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3届九年级社会法治模拟测试(二)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3届九年级社会法治模拟测试(二)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3届九年级社会法治模拟测试(二)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23·柯桥模拟)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22 年全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____%。(  )
A.3 B.5.6 C.6 D.7.1
【答案】A
【知识点】2023年时事热点
【解析】【分析】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22 年全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时事政治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解答此题应熟记重大时政事件。
2.(2023·柯桥模拟)2023年2月1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 ____ 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第20个指导三农的一号文件。(  )
A.实现脱贫攻坚 B.推进乡村振兴
C.建成小康社会 D.实现现代化
【答案】B
【知识点】2023年时事热点
【解析】【分析】2023年2月1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第20个指导三农的一号文件,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时事政治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解答此题应熟记重大时政事件。
3.(2023·柯桥模拟)在中国的努力下,2023年3月10日, ____ 和____ 同意恢复外交关系。这表明中国在维护亚洲地区的和平、稳定方面发挥良好作用。(  )
A.伊朗沙特阿拉伯 B.印度巴基斯坦
C.孟加拉国菲律宾 D.以色列巴勒斯坦
【答案】A
【知识点】2023年时事热点
【解析】【分析】在中国的努力下,2023年3月10日, 伊朗 和沙特阿拉伯同意恢复外交关系。这表明中国在维护亚洲地区的和平、稳定方面发挥良好作用,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时事政治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解答此题应熟记重大时政事件。
4.(2023·柯桥模拟)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区域的人们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下列国家与其特色相适应的是(  )
A.秘 鲁——城市规划的典范——旅游业
B.以色列——沙漠绿洲——节水农业
C.瑞 士—— 山地之国——采矿业
D.越 南——稻作文化——旱作农业
【答案】B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瑞士--与山为邻一一旅游王国,山地之国,矿产资源短缺,发展旅游业;秘鲁——城市规划的典范一迁徙游牧,应该是巴西;越南——稻作文化一一旱作农业,应该是水田农业;以色列一一沙漠绿洲一一灌溉农业 ,节水农业,正确。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不同国家在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时,要根据自己生存区域的自然环境,结合本国实际,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自然环境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自然环境影响人文环境) ;区域经济发展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经济发展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5.(2023·柯桥模拟)关于右图说法正确的是(  )
《泰顺县等高线地形图》
A.①地地势陡峭,海拔约600米 B.②地比③地海拔低,坡度较陡
C.③地位于山谷,可远眺仕阳镇 D.④地位于山脊,可遥望碇步桥
【答案】B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地位于山顶,海拔约550米;②地比③地海拔低,坡度较陡;③地位于山脊,可远眺仕阳镇;④地位于山谷,不可遥望碇步桥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6.(2023·柯桥模拟)随着亚历山大帝国建立,大量希腊手工匠师、商人、冒险家涌入东方,他们在亚非的许多城市从事商业经营, 一个由印度到尼罗河的广大贸易区就此建立。这反映亚历山大帝国(  )
A.强化了帝国的统治根基 B.促进了希腊文化的传播
C.加强了东西方经济联系 D.推动了手工工艺的发展
【答案】C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亚历山大帝国建立后,各国间的贸易壁垒破除了,大量希腊手工匠师、商人、冒险家涌入东方,他们在亚非的许多城市从事商业经营,一个由印度及尼罗河的广大贸易区就此建立。”可知,这反映了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后,各国间的贸易壁垒破除,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C项正确;
“强化了帝国的统治根基”在题干中未有提及,排除A项;
“促进了希腊文化的传播”不是题干的主旨,排除B项;
“推动了手工工艺的发展”在题干中未有涉及,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加强了东西方经济联系的相关史实。
7.(2023·柯桥模拟)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 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这种关系具有(  )
A.启蒙运动的人文性 B.资本主义的特征
C.殖民主义的扩张性 D.社会主义的特征
【答案】B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中叶以后,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据“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及所学知识可知,租地农场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特征。故选项B符合题意,B项正确;
启蒙运动的人文性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殖民主义的扩张性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社会主义的特征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租地农场的相关史实。
8.(2023·柯桥模拟)下侧是某同学拟定的《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知识提纲,其中①处应为(  )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二)普法战争后的革命实践
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践
(一)
(二)新经济政策与斯大林模式
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A.巴黎公社 B.十月革命
【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符合题意,B项正确;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排除A项;
《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排除C项;
第一国际是1864年建立的国际工人联合组织,不是国家,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9.(2023·柯桥模拟)据统计1958年第一季度全国工业总产值比1957年同期增长26%,同年6月13日《人民日报》写到“英雄志气冲破天, 一天等于二十年”,这说明(  )
A.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B.对经济发展客观规律认识不足
C.我国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D.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学艺术创作
【答案】B
【知识点】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中“英雄志气冲破天,一人等于二十年”,可知材料反映了1958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迅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我国开展大跃进运动,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B项正确;
材料反映了1958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迅速,但无法说明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排除A项;
材料反映了1958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迅速,未体现出我国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排除C项;
材料反映了1958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迅速,未体现出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学艺术创作,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社会主义十年探索,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10.(2023·柯桥模拟)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最终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由此可以推断,判断战争性质的重要依据是(  )
A.战争的动机 B.战争的规模 C.战争的胜负 D.战争的后果
【答案】A
【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最终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由此可以推断,判断战争性质的重要依据是战争的动机,A项正确;
战争的规模不是判断战争性质的重要依据,排除B项;
战争的胜负不是判断战争性质的重要依据,排除C项;
战争的后果不是判断战争性质的重要依据,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1.(2023·柯桥模拟)以下主题和史实对应正确的是(  )
主题 史实
A 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 美国内战、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
B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凡尔赛条约》、不结盟运动
C 冷战时期的世界 三国同盟、杜鲁门主义
D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联合国的成立、经济全球化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的成立、经济全球化反映出世界在走向和平发展,D项主题和史实对应正确,符合题意,D项正确;
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于1967年,与工业革命时期不符,排除A项;
不结盟运动开始于1961年,是在二战后,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不符,排除B项;
三国同盟是一战前形成的军事同盟,与冷战时期的世界不符,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题干表格的理解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联合国的成立、经济全球化的相关史实。
12.(2023·柯桥模拟)下表中内容最适合用来论证的主题是(  )
1215年《大宪章》 以法律限制王权,特别是征税权,没有贵族同意,国王不得随意征税
1628年《权利请愿书》 以法律限制王权,特别是征税权,没有议会同意,国王不得随意征税
1689年《权利法案》 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实际统治权,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 司法权和军权等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不彻底性
B.君主立宪制不是完美的政治制度
C.民主政治的建立过程具有渐进性
D.法律是保证中央权力的重要武器
【答案】C
【知识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中的《大宪章》、《权利请愿书》和《权利法案》可知体现的是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曲折性和渐进性,C项正确;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符合本国国情的,A说法错误,排除A项;
君主立宪制不是完美的政治制度说法明显错误,排除B项;
材料未涉及法律和中央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结合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进行分析即可。
13.(2023·柯桥模拟)绍兴市某中学八年级历史兴趣学习小组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长征故事”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同学们选择的主题材料应是(  )
A.北京学生爱国游行活动 B.北伐先锋第四军独立团
C.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D.四渡赤水与过雪山草地
【答案】D
【知识点】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渡赤水与过雪山草地”反映的是红军四渡赤水和过雪山草地的史实。红军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红军过雪山草地,克服了难以现象的自然环境,最后1936年赢得红军长征的胜利。D符合题意,D项正确;
北京学生爱国游行活动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A项;
北伐先锋第四军独立团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B项;
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红军长征相关史实,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4.(2023·柯桥模拟)某校学生在表演近代中国历史剧时,有这样的旁白: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夏宫, 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该历史剧揭露的罪行是(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答案】C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
【解析】【分析】题干中的历史剧揭露的罪行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C项正确;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沙俄侵占中国领土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5.(2023·景宁模拟)下图漫画《拒绝毒品》,警示青少年要(  )
A.珍视自由,践行平等 B.匡扶正义,公正司法
C.珍爱生命,拒绝诱惑 D.认清危害,严厉打击
【答案】C
【知识点】珍爱和尊重生命
【解析】【分析】《拒绝毒品》,警示青少年要珍爱生命,拒绝诱惑,故C正确。
漫画没有强调珍视自由,践行平等,故A不符合题意;
“公正司法”的主体是司法机关,不是青少年,故B错误;
“严厉打击”的主体是国家机关,不是青少年,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守护生命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16.(2023·柯桥模拟)“五一 ”期间,淄博“上岗”了一批特殊的志愿者:有初中生、小学生,甚至还有幼儿园的小萌娃,他们在服务点引导游客、热情指路、照看物品 ……他们的行为充分展现了(  )
①乐于实践、关切他人生命
②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
③与人合作、欣赏接纳自己
④尽已所能、不计代价回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服务社会。①“他们在服务点引导游客、热情指路、照看物品”,说明他们乐于实践、关切他人生命,故①项正确;
②“他们在服务点引导游客、热情指路、照看物品”,说明他们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故②项正确;
③材料强调的是服务社会,未体现与人合作、欣赏接纳自己,故③项错误;
④材料强调的是服务社会,未体现尽己所能、不计代价回报,故④项错误。故A①②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此题的考查方向是服务社会,依据题意结合教材知识作答即可.
17.(2023·柯桥模拟)下图漫画告诉我们,正确认识自我就要(  )
A.挖掘自我的潜能,保持乐观积极心态
B.欣赏自己的优点,最大限度展现才华
C.看到自身的不足,对自我有正确评价
D.增强自我的信心,发展自己的能力
【答案】C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
【解析】【分析】根据漫画中“自满的人都不满,自大的人都不大”这句话说明了现实生活中凡是自满、自大的人,其实都是毫无根据地自以为是和盲目乐观,启示我们要正确认识自我,要看到自身的不足,对自我有正确评价,C项正确;
挖掘自我的潜能,保持乐观积极心态漫画中未涉及,排除A项;
欣赏自己的优点,最大限度展现才华漫画中未涉及,排除B项;
增强自我的信心,发展自己的能力漫画中未涉及,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己离不开他人和社会,从而更好地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与他人积极互动。
18.(2023·柯桥模拟)2023年4月2日上午,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率28名台湾学生赴湖南大学进行两岸 青年交流活动。两岸学子就传承中华文化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两岸青年加强交流有利于(  )
①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
②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实现同胞心灵契合
③推进两岸经济合作,打造两岸同步市场
④促进民族共同繁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知识点】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解析】【分析】两岸青年加强交流有利于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实现同胞心灵契合,故①②正确。
要打造两岸共同市场,而非同步市场,故③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促进民族共同繁荣,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维护国家统一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坚决反对。
19.(2023·柯桥模拟)根据示意图,判断下列行为可以填写在“____ ”处的是(  )
A.小正举报某些娱乐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
B.中学生小晨按时上学并且高质量完成作业
C.边境民警与解放军开展边境巡逻踏查活动
D.小华荣获了“新时代最美青少年”荣誉称号
【答案】B
【知识点】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受教育和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分析可知,小晨按时上学并且高质量完成作业,既是正确行使权利的表现,又是自觉履行义务的行为,B项正确;
小正举报某些娱乐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涉及权利,未涉及义务,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边境民警与解放军开展边境巡逻踏查活动涉及义务,未涉及权利,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小华荣获了“新时代最美青少年”荣誉称号涉及权利,未涉及义务,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认真审题,把握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知识点,依据题干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
20.(2023·柯桥模拟)2023年是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10周年。覆盖全国的21个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全国4‰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国进出口额的17.3%,吸收外资的18.5% …… 设立自贸试验区(  )
① 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和同步富裕
②有利于建设我国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③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④表明改革开放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分析】设立自贸试验区有利于建设我国对外开放的新高地,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故②③正确。
要促进共同富裕,故①错误;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改革开放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我国成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二、综合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
21.(2023·柯桥模拟)读漫画《爱的变奏曲》,回答问题。
(1)漫画《爱的变奏曲》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些保护
(1)漫画《爱的变奏曲》中所体现的做法令人欣喜,倡导类似行为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 展有何现实意义
【答案】(1)个人: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人际关系,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实现自身价值;有利于爱护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能力,养成亲社会的行为;(任答两点)社会: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谐稳定。
【知识点】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指出漫画《爱的变奏曲》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些保护。首先应把握未成年保护的知识,然后完整把握漫画内容,说明漫画涉及的是家庭保护。
(2)此题要求说明漫画《爱的变奏曲》中所体现的做法令人欣喜,倡导类似行为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 展有何现实意义。此题为意义类问题,结合漫画内容,联系教材知识,从个人角度,说明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人际关系,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实现自身价值;有利于爱护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能力,养成亲社会的行为;从社会角度,说明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谐稳定。
【点评】此题考查未成年人保护、珍爱生命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分析漫画内容,结合未成年人保护的知识说明即可。(2)从个人、社会角度阐述其意义即可。
22.(2023·柯桥模拟)中国式现代化成为两会热议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从小站议事到共商国是】
在绍兴某村,全国人大代表刘书记依托村内设立的人大代表联络站,常年收集周边镇 街的群众意见和诉求,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乡村特色产业扶持力度等建议带到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
参加全国两会的刘书记和代表委员们共商国家发展大计、共议民生热点问题,将人民 所思所盼融入国家发展。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人民增 收致富渠道。
有人说: “中国的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结合材料和所学,谈谈 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从顶层设计到生动实践】
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之一,下面是全国人大代表刘书记畅 谈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我们经过反复尝试,坚持了党建统领,依托花木产业,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先行村建 设,成功打造“花满棠棣”共富品牌;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和农 村人居环境;建立兰花数字工厂,做大做强做精做优兰花产业;探索“公司+合作社+基 地+农户"的花木专业村发展模式,由点及面将“共富效应”辐射到周边村庄。
结合材料,谈谈中国式现代化是如何从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画卷的。
(3)【从生动实践到少年担当】
刘书记走进某校宣讲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现场提问“作为在校初中生,你将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为中国式现代化做出贡献”,请做出你的回答。
【答案】(1)①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③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④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2)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③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④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全面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⑤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展;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走共同富裕道路
(3)开放题,实际做法即可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制度;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结合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中国的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这句话的理解。此题为观点说明题,概括材料内容,联系社会主义民主的知识,说明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等。
(2)此题要求结合材料,谈谈中国式现代化是如何从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画卷的。围绕“坚持了党建统领”等,说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围绕“依托花木产业,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先行村建设,成功打造‘花满棠棣’共富品牌”等,说明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围绕“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和农 村人居环境”等,说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围绕“建立兰花数字工厂,做大做强做精做优兰花产业”等,说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全面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围绕“探索‘公司+合作社+基 地+农户’的花木专业村发展模式,由点及面将‘共富效应’辐射到周边村庄”等,说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展,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走共同富裕道路。
(3)此题为开放型问题,要求回答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为中国式现代化做出贡献”,结合实际,言之成理即可。
【点评】此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共享发展成果、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把握社会主义民主的知识,概括材料内容说明即可。(2)此题为体现类问题,围绕材料内容,从党的领导、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等角度说明。(3)言之成理即可。
23.(2023·柯桥模拟)某校学生开展“探寻千年古运河,书写越地新篇章”项目化学习活动,邀你一 同参加。阅读他们收集的资料,回答问题。
【项目 一:寻运河之兴起】
越国山阴故水道图(浙东运河最初开凿部分)
【项目二:探运河之变迁】
历史时期 浙东运河的发展情况  
春秋 兴起
西晋 形成
南宋 辉煌
元明清 重要性有所下降但仍 保持畅通
…  
【项目三:论运河之新貌】
(1)根据上图,指出越国农业生产基地的分布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开凿山阴故水道对农 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南宋时期浙东运河出现“辉煌”的历史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谈谈兴建浙东运河博物馆对绍兴展现新貌的意义。
【答案】(1)沿河分布,集中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地方;便于农业灌溉和运输。
(2)南宋定都临安,社会安定;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海外贸易范围大;
(3)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绍兴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古越文化焕发新的活力;有利于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将自然与人文融合于一体,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弘扬“胆剑精神”等绍兴精神,为绍兴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根据上图,指出越国农业生产基地的分布特点主要是沿河分布,集中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地方;结合所学分析开凿山阴故水道对农 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便于农业灌溉和运输。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南宋时期浙东运河出现“辉煌”的历史原因是南宋定都临安,社会安定;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海外贸易范围大;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兴建浙东运河博物馆对绍兴展现新貌的意义: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绍兴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古越文化焕发新的活力;有利于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将自然与人文融合于一体,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弘扬“胆剑精神”等绍兴精神,为绍兴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点评】 古时候陆路交通不发达,中国的江河又大都自东向西流,南北之间却很少有合适的水路,这就导致南方与北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严重受阻。这种情况直到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贯通后才得以改变。大运河的贯通给南北方之间带来了便利的水上航路,不仅使南北方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扩大,客观上也促进了东部运河经济圈沿岸商业的交流、市镇的繁荣。
24.(2023·柯桥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
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年份 欧洲 非洲 美洲 中国 世界总人口
1650年 18.3 18.3 2.4 22.9 5.45亿
1750年 19.2 13.1 1.6 30.9 7.28亿
1850年 22.7 8.1 5.1 35.1 11.71亿
材料二:
三角贸易示意图
材料三:清朝政府奖励垦荒政策的持续贯彻,取得明显的成效……农业生产本身 的发展弥补了耕地面积的不足,这主要是乾、嘉、道三朝水稻的双季种植化,以及高产
作物番薯、玉米的推广,为新增人口提供了新的粮食来源。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欧、非、美三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率的变化。结合材料 二和有关史实,揭示三大洲之间人口变化的相互联系。
(2)材料一中1650— 1850 年间中国人口的变化有何显著特点 结合材料三分析变化原 因。
(3)综合以上材料,概括这一时期影响各大洲和中国人口变化的共同因素。
【答案】(1)变化:欧洲人口占比不断扩大,欧洲人口数量不断增加;非洲占比不断下降,非洲人口不断减少;美洲1750年之前占比下降,之后则不断扩大,美洲人口数量先减少后增加。
联系:欧洲国家对非洲和美洲的早期殖民掠夺和三角贸易资本原始积累,促进欧洲人口增加,而导致非洲人口减少;1750年前,早期殖民掠夺导致美洲土著居民大量死亡,美洲人口下降,而1750年后,非洲黑奴和欧洲移民的涌入,又促进美洲人口增长。
(2)特点:人口增长迅速,占比不断扩大。成因:垦荒政策的实施,耕地面积扩大;高产作物的推广,粮食产量提高。
(3)因素:新航路开辟后,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联为整体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数字变化,找出世界各大洲即欧、非、美各自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对应其趋势为升、降、先降后升,准确表达即可。因素:根据材料一中“1650年”,结合所学指出新航路开辟 及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影响人口变化的共同因素。联系:根据表格中的时间,如1650、1750年,结合所学,分析各大洲人口变化的相互联系,主要为17到18世纪,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影响下,由美洲涉及非洲、进而美洲、欧洲连锁反应。
(2)根据材料二“中国由22.9%-35.1%”得出人口增长迅速,占比不断增加。成因:根据材料“清朝政府奖励垦荒政策的持续贯彻”得出奖励垦荒政策的实施;结合所学清朝的经济发展得出耕地面积扩大;根据材料“农业生产本身的发展弥补了耕地面积的不足,这主要是乾、嘉、道三朝水稻的双季种植化”得出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产量提高;根据材料“高产作物番薯、玉米的推广,为新增人口提供了新的粮食来源”得出高产作物推广。
(3)通过对题目材料的综合分析,结合时间信息,明显与新航路开辟后,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联为整体。
【点评】本题以新航路开辟、中国人口增加、亚非拉人口,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5.(2023·柯桥模拟)围绕劳模评选的变迁,某校九(1)班同学搜集了以下资料,邀你参与。
材料一:1942年, 《解放日报》报道了陕甘宁边区劳动模范吴满有: “他早起晚睡, 辛勤劳作,每亩地平均较其他农民多收粮1/6;打粮34石,送交公粮14.3石、公草1000 斤,购买公债150元、公盐代金650元。”;同年, 《解放日报》又发表《向模范工人赵 占魁学习》: “他爱厂如家,刻苦学习,努力生产;自修了3 个炉子,半个月打了200 把镢头、300把锄头。”
——摘编自中央文献出版社《延安时期大事记述》
材料二:百年历程中劳模精神的历史演进(部分)
时间 劳模精神 代表人物
社会主义 革命和建 设时期 无私奉献、 集体至上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英雄“红色资本家”荣毅仁;建设新 中国、献身现代化的"铁人"王进喜;螺丝钉精神的“奉 献英雄”雷锋
改革开放 以来 创先争优、 实干至上 "两弹元勋"邓稼先; "新时代雷锋"徐虎;国际化经营 的“企业家”鲁冠球
新时代 开拓创新、 人民至上 抗疫“最美逆行者”钟南山;"九天揽星人”孙泽洲;“贫 困群众的亲闺女"刘双燕
——摘编自尹昱琚《百年历程中劳模精神的历史演进及时代价值》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吴满有、赵占魁等劳动模范积极生产的时代因素。
(2)“劳模精神的历史演进折射出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将观点补充 完整并予以阐述。   (要求:观点正确,事理结合,逻辑严密)
(3)上述材料中众多的劳模事迹启示我们青少年怎样的人生更有价值
【答案】(1)日军加紧进攻(扫荡)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实行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2)民族精神的时代性(先进性);抗日战争时期,劳动模范吴满有开展大生产运动,发扬了爱国主义、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挽救民族危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红色资本家”荣毅仁接受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发扬了集体至上的民族精神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两弹元勋”邓稼先推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扬了实干至上等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为中华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综上所述: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要弘扬民族精神。
(3)能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结合起来。
【知识点】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1942年”他早起晚睡,辛勤劳作,每亩地平均较其他农民多收粮1/6:打粮34石,送交公粮14.3石、公草1000斤,购买公债150元、公盐代金650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是抗日战争时期,当时日军加紧进攻(扫荡)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根据“《解放日报》“他爱厂如家,刻苦学习,努力生产:自修了3个炉子,半个月打了200把镢头、300把锄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解放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实行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2)根据材料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无私奉献、集体至上”“改革开放以来、创先争优、实干至上”新时代、开拓创新、人民至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劳模精神的历史演进折射出民族精神的时代性(先进性),由此可归纳出观点为:劳模精神的历史演进折射出民族精神的时代性(先进性)。
学生可围绕观点,结合材料,从劳动模范吴满有、“红色资本家”荣毅仁、“两弹元勋”邓稼先等事迹反映出来的精神进行论述,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可,如:抗日战争时期,劳动模范吴满有开展大生产运动,发扬了爱国主义、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挽救民族危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红色资本家”荣毅仁接受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发扬了集体至上的民族精神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两弹元勋“邓稼先推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扬了实干至上等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为中华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综上所述: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要弘扬民族精神。
(3)开放题,可围绕青少年与国家发展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如:能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结合起来。
【点评】本题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模范评选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 / 1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3届九年级社会法治模拟测试(二)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23·柯桥模拟)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22 年全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____%。(  )
A.3 B.5.6 C.6 D.7.1
2.(2023·柯桥模拟)2023年2月1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 ____ 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第20个指导三农的一号文件。(  )
A.实现脱贫攻坚 B.推进乡村振兴
C.建成小康社会 D.实现现代化
3.(2023·柯桥模拟)在中国的努力下,2023年3月10日, ____ 和____ 同意恢复外交关系。这表明中国在维护亚洲地区的和平、稳定方面发挥良好作用。(  )
A.伊朗沙特阿拉伯 B.印度巴基斯坦
C.孟加拉国菲律宾 D.以色列巴勒斯坦
4.(2023·柯桥模拟)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区域的人们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下列国家与其特色相适应的是(  )
A.秘 鲁——城市规划的典范——旅游业
B.以色列——沙漠绿洲——节水农业
C.瑞 士—— 山地之国——采矿业
D.越 南——稻作文化——旱作农业
5.(2023·柯桥模拟)关于右图说法正确的是(  )
《泰顺县等高线地形图》
A.①地地势陡峭,海拔约600米 B.②地比③地海拔低,坡度较陡
C.③地位于山谷,可远眺仕阳镇 D.④地位于山脊,可遥望碇步桥
6.(2023·柯桥模拟)随着亚历山大帝国建立,大量希腊手工匠师、商人、冒险家涌入东方,他们在亚非的许多城市从事商业经营, 一个由印度到尼罗河的广大贸易区就此建立。这反映亚历山大帝国(  )
A.强化了帝国的统治根基 B.促进了希腊文化的传播
C.加强了东西方经济联系 D.推动了手工工艺的发展
7.(2023·柯桥模拟)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 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这种关系具有(  )
A.启蒙运动的人文性 B.资本主义的特征
C.殖民主义的扩张性 D.社会主义的特征
8.(2023·柯桥模拟)下侧是某同学拟定的《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知识提纲,其中①处应为(  )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二)普法战争后的革命实践
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践
(一)
(二)新经济政策与斯大林模式
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A.巴黎公社 B.十月革命
9.(2023·柯桥模拟)据统计1958年第一季度全国工业总产值比1957年同期增长26%,同年6月13日《人民日报》写到“英雄志气冲破天, 一天等于二十年”,这说明(  )
A.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B.对经济发展客观规律认识不足
C.我国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D.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学艺术创作
10.(2023·柯桥模拟)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最终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由此可以推断,判断战争性质的重要依据是(  )
A.战争的动机 B.战争的规模 C.战争的胜负 D.战争的后果
11.(2023·柯桥模拟)以下主题和史实对应正确的是(  )
主题 史实
A 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 美国内战、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
B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凡尔赛条约》、不结盟运动
C 冷战时期的世界 三国同盟、杜鲁门主义
D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联合国的成立、经济全球化
A.A B.B C.C D.D
12.(2023·柯桥模拟)下表中内容最适合用来论证的主题是(  )
1215年《大宪章》 以法律限制王权,特别是征税权,没有贵族同意,国王不得随意征税
1628年《权利请愿书》 以法律限制王权,特别是征税权,没有议会同意,国王不得随意征税
1689年《权利法案》 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实际统治权,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 司法权和军权等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不彻底性
B.君主立宪制不是完美的政治制度
C.民主政治的建立过程具有渐进性
D.法律是保证中央权力的重要武器
13.(2023·柯桥模拟)绍兴市某中学八年级历史兴趣学习小组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长征故事”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同学们选择的主题材料应是(  )
A.北京学生爱国游行活动 B.北伐先锋第四军独立团
C.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D.四渡赤水与过雪山草地
14.(2023·柯桥模拟)某校学生在表演近代中国历史剧时,有这样的旁白: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夏宫, 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该历史剧揭露的罪行是(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15.(2023·景宁模拟)下图漫画《拒绝毒品》,警示青少年要(  )
A.珍视自由,践行平等 B.匡扶正义,公正司法
C.珍爱生命,拒绝诱惑 D.认清危害,严厉打击
16.(2023·柯桥模拟)“五一 ”期间,淄博“上岗”了一批特殊的志愿者:有初中生、小学生,甚至还有幼儿园的小萌娃,他们在服务点引导游客、热情指路、照看物品 ……他们的行为充分展现了(  )
①乐于实践、关切他人生命
②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
③与人合作、欣赏接纳自己
④尽已所能、不计代价回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2023·柯桥模拟)下图漫画告诉我们,正确认识自我就要(  )
A.挖掘自我的潜能,保持乐观积极心态
B.欣赏自己的优点,最大限度展现才华
C.看到自身的不足,对自我有正确评价
D.增强自我的信心,发展自己的能力
18.(2023·柯桥模拟)2023年4月2日上午,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率28名台湾学生赴湖南大学进行两岸 青年交流活动。两岸学子就传承中华文化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两岸青年加强交流有利于(  )
①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
②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实现同胞心灵契合
③推进两岸经济合作,打造两岸同步市场
④促进民族共同繁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9.(2023·柯桥模拟)根据示意图,判断下列行为可以填写在“____ ”处的是(  )
A.小正举报某些娱乐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
B.中学生小晨按时上学并且高质量完成作业
C.边境民警与解放军开展边境巡逻踏查活动
D.小华荣获了“新时代最美青少年”荣誉称号
20.(2023·柯桥模拟)2023年是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10周年。覆盖全国的21个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全国4‰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国进出口额的17.3%,吸收外资的18.5% …… 设立自贸试验区(  )
① 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和同步富裕
②有利于建设我国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③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④表明改革开放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综合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
21.(2023·柯桥模拟)读漫画《爱的变奏曲》,回答问题。
(1)漫画《爱的变奏曲》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些保护
(1)漫画《爱的变奏曲》中所体现的做法令人欣喜,倡导类似行为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 展有何现实意义
22.(2023·柯桥模拟)中国式现代化成为两会热议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从小站议事到共商国是】
在绍兴某村,全国人大代表刘书记依托村内设立的人大代表联络站,常年收集周边镇 街的群众意见和诉求,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乡村特色产业扶持力度等建议带到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
参加全国两会的刘书记和代表委员们共商国家发展大计、共议民生热点问题,将人民 所思所盼融入国家发展。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人民增 收致富渠道。
有人说: “中国的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结合材料和所学,谈谈 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从顶层设计到生动实践】
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之一,下面是全国人大代表刘书记畅 谈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我们经过反复尝试,坚持了党建统领,依托花木产业,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先行村建 设,成功打造“花满棠棣”共富品牌;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和农 村人居环境;建立兰花数字工厂,做大做强做精做优兰花产业;探索“公司+合作社+基 地+农户"的花木专业村发展模式,由点及面将“共富效应”辐射到周边村庄。
结合材料,谈谈中国式现代化是如何从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画卷的。
(3)【从生动实践到少年担当】
刘书记走进某校宣讲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现场提问“作为在校初中生,你将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为中国式现代化做出贡献”,请做出你的回答。
23.(2023·柯桥模拟)某校学生开展“探寻千年古运河,书写越地新篇章”项目化学习活动,邀你一 同参加。阅读他们收集的资料,回答问题。
【项目 一:寻运河之兴起】
越国山阴故水道图(浙东运河最初开凿部分)
【项目二:探运河之变迁】
历史时期 浙东运河的发展情况  
春秋 兴起
西晋 形成
南宋 辉煌
元明清 重要性有所下降但仍 保持畅通
…  
【项目三:论运河之新貌】
(1)根据上图,指出越国农业生产基地的分布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开凿山阴故水道对农 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南宋时期浙东运河出现“辉煌”的历史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谈谈兴建浙东运河博物馆对绍兴展现新貌的意义。
24.(2023·柯桥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
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年份 欧洲 非洲 美洲 中国 世界总人口
1650年 18.3 18.3 2.4 22.9 5.45亿
1750年 19.2 13.1 1.6 30.9 7.28亿
1850年 22.7 8.1 5.1 35.1 11.71亿
材料二:
三角贸易示意图
材料三:清朝政府奖励垦荒政策的持续贯彻,取得明显的成效……农业生产本身 的发展弥补了耕地面积的不足,这主要是乾、嘉、道三朝水稻的双季种植化,以及高产
作物番薯、玉米的推广,为新增人口提供了新的粮食来源。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欧、非、美三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率的变化。结合材料 二和有关史实,揭示三大洲之间人口变化的相互联系。
(2)材料一中1650— 1850 年间中国人口的变化有何显著特点 结合材料三分析变化原 因。
(3)综合以上材料,概括这一时期影响各大洲和中国人口变化的共同因素。
25.(2023·柯桥模拟)围绕劳模评选的变迁,某校九(1)班同学搜集了以下资料,邀你参与。
材料一:1942年, 《解放日报》报道了陕甘宁边区劳动模范吴满有: “他早起晚睡, 辛勤劳作,每亩地平均较其他农民多收粮1/6;打粮34石,送交公粮14.3石、公草1000 斤,购买公债150元、公盐代金650元。”;同年, 《解放日报》又发表《向模范工人赵 占魁学习》: “他爱厂如家,刻苦学习,努力生产;自修了3 个炉子,半个月打了200 把镢头、300把锄头。”
——摘编自中央文献出版社《延安时期大事记述》
材料二:百年历程中劳模精神的历史演进(部分)
时间 劳模精神 代表人物
社会主义 革命和建 设时期 无私奉献、 集体至上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英雄“红色资本家”荣毅仁;建设新 中国、献身现代化的"铁人"王进喜;螺丝钉精神的“奉 献英雄”雷锋
改革开放 以来 创先争优、 实干至上 "两弹元勋"邓稼先; "新时代雷锋"徐虎;国际化经营 的“企业家”鲁冠球
新时代 开拓创新、 人民至上 抗疫“最美逆行者”钟南山;"九天揽星人”孙泽洲;“贫 困群众的亲闺女"刘双燕
——摘编自尹昱琚《百年历程中劳模精神的历史演进及时代价值》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吴满有、赵占魁等劳动模范积极生产的时代因素。
(2)“劳模精神的历史演进折射出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将观点补充 完整并予以阐述。   (要求:观点正确,事理结合,逻辑严密)
(3)上述材料中众多的劳模事迹启示我们青少年怎样的人生更有价值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2023年时事热点
【解析】【分析】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22 年全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时事政治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解答此题应熟记重大时政事件。
2.【答案】B
【知识点】2023年时事热点
【解析】【分析】2023年2月1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第20个指导三农的一号文件,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时事政治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解答此题应熟记重大时政事件。
3.【答案】A
【知识点】2023年时事热点
【解析】【分析】在中国的努力下,2023年3月10日, 伊朗 和沙特阿拉伯同意恢复外交关系。这表明中国在维护亚洲地区的和平、稳定方面发挥良好作用,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时事政治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解答此题应熟记重大时政事件。
4.【答案】B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瑞士--与山为邻一一旅游王国,山地之国,矿产资源短缺,发展旅游业;秘鲁——城市规划的典范一迁徙游牧,应该是巴西;越南——稻作文化一一旱作农业,应该是水田农业;以色列一一沙漠绿洲一一灌溉农业 ,节水农业,正确。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不同国家在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时,要根据自己生存区域的自然环境,结合本国实际,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自然环境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自然环境影响人文环境) ;区域经济发展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经济发展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5.【答案】B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地位于山顶,海拔约550米;②地比③地海拔低,坡度较陡;③地位于山脊,可远眺仕阳镇;④地位于山谷,不可遥望碇步桥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6.【答案】C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亚历山大帝国建立后,各国间的贸易壁垒破除了,大量希腊手工匠师、商人、冒险家涌入东方,他们在亚非的许多城市从事商业经营,一个由印度及尼罗河的广大贸易区就此建立。”可知,这反映了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后,各国间的贸易壁垒破除,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C项正确;
“强化了帝国的统治根基”在题干中未有提及,排除A项;
“促进了希腊文化的传播”不是题干的主旨,排除B项;
“推动了手工工艺的发展”在题干中未有涉及,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加强了东西方经济联系的相关史实。
7.【答案】B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中叶以后,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据“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及所学知识可知,租地农场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特征。故选项B符合题意,B项正确;
启蒙运动的人文性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殖民主义的扩张性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社会主义的特征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租地农场的相关史实。
8.【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符合题意,B项正确;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排除A项;
《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排除C项;
第一国际是1864年建立的国际工人联合组织,不是国家,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9.【答案】B
【知识点】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中“英雄志气冲破天,一人等于二十年”,可知材料反映了1958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迅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我国开展大跃进运动,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B项正确;
材料反映了1958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迅速,但无法说明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排除A项;
材料反映了1958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迅速,未体现出我国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排除C项;
材料反映了1958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迅速,未体现出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学艺术创作,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社会主义十年探索,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10.【答案】A
【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最终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由此可以推断,判断战争性质的重要依据是战争的动机,A项正确;
战争的规模不是判断战争性质的重要依据,排除B项;
战争的胜负不是判断战争性质的重要依据,排除C项;
战争的后果不是判断战争性质的重要依据,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1.【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的成立、经济全球化反映出世界在走向和平发展,D项主题和史实对应正确,符合题意,D项正确;
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于1967年,与工业革命时期不符,排除A项;
不结盟运动开始于1961年,是在二战后,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不符,排除B项;
三国同盟是一战前形成的军事同盟,与冷战时期的世界不符,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题干表格的理解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联合国的成立、经济全球化的相关史实。
12.【答案】C
【知识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中的《大宪章》、《权利请愿书》和《权利法案》可知体现的是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曲折性和渐进性,C项正确;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符合本国国情的,A说法错误,排除A项;
君主立宪制不是完美的政治制度说法明显错误,排除B项;
材料未涉及法律和中央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结合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进行分析即可。
13.【答案】D
【知识点】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渡赤水与过雪山草地”反映的是红军四渡赤水和过雪山草地的史实。红军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红军过雪山草地,克服了难以现象的自然环境,最后1936年赢得红军长征的胜利。D符合题意,D项正确;
北京学生爱国游行活动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A项;
北伐先锋第四军独立团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B项;
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红军长征相关史实,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4.【答案】C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
【解析】【分析】题干中的历史剧揭露的罪行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C项正确;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沙俄侵占中国领土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5.【答案】C
【知识点】珍爱和尊重生命
【解析】【分析】《拒绝毒品》,警示青少年要珍爱生命,拒绝诱惑,故C正确。
漫画没有强调珍视自由,践行平等,故A不符合题意;
“公正司法”的主体是司法机关,不是青少年,故B错误;
“严厉打击”的主体是国家机关,不是青少年,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守护生命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16.【答案】A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服务社会。①“他们在服务点引导游客、热情指路、照看物品”,说明他们乐于实践、关切他人生命,故①项正确;
②“他们在服务点引导游客、热情指路、照看物品”,说明他们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故②项正确;
③材料强调的是服务社会,未体现与人合作、欣赏接纳自己,故③项错误;
④材料强调的是服务社会,未体现尽己所能、不计代价回报,故④项错误。故A①②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此题的考查方向是服务社会,依据题意结合教材知识作答即可.
17.【答案】C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
【解析】【分析】根据漫画中“自满的人都不满,自大的人都不大”这句话说明了现实生活中凡是自满、自大的人,其实都是毫无根据地自以为是和盲目乐观,启示我们要正确认识自我,要看到自身的不足,对自我有正确评价,C项正确;
挖掘自我的潜能,保持乐观积极心态漫画中未涉及,排除A项;
欣赏自己的优点,最大限度展现才华漫画中未涉及,排除B项;
增强自我的信心,发展自己的能力漫画中未涉及,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己离不开他人和社会,从而更好地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与他人积极互动。
18.【答案】A
【知识点】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解析】【分析】两岸青年加强交流有利于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实现同胞心灵契合,故①②正确。
要打造两岸共同市场,而非同步市场,故③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促进民族共同繁荣,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维护国家统一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坚决反对。
19.【答案】B
【知识点】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受教育和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分析可知,小晨按时上学并且高质量完成作业,既是正确行使权利的表现,又是自觉履行义务的行为,B项正确;
小正举报某些娱乐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涉及权利,未涉及义务,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边境民警与解放军开展边境巡逻踏查活动涉及义务,未涉及权利,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小华荣获了“新时代最美青少年”荣誉称号涉及权利,未涉及义务,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认真审题,把握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知识点,依据题干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
20.【答案】C
【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分析】设立自贸试验区有利于建设我国对外开放的新高地,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故②③正确。
要促进共同富裕,故①错误;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改革开放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我国成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21.【答案】(1)个人: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人际关系,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实现自身价值;有利于爱护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能力,养成亲社会的行为;(任答两点)社会: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谐稳定。
【知识点】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指出漫画《爱的变奏曲》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些保护。首先应把握未成年保护的知识,然后完整把握漫画内容,说明漫画涉及的是家庭保护。
(2)此题要求说明漫画《爱的变奏曲》中所体现的做法令人欣喜,倡导类似行为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 展有何现实意义。此题为意义类问题,结合漫画内容,联系教材知识,从个人角度,说明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人际关系,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实现自身价值;有利于爱护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能力,养成亲社会的行为;从社会角度,说明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谐稳定。
【点评】此题考查未成年人保护、珍爱生命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分析漫画内容,结合未成年人保护的知识说明即可。(2)从个人、社会角度阐述其意义即可。
22.【答案】(1)①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③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④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2)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③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④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全面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⑤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展;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走共同富裕道路
(3)开放题,实际做法即可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制度;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结合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中国的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这句话的理解。此题为观点说明题,概括材料内容,联系社会主义民主的知识,说明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等。
(2)此题要求结合材料,谈谈中国式现代化是如何从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画卷的。围绕“坚持了党建统领”等,说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围绕“依托花木产业,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先行村建设,成功打造‘花满棠棣’共富品牌”等,说明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围绕“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和农 村人居环境”等,说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围绕“建立兰花数字工厂,做大做强做精做优兰花产业”等,说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全面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围绕“探索‘公司+合作社+基 地+农户’的花木专业村发展模式,由点及面将‘共富效应’辐射到周边村庄”等,说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展,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走共同富裕道路。
(3)此题为开放型问题,要求回答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为中国式现代化做出贡献”,结合实际,言之成理即可。
【点评】此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共享发展成果、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把握社会主义民主的知识,概括材料内容说明即可。(2)此题为体现类问题,围绕材料内容,从党的领导、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等角度说明。(3)言之成理即可。
23.【答案】(1)沿河分布,集中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地方;便于农业灌溉和运输。
(2)南宋定都临安,社会安定;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海外贸易范围大;
(3)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绍兴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古越文化焕发新的活力;有利于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将自然与人文融合于一体,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弘扬“胆剑精神”等绍兴精神,为绍兴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根据上图,指出越国农业生产基地的分布特点主要是沿河分布,集中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地方;结合所学分析开凿山阴故水道对农 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便于农业灌溉和运输。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南宋时期浙东运河出现“辉煌”的历史原因是南宋定都临安,社会安定;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海外贸易范围大;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兴建浙东运河博物馆对绍兴展现新貌的意义: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绍兴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古越文化焕发新的活力;有利于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将自然与人文融合于一体,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弘扬“胆剑精神”等绍兴精神,为绍兴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点评】 古时候陆路交通不发达,中国的江河又大都自东向西流,南北之间却很少有合适的水路,这就导致南方与北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严重受阻。这种情况直到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贯通后才得以改变。大运河的贯通给南北方之间带来了便利的水上航路,不仅使南北方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扩大,客观上也促进了东部运河经济圈沿岸商业的交流、市镇的繁荣。
24.【答案】(1)变化:欧洲人口占比不断扩大,欧洲人口数量不断增加;非洲占比不断下降,非洲人口不断减少;美洲1750年之前占比下降,之后则不断扩大,美洲人口数量先减少后增加。
联系:欧洲国家对非洲和美洲的早期殖民掠夺和三角贸易资本原始积累,促进欧洲人口增加,而导致非洲人口减少;1750年前,早期殖民掠夺导致美洲土著居民大量死亡,美洲人口下降,而1750年后,非洲黑奴和欧洲移民的涌入,又促进美洲人口增长。
(2)特点:人口增长迅速,占比不断扩大。成因:垦荒政策的实施,耕地面积扩大;高产作物的推广,粮食产量提高。
(3)因素:新航路开辟后,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联为整体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数字变化,找出世界各大洲即欧、非、美各自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对应其趋势为升、降、先降后升,准确表达即可。因素:根据材料一中“1650年”,结合所学指出新航路开辟 及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影响人口变化的共同因素。联系:根据表格中的时间,如1650、1750年,结合所学,分析各大洲人口变化的相互联系,主要为17到18世纪,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影响下,由美洲涉及非洲、进而美洲、欧洲连锁反应。
(2)根据材料二“中国由22.9%-35.1%”得出人口增长迅速,占比不断增加。成因:根据材料“清朝政府奖励垦荒政策的持续贯彻”得出奖励垦荒政策的实施;结合所学清朝的经济发展得出耕地面积扩大;根据材料“农业生产本身的发展弥补了耕地面积的不足,这主要是乾、嘉、道三朝水稻的双季种植化”得出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产量提高;根据材料“高产作物番薯、玉米的推广,为新增人口提供了新的粮食来源”得出高产作物推广。
(3)通过对题目材料的综合分析,结合时间信息,明显与新航路开辟后,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联为整体。
【点评】本题以新航路开辟、中国人口增加、亚非拉人口,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5.【答案】(1)日军加紧进攻(扫荡)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实行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2)民族精神的时代性(先进性);抗日战争时期,劳动模范吴满有开展大生产运动,发扬了爱国主义、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挽救民族危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红色资本家”荣毅仁接受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发扬了集体至上的民族精神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两弹元勋”邓稼先推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扬了实干至上等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为中华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综上所述: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要弘扬民族精神。
(3)能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结合起来。
【知识点】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1942年”他早起晚睡,辛勤劳作,每亩地平均较其他农民多收粮1/6:打粮34石,送交公粮14.3石、公草1000斤,购买公债150元、公盐代金650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是抗日战争时期,当时日军加紧进攻(扫荡)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根据“《解放日报》“他爱厂如家,刻苦学习,努力生产:自修了3个炉子,半个月打了200把镢头、300把锄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解放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实行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2)根据材料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无私奉献、集体至上”“改革开放以来、创先争优、实干至上”新时代、开拓创新、人民至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劳模精神的历史演进折射出民族精神的时代性(先进性),由此可归纳出观点为:劳模精神的历史演进折射出民族精神的时代性(先进性)。
学生可围绕观点,结合材料,从劳动模范吴满有、“红色资本家”荣毅仁、“两弹元勋”邓稼先等事迹反映出来的精神进行论述,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可,如:抗日战争时期,劳动模范吴满有开展大生产运动,发扬了爱国主义、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挽救民族危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红色资本家”荣毅仁接受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发扬了集体至上的民族精神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两弹元勋“邓稼先推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扬了实干至上等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为中华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综上所述: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要弘扬民族精神。
(3)开放题,可围绕青少年与国家发展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如:能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结合起来。
【点评】本题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模范评选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