭、民营和官营作坊,手工业家庭与作坊的手工业者世代传承,由统治者登记造册进行管理。
【考点】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方式
3.商业: 结合选必2
(1)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
(2)交通发达:都城为交通枢纽。
(3)各诸侯国有铸币权。战国时,货币流通广泛,涌现出一批中心城市,各国都城都设市,出现商业区。
(4)春秋时期,实物借贷形式已经比较普遍,并出现了货币信贷。
【真题演练】
2.(2019 全国卷)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答案:正确选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国家对社会控制能力较强,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因此战国后期秦国出现了一大批的水利工程,D选项符合题意。商鞅变法时期确立土地私有制,公田制度遭到破坏,A选项说法错误。铁制生产工具的普及并非只在秦国一地,B选项排除。秦国的交通运输与其他地区相比并没有多大优势,C选项排除。
3.(2020 全国 高考真题)下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答案:正确选B。
【解析】商周的贝币、春秋战国的布币和汉代的五铢钱都是当时流通的货币,在形制方面都体现出便于携带的特征,这种形制有利于商品交易活动的顺利进行,说明这些货币形制是商品交易活动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B正确;商周货币是贝壳,春秋战国布币是青铜货币,不属于铸铁货币,排除A;题干设问中要求的是“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要求寻找同一性,C选项中的“审美观念不同”强调的是差异性,排除;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国家并不统一,排除D。
二、变法运动
1.必然性
(1)生产力的发展是各国变法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与推广;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2)经济基础的变化,对上层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兴地主和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3)战争的频繁也对各国提出了变法革新的要求。为了在战争中把握主动权,各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
(4)法家思想的推动。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
2.目的:富国强兵。
3.结果:建立了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4.代表:商鞅变法
(1)内容:
①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②政治:推行县制,县的官员由君主任免;
③军事: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官员选拔:军功爵制)。
④社会治理:制定严密户籍制度(目的:征发赋役);强制大家庭拆散为小家庭;实行什伍连坐制。
⑤文化:燔诗书而明法令,烧毁儒家书籍,制《秦律》,轻罪重罚。
(2)评价:
进步性:
①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②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③打击了贵族特权;④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局限性:
①轻视教化,轻罪重罚,刑法严苛,激化社会矛盾。②赋役沉重,加重人民负担。
(3)成功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顺应历史潮流和变革的需要;策略得当,取信于民;
②国君支持(政治保障);
③指导思想正确,态度坚决;
④改革全面彻底,措施行之有效。
综合: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之变结合
1.政治制度:春秋时期,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战国时期,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2.选官制度:西周至春秋盛行世官制,贵族垄断高官。春秋战国时期,尚贤思想兴起,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3.户籍制度:战国时期,制定户籍。目的是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
4.法律与教化:春秋时期,郑国子产“铸刑书”,制定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
【考点】重农抑商(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
①内涵:政府抑制私商,发展官商,增加政府收益。重农思想比较稳定,变化不大,但抑商政策在不断变化,如汉武帝时期推行过“惠商”
②原因:农业生产为百姓提供生活资料,为政府提供赋税;巩固统治的需要;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商人流动性大,危害统治。
③历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明确规定的原则,并为此后的历代封建王朝所继承。西汉武帝抑制富商,工商专营,明清强化。
④评价:封建社会初期,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巩固了封建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
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抑商或轻商观念长期制约人们的思想,
封建社会后期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
【真题演练】
4.(2021·江苏高考)有学者认为,《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是供学习为吏者使用的识字课本。其末尾附录的两条魏律(颁布于公元前252年)规定:商贾和经营客店者“勿令为户”,不分给他们田地、房屋;派其从军,杀牛犒赏全军时,不给他们肉吃。由此
A.魏律成为秦吏准绳 B.强制耕战成效显著
C.秦国实行以吏为师 D.抑商思想影响渐广
答案:正确选D。
【解析】材料反映了秦简中收录了魏律中抑制商人的两条法律条文,这说明战国时期抑商思想影响渐广,D项正确;秦简收录两则魏律条文,不代表秦吏以魏律为准绳,排除A项;材料强调抑商思想,没有涉及耕战,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秦国对商人的抑制,没有体现以吏为师,排除C项。
主干3: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
一、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没落贵族家庭。
思想内容:
①核心观念“仁”: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②“礼”: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同时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
③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
④文献整理:晚年整理的《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成为儒家的经典,对文化传承作出重要贡献。
⑤孔子的主要思想和言论记载在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的《论语》当中。
⑥其他:
①中庸思想:强调凡事掌握好分寸、恰倒好处。
②天命思想:“敬鬼神而远之”。
③人性论:性相近,习相远。
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①朴素的唯物论:
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
②方法论:朴素的辩证法:
事物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方面)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③政治主张:小国寡民,无为而治。对现实不满,反对制度束缚。
④观点见于《老子》一书,分为《德经》和《道经》,又称《道德经》。
【概念】 无为而治
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这一思想对约束统治者暴政、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有积极作用。
拓展: 道家与道教
作为思想学说,道家以“道”为中心论述哲理,分析宇宙、社会和人的存在;作为宗教派别,道教是以神的崇拜、沟通天人神鬼的仪式、宗教团体组织和思想信仰构成的。
【真题演练】
(2021·全国甲卷)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 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A.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B.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
C.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答案:正确选A。
【解析】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主张道是万物的本源,因此其认为道是礼的本源。孔子强调礼的作用。二人的思想体现出对西周礼乐文化的思考,故A项正确;孔子主张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排除B项;孔子主张重建西周时期的礼乐社会,而不是维护夏商制度,排除C项;在春秋大变革时期倡导礼并不符合时代的需求,排除D项。
7.(2021·海南卷)《论语·子罕》有曰:“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反映了孔子
A.具有尊卑等级的观念B.拥有博爱节俭的美德
C.秉持不偏不倚的态度D.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
答案:正确选C。
【解析】材料“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大意是不凭空臆测,不武断绝对,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这体现了孔子不偏不倚的中庸态度,故C项正确;材料和尊卑观念无关,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博爱节俭,排除B项;D项是道家的思想主张,排除。
老子强调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孔子强调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动。
8.(2019·海南卷)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表明孔子 ()
A.主张严格社会等级 B.重视社会道德构建
C.认同社会贫富分化 D.反对百姓追求富裕
答案:正确选B。
【解析】 材料“君子喻于义”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说明孔子重视道德,鄙视无道德的富贵,故选B项;材料主要论述道德而不是社会等级,排除A项;孔子否定的是无道德的富贵,不是认同贫富分化,排除C项;材料“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说明孔子否定无道德的富贵,而不是反对追求富裕,排除D项。
拓展:从家国情怀视角认识孔子的“经世济民”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三、百家争鸣
1.内涵:
当时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
2.背景
(1)经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
(2)阶级关系: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并受重用。
(3)社会风气: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
(4)政治:诸侯争霸,礼坏乐溃,社会经历大变革,环境相对宽松。
(5)教育:私学的兴起,学术下移。
3.诸子代表的思想
4.百家争鸣的影响
(1)性质: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
(2)影响:
当时:①为新兴的地主阶级崛起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②利于教育普及;
③削弱血缘贵族地位,促进社会转型。
后世:
各家学派为后世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奠基,提供封建社会治国理论;
精神:
彰显古代中国的人文精神,对世界文化发展也起巨大推动作用。
链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1.重视以人为本:
周公:敬天保民。孔子:仁者爱人。管子: 顺应民意。孟子:仁政、民贵君轻。
2.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荀子: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3.提出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精髓。
4.提出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
西周:明德、敬德。墨子:“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孟子:尊贤使能。《礼记》 :大道之行、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5.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战国时期的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
6.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
西周太史伯:“和则生物,同则不继”。 孔子:和为贵。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四、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
(1)文学、艺术
①《诗经》:春秋时期孔子编订。汇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其人文精神和现实主义传统对后世文学有重要影响。
②楚辞: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创造。 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③书法(以青铜铭文及石鼓文为代表);绘画(留传至今的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造型准确,色彩绚丽,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④音乐(战国编钟——世界音乐史上的奇迹)舞蹈(以宫廷乐舞为主)
(2)科学技术
①指南针:发明司南。
②天文历法: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著作,《石氏星表》为世界最早星表。
③数学:春秋时期出现的九九乘法口诀、度量衡,春秋战国时期发明用竹棍做算筹的筹算法。
④医学:编纂于战国的《黄帝内经》(成书于西汉)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考点】先秦儒学的特征
(1)政治:重视传统,注重继承;政治和伦理相结合;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德治,以德为主,德刑相辅,强调“为政以德”;重人治,注重对人进行引导的礼治而不是对人实施纯粹强制的法治;“和贵”“中庸”;在天与人的关系上重于人事,虚于天命;
(2)经济:认为人民的贫富与国家的治乱安危有很大的关系。同时提倡对财富欲望加以节制,要重义轻利;
(3)教育:孔子提出“有教无类”,他创办私学,开创了平民能够接受教育的新时代。先秦儒家除了重视礼、义、信等,还注重培养为政治国的能力,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与统一;
(4)伦理:提倡人伦价值。孔子强调“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孟子主张“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强调每个人在社会人伦关系中的地位及其应尽的义务。注重社会秩序。孔子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复礼,齐之以礼。
【考点】诸子百家人生与社会
(1)治国主张: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
而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
(2)伦理观:孟子主张“性本善”;而荀子主张“性本恶”。
(3)人与自然的关系:荀子主张“制天命”;而老子主张“顺自然”。
(4)人生态度: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
而道家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强调“超脱”。
【真题演练】
9.(2022·湖北高考)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了一件精美的漆箱,箱盖上绘有按星空方位标注的二十八星宿图,其中的星宿名称多数与《石氏星表》中的记载相同。这表明
A.图像比文献记载更可靠 B.西周重视天文观测
C.文物与文献可相互印证 D.楚国制漆工艺精湛
答案:正确选C。
【解析】考点:史学研究方法。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漆箱绘有按星空方位标注的二十八星宿图名称多数与《石氏星表》中的载相同,说明出土文物与文献可以相互印证,C项正确;不能从图像或文献记载来评判史料的可靠性,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西周对天文观测的重视,排除B项;材料主旨不是说明楚国制漆工艺精湛,排除项。故选C项。
10.(2022 湖南高考)儒家起于鲁,传布于齐、晋、卫;墨家始于宋,传布于鲁、楚、秦;道家起源于南方,后在楚、齐、燕有不同分支;法家源于三晋,盛行于秦。这( )
A.促进了政治统一 B.维系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C.冲击了贵族政治 D.导致了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
答案:正确选C。
【解析】材料反映了思想的传播,思想的传播伴随着人才的流动,依据所学可知,诸侯国君出于争霸需要,大量吸收人才,“士”阶层随之崛起,从而冲击了当地旧有贵族(依靠血缘获得官位)对政治的垄断,C项正确;百家的思想各异,并不能促进国家政治统一,排除A;春秋时期,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排除B项;D项颠倒因果,诸侯国的矛盾导致各家的盛行。故选C项。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标要求】:
1.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
【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与初步发展时期,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其中:
政治上,统一国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并发展;郡县制成为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经济上,经济初步发展;铁犁牛耕推广到全国,农业生产力不断进步;
思想上,推崇法家、焚书坑儒,加强了思想专制,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民族关系上,秦时与少数民族之间和平多于战争,加强对边疆的管理。
主干1:秦的统一
一、条件:(史料实证)
材料一“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
——《吕氏春秋》
材料二 交通运输的发展,诸侯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但各自为政的局面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
——《史记》
1.人民愿望: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2.经济需求: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3.商鞅变法:秦实行法治,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4.地理位置:秦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5.局部统一:争霸和兼并战争使国家由区域性统一向大一统发展;
6.主观努力: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二、过程
1.东方:从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2.南方:征服了南方越族地区,修灵渠,开辟“五尺道”,置郡县。
3.北方:北击匈奴,夺回河套。修长城,筑直道。
4.疆域: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统一意义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奠定了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
②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③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真题演练】
1.(2019·全国Ⅱ卷)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D)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答案:正确选D。
【解析】 题干材料的主旨是战国时期秦国兴修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大型水利工程的兴修需要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当时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因此秦国具有强大的组织能力,足以完成这些任务,故D项正确;战国时期,公田制度已经遭到破坏,故A项错误;铁制工具在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已经开始使用,所以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还要考虑秦国的国情,故B项错误;交通运输网络的通畅与水利工程建设并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
2.(2022·湖北高考)下列关于秦汉历史的记述,集中反映了( )
A.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 B.家国同构模式改变
C.“大一统”的观念开始出现 D.华夏认同不断增强
答案:正确选A。
【解析】“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反映了秦朝统一全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指西汉灭秦朝,建立统一的政权汉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接汉绪,茂育群生,恢复疆宇”指东汉延续了西汉国家的统一,材料集中反映了秦汉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A项正确;家国同构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一宗法关系来统领,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合,排除B项;C项中“开始”表述错误,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华夏认同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主干2:秦朝的统治
一、确立皇帝制度:
材料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死而以行为谥,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自今以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资治通鉴》卷第七《秦纪二》
嬴政自称“始皇帝”皇位世袭;通过具体规定和礼仪突出皇帝的独尊地位;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皇权至上。
特点: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
二、三公九卿制(中央)
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
作用: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与皇帝手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的失误。
特点: 家国同构;职位分工,分层管理。
三、廷议制度:国家重大事务往往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
影响:利:大臣们议政,可以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
弊:对君权的制约作用大小与皇帝个人的品质有关,缺乏政治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四、推广郡县制(地方):
材料 (始皇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
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音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纪》
废除分封制,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
县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地域关系取代血缘关系,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
特点:
①郡县官员由中央任免;
②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③各级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彼此牵制。
【考点】
1.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
2.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的比较
3.周秦之际政治文明的转型
(1)中央君主权力由分散到集中:
由商周天子权力的尚未集中到秦朝君主集权的“皇帝制”。
(2)地方权力由分散独立到集权:
由独立性较强的分封制到集权于中央的郡县制。
(3)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由商周时期的贵族世袭到秦朝官员由皇帝任命。
(4)大一统:
从名义上的“天下共主”、观念上的“天下一家”到制度上的大一统,地域上真正的统一,思想上的统一,经济文化层面的统一,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真正形成。
【考点】(一)关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涵义:
专制主义:是指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袋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权至上。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
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中央集权是一种管理方式。
2.原因:
(1)经济(根本原因):
封建个体小农经济需要一个强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
(2)政治:封建统治阶级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维护其封建统治;
(3)思想:法家集权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3.过程:
战国(萌芽),确立(秦朝),巩固(西汉),完善(隋唐),加强发展(宋元),强化(明清)。
4.矛盾:
(1)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2)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的矛盾
5.趋势:
(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到废除;
(2)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
6.特点:以皇权为核心;家国同治,人治色彩浓厚。
7.评价:积极:
(1)政治: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
(2)经济: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以及救灾行动,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3)思想文化: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思想文化交流,推动了文化的广泛传播。
消极:
(1)政治:导致权力过分集中和个人崇拜极易形成暴政,导致腐败,引起政局动荡。
(2)思想:导致独尊一家、钳制思想,阻碍了思想进步和自然科学的发展。
(3)经济: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造成渐渐落后于西方的局面。
(二)秦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意义
(1)奠定国家疆域:
集全国之力北御匈奴,开拓西南及南方疆域,建立起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2)民族国家认同:
秦朝建立大一统国家,泰山封禅,祭祀文化名山和舜、禹等华夏先王,有利于强化华夏民族的祖先认同与文化认同,从而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3)政治制度构建:
秦朝确立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和郡县制被后世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4)经济社会发展: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各民族之间的交融,以及各地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5)大一统观念:
废除列国间重重关隘及限制,“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
其他制度结合
1.文书制度:
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建立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政令能传送到全国各地。
2.官员选拔:“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实质:摒弃诸子学说,专任法家思想;
影响:形成了思想文化上的专制,造成了严重的倒退。
3.官员考核: 上计制即每年岁末,郡国汇总,上报中央,御史参与审核。考核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
4.监察:中央:御史大夫; 地方:监御史
5.法律: 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篡。此后,历朝法律多以“律”命名。
6.民族关系
(1)设立官职: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
(2)边疆管理:北逐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设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
7.赋税制度:田赋税率高,人头税极重
8.户籍管理: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室籍(宗室贵族)、宦籍(官吏)、市籍(商贾)等
9.社会治理:什伍组织;迁六国贵族豪强;大规模的移民;整顿社会风俗等。
10.思想文化:以法治国;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11.经济方面: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度量衡;统一车轨;修筑驰道、直道、五尺道等,构成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开凿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选必2 第12课)
【真题演练】
3.(2016.10·浙江高考)制度设计关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柳宗元论及秦汉史事与制度时,用“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相评。其所肯定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世官制
答案:正确选C。
【解析】 分封制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故A项错误;宗法制是指按照血缘关系来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与材料涉及的叛国现象无关,故B项错误;郡县制实行的是官僚政治,材料中的“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肯定的是郡县制的作用,故C项正确;世官制是指按照血缘关系世袭为官,材料没有涉及官吏的选拔方式,故D项错误。
4.(2021·江苏卷)有学者认为,《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是供学习为吏者使用的识字课本。其末尾附录的两条魏律(颁布于公元前252年)规定:商贾和经营客店者“勿令为户”,不分给他们田地、房屋;派其从军,杀牛犒赏全军时,不给他们肉吃。由此可见
A.魏律成为秦吏准绳 B.强制耕战成效显著
C.秦国实行以吏为师 D.抑商思想影响渐广
答案:正确选D。
【解析】 材料反映了秦简中收录了魏律中抑制商人的两条法律条文,这说明战国时期抑商思想影响渐广,D项正确;秦简收录两则魏律条文,不代表秦吏以魏律为准绳,排除A项;材料强调抑商思想,没有涉及耕战,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秦国对商人的抑制,没有体现以吏为师,排除C项。
5.(2019 浙江高考)走进历史博物馆,人们经常能看到说明书上画着一个“马”字,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写法却很是不同,使人感到,如果不是秦始皇统一文字,方块字还不知道会裂变成几种古怪的文字呢!印象一旦形成,往往根深蒂固。然而有学者翻检史书注意到,战国时的外交活动非常频繁,纵横家们到处上书,谋求列国君主信用,却没有出现任何文字障碍的例子。研究战国七雄的文字,发现90%以上是一样的,秦统一文字的工作只是“罢其不与秦文合者”。这说明
A.治史之难,难在问题的发现与提出,难在观点的梳理与解读B.认识事物有一个摸索的过程,但材料无疑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
C.对人们视为定论的说法,不可盲从,应当搜集原始材料去检验D.处理问题与史料的关系时,须杜绝先树观点,再找材料的做法
答案:正确选C。
【解析】根据材料“如果不是秦始皇统一文字,方块字还不知道会裂变成几种古怪的文字呢”、“研究战国七雄的文字,发现90%以上是一样的,秦统一文字的工作只是“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可知体现的是对人们视为定论的说法,不可盲从,应当搜集原始材料去检验,C选项符合题意。治史之难,难在问题的发现与提出,难在观点的梳理与解读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认识事物有一个摸索的过程,但材料无疑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处理问题与史料的关系时,应该注意用史料论证观点的合理性,D选项排除。
主干3:秦朝的暴政与灭亡
一、秦的暴政
1.秦始皇:
①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墓;求仙访药;巡游、封禅,征发繁重。
②接受李斯的建议,实施“焚书坑儒”,加强了思想专制,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焚书: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下令天下将非秦国史书,非《诗》《书》等诸子百家书籍全部焚毁。
坑儒:秦始皇以“或为妖言以乱黔首”罪名,将460 余名儒生方士坑杀。
2.秦二世:
残忍昏庸,实行严刑峻法,加重人民负担。
3.结果:
致使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尖锐化,最终爆发了农民起义。
二、秦末农民战争
(1)原因:
①秦朝的暴政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
②法律严酷,逾期当死。
(2)过程
①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陈胜自立为王,号为“张楚”,不久战败。
②项羽、刘邦亡秦:
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占咸阳,秦朝灭亡。
【考点】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周炽成:“秦的很多做法恰恰是法家所反对的,韩非子《亡征》篇中列举的一百多种国家灭亡的征兆,秦始皇的做法就占了好几条。法家要为秦亡负多大的责任呢?
材料台湾世新大学教授王晓波:“它的征战、大兴土木也超过了生产力的承担极限。但是我不觉得秦亡跟法家有那么直接的关系,秦政在很多地方违背了法家的教训。
秦的暴政之所以失败,是由很多偶然因素和举措失当造成的。
——《中华读书报》(2013.6.26)
提示:秦亡于政而非亡于制
(1)秦朝的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根本原因);
(2)秦朝缺乏治理统一大国的经验;
(3)对东方六国旧势力缺乏有效的融合和控制;
(4)陈胜吴广起义和反秦势力的壮大(直接原因)。
三、楚汉战争:
公元前206年,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天下进行了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经过四年的战争,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历史上称“西汉”。
【考点】 在楚汉战争中刘邦胜项羽败的原因
(1)刘邦:
①“约法三章”,废秦苛法;
②善于用人,听取谏言,指挥得当;
③主张统一集权;
④有关中做稳固的根据地。
(2)项羽:
①刚愎自用,不善用人,赏罚不明;
②放纵部下烧杀抢掠;
③分封政策失当;
④缺乏稳固的根据地。
【真题演练】
6.(2021·浙江高考)秦兵马俑造型精美,比例匀称,神态逼真,威武雄壮的军阵生动再现了秦统一中国的磅礴气势。秦兵马俑大型艺术群塑体现了
A.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B.实用性与装饰性精确巧妙地结合
C.鲜明的民本意识和高超的表现技巧D.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
答案:正确选D。
【解析】由材料信息“秦兵马俑造型精美,比例匀称,神态逼真,威武雄壮”可知,秦兵马俑大型艺术群塑体现了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故D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和当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故A错误;兵马俑不能体现实用性,故B错误;“民本”主要表现为重民、贵民、安民、恤民、爱民等,材料没有民本意识的信息,故C错误。
7.(2021·江苏高考)《史记·淮阴侯列传》:“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散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在这里,司马迁采用的史学方法是
A.档案文献与现场考察结合 B.口述资料与实地探访互证
C.出土简牍与历史文献参校 D.民间传说与墓志铭文比对
答案:正确选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太史公说:我到淮阴,淮阴人对我说,韩信即使是平民百姓时,他的心志就与众不同。他母亲死了,家中贫困无法埋葬,可他还是到处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让坟墓旁可以安置万户人家。我看了他母亲的坟墓,的确如此。故司马迁采用的史学方法是口述资料与实地探访互证,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档案文献、出土简牍、墓志铭文等信息,排除ACD项。故选B项。
第4讲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
【课标要求】:
1.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了解两汉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
主干1: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一)西汉建立:
公元前202 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即汉高祖。
(二)“文景之治”:
(1)背景: 汉初社会残破,经济凋敝;
汉初统治集团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
(2)措施: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3)作用: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出现“文景之治”。
(三)汉初的政治制度
1.“汉承秦制”
2.地方实行郡县与分封并行制。
(1)原因:
①吸收亡秦孤立之败的教训;
②国家财政困难,很难对地方进行有效的统治;
③安抚宗室和功臣的工具;
④维护刘氏政权的长期统治。
(2)概况:
刘邦在统一战争中分封了七个异姓功臣为诸侯王,他们拥兵自重,对中央集权造成严重威胁。汉高祖将异姓诸侯王逐渐剪除,陆续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给汉王朝的统一和稳定埋下了隐患。
(3)影响:
积极:给王国较大自主权,客观上维护了刘氏政权,促进了.经济发展。
消极:威胁中央集权,出现“王国问题”,导致“七国之乱”的发生。
主干2:西汉的强盛
(一)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1.政治上
(1)中央:
中外朝制度: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尚书令的作用提升。
(2)地方:
①推恩令 ,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
②监察:刺史制,监察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
③选官:察举制;
④任用酷吏治理地方,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
⑤官员考核:上计制)
法律制度:《九章律》 沿袭秦律,制《九章律》,开启律令儒家化的进程,以经注律。
【考点】
1.中(内)外朝制度
(1)背景:
西汉初年,丞相权力极大,丞相权力的强大影响了皇帝的集权。
(2)目的:
为了限制丞相的权力,加强皇权,汉武帝时期实行。
(3)内容:
中朝即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构成;
外朝又称外廷,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和九卿组成的官僚机构。
(4)演变:
汉元帝时,宦官专断国政;哀平之世,外戚把持中朝,终于酿成新莽代汉的结局。
东汉时中外朝仍然存在,而且还有所变化。光武帝、明帝时吸取西汉覆亡的教训,对功臣、外戚防范甚严。外朝的三公成为备员,中朝尚书的地位便更加重要。章帝以后,外戚、宦官逐渐取代尚书而成为中朝的支柱,最终导致东汉衰落。
(5)评价:
①中朝预政是朝廷政治体制的重大改革,它加强了皇权对国家各方面的控制。
②中朝或内朝的人员是顾问性质的人员,但因与皇帝关系密切,所以升迁较快。它以法外的方式削夺相权、加强皇权。
③随着中朝势力的膨胀,和皇帝最为亲密的宦官、外戚成为中朝的主宰,新莽代汉与东汉时的宦官、外戚交替专权就是其表现。
2.刺史制
(1)形成:
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十三州。州设刺史。
刺史:官级低于郡守,但代表中央,巡行郡国,监察地方的诸侯王和郡守县令,形成一套监察制度。
(2)演变:
东汉时期,刺史逐步增添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到东汉末年, 刺史改称为州牧,州逐渐演变成地方行政区,郡县两级制转变成为州郡县三级制。
东汉末年已发展成为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3)特点:
位卑权重,以卑驭尊;监察权与行政权分离。
(4)影响:
积极:强化地方管理,加强中央集权;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
局限:服务于专制皇权,实际效能有限;“人治而非“法治”;具有明显的缺陷,后权力日重,威胁中央。
3.察举制
(1)内容:
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孝廉,举秀才,以德行为先,学问上以儒学为主,后注重官员的吏治能力;举荐与考试相结合。东汉弊端显现。
(2)影响:
积极:注重品行、才学,打破血缘、世袭。
消极:容易任人唯亲;操纵在世家大族手中;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
(二)经济上:
1.改革币制:
五铢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2.盐铁官营:
①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②加强于:汉武帝时期
此后朝代都不同程度地加强了盐铁专卖。
③作用:其收入是历代政府的重要财源;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商品流通及商业发展。
3.均输平准 ——增加收入,平抑物价
均输:政府统一征收、运输、买卖;
平准:贵时抛售,贱时收买,以稳定市场价格。
4. 抑制工商业者,征收财产税(“算缗”);凡有人告发商人隐匿资产不报或报告不实者,即给与所没收资产的一半,作为奖赏(“告缗”)。
5.其他:
(1)赋役制度 :(92页)
①田赋:汉初,田赋税率大大降低。实行十五税一后改为三十税一。
②人头税:汉朝人头税分口赋、算赋,规定不分男女,7~14岁每人每年缴口赋,15~56岁每人每年出算赋,商人和奴婢的算赋钱还要加倍;汉朝还征收财产税,甚至农民饲养六畜都要缴税。
③徭役:更卒徭役的法定服务期限是一个月;正卒役期一般是两年;戍卒役期一般是一年。
(2)户籍制度:编户齐民(98页)
①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
②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
③掌握人口数,也会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三)思想上: 尊崇儒术
1.目的:
思想的统一有利于维护和巩固政治大一统。
2.措施: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设立五经博士;③设太学
3.影响:
积极:①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大一统局面的巩固。②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有助于以汉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形成。③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
消极方面:结束了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实质上是文化专制。
【考点】 汉代新儒学
1.背景:
①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②汉初黄老之学无法解决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
③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
2.来源: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了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形成。
3.内容:
(1)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思想;
(2)基础和核心:“天人感应”学说:①宣扬“君权神授”,应当“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②实行仁政:人君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③伦理道德;三纲五常。
4.特点:
以儒为主,外儒内法。
5.影响:
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此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考点】新儒学“新”在哪里?
(1)统治术的变化:从“以礼理民”到“礼法并用”;
(2)人民性逐渐淡化:从“民贵君轻”到“三纲五常”;
(3)浓厚的神秘色彩:从“不语怪力乱神”到“天人感应”;
(4)地位发生变化:从先秦民间学说上升为汉代官方哲学。
(四)开拓边疆——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1.北击匈奴,设置河西四郡:
汉初,朝廷对北方的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控制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在河西走廊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
2.张骞出使西域:
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出现了是著名的“丝绸之路”;派使臣出使大秦。
3.行政管理:
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4.加强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的治理。
5.其他:汉朝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
东北,西汉设护乌桓校尉;
边疆推行屯戍政策,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在西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
【考点】“汉承秦制,有所损益”的表现及实质
(1)“汉承秦制”:
①承袭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如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
②承袭秦朝的监察制,如设御史大夫。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时实施刺史制度,监察郡国等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地位进一步提高,后成为地方长官,掌军政。
③承袭秦朝的郡县制。郡守县令的任免权归皇帝。
④承袭秦朝的田租、户赋、徭役、兵役制,西汉发展为编户制度,以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和控制。
(2)“有所损益”:
①秦朝赋税、兵役、徭役沉重,汉初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②秦朝法律严酷,汉文帝减轻刑罚,约法省禁。
③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
会的统治思想。
④汉初施行了分封,出现了诸侯王国与郡县并存的体制,被称为“郡国并行制”。到汉武帝,解决了王国问题,汉朝实现了州、郡、县三级管理制度体系。
(3)实质:
汉承秦制的实质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强化的表现。
主干3:东汉的兴衰
(一)王莽政权
(1)背景:西汉后期,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沉重,社会动荡。
(2)建立: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
(3)改制: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措施不切实际,激化社会矛盾。
(4)灭亡:23年,绿林军击败王莽军队主力,攻入长安,推翻王莽政权。
【概念】王莽改制
又称王莽新政,是王莽为缓和西汉末年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而采取的“托古改制”。包括土地改革("王田""私属"制)、币制改革、商业改革和官名县名改革。由于改制触及了大地主、大贵族、大商人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贪官污吏利用改制“侵渔百姓”,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再加上措施不切实际,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导致了农民起义终于爆发了。
(二)东汉(25-220年)
1.建立:
25年,西汉宗室刘秀(汉光武帝)重建汉朝,不久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2.“光武中兴”:
指的光复汉政权;社会经济恢复发展;汉王朝再次出现盛世景象。
采取的措施:
①平定割据政权,实现全国统一;
②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
③严格控制外戚干政;
④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
⑤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
⑥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
⑦重视儒学等。
结果:社会经济发展,政局稳定。
3.衰败:中后期
(1)背景:
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朽黑暗。
②一些正直官员和士人不满现实,抨击时政,称为“清议”。触犯了宦官利益,被诬陷为“党人”,遭到严厉镇压,史称“党锢之祸”。
③豪强地主势力在东汉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④匈奴问题:东汉后期,国力衰败,匈奴成为威胁东汉政权的外部力量。
(2)过程:
①184年,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发动起义(黄巾起义——宗教形式),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②地方长官趁机拥兵自重,军阀割据局面出现,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考点】
1.豪强地主
(1)盛于东汉:“世族”“士族”“世家大族”
(2)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是其基础;
(3)政治:把持着中央和地方政权
经济:兼并土地
军事:掌握着私人武装、坞堡。
(4)东汉刘秀本为南阳大地主,追随刘秀一统天下的大将,成为新贵,权倾朝野,累世公卿,从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豪强地主把持大权的特点,
最终导致东汉后期皇权削弱、外戚专权、军阀割据。
2.汉代庄园
(1)土地来源:
汉代庄园主要是由商人、豪强地主、官僚等用威胁、欺骗、敲诈、权威、买卖、强占等手段,兼并农民的土地,形成土地私有制。
(2)经济形态:
典型的自给自足经济,庄园主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布置庄园,使耕种与纺织等手工业结合,把庄园建成一个独立封闭的王国。
(3)剥削方式:
庄园除有一部分奴仆劳动外,大多由徒附、宾客、族人通过租佃的方式来耕作,他们一般向庄园主交纳实物地租。除实物地租外,他们也须无偿地为庄园主服一些劳役,如砍伐林木、看家护院、充当“部曲”等。
(4)结果:
逐新演变为一种地方割据势力。
主干4:两汉的文化
历史概念: 纪传体
(1)定义:
是指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的体裁。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
(2)特点:
①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能够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
②从体裁的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史表、载记和史论等的综合。
(3)内容:
①本纪:基本上是编年体,兼述帝王本人事迹。
②世家:主要是记载诸侯和贵族的历史。
③列传: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传记。
④书志:是关于典章制度和有关自然、社会各方面的历史。
⑤表:有世表、年表、月表、世系表、人表等多种名称,是用来表示错综复杂的社会历史情况和无法一一写入列传的众多人物。
【考点】汉朝官僚政治的特点
(1)布衣将相:
是指西汉开国诸臣授官将相的人绝大多数“起自布衣”,这些人大多都没有贵族头衔,称之为“布衣将相”。这既是对秦末农民起义结果的承认,也是削弱贵族势力的必然产物。
(2)重视母族亲属关系:
汉代皇室的母族势力受到了充分的重视,西汉出现了吕后暴政和窦太后的专权,东汉出现了外戚干政的局面,这些都是母族势力强大的表现。
(3)儒士受到重用:
汉初,重视“黄老之学”,但是,并不排斥儒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士受到了重用,几乎垄断了汉代官僚体系。
(4)地方势力强大:
汉初,王国是中央集权的主要威胁。王国问题解决后,豪强地主逐渐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主要力量,最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和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
【考点】汉代经济政策
(1)休养生息政策:
为了恢复发展社会经济,适当限制大地主兼并土地现象,使重农政策落到实处,对辛勤耕作的农民减免赋税,实行以农为先、与民休息的政策,促进了汉初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大一统”局面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2)重农抑商政策:
继续推行战国以来的重农抑商政策,重农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从政治上将商人打入贱民行列,经济上重征商人“租税以困辱之”,阻碍了商业的繁荣。
(3)盐铁官营政策:
盐铁官营是汉武帝实行的财政政策。盐铁官营虽然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抑制商人势力,但也不免带有封建官营事业共有的弊病。
【考点】两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
(1)巩固统一:汉武帝巩固边疆;公元前60年,为了管理统一后的西域,西汉建立西域都护府;东汉对西域与乌桓等地的经营等举措,对疆域拓展、巩固统一、开发边疆、推动民族交融,有重要意义;
(2)制度创设:完善中央集权体制,完善官僚选拔、管理和监察体制,为后世政治体制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经济发展: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和管理,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促进了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外经济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4)价值观念:推广儒学的价值观念及“大一统”的政治理论,冲破学派、地域、民族的藩篱,增强了国家统一意识与凝聚力;
(5)民族交融:境内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深入,出现相互交融、共同创造新文化的局面;
(6)统一心理:秦汉之后,统一多民族国家成为历史发展的主导模式,也成为一种人心所向的必然归宿。即使是在分裂状态下,“华夏必将走向统一”也是占据主导地位的政治意识。
【真题演练】
1.(2021·全国乙卷)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 单位:户
据上表可知,在此期间
A.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B.豪强大族势力没落C.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D.个体农耕经济衰退
答案:正确选A。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中原地区的民户数从西汉末到东汉中期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而江南地区的民户数则急剧增长,这说明在此期间长江以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故选A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原地区和江南地区的民户数量,而非豪强大族势力的盛衰,排除B项;汉代中原地区经济依然比江南地区发达,但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缩小了南北差距,排除C项;江南地区民户数量增多,不能说明小农经济衰退,排除D项。
2.(2020·全国Ⅲ)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
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
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答案:正确选D。
【解析】东汉末年,曹操实行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这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增加粮食生产和稳定社会秩序,客观上缓和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故D项正确;曹操实行的屯田制实际上是一种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军队或农民只有土地的使用权,没有土地的所有权,不能进行土地买卖,因此无法助长大土地所有制,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可知屯田生产的粮食主要作为军粮和民众食粮,体现了自给自足的特点,题干材料没有反映将粮食销售到市场上去,因此无法体现农业商品化进程,故B项错误;曹操主要是在黄河流域实行屯田,对安定中原人民从事农业耕作起到了重大作用,这一措施不能促进中原人口南迁,故C项错误。
3.(2020年全国Ⅱ卷)据史书记载,角抵(摔跤)“盖杂技乐也,巴俞(渝)戏、鱼龙蔓延(百戏节目)之属也”。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长安百姓“三百里内皆观”,他也曾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据此可知,当时角抵
A.促进了川剧艺术的发展 B.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C.推动了丝路文化的交流
答案:正确选B。
【解析】根据材料“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百姓‘三百里皆观’”“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等信息可知,这时期的角抵表演雅俗共赏,受到不同阶层的欣赏,说明角抵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不同阶层的人都欣赏角抵表演,没有强调对川剧艺术发展的促进作用,A项错误;根据材料“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可知,角抵表演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丝路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但不能完整体现材料内容,C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角抵表演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没有体现其渊源,无法得出源于民间劳动技能的结论,D项错误。
4.(2020年全国Ⅲ)下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A.铸铁技术的进步 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 D.国家统一的推动
答案:正确选B。
【解析】商周的贝币、春秋战国的布币和汉代的五铢钱都是当时流通的货币,在形制方面都体现出便于携带的特征,这种形制有利于商品交易活动的顺利进行,说明这些货币形制是商品交易活动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B正确;商周货币是贝壳,春秋战国布币是青铜货币,不属于铸铁货币,排除A;题干设问中要求的是“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要求寻找同一性,C选项中的“审美观念不同”强调的是差异性,排除;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国家并不统一,排除D。
8.(2022 广东高考)“奉朝请”是两汉朝廷给予退休大臣和列侯、宗室、外戚的特殊待遇,被授予者特许参加朝会,地位也随之提高。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而是以“奉朝请”的名义留驻京师,封国大权操于国相,这客观上
A.有助于遏制地方豪强势力的扩张 B.埋下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隐患
C.为外戚干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D.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
答案:正确选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封国的实际控制权到了中央派驻的国相的手里,客观上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D项正确;遏制地方豪强势力扩张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国相是由中央派驻的,刚开始是作为朝廷的监督人员,此时开始郡守化,相当于“郡县长官”,排除B项;此现象与外戚干政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9.(2022 山东高考)云梦秦简《日书》对选择善马的标准有严格规定,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相马术已成为专门技术自设一科,与书数、射御等同。这一时期相马术的发展主要服务于
A.农耕技术的推广 B.商业交往的便利
C.军事战争的需要 D.礼乐制度的重建
答案:正确选C。
【解析】根据材料“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与书数、射御等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战马对军队是非常重要的,故汉代设有专门的相马理论者,C项正确;农耕主要是铁犁牛耕,排除C项;汉代采取的是重农抑商政策,不会因为商业而专门设立相马课,排除B项;跟礼乐制度的重建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0.(2022 浙江高考)汉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辖区内巡行,年终赴京奏事。刺史秩仅600石,但能以卑临尊,监察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由此可知,西汉刺史的设置
A.可以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B.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是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D.代表着社会履行监察官员的职能
答案:正确选B。
【解析】根据材料“汉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辖区内巡行,年终赴京奏事。刺史秩仅600石,但能以卑临尊,监察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及所学知识可得,刺史是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官员,位卑权重,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宰相的不足,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中央派下去的刺史监察地方,而没有强调地方,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不是说代表着社会履行监察官员的职能,排除D项。故选B项。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标要求】:
1.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融、区域开发的新成就;
2.理解士族、民族交融等基本概念。
【阶段特征】
总特征:是国家大分裂、民族大交融、江南经济大发展时期。1.政治上: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分裂中孕育着统一;门阀政治极大的削弱的皇权;民族融合加速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2.经济上:北方农耕经济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南方经济得到开发;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庄园经济恶性膨胀,隐匿大量农户,封建国家与地主、寺院争夺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控制非常剧烈;
3.民族关系上: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出现了民族交融局面,尤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多民族交融成为魏晋时期的重要历史特征;
4.思想文化上:佛、道兴起,冲击儒学,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形成,推动了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的发展。
主干1:三国两晋南北朝更迭
三国与西晋
1.三国鼎立(220—280年)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①魏国:220 年曹丕代汉称帝,定洛阳,国号魏。
②吴国:孙权定都建业,国号吴。
③蜀汉:刘备仍用汉的国号,定都成都,史称蜀汉,后世简称蜀。
(2)三国鼎立局面的结束
①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
②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西晋。
③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2.西晋的统治(265-316)
(1)五族内迁:
东汉末到魏晋时期。主要有匈奴、羯、氐、羌、鲜卑。
(2)八王之乱:
晋武帝死后,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战。
二、东晋与南朝
1.东晋的统治(317-420年)
317年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2.南朝的更替(420—589年):
宋、齐、梁、陈均定都建康,合称“南朝” (加上三国吴和东晋合称“六朝”)
三.十六国与北朝
1.十六国
①内涵:东晋时,北方先后出现的15个割据政权,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
②淝水之战:前秦统一北方后进攻东晋,表面强大的前秦政权战败后迅速崩溃,曾经稍显缓和的民族矛盾又加剧了。
2.北朝
①北魏统一北方:
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
②北魏分裂:6世纪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东魏和西魏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合称北朝。
【考点】
【考点】士族门阀制度:
(1)涵义:
是以宗族为纽带所形成的封建贵族特权集团,形成于魏晋,鼎盛于东晋,南朝逐渐衰落。士族享有特权,构成了强大的社会政治势力。门阀之外的地主阶层通称庶族,他们政治社会地位低下,只能任低级小官。
(2)原因:
①历史根源: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②政治原因:魏晋政权依赖于士族的支持;
③经济基础: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
④制度保障:九品中正制沦为士族维护其特权的工具。
(3)特点:
①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职位。
②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
③社会生活上: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④文化上:崇尚清谈(士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
(4)衰落原因:
①士族自身腐朽,与生俱来的特权使之缺乏执掌政权的能力;
②东晋、南朝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庶族地主乘机崛起;
③隋唐科举制的实行动摇了士族的政治基础;
④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士族制度的经济基础.
(5)评价:
积极:一定的时期内有利于统治的稳定;
消极:门阀士族长期把持朝廷要职,缩小了选官的范围,降低了统治集团的素质;
造成大量的冗员。
【考点】九品中正制:(《选择必修1》 P30)
(1)含义:
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吏选拔制度。220年,曹丕用吏部尚书陈群建议,立九品官人之法。它的主要内容是,在各州郡选择贤有识见、有名望,善识别人才的官员任“中正”,查访评定州郡人士,将他们分成九等,作为吏部授官的依据。
(2)背景:
①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人口流动加剧,乡里清议失去社会基础。
②察举-征辟制选举权流失的弊病,豪强地主操纵选拔权控。(3)标准:
(4)评价:
进步性:由于中正官为中央派出,将选举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局限性:不利于选拔人才,后期沦为士族门阀统治的工具。
主干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
1.农业:
①耕作技术:
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旱地形成耕耙耱技术;
②灌溉工具:
曹魏时马钧改制翻车
③江南的开发:
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和民族压迫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2.手工业:
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把陶瓷坯件放在匣钵中烧制;冶金业南北朝出现灌钢法。
3.商业:
北方长期战乱和分裂导致商品经济水平低下;
以长江沿岸最为活跃,江南草市形成。
【考点】屯田制(曹魏时期土地国有制度)
(1)含义:源于西汉,主要实行于曹魏,国家强制农民或士兵耕种国有土地,征收一定数额的田租。
(2)背景:东汉末年战乱不断,生产力遭到破坏,土地荒芜。
内容:军屯指士兵屯田,一边戍守,一边屯田;民屯指在国有土地和无主土地上,由国家直接派官员管理而不受郡县官员的管理,按照军事组织的方式,强征佃农开垦耕种,收成按照四六或者对半分给国家。
(3)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后期引起了屯田的军民的反抗与逃亡。
(4)特点:寓兵于农,兵农合一;
(5)性质:封建土地国有制
【考点】占田制(两晋时期土地私有制度)
(1)含义:农民、士族等向官府登记自有田亩,占田数是国家允许占有的土地限额。
(2)目的:既保证政府收入,又保护士族特权
(3)内容:农民按限额占有土地,征收田租;士族地主有占田、荫客、荫亲属等特权。
(4)影响:确认和保护士族已占到大量土地和户口的既成事实,巩固了士族特权和地位。
【考点】寺院经济:
(1)含义: 以寺院为中心的独特的封建地主经济形式。
(2)形成原因:①佛教广泛传播;②统治者的支持。
(3)影响:
①寺院经济过渡发展,广占田宅,侵夺百姓;
②与政府争夺劳动力,影响政府财政收入;
③加重农民的负担;
④寺院经济的发展,为佛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考点】寺院经济与传统小农经济有哪些不同?
①寺院经济下土地全部为寺庙封建主占有,农民没有土地;小农经济下自耕农拥有少量土地。
②寺院经济下农民没有生产自主性,缺乏生产积极性;小农经济下农民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性,生产积极性较高。
③寺院经济下农民受寺庙封建主的控制,向寺庙交租服役;小农经济下农民受国家控制,向国家(或地主)交租服役。
【考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1.原因:
(1)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增加了南方劳动力;
(2)南迁人口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3)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稻麦双收使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
(4)南方社会相对稳定;
(5)南方统治者的重视。
2.特点:
(1)江南经济发展较快,中原发展相对缓慢;
(2)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3)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4)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
3.影响:
①促进了民族交融和南北文化交流;
②缩减南北方经济差距,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主干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
一、历程
1.蜀、吴两国加强了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
2.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到西晋,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和鲜卑五族。
3.十六国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后、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在长期混战中,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但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
4.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力推动了北方民族交融。
5.西魏北周统治者积极推动民族交融、有效强化内部凝聚力。
二、特点:
1.民族对立到民族差异缩小再到民族交融加强。
2.汉族与内迁边疆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考点】中国古代的人口迁移(融合)
1.原因:
(1)中原王朝实力衰落,无法保持秦汉时传统政策;
(2)北方割据势力大量招引周边民族补充劳力和兵源;
(3)气候变冷及西域地区的生存环境破坏日益严重.
(4)中原地区的人口南迁,大片肥沃的土地荒无。
2.表现:
(1)东汉以来,少数民族不断内迁
西晋时,内迁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和鲜卑等——学习汉族典章制度、频繁接触、通婚杂居。5世纪,北魏统一北方,推行汉法。
(2)汉人南迁
南方,三国吴、蜀及东晋、南朝经济开发,经济重心的南移,进一步加强南迁中原人民与东南、西南地区人民的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