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1假期有收获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1假期有收获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假期有收获》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对暑假生活的积极情感,让他们深切感受到暑假带来的充实与快乐。
帮助学生树立对新学期生活的乐观态度,充满自信地迎接新的学习挑战。
【行为与习惯】
指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假期行为习惯,养成记录成长点滴的良好习惯。
通过实际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和调整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状态,学会合理调控日常行为。
促使学生养成有计划地规划长假生活的习惯,并持之以恒地将良好习惯融入日常生活。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清楚认识到暑假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明白用心度过暑假必然会有丰富收获。
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假期生活需要有明确的计划和清晰的目标,并掌握制定合理计划和目标的方法。
提升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能力,培养他们善于倾听他人意见、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的素养。
【过程与方法】
借助学生之间对暑期趣事的分享交流,引导他们品味暑假生活的收获,促使他们思考并解决暑假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增强他们对未来学习和假期生活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暑假生活的丰富内涵,只要用心度过就能有所收获。
(二)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较长时间的假期生活,尤其是在缺乏家长时刻监督的情况下。
引导学生在家长或老师的协助下,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且切实可行的生活目标,并通过努力将其实现。
三、教学过程
(一)欢乐开场,开启暑假回忆之旅
第一节点:趣味猜谜,引入主题
教师在课堂开始时,展示一个与暑假相关的谜语:“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我要……(打一活动)”引导学生猜出“放暑假”。
教师提问:“同学们,一提到暑假,你们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呢?”引发学生的热烈讨论,开启对暑假的回忆。
【设计意图】以轻松有趣的猜谜形式开场,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暑假的美好回忆,自然地引入课堂主题。
第二节点:暑假图片展,唤醒记忆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暑假活动图片,如旅行、游泳、参加夏令营、阅读课外书籍等。
每展示一张图片,教师都简要描述图片中的活动,并询问学生:“你们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呢?”让学生在观看图片的过程中,进一步唤醒对暑假生活的记忆。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图片展示,营造出浓厚的暑假氛围,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二)用心感受,探寻暑假的收获宝藏
第一节点:心灵之旅——老师的暑假故事
教师充满感情地讲述自己的暑假经历:“同学们,老师在暑假里也度过了一段非常有意义的时光。我参加了一次志愿者活动,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我还读了好几本有趣的书,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我也花时间陪伴家人,一起度过了许多温馨的时刻。”
展示相关的照片或小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老师的暑假生活。
教师引导:“老师在暑假里有这么多的收获,那你们呢?”
【设计意图】教师以自身的经历为示范,引发学生对自己暑假收获的思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第二节点:小组分享——我们的暑假收获
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内的交流分享:“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在暑假里的收获,可以是学到的新技能、读的好书、认识的新朋友,或者是其他让你觉得有意义的事情。”
为每个小组准备一张大白纸和彩笔,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收获简单地记录在白纸上。
教师在小组间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给予必要的指导和鼓励。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营造轻松自由的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技巧。
第三节点:精彩展示——分享我们的快乐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到讲台前向全班同学展示小组的讨论成果,分享小组内同学们的暑假收获。
其他小组的同学认真倾听,可以在展示结束后提出问题或发表自己的感受。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展示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收获和成长,同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感受暑假生活的丰富多彩。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促进全班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第四节点:心灵共鸣——共赏暑假诗歌
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一首关于暑假收获的诗歌:“暑假的时光,如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们成长的路。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突破;每一份坚持,都是一份成长。在欢笑与汗水之间,我们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友谊,收获了勇气。”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这首诗歌,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进一步深化对暑假收获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诗歌,让学生在优美的语言中感受暑假的美好和收获的喜悦,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三)小李的暑假,我们共同关心
第一节点:小李的暑假难题
教师播放微课《小李的暑假》(上篇),展示小李作为留守儿童,即将去爸爸打工的城市过暑假,但内心充满了担忧和不安的情景。
教师提问:“同学们,小李马上要去一个陌生的城市过暑假了,他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小李着想,思考可能出现的问题。
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提出自己的想法,如“小李可能会不适应城市的生活环境”“他可能会想念家乡的小伙伴”“他不知道怎么和爸爸相处”等等。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小李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同情心和同理心,培养他们关心他人、换位思考的能力。
第二节点:为小李出谋划策
教师继续播放微课《小李的暑假》(中篇),展示小李在城市里遇到的一些具体困难,如迷路、不敢与人交流等。
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帮助小李解决这些困难。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或几个问题进行重点讨论,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小组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小组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进行补充和评价。
教师对学生们提出的方案进行总结和整理,引导学生思考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自己可以学到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和方案汇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让学生明白在面对困难时,要勇敢地寻求帮助和支持。
第三节点:小李的成长与快乐
教师播放微课《小李的暑假》(下篇),展示小李在大家的帮助下,逐渐适应了城市生活,度过了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暑假的情景。
教师提问:“看到小李的变化,你们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学生们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升华,强调关爱他人、互相帮助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通过小李的故事结局,让学生感受到付出爱心和努力所带来的积极变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四)合理规划,迎接美好假期
第一节点:暑假生活小调查
教师发放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暑假作业的完成情况(如完成时间、完成质量等)、每天的作息时间、参加的兴趣班或课外活动等。
学生认真填写调查问卷,教师收集并进行统计分析。
教师根据调查结果,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和情况,如大部分同学在暑假前期就能完成作业,而少数同学临近开学才匆忙赶作业;有些同学每天作息规律,而有些同学则经常熬夜等。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从这些调查结果中,你能发现什么问题?什么样的暑假生活安排才是更合理的?”
【设计意图】通过小调查,了解学生暑假生活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为后续的规划指导提供依据。
第二节点:小红和小美的不同假期
教师播放视频《小红和小美的暑假》,视频中小红制定了详细的暑假计划,合理安排学习、运动和娱乐时间,度过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小美则没有任何计划,整天沉迷于电子游戏和电视,导致开学前手忙脚乱。
教师提问:“小红和小美的暑假生活有什么不同?你更赞同谁的做法?为什么?”
学生们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引导学生从时间管理、学习效果、身心健康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教师总结:“小红的暑假生活因为有了合理的计划而变得丰富多彩,小美则因为没有计划而浪费了很多时间。所以,我们要向小红学习,学会合理规划假期。”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鲜明的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合理规划假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假期观念。
第三节点:制定我的假期计划
教师发放“我的假期计划”表格,指导学生如何填写,包括设定假期目标(如学习目标、阅读目标、运动目标等)、安排每天的活动时间、制定自我监督和评估的方法等。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填写假期计划表格。教师在教室里巡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填写完成后,学生们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假期计划,听取小组成员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计划。
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假期计划,并简要说明制定计划的思路和理由。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补充。
教师对学生们的假期计划进行总结和点评,肯定学生们的积极思考和认真态度,同时提出一些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制定假期计划,培养他们的规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小组交流和全班展示,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
第四节点:坚守计划,收获成长
教师强调制定计划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教师建议学生将自己的假期计划贴在显眼的位置,每天对照计划进行自我监督和评价。
教师鼓励学生在假期结束后,对自己的假期生活进行总结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有哪些收获和不足之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执行力和自律意识,让他们明白只有将计划付诸实践,才能真正实现成长和进步。
(五)拓展延伸,延续假期的精彩
第一节点:假期日记
教师布置作业:“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假期里,希望大家能每天写一篇假期日记,记录自己的假期生活和感受。”
教师提示学生可以从当天的活动、收获、遇到的问题等方面入手,真实地记录自己的假期经历。
【设计意图】通过写假期日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同时让学生更好地回顾和总结自己的假期生活。
第二节点:亲子互动
教师建议学生邀请家长一起参与假期活动,如共同完成一项家务、进行一次户外运动、阅读一本好书等,并与家长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师提醒家长要给予孩子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共同度过一个温馨、有意义的假期。
【设计意图】加强亲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进亲子关系,同时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成长和需求。
第三节点:假期成果展示
教师告诉学生,在开学后的第一周,将组织一次假期成果展示活动,让大家分享自己在假期中的收获和成长。
学生可以选择以照片、日记、手工艺品、表演等形式展示自己的假期成果。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让学生在分享中互相学习和进步。
(六)总结升华,期待美好未来
第一节点:回顾与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暑假的收获、小李的故事、合理规划假期的重要性以及制定假期计划的方法等。
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暑假生活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受?”
学生们纷纷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加深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总结能力。
第二节点:展望与祝福
教师充满激情地说:“同学们,暑假是我们成长的黄金时期,希望大家能够用心去度过这个美好的假期,收获知识、收获快乐、收获成长!相信在新的学期,你们一定会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的挑战!”
教师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在音乐声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鼓励和祝福,让他们带着对暑假的期待和信心离开课堂,为即将到来的假期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