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8.(5分)2023年12月,一则“1998年,仅3.个月大的男婴(化名小帅)遗失,25年后一家团聚”的话题引起大家关注。研究人员依据眼睛的宽度等20个人脸特征,通过“跨年龄同亲缘人脸比对算法”,在人群中匹配到小帅,最终通过“DNA亲子鉴定”确认了亲子关系。关于寻亲,其实我国古代就有滴血认亲的说法。提到血液,我们生物课堂上学过的ABO血型系统,将血液分为A型、B型、0型和AB型四种。请结合遗传学知识,回答问题。(1)血型和眼睛的宽度等特征,都被称为生物的0(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父母将控制脸部特征的基因经(细胞)传递给小帅。小帅体细胞中的23对染色体,从母亲那获得·条染色体,从父亲那获得X染色体的可能性为(3)我国将“现代寻亲技术”用于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遗骸身份的确认。关于寻亲,试从AB0血型系统中同一血型人数或亲子代的血型角度,谈谈不采用“滴血认亲”的原因是29.(8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下图是小秦的旅行路线。请你帮助小秦完善其旅行分享。第二站青海省第一站云南省青海湖鸟岛第三站陕西省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毛乌素沙地(第29题图)】(1)第一站:这里高温多雨,植被丰富。而我曾经去过的撒哈拉沙漠的北部高温干旱,植物十分稀疏、种类单一。导致两地植物种类差异巨大的非生物因素是(2)第二站:这里是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水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我观察环颈鸻(hg)时,了解到的捕食关系如下表:捕食者昆虫环颈鸻跳鼠赤狐被捕食者植物昆虫植物、环颈鸻环颈鸻、跳鼠其中包含环颈鸻的食物链有条。环颈鸻的捕食者之间的关系是表中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的生物成分是(3)第三站:1957-2020年,毛乌素沙地的红石峡沙地植物园,植被覆盖率从1.8%增长至67%,植物种类从20多种增长至500多种。现在的毛乌素沙地生物种类丰富,直观体现了多样性,这使毛鸟素沙地的能力增强。昔日的“沙进人退”变成了如今的“绿进沙退”。国际社会纷纷点赞:“世界沙漠化防治看中国!”(4)旅行中,感受到我国幅员辽阔、环境多种多样。这充分地体现了我国是某一种多样性丰富的国家之一。请你写一条保护该多样性的宜传语(限20个字以内,2分):生物学试卷A第7页(共8页)30.(10分)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史已超过四千年。小秦参与了学校开展的小麦种植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小秦笔记中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模式图。请回答问题。【实践前准备】种植小麦前,小秦搜集了相关信息:信息一:小麦种子实际上是果实,由果皮、胚芽果皮和种皮种皮、胚和贮藏营养物质的胚乳组成。胚轴胚根②信息二:奶奶提到“要吃白馍馍,麦种④胚芽泥窝窝”“播种小麦时要看看土壤墒情”。胚轴信息三:一株小麦一生可以长出7万多种皮胚根条根,总长超过500米,全部根毛连起来可达2万米。(第30题图)【实践中体验】种植小麦的过程中,小秦进行了观察思考:(1)拿到小麦种子,观察并结合信息一得出:小麦种子中贮藏营养物质的结构与图中的(填序号)相似。(2)信息二暗含小麦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据此,小秦在播种前查看了墒情。(3)查看麦田时发现,南面围墙阴影下的麦苗长势不良,其余麦苗长势喜人。由此可知,麦苗生长过程中制造有机物的生理活动所需条件是。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小麦抽穗、开花。小麦花经历传粉和受精,最终花中的发育成小麦种子中的胚。(4)收割完小麦后,小秦拔出麦茬,看到有多条根。结合信息三,发达的根系对小麦生活的意义是【实践后探究】收获小麦后,小秦进行了探究活动:(5)一般提高小麦产量常施用化肥。望着收割后遗留的小麦秸秆,提出问题:“秸秆还田配合施用化肥,能否减少化肥用量?”为此,小秦查阅了有关论文,相关实验数据如下表:“秸秆还田配合施用化肥用量对小麦亩产量的影响”实验数据表组别秸秆还田情况施用化肥用量(%)亩产量(公斤)1组全部还田90348.42组全部还田80383.23组全部还田70274.34组不还田100274.1注:化肥用量100%是指不还田情况下的常规用量。①据表中数据,亩产量最高的是组。全部还田情况下,只考虑化肥成本,每公斤小麦投入成本最高的是组。②由表中数据可看出:秸秆还田配合施用化肥,小麦亩产量(填“增加”“减少”或“不变”)。说明秸秆还田配合施用化肥(填“能”或“不能”)减少化肥用量。(6)请列举一条生产生活中利用秸秆的具体做法:」生物学试卷A第8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