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1课时 走进化学实验室 化学试剂的取用教学分析: 本课题是初中科学探究和化学实验的启蒙课,熟练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是进行化学实验探究的必要前提条件,必须进行严格训练,它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本课题的第一部分主要包括介绍化学实验室、基本化学实验操作和简单的化学实验三部分内容。教材结合基本操作的练习编排了一些化学实验,可以避免将练习基本操作变成机械训练,帮助学生加深了解各种基本操作在原理和用途上的差异,以便将规范的操作有目的、有选择、适时、合理地运用在实验过程之中。同时,教材中安排的实验,其原理和操作步骤都不复杂,但在体现化学变化及其现象方面是典型的。通过这些实验,增加了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机会,也可以巩固和提高他们的化学学习兴趣。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虽然对一些重要仪器的使用已有了初步了解,但对于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仪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如何安全、规范地进行实验,还缺乏整体的认识和必要的规范训练,所以本节课注重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目标: 1.通过参观化学实验室,了解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意识到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 2.通过展示仪器实物及其平面图,说出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 3.通过简单的化学实验学习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学会固体、液体试剂的取用方法,知道严谨的态度、规范的操作是实验的基本保障,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并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1.固体、液体试剂的取用方法。 2.量筒和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量筒读数的误差分析。教学用具:试管、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等。教学思路:教学过程(第1课时)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任务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活动1 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发展历程 【引言】 同学们有没有在电视里见过《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 说来你也许会惊讶,化学实验室的前身是古代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的作坊。在这里诞生了许多实验器具和分离物质的方法,如过滤、蒸馏等,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化学知识。在此基础上,化学实验室逐步成为科学探究的重要场所。这节课我们就在化学实验室中认识一些常用的化学仪器,学习一些实验基本操作,为后续的实验探究打好坚实的基础。 观看图片:中国古代炼丹设备示意图及拉瓦锡纪念馆一角。 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任务二 认识常见仪器 学习基本操作 活动2 了解实验室安全规则 【讲述】 当我们走进化学实验室时,要仔细阅读实验室安全规则,了解实验室的基本布局,知道疏散通道、灭火器材等的位置。 【提问】 ①进实验室前需要提前知道什么 ②实验室的试剂如何摆放会方便取用 ③实验室的规则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交流、讨论。 阅读实验室安全规则。 让学生意识到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在实验室中要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活动3 认识常见的化学仪器 【布置任务】 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台上的实验仪器,查阅教材,写出实验仪器的名称并说出其用途和使用的注意事项。 【巩固练习】 出示仪器的图片,正确说出仪器的名称。 【过渡】 下面我们就使用这些仪器来学习几种最基本的实验操作。 活动4 学习化学试剂的取用方法 【展示】 危险化学品标志。 【布置任务】 阅读教材资料卡片“实验室化学试剂取用规则”,思考以下问题: 取用试剂时的“三不”原则是什么 节约原则是什么 处理原则是什么 1.固体试剂的取用 【展示】 块状大理石、粉末状碳酸钠。 【提问】 ①固体试剂如何保存 用什么仪器取用 ②要将大理石放入试管内而不打破试管底,应如何操作 应用什么仪器取用 ③如何将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内而不沾在试管壁上 【演示】 取用固体试剂,并指导学生实际操作。 【小结】 块状:“一横、二放、三慢竖”; 粉末状:“一横、二送、三竖立”。 2.液体试剂的取用 【讲解】 液体试剂的取用主要分三种情况:(1)倾倒法,(2)滴加法,(3)量取法。 (1)倾倒法 【提问】 液体试剂通常保存在什么容器中 结合生活经验思考如何将稀盐酸倒入试管内而不滴洒。 【演示】 将液体试剂倒入试管中。 【思考与讨论】 教材中的三个讨论问题。 【小结】 瓶塞要倒放;标签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试管稍稍倾斜;缓缓倒入;倒完后立即盖紧瓶塞;试剂瓶放回原处,标签向外。 【过渡】 学会了倾倒法,接下来我们共同学习少量液体试剂的取用方法——滴加法。 (2)滴加法 【提问】 ①取少量的液体应用什么仪器 ②使用胶头滴管应注意什么事项 【演示】 用胶头滴管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学生练习时巡视并适时进行指导。 在学案上写出实验仪器名称,并展示交流仪器的用途和使用的注意事项。 观看图片,认识危险化学品标志。 阅读教材“资料卡片”,思考问题,并展示交流。 思考交流,结合教材内容得出正确的操作方法。 分组实验,练习两种固体试剂的取用方法。 讨论交流。 观察实验,并指出老师的操作中注意了哪些操作要点。 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 进行分组练习。 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记住仪器,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由实物引出实际问题,便于学生能够从生活实际出发,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3)量取法 【过渡】 回忆八年级物理学过的知识,如何使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演示】 用量筒量取液体的正确操作。 【注意】 量筒不能加热;不能作反应容器,不能配制溶液,不能稀释溶液;不能储存溶液。 【讲解】 量筒在使用上要学会“三会”:①会选——量程;②会用——倾倒至离目标1~2 mL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③会读——量筒放平,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思考与讨论】 量取液体时,如果视线没有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而是采用仰视或俯视的方法,将会对读数产生什么影响 【归纳】 俯视,读数偏大;仰视,读数偏小。 活动5 应用基本操作解决实际问题 指导学生上台演示实验,教师用手机投屏。 (1)在试管中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滴加两滴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2)用10 mL量筒量取2 mL稀盐酸,倒入盛有碳酸钠粉末(或大理石)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阅读教材,归纳总结。 进行分组练习:量取47 mL水。 分组讨论,并实验验证讨论的结果。 记录实验现象并观察同学的实验操作有没有问题。 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典型的实验现象增加了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机会,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任务三 归纳总结 建构模型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请你说说自己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方法,并用思维导图简单地呈现出来。 整理、展示。 提升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教学反思:1.学生是否学会了正确的实验操作 2.教学活动中是否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验的操作过程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