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教科版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教科版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度六年级学业质量监测
综合(科学)
答题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道德与法治、科学两部分,共4页,满分50分,道德与法治25分,科学25分。考试时间50分钟,闭卷考试。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答选择题时使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号的选项字母涂满、涂黑。如需修改,请用绘图橡皮轻擦干净再选涂其他选项。
4.答非选择题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题区域书写答案。注意不要答错位置,也不要超界。
5.本试卷为道德与法治、科学合卷,请注意分配答题时间。
一、我会填空。(每空0.5分,共4分,请在答题卡上填写正确答案。)
1. ___________在他的论著《物种起源》中提出了生物进化的理论。
【答案】达尔文
【解析】
【详解】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科学巨著《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的思想。他提出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大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界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
2. 港珠澳大桥是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隧为一体的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答案】 ①. 桥 ②. 岛
【解析】
【详解】港珠澳大桥全长55千米,它是集桥、岛、隧为一体的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由海中部分主体工程、两个口岸人工岛、三条连接线组成。其建设难度极大,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仅专利就达400项之多,在多个领域填补了空白。
3. 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看到的图像变___________,视野变___________。
【答案】 ①. 大 ②. 小
【解析】
【详解】显微镜放大的倍数越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会减少。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看到的图像变大,视野变小。
4. 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中,体积最大的是_________,体积最小的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木星 ②. 水星
【解析】
【详解】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太阳系的行星体积从大到小依次为: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所以体积最大的行星是木星,体积最小的是水星。
5. ( )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础。
【答案】生物多样性
【解析】
【详解】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础。生物的多样性对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维护地球环境也具有重要意义。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要保护它们生存的环境。
二、我会选择。(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6. ( )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A. 细胞 B. 器官 C. 组织
【答案】A
【解析】
【详解】略
7. 同学们在早上上学时看到太阳从东边升起,下午放学时看到太阳从西边落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地球公转 B. 地球自转 C. 月球公转
【答案】B
【解析】
【详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所以小红在早上上学时看到太阳从东边升起,下午放学时看到太阳从西边落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地球自转。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8. 工程与技术的关系是( )。
A. 技术决定工程
B. 工程决定技术
C. 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
【答案】C
【解析】
【详解】工程是将自然科学的理论应用到具体工农业生产部门中形成的各学科的总称。工程依赖技术的发展,技术是实现工程的手段,工程与技术互相促进,相互发展。
9. 下面不属于斜面应用的是( )。
A. 盘山公路 B. 跷跷板 C. 螺丝钉
【答案】B
【解析】
【详解】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可用于克服垂直提升重物之困难;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生活中应用斜面的地方很多,如“S”形的盘山公路、各种斜坡、各种刀刃、螺丝钉的螺纹,高架桥的引桥等。跷跷板应用杠杆原理。
10. 东南亚的热带森林中,生活着一种体表长有皮毛、善于攀爬和滑翔、胎生、用乳汁喂养幼仔的动物。根据以上信息,这种动物属于( )。
A. 爬行动物 B. 哺乳动物 C. 鸟类
【答案】B
【解析】
【详解】哺乳动物主要特征是:身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用肺呼吸;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脑较大而发达;哺乳;胎生。哺乳和胎生是哺乳动物最显著的特征。根据给出的信息分析,体表长有皮毛、善于攀爬和滑翔、胎生、用乳汁喂养幼仔的动物。可以判断这种动物是哺乳类动物,故B符合题意。
11. 银河系的直径约有( )。
A. 1光年 B. 10光年 C. 10万光年
【答案】C
【解析】
【详解】天文学家使用了一个非常大的距离单位是光年,它等于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银河系的直径约10 万光年,太阳系位于距银核2.3万光年的旋臂上。
故选:C。
三、我会判断。(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正确涂“A”,错误涂“B”。)
12. 中国所有城市迎来黎明的时间是相同的。( )
【答案】×
【解析】
【详解】由于地球围绕自轴自西向东的转动,所以东边的地点时间早于西边的地点。东经度数越大,日出时间越早,西经度数越小,日出时间越早。中国所有城市迎来黎明的时间是不相同的。
故题干说法错误。
13. 利用斜面从低处往高处搬运物体比直接从低处往高处搬运物体要省力。( )
【答案】√
【解析】
【详解】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故利用斜面从低处往高处搬运物体比直接从低处往高处搬运物体要省力,这种说法正确。
14. 无论哪一类工程项目,都包含了大量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技术。( )
【答案】√
【解析】
【详解】工程建设需要运用相关科学知识以及技术支撑来完成,建设工程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推动了技术的发展。工程与技术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每一项工程都包含了大量的科学原理,应用了大量的科学技术,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就不可能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
题干说法正确。
15. 从不同角度看“北斗七星”的模型,看到的图形都是一样的。( )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由于北斗七星并不是球对称的,所以在不同的角度看得到的图像不是相同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6.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涉及的变化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
【答案】×
【解析】
【详解】物理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铁杵磨成针的过程中只是铁的大小、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题干说法错误。
四、我会探究。(第一题2分,第二题5.5分,第三题2.5分,共10分。请在答题卡上填写正确答案。)
17. 在学习了《电和磁》一课后,小明同学就迷上了电磁铁,回家后,就寻找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1)小明找来导线、铁芯、电池,组装好电磁铁,要使电磁铁吸引更多的大头针,小明在操作时应采用的方法是( )。
A. 增加电池数量 B. 增加大头针数量 C. 改变电池方向
(2)如下图所示,小明将导线缠绕在四个铁芯上,并接通电源。
①若将小磁针的S极靠近丁的右端,小磁针被吸引,则丁的右端是_________。
A.S极 B.N极 C.S极和N极都有可能
②用甲和丁两个电磁铁做对比实验,可以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
【答案】(1)A (2) ①. B ②. 线圈缠绕方向与磁极的关系
【解析】
【分析】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线圈的圈数和电流的大小有关系。电磁铁的磁极与电流的方向和电磁铁中导线的缠绕方向有关。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对比实验只有一个条件是不同的,其它条件是相同的。
【小问1详解】
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线圈的圈数和电流的大小有关系,所以增加电池的数量可以增加电磁铁的磁力大小。
A符合题意,故选A。
【小问2详解】
①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若将小磁针的s极靠近丁的右端,小磁针被吸引,则丁的右端是N极。
B符合题意。
②用甲和丁两个电磁铁做对比实验,其它条件相同,只有线圈缠绕的方向不同,所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线圈缠绕方向与磁极的关系。
18. 某同学在认识星座时候建立如甲图的星座模型。
(1)甲图中的星座模型模拟的是_________,一个个橡皮泥小球代表的是组成星座的每一颗___________。
(2)在北部天空的___________星座上有著名的北极星,它是一颗不太亮的星星,就在乙图中勺口两颗星向前延伸___________倍距离的地方。
(3)请根据上面乙图找出北极星并画上“☆”标识。
【答案】(1) ①. 北斗七星 ②. 恒星
(2) ① 小熊 ②. 5
(3)
【解析】
【18题详解】
北斗七星位于大熊座,是由七颗构成,在天空中呈勺子的形状。甲图中的模型模拟的是北斗七星,一个个橡皮泥小球代表的是恒星,用投影从正面角度照射,看到影子形状像勺子。
【19题详解】
为了便于辨认,我们把星空划分成不同的区域,称为星座,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北斗七星,在北部天空的小熊星座上有著名的北极星,它是一颗不太亮的星星。把北斗七星勺口两颗星向前延伸5倍距离的地方,有一颗不太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
20题详解】
根据乙图的北斗七星可以找到北极星,把北斗七星勺口两颗星向前延伸5倍距离的地方,有一颗不太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
19. 在学习了“物质的变化”单元后,科技社团的同学们向大家展示了他们的新魔术——“空瓶吹气球”。他们将事前准备好的白色粉末倒进气球内,在透明玻璃瓶内装上一定量带有酸味的无色液体,最后把气球口套在玻璃瓶口上。待表演时,只需要将气球内的粉末抖落到瓶中与液体混合,气球就被“吹”大了。
(1)根据这学期学习的知识和你的判断,这种白色粉末可能是___________,无色液体可能是_________。
(2)上述变化属于( )。
A. 物理变化 B. 化学变化 C. 无法确定
(3)使气球鼓起来的气体是( )。
A. 氦气 B. 空气 C. 氢气 D. 二氧化碳
(4)表演完成后,同学们取下吹大的气球并扎紧口子,放手后,气球会( )。
A. 往天上飞 B. 悬浮空中 C. 往地上掉 D. 不确定
【答案】(1) ①. 小苏打 ②. 白醋 (2)B (3)D (4)C
【解析】
【分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
【小问1详解】
根据这学期学习的知识判断,这种白色粉末可能是小苏打,带有酸味的无色液体可能是白醋,因为小苏打与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够将气球鼓起来。
【小问2详解】
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故上述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小问3详解】
小苏打与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够将气球鼓起来。
故选D。
【小问4详解】
表演完成后,同学们取下吹大的气球并扎紧口子,放手后,因为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故气球会往地上掉。
故选C。2023-2024学年度六年级学业质量监测
综合(科学)
答题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道德与法治、科学两部分,共4页,满分50分,道德与法治25分,科学25分。考试时间50分钟,闭卷考试。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答选择题时使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号的选项字母涂满、涂黑。如需修改,请用绘图橡皮轻擦干净再选涂其他选项。
4.答非选择题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题区域书写答案。注意不要答错位置,也不要超界。
5.本试卷为道德与法治、科学合卷,请注意分配答题时间。
一、我会填空。(每空0.5分,共4分,请在答题卡上填写正确答案。)
1. ___________在他的论著《物种起源》中提出了生物进化的理论。
2. 港珠澳大桥是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隧为一体的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3. 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看到的图像变___________,视野变___________。
4. 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中,体积最大的是_________,体积最小的是___________。
5. ( )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础。
二、我会选择。(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6. ( )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A. 细胞 B. 器官 C. 组织
7. 同学们在早上上学时看到太阳从东边升起,下午放学时看到太阳从西边落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地球公转 B. 地球自转 C. 月球公转
8. 工程与技术的关系是( )。
A. 技术决定工程
B. 工程决定技术
C 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
9. 下面不属于斜面应用是( )。
A 盘山公路 B. 跷跷板 C. 螺丝钉
10. 东南亚的热带森林中,生活着一种体表长有皮毛、善于攀爬和滑翔、胎生、用乳汁喂养幼仔的动物。根据以上信息,这种动物属于( )。
A. 爬行动物 B. 哺乳动物 C. 鸟类
11. 银河系的直径约有( )。
A. 1光年 B. 10光年 C. 10万光年
三、我会判断。(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正确涂“A”,错误涂“B”。)
12. 中国所有城市迎来黎明时间是相同的。( )
13. 利用斜面从低处往高处搬运物体比直接从低处往高处搬运物体要省力。( )
14. 无论哪一类工程项目,都包含了大量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技术。( )
15. 从不同角度看“北斗七星”的模型,看到的图形都是一样的。( )
16.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涉及的变化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
四、我会探究。(第一题2分,第二题5.5分,第三题2.5分,共10分。请在答题卡上填写正确答案。)
17. 在学习了《电和磁》一课后,小明同学就迷上了电磁铁,回家后,就寻找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1)小明找来导线、铁芯、电池,组装好电磁铁,要使电磁铁吸引更多的大头针,小明在操作时应采用的方法是( )。
A. 增加电池数量 B. 增加大头针数量 C. 改变电池方向
(2)如下图所示,小明将导线缠绕在四个铁芯上,并接通电源。
①若将小磁针的S极靠近丁的右端,小磁针被吸引,则丁的右端是_________。
A.S极 B.N极 C.S极和N极都有可能
②用甲和丁两个电磁铁做对比实验,可以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
18. 某同学在认识星座时候建立如甲图的星座模型。
(1)甲图中的星座模型模拟的是_________,一个个橡皮泥小球代表的是组成星座的每一颗___________。
(2)在北部天空的___________星座上有著名的北极星,它是一颗不太亮的星星,就在乙图中勺口两颗星向前延伸___________倍距离的地方。
(3)请根据上面乙图找出北极星并画上“☆”标识。
19. 在学习了“物质的变化”单元后,科技社团的同学们向大家展示了他们的新魔术——“空瓶吹气球”。他们将事前准备好的白色粉末倒进气球内,在透明玻璃瓶内装上一定量带有酸味的无色液体,最后把气球口套在玻璃瓶口上。待表演时,只需要将气球内的粉末抖落到瓶中与液体混合,气球就被“吹”大了。
(1)根据这学期学习的知识和你的判断,这种白色粉末可能是___________,无色液体可能是_________。
(2)上述变化属于( )。
A. 物理变化 B. 化学变化 C. 无法确定
(3)使气球鼓起来气体是( )。
A. 氦气 B. 空气 C. 氢气 D. 二氧化碳
(4)表演完成后,同学们取下吹大的气球并扎紧口子,放手后,气球会( )。
A. 往天上飞 B. 悬浮在空中 C. 往地上掉 D. 不确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