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小学语文三下八单元《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学生能选一种动物作为主角,大胆展开想象,编写一个童话故事。
学情分析
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编写童话的能力。但是需要引导学生大胆展开想象,编写童话故事,并把童话故事编写得丰富、奇异、吸引人。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借助示意图,选择一种动物作为主角,展开大胆想象创编童话。
2.迁移课文学习经验,学习课文写作方式进行创编。
3.愿意与同学交流如何想象、创编童话,体会习作乐趣,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习作。
4.能够根据习作要求,正确评价他人习作。能够听取他人意见,进一步修改习作。
(二)教学重难点
借助示意图,选择一种动物作为主角,展开大胆想象创编童话。能够根据习作要求,正确评价他人习作。能够听取他人意见,进一步修改习作。
教学设计——第1课时
【环节一:前置学习】
(一)教师课堂行为
布置课前题:
1.你能向全班推荐一篇你最喜欢的童话吗?并说一说你最喜欢的一个情节或你为什么喜欢它?
2.你能说一说童话的特点吗?
(二)学生学习活动
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童话向大家推荐一篇童话,并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原因。主要应该引导学生理解何为“离奇的想象”。学生迁移三年级上学期所学的“童话的特点”这一知识点,为本单元学习打下基础。
【环节二:推荐阅读,激趣导入】
(一)教师课堂行为
1.教师:大家肯定都读过许多童话,谁能向大家推荐推荐你喜欢的童话吗?可以说说你最喜欢的第一个情节或者你什么喜欢它?
引导学生对自己喜欢的童话进行交流,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应该着重引导学生理解童话往往具有“奇异”的特点。
2.教师:上个学期,我们一起总结了童话的特点,谁能帮大家回忆一下?
出示:①大胆的想象;②拟人;③告诉我们一个人生道理。(板书)
3.教师:今天我们继续来一起学习如何编好童话,想一想怎么样才能做到“大胆的想象”呢?
引导学生关注习作提示。
(二)学生学习活动
1.分享自己喜欢的童话,并交流推荐这篇童话的原因或一个自己喜欢的情节。
2.迁移上学期知识,引导学生再次感知童话特点。
3.思考如何做到“大胆的想象”,阅读习作提示。
【环节三:绘制示意图,引导想象】
(一)教师课堂行为
1.教师:语文书上一共为大家展示了四幅图,请大家说说这幅图讲了什么事情呢?
引导学生观察图一。
出示会飞的母鸡
2.教师:大家能说一说这幅图中哪里展示了“大胆的想象”吗?
引导学生理解可以通过让动物失去原来的主要特征这一方式实现大胆的想象,如:图一中母鸡是不会飞的,但是在童话中让它失去了原来的主要特征,具有的新的特性。(板书:失去了原来的主要特征)
3.教师:一只不会飞的母鸡会飞了,它的生活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呢?后来又发什么了哪些奇异的故事呢?请进行小组交流,试着把你们的想法填在示意图里吧。
出示示意图
4.教师:哪个小组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交流呢?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教师重在引导,学生想象在情境中合理即可。
(二)学生学习活动
1.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中展示的内容,并做详细描述。
2.学生体会“动物失去了原来主要的特征”是大胆想象的一种方式。
3.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合作想象,填写示意图。
4.学生结合示意图进行小组展示。
【环节四:思维迁移,学生想象】
(一)教师课堂行为
1.教师:这只母鸡因为会飞了,经历了如此奇妙的事。书上还有几幅图,让我们一起想一想它们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之后又经历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2.教师:请小组内交流,每组推选一个最有趣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二)学生学习活动
1.学生阅读其他图片,明确其他三幅图中动物拥有的新的主要特征为:蚂蚁的个头比树还大;老鹰变得胆小如鼠;蜗牛变得健步如飞。
2.学生小组交流推选故事,之后进行全班交流。
教学设计——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习作乐趣,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习作。
2.能够根据习作要求,正确评价他人习作。
3.能够听取他人意见,进一步修改习作。
教学环节
【环节一:回顾要求,自读修改】
(一)教师课堂行为
教师:请大家再次阅读自己的作文,可以从两方面检查自己的作文。一是内容上,大家可以参看“自己评”评价单。二是语言上,检查有没有丢字拉字、错别字及病句。请大家用修改符号修改。
出示评价单(自己评)
你的作文主角是一只动物吗?达到得一颗
你的作文中有对话吗?达到得一颗
你的作文中主角有了新特征吗?达到得一颗
你的作文中主角的生活有了变化吗?达到得一颗
你的作文中主角后来又经历了别的有趣的事情了吗?达到得一颗
你的作文传达了一定的道理了吗?达到得一颗
(二)学生学习活动
根据自评清单进行修改,教师在行间巡视时有问题及时询问。
【环节二:习作分享,师生交流】
(一)教师课堂行为
1.教师:这里有一篇特别有趣的童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范文《会飞的母鸡》
2.教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这篇童话好在哪里呢?
3.教师:谁来说一说?
教师小结:本篇童话符合本次习作的要求,展开了大胆的想象,主人公母鸡失去了原来的特征,有了一个新特征,之后发生了一系列有趣的变化。文中还使用了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生动有趣。
(二)学生学习活动
1.师生共读童话。
2.学生小组交流范文的优点。
3.全班交流。
预设:
①作文中出现了很多人物。
②有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
③母鸡失去了本来的特征,有了一个新的特征,使得它的生活发生了改变。
④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环节三:共评习作,师生交流】
(一)教师课堂行为
1.教师:这是咱们班一位同学的作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范文《胆小如鼠的老鹰》
2.教师:请大家看看自己手中的评价单,和小组同学说一说怎么改能更好呢?
教师小结:在习作中,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能够特出人物性格,应该补充一些内容。老鹰失去了原本的特征后,后来发生的变化应该着重描写。
3.教师:小组合作试着改一改。
4.教师:谁愿意把自己修改后的作文念给大家听一听呢?
出示修改后的《胆小如鼠的老鹰》
5.教师:通过我们刚才的修改,童话故事编得越来越生动、有趣了。课后,请同学们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工整地抄写在习作本上。
(二)学生学习活动
1.师生共读习作。
2.师生交流本篇习作应该如何修改。
预设:
①描写不生动,应该加入更多的动作描写及语言描写。
②老鹰变得胆小后,它发什么样的变化没有说清楚。
③老鹰最后改变了吗?故事的结局没说清楚。
3.学生小组交流。
4.学生展示。
5.学生明确作业要求,抄写习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