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无锡市普通高中 2024年春学期高二期终调研考试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4.06选择答案(每题 3分,共 39分)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号答 A C D C B C A B B D C D B案14.(15分)(1)BaSO4+ 4C 4CO↑+BaS(2分)(2)提高重晶石的还原率;过量碳和氧气反应放热,为还原反应提供热量。(2分)(3)蒸发结晶(2分)(4)①2NaOH+H2S=Na2S+H2O(2分)② CO +H S HS-2 = +HCO (2分)③2H2S+O2 2S+2H2O(2分)④5.98×1014(3分)15.(15分)(1)①SO2+I2+2H2O=4H++2I-+SO (2分)②用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萃取(1分)③I2可以循环利用;氧化剂易于获得。(1分,答对任一点即得分)(2)①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6,易于得到电子(2分)-②SO2+ClO +2OH-=H2O+Cl-+SO (2分)(3)①2SO2 +CO +H2O=2HSO +CO2↑(2分)② 2c(SO )+c(HSO )(2分)③碱性增强,有利于亚硫酸电离,从而促进 SO2溶解和反应;(2分)碱性过强,有利于氨气的生成,削弱了溶液的碱性,从而不利于 SO2的吸收和反应。(1分)高二化学(必修)答 第 1 页 (共 2页)16.(15分)(1) ①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同时防止 H2O2受热分解。(2分)②稀释 ClO2,防止其发生爆炸;同时使溶液充分搅拌。(2分)-③2CN +2ClO2=2CO2+N2+2Cl- (2分)④吸收 ClO2等气体,防止污染大气。(2分)(2)①15mol(2分)0.1mol·L-②在混合液中滴入 1Na2SO3溶液,充分搅拌,至 pH大于 7,继续缓缓滴加 0.1mol·L-1硫酸,充分搅拌,至 pH小于或等于 7,控温 40℃蒸发至溶液表面出现晶膜,冷却至 10℃以下,过滤。(5分,“还原”1分,“除亚硫酸钠1分”,“控温 40℃蒸发至表面出现晶膜”1分,“降温结晶”1分,“过滤”1分)17.(16分)(1)2H2SO4(浓)+ Cu SO2↑+CuSO4+2H2O(2分)(2)S +H O HS-2 +OH-(2分,第一、二步水解分步写给分,合并写不给分)(3)二氧化硫与水反应得到亚硫酸,亚硫酸将硫化钠转化为硫化氢,硫化氢与二氧化硫发生归中反应生成硫磺。(其他合理的解释也给分)(3分)(4)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抑制硫化钠水解,减少硫化氢气体生成,防止污染空气。(2分)(5)①Cr2O +6I-+14H+=2Cr3++3I2+7H2O(2分). ②n (K2Cr2O7)=0.294g÷294g·mol-1=0.001mol(1分)n (I2)=0.001mol×6÷2=0.003mol(1分)n (Na2S2O3·5H2O)=0.003mol×2×100mL÷20mL=0.03mol(1分)ω(Na2S2O3·5H2O)=0.03mol×248g·mol-1÷8g×100%=93.00%(2分)高二化学(必修)答 第 2 页 (共 2页)无锡市普通高中 2024 春学期高二期终调研考试试题化 学(选修) 2024.06命题单位:锡山区教师发展中心 制卷单位: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分。考试时间 75分钟。2.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S-32 K-39 Cr-52第Ⅰ卷 选择题(共 39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13小题,每小题 3分,共计 39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氯、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备、应用等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熔融 NaCl得到 Cl2 B.二氧化硫可使石蕊溶液褪色C.H2S是无色无毒的气体 D.浓硫酸常温下用于钢铁除锈2.反应 2H2S+ SO2=3S+ 2H2O用于制备硫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S中含有离子键 B.H2O的电子式为是 H∶O∶HC.S的价电子数为 6 D.SO2为直线型分子3.70%硫酸和 Na2SO3固体反应制备 SO2。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制取 SO2 B.干燥 SO2 C.收集 SO2 D.吸收 SO24.有关氯、硫元素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负性:S>Cl B.半径:Cl->S2-C - -.酸性:HClO4>H2SO4 D.最外层电子数:Cl >S2阅读下列资料,完成 5~7题:氯、溴、碘元素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广泛存在于海水中,氟元素主要存在于矿石中。卤素的常见价态主要有-1,0,+3,+5等。氯系消毒剂是最常见的消毒剂系列之一。硫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硫化物、硫酸盐等矿物的形式存在。硫元素在氧气、细菌等作用下可不断氧化或还原。工业上常通过氧化还原制备含硫物质。5.下列有关卤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氧化性:Br2>I2 B.还原性:Cl >IC.熔沸点:HF>HCl D.稳定性:HBr>HI高二化学试卷 第 1 页 共 6 页6.下列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H2S 在过量空气中燃烧:2H2S+ 3O2 2SO2+ 2H2OB.煅烧硫铁矿制备 SO2 :4FeS2+ 11O2 2Fe2O3+ 8SO2C.硫磺和烧碱溶液反应:3S+6OH- 2S2-+2SO +3H2OD.亚硫酸在空气中氧化:2H2SO3+O2=4H++2SO7.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用于自来水消毒B.硫磺不溶于水,用于制备硫磺皂C.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用于纸浆脱色D.氢氟酸具有酸性,用于蚀刻玻璃8. 对于反应 2SO2(g)+O2(g) 2SO3(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ΔS>0B.升温、加压或使用催化剂能增大 SO3的生成速率C.使用高效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焓变2D c (SO )·c(O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 K= 2 2c2(SO3)9. 几种难溶盐在水溶液中离子浓度负对数关系如题图所示。已知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 10-5mol·L-1时可认为沉淀完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Ksp(CaCO3)>10-8B.0.001mol·L-1MnCl2溶液可将 CO 沉淀完全C. 在 a点,碳酸镁向着沉淀的方向进行D. Ksp(CaCO3)>Ksp(MgCO3)10.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不.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用精密 pH 试纸测定 NaFA 溶液的 pH>7 HF为弱酸溶液的 pH向淀粉-KI 溶液中滴入少B 溶液变蓝色 过氧化氢的氧化性大于碘量过氧化氢溶液测量同浓度乙酸溶液和甲 甲酸的酸性大于乙酸的酸C 醋酸的 pH大于甲酸的 pH酸溶液的 pH 性向 2 支均盛有 2 mL 1.0mol·L-1一支试管出现红褐色沉的 KOH 溶液的试D 淀,另一支试管中最终没 K [Al(OH) ]>K [Fe(OH) ]管中,分别加入 2 滴 0.1 sp 3 sp 3mol·L-1有沉淀生成AlCl3和 FeCl3溶液高二化学试卷 第 2 页 共 6 页11.Mg/LiFePO4电池的电池反应为:xMg2++2LiFePO4 xMg ++2Li1-xFePO4+2xLi ,装置如题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放电时,Li+被还原B. 充电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C. 充电时,阳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LiFePO - +4-xe =Li1-xFePO4+xLiD. 放电时,电路中每流过 2 mol电子,有 1 mol Mg2+迁移至正极区12.室温下,用 0.100 0 mol·L-1NaOH -溶液滴定 20.00 mL 0.050 0 mol·L 1H2C2O4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题图所示。下列关于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 在整个滴定过程中,始终存在:c(H+)+ c(Na+) - - -=c(OH )+c(C2O42 )+ c(HC2O4 )B. 当 V[NaOH(aq)]=10.00 mL时:c(Na+)>c(C2O ) >c(HC -2O4 )> c(H2C2O4)C. 当 V[NaOH(aq)]=15.00 mL时:3c (Na+) -= 2c(C2O )+ 2c(HC2O4 )+2c(H2C2O4)D. 当 V[NaOH(aq)]=30.00 mL时:c(C2O ) -+2c(HC2O4 )+3c(H2C2O - +4)=c(OH )-c(H )13.反应:2SiHCl3(g) SiH2Cl2(g)+SiCl4(g),起始时,n( SiHCl3)=1 mol,恒容 1L容器。已知:x为物质的量分数。不同温度下x(SiHCl3)随时间的变化如题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1>T2B.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 K(T1)>K(T2)D. K(T1)=156.25×10-4高二化学试卷 第 3 页 共 6 页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61分)14.(15分)实验室模拟工业上用重晶石(BaSO4)制备 BaCl2并吸收尾气的过程如下:炭 盐酸重晶石矿 滤液高温焙烧 溶解 过滤 结晶 产物气体吸收(1)焙烧时 S元素被还原到最低价,同时产生 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际生产中必须加入过量的炭,同时还要通入空气,其目的是 ▲ 。(3)氯化钡的溶解度如题表所示。从滤液中得到氯化钡晶体的合适方法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溶解度 g/100g水 31.6 35.7 40.7 46.4 52.4(4)尾气 H2S可使用碱液吸收法或氧化还原法吸收。已知:Ka1(H2S)=1.07×10-7,Ka2(H2S)=7.1×10-15, Ksp(CuS)=1.27×10-36Ka1(H2CO3)=4.3×10-7,Ka2(H2CO3)=5.61×10-11,I:碱液吸收。常选用 NaOH或 Na2CO3溶液作吸收剂。①用过量 NaOH吸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Na2CO3溶液吸收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 。II:一种氧化还原吸收原理如题图所示③上述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 。④反应 II的平衡常数为 ▲ (填具体数值)15.(15分)燃煤烟气中的 SO2可用多种方法脱除。题 14 图I:氧化还原脱除法(1)使用碘液脱除的反应机理如题图 1所示。①SO2与 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将 H2SO4与 I2分离的方法是 ▲ 。③该方案的优点是 ▲ 。(2)用 NaClO碱性溶液催化脱除时,Ni2O3 的催化机理如下:a Ni - -( ) 2O3+ ClO → NiO2 + Cl ;题15图1(b)NiO + ClO-2 → [O]+ Cl-+Ni2O3 ;(c)SO2+[O] +H2O+ OH- → SO + H2O①活性氧[O]具有极强氧化性的原因是 ▲ 。②NaClO碱性溶液脱除 SO2的总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 。II:碱液脱除法(3)用 Na2CO3溶液、氨水脱除 SO2。已知 25℃时,含硫物种(即水溶液中 H2SO3、HSO 、SO )随 pH变化如图 2所示。高二化学试卷 第 4 页 共 6 页题15图 2 题15图 3①当用 Na2CO3溶液吸收 SO2至溶液的 pH为 4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②当用氨水吸收 SO2至溶液的 pH=7时,NH 与溶液中 HSO 、SO 的浓度关系是c(NH )= ▲ 。③由实验测得氨水脱除 SO2时,脱硫效率随 pH的变化如题图 3所示。在 pH<6时,随着pH增大,脱硫效率增大的可能原因是 ▲ ;在 pH大于 6时,随着 pH增大,脱硫效率变化不大的可能原因是 ▲ 。16.(15分)二氧化氯(ClO2)具有强氧化性,常用于污水处理。已知:ClO2是一种易溶于水的黄绿色气体,其体积分数超过 10%时易引起爆炸。I:制备和污水处理(1)以 H2O2作还原剂,在硫酸介质中还原 NaClO3制备 ClO2,并用制得的 ClO2处理含CN-废水。实验室模拟该过程的实验装置如下所示。①反应容器 B应置于 30 ℃左右的水浴中,目的是 ▲ 。②通入 N2的目的除了有利于将 ClO2排出,还有 ▲ 。③ClO2处理含 CN-废水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④装置 D的作用是 ▲ 。高二化学试卷 第 5 页 共 6 页II:制备和综合利用(2)以 FeS2作还原剂,在硫酸介质中还原 NaClO3制备 ClO2,同时得到 Fe2(SO4)3、Na2SO4。①上述反应中,当 1molFeS2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②上述反应后的混合液经初步处理,主要含有 Na2SO4和少量 NaClO3。用该混合液制备Na2SO4·10H2O的操作是 ▲ ,依次用冷蒸馏水和酒精洗涤 2-3 次、低温干燥。已知:NaCl、NaClO3溶解度曲线如题图 1和题图 2所示。供选试剂:0.1mol·L-1Na2SO3溶液、0.1mol·L-1硫酸、精密 pH试纸、蒸馏水。题16图 1 题16图 217.(16分)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应用广泛。Na2S2O3通常的制备反应为:Na2SO3+S=Na2S2O3。实验小组采用下列流程制备。反应为:Na2CO3+2Na2S+4SO2=3Na2S2O3+CO2(1)采用浓硫酸与废铜屑反应制备 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Na2S发生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上述制备反应过程中,产生 S的过程可描述为 ▲ 。(4)反应时先将 Na2CO3溶于水,再将 Na2S固体溶于 Na2CO3的溶液中,其目的 ▲ 。(5)采用下列实验步骤测定 Na2S2O3·5H2O产品的纯度:步骤 1:准确称取 8.00g样品,溶于水,加入适量助剂,配成 100mL溶液。步骤 2:称取 0.294gK2Cr2O7于碘量瓶中,加 20mL蒸馏水、5mL0.1mol·L-1H2SO4和20mL10%KI溶液使铬元素完全转化为 Cr3+,加水稀释至 100mL。步骤 3:用待测 Na2S2O3溶液滴定碘量瓶中溶液至浅黄色,向碘量瓶中加入 1mLl%淀粉,继续滴定至终点,消耗 Na2S2O3溶液 20.00mL。(已知:I2+2S2O =2I-+S4O )①写出“步骤 2”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试计算 Na2S2O3·5H2O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 ▲ 。高二化学试卷 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二化学答案.pdf 高二化学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