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二下19《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耷、咦”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会写“扇、慢”等8个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生词。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问句。3.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4..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2.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大象的心理变化。【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明白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人云亦云。【教学过程】环节一:板书导入1、板书:大象的耳朵2、大象耳朵的特点(课件出示:大象卡通图,耳朵特别醒目。)师:小朋友,看图,你觉得大象的耳朵有什么特点呢?生:很大。生:大象的耳朵是下垂的。师:课文中是怎么写大象耳朵的特点的呢?生:耷拉着。(思路:理解“耷拉”。)(思路:板书,出图,口语交际,大象耳朵大的特点,耷拉的特点。)师:你看大象的耳朵像什么呢?生:扇子。(出示扇子实物教具,也可以剪成扇子的样子。)师:请你用扇子扇一扇。生用扇子扇一扇。师:看,这就是大象耳朵的作用。平时啊,大象就是这样一直扇啊扇,它为什么要一直扇啊?我们平时为什么扇扇子啊?生:很热的时候。生:善扇子是为了散热。师:大象扇耳朵是为了散热。师:大象在森林里,森林里有很多小虫子。生:大象扇耳朵是为了赶虫子。师:可见,大象的耳朵是非常有用的。就是要又大又垂又薄,像扇子一样,才能不挺得扇,才能散热,赶虫子。师:孩子们,这是大象耳朵天生的样子。板书:大象 (耷拉 天生)3、理解“天生”贴图:兔子、马、山羊、猎犬师:你发现了吗?他们的耳朵天生是什么样子的?生:他们的耳朵天生是竖起来的。(思路:老师一定要回分析教材,设计教学。)4、板书: 我 大象 耷拉 天生人家 兔子、马、山羊、猎犬 竖着 天生(思路:带孩子理解本篇文章的儿童哲学“人家是人家,我是我”。)5、朗读第1段,总结巩固环节二:精讲样本(2-5段)1、朗读第2-5段2、对话的朗读指导(1)课件出示:小兔子的话(第3段)师:读好这句话,读好三个词。生:“咦”“啊”“怎么”师:“咦”表示小兔子很好奇,要引起大象的注意,发音要响,音要亮,要拖长。学生朗读师:“啊”小兔子特别关心大象,拖长音。学生朗读师:“怎么”关心的是意外的发现,“你的耳朵怎么就耷拉下来了”学生朗读(思路:指导就是一直带着孩子,反复读,至少“咦”四五遍,“咦”的感觉就出来了。)(思路:课件中进行批注,理性教学。)(2)出示课件:大象说的话(第4段)师:大象是怎么说的呢?生:我生来就是这样啊。师:这句话中有一个很关键从词语,你觉得是哪个呢?生:生来师:“生来”是什么意思生:本来。师:原原本本的。师:可见,大象指导自己的特点吗?生:知道。师:可见大象很有自知之明。师:可见,大象是认识自己的,他不觉得奇怪。所以我们读的时候就要非常的稳重。师:我生来就是这样的。师:大象很笃定,坚信,你试着读一读。学生朗读(3)出示课件:师:小兔子之前不知道,现在小兔子有答案了吗?生:有了。师:小兔子的答案是什么?生:大象的耳朵一定是有毛病了。师:什么是“毛病”?(思路:片段教学多维度展开,留下深刻印象。)生:毛病就是病。生:就是得病。生:就是坏了。师:可见大象怎么了?生:生病了。师:怎么判断出大象生病了呢?生:大象的耳朵没有竖着的板画:兔子竖着的耳朵师:大象的耳朵是什么样呢?生:耷拉着。师:可见,小兔子的判断就是,和我一样就是? 生:没病。师:和我不一样就是? 生:说明有毛病。师:你认可小兔子的判断吗?生:不认可。 师:小兔子认为自己的答案对吗?生:特别对!师: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特别坚定。谁来读?生朗读。师:读到大象害怕,谁来读?生朗读。师:读到大象心理发慌,谁来读?生朗读。师:读到大象未来要把耳朵撑起来要治这个毛病。谁再来读一读?生朗读。 (想法:每天时不时练习的话,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妥妥的。)(梳理:小兔子是怎么判断?和我一样,没病;和我不一样,有毛病。你觉得小兔子的判断对不对呢?设置悬念。不对。但是大象心理会怎么想呢?)3、拓展:大象心里会怎么想呢?(大象的想法开始有一点动摇了。)学生自由交流。生:可能我有点病。生:为什么我的耳朵立不起来?生:……师:大象可能会反反复复。(思路:经典的样本段落。为课堂而生,把自己放下。身体表情所有动作都是为教学而生的,教学姿势训练成空姐,明年再见。朗读就是一惊一乍,错落有致,朗读就要在10分钟之内点燃自己所有的生命,整个生命的投入。)4、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理念:第一课时才是精彩,小朋友如初恋一般接触这一篇课文)环节三:拓展迁移(思路:每篇课文打造好样板段,迁移越来越快,学得越来越好。)1、大象又遇到了哪些小伙伴呢?生:小样,小鹿,小马,小老鼠。(这些小动物的耳朵都是竖着。)2、朗读第6段,小羊和大象的对话对比朗读小兔和小羊的对话“咦”表示疑问,调子拖长,声音提高,读出惊讶,读出疑惑。没有“咦”,要更好的读好“啊”“怎么”,读出惊讶,读出疑惑。3、读第7段(解读:三个小动物,没有对话。接下去百字说话,自由发挥,补充说话。低段学生对话的话术。)(思路:片段结构)(成长:《教作文与交作文》。老师上课很轻易让学生模仿,批判《杨氏之子》模仿,抵挡,没有思维含量。)1)回忆2-5段(怎么问、怎么说、怎么回答)2)找到关键节点:咦、啊、怎么。3)模版:小鹿问: 咦…… 啊…… 怎么……(关键词在句子中标注,用关键词填充内容,找准句子中的关键词汇 整个课是一气呵成的。依据学习的规律 这样学 小朋友模仿的非常到位 给孩子一些帮助。给学生话语模版,不是支架。)大象回答:我生来就是这样啊。小鹿说:你看我的耳朵是……你的耳朵是……你一定是出冒病了。生:小鹿说……生:小马说……生:小老鼠说……4)朗读第8段师:我们发现大象此时说的是?生: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师:而且他还想让耳朵?生:竖起来。师:如果大象这么说,可见有毛病就是耳朵耷拉;没毛病的时候耳朵竖起来。但大象忘记了自己生来就耷拉着,人家生来就竖着的。师:可见,大象此时他还认识自己吗?生:不认识了。(思路:朗读,关键词批注。)(思路:8段,关键词“毛病”,大家都说大象有毛病,说着大象也觉得有毛病。①毛病就是耷拉,没毛病是竖着。②耷拉是生来,生来就有毛病,大象此时怀疑自己生来就有毛病,此时还认识自己吗?不认识了。444,度第4段)读第4段:师总结:第4段,认识自己;第8段,大象怀疑自己。从认识到怀疑,大象有了变化。环节四:精读9-13段朗读第9-13段1、大象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生: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师:大象想的是?生:耳朵要竖。师:大象做的是?生:用竹竿把耳朵撑起来。师:什么是竖起来呢?生:竖着的耳朵,直立着,是生来就是竖的。师:撑着的耳朵,是后来做的,用竹竿撑起来的。有竹竿就撑起来,没竹竿就耷拉下来。(辨析:“”竖和“撑”,辨析“生来”和 “后天”, 生来代表自己本来属性,代表大象认识自己。)2、当大象把耳朵撑起来遇到的麻烦又是什么?生交流。师:为什么会这样呢?生:大象的耳朵生来就有散热和赶虫子的作用。师:后来改了,既不能散热也不能赶虫子。师:后来的改变,都让大象越活越烦恼,越活越头疼。(前提:大象耳朵的功能 生来耷拉。9-13:怎么想怎么做?想竖,做撑。人家是生来,大象是后来改变而来的竖。改变的结果是烦恼和头疼。为什么烦恼头疼呢?因为大象生来的耳朵功能就是散热和赶虫子。可见,当你按照自己本来的生活改变时候,就是两个结果,头痛和心烦。) (思路:认识自己-怀疑自己-欣赏自己)3、朗读12-13段(1)大象的想法师:大象的想法是什么呢?生:大家是人家,我是我。(2)“我”和“人家”的耳朵不同师:文中出现的我是?生:大象。师:文中出现的人家是?生:小兔子、小马、小羊、小鹿、小老鼠。师:人家的耳朵是竖着的,我的耳朵是耷拉着 。板书: 人家 我小兔子、小马、小羊、小鹿、小老鼠 大象 竖 耷拉(3)“我”和“人家”不同耳朵的不同作用师:小兔子的耳朵为什么是竖着? 生:天生的。因为小兔子的耳朵天生是竖着的。师:“我”的耳朵为什么耷拉着?学生自由表达。(4)师总结:①天生最好我们每个人,不管是大象还是大象的朋友,都要认识自己 ,天生的就是最好的。②人家的耳朵有人家的好处(天生的都有独特的好处 )小兔小羊、小鹿它们耳朵竖起来有什么好处?听觉更灵敏 有天生的好处;③“我”的耳朵有我的好处(学会欣赏自己)大象耳朵天生耷拉的好处是散热和赶虫子。(思路:二年级怎么讲哲学?)环节五:梳理·提升1、课后第二题: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生:起初认识自己,后来怀疑自己,再到最后欣赏自己 。2、课后第三题 ① 每个人都说说自己的特点。②说说你的同桌有什么特点?③说说你好朋友的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大家的特点合起来,就是一个集体,我们是一个百花齐放、团结有爱的大集体。课堂总结:别人说好的,也不一定就是好的,只有自己感觉舒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现象,比如一个小姑娘穿着一身衣服,本来很漂亮,这时别人说了一句“这衣服不好看,太花了”。她就回家非让妈妈给她买新衣服。其实她应该有主见,自己觉得花衣服穿在身上漂亮就行了,不能听见别人的评价就盲信盲从,她应该像大象一样有这样的意识:“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