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学习目标】
1.学生说出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奥斯曼帝国崛起历程,分析两国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及作用;
2.学生说出中古时期亚洲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知道古亚洲各国文明的多元性;
3.认识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相互借鉴、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文明史观。
【学习目标】
重点: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难点:日本幕府政治的兴起。
【导学流程】
知识链接
1.阿拉伯帝国(英:Arab Empire)是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人于中世纪创建一系列伊斯兰穆斯林封建王朝。中国史书称之为大食国(波斯语Tazi或Taziks译音),西欧则习惯将其称作萨拉森帝国(拉丁文指“东方人们的帝国”)。 穆罕默德(Muhammad约570-632)伊斯兰教先知。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在希拉山洞潜修冥想时,安拉派遣天使吉卜利勒向他传达旨意,“启示”《古兰经》文,授命他作为安拉的使者,向世人“传警告”“报喜讯”,教导人们信奉伊斯兰教。从此,穆罕默德接受真主赋予的“使命”,开始传播伊斯兰教。
2.印度教恪守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同时吸收佛教的“轮回”
“业报”的教义,鼓吹人生有轮回,善恶有因果。印度教的
主神是相互关联而各具一相的“三相神”,即婆罗摩、毗湿
奴和湿婆三大主神。(如图从左至右)
3.日本武士是10世纪到19世纪在日本的一个社会阶级,在著作《日本历史》中,明确为武士定义:杀人、抢劫、强盗即为武士,战败而逃亡、流浪的武士则为浪人。武士的忠诚、勇猛是建立在他所效忠的领主能对武士所作出的贡献给予奖赏的主从制度上,他们同时也是一种磨灭人性的职业。作为专业的军事集团,作战是武士的第一使命。日本武士最高的是征夷大将军,以下是大老、老中、御家老、守护代、大名、家老、部将、侍大将、足轻大将、足轻头、足轻。
二、基础感知
1.阅读课本第22页至24页回答问题
(1)请完成表格了解亚洲各国的发展史实,并分析其体现了怎样的文明特性?
(2)思考,古代穆斯林作家艾尔.比鲁尼说道:“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阿拉伯孪生兄弟。”你是否同意他的说法?为什么?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归纳。
结合地图和学思之窗(教材23页)材料,说说
阿拉伯帝国在沟通世界贸易中的作用。
(4)根据教材P23归纳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
(5)结合教材P23-24分析奥斯曼帝国有什么历史影响?
阅读课本第24-26页,比较:笈多帝国
与德里苏丹,了解南亚文明的更迭
结合教材P25-26,回答如下说明问题
说出朝鲜和日本文化发展的表现
分析两国发展不同的原因?
4.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古时期亚洲的发展,体现了怎样的文明演进特征?
三、探究未知 通过本节学习,你还有
什么疑惑? 。
四、检测与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