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0课《竹节人》同步练习题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书写1.看拼音,写词语。huō kāi gē da pí juàn bīng gùn xiàng pí duò jiǎo jǔ sàng tuí rán pāi shè chōu tì 二、选择题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是哪一项?( )A.叉腿(chǎ) 俨然(yán) B.卡住(qiǎ) 颓然(tuí)C.盔甲(kuī) 鏖战(lù) D.凛冽(lǐng) 疙瘩(gē)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是哪一项? ( )A.有时其中一个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B.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C.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D.老师大步流星地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4.下列对《竹节人》语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这句话是对老师玩竹节人的动作、神态的描写,生动刻画了一个课堂上严肃认真,课下童心不改的“老顽童”式的老师形象,表现出了竹节人受欢迎的程度。B.“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这个游戏的优点、吸引力与乐趣,表现作者童年时期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之情。C.“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这句话是说原来老师也喜欢,甚至很爱玩竹节人!这让我们感受到志趣的相近,心灵的契合距离的拉近,所以怨恨和沮丧都消失了。D.“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课桌豁口既宽且长,大词小用,极力表现课桌的破旧,有幽默的效果。三、填空题5.按要求写词语。(1)呆头呆脑(ABAC式):(2)虎视眈眈(ABCC式):(3)歪歪斜斜(AABB式):(4)全神贯注(形容集中精神):6.根据意思从《竹节人》中找出相应的词语。(1)草木随风而倒,形容事物很风行。( )(2)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 )(3)以前的成绩全部废弃,指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 )(4)像老虎要扑食那样注视着。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7.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威风( )( ) 虎视( )( ) ( )( )有词 ( )( )有味 得意( )( ) 怒气( )( )(1)以上这些成语有一个共同点,都可以用来描写人物的 。A.动作B.神态C.语言D.心理(2)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到句子里。①弟弟又觉得我欺负他了,于是扔下象棋, 地找妈妈告状去了。②阅兵方阵里,士兵们一个个全副武装,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为了完成“写玩具制作指南”这个阅读任务,应读课文第( )~( )自然段;为了完成“教别人玩竹节人”这个阅读任务,应读课文第( )~( )自然段。(2)为了完成“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这个阅读任务,应读课文第( )~( )自然段。(3)为了完成“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这个阅读任务,应读课文第( )~( )自然段。(4)《竹节人》一文语言风格夸张幽默,读着文中那些妙趣横生的童年趣事,你想到的古诗句是:“ , 。”(5)《竹节人》的作者 是 人,他的代表作品有 、 等。(6)《竹节人》课文回忆了童年时代的“我”和伙伴们 、 、 、 等几件趣事。全文表现了 。(7)《竹节人》以回忆性的文笔,通过对“ ”和“ ”的过程与感受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四、信息匹配9.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风靡全班( ) A.顺风倒下。 B.美好。 C.无,没有。(2)技高一筹( ) A.计数的用具。B.筹划。 C.计策,办法。(3)弄巧成拙( ) A.愚笨 B.好的。 C.多余的。(4)心满意足( ) A.脚 B.满,充分,够量。C.值得。10.选词填空。疲倦 疲惫 疲劳1.他累了一天,感到很( )。2.两个竹节人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 ),永不倒下。3.妈妈拖着( )的身子下班回到家了。新奇 新鲜4.只要有一个人做了一件( )玩意,大家看了有趣,很快就能风靡全班,以至全校。5.小孩子对一切事物都感到( )。五、语言表达11.按要求写句子。 (1)破课桌,俨然是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仿写比喻句) (2)那个发明竹节人的家伙,准也是坐这种课桌上长大的。(改为反问句) (3)只见教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缩写句子) (4)战士们冒着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快步前进。(修改病句)六、现代文阅读课内:阅读《竹节人(节选)》,完成习题。①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当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②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③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④而现在,这些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⑤仔细想来,那个发明这竹节人的家伙,准也是坐这种课桌长大的。⑥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⑦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⑧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⑨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⑩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12.阅读时要根据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1)想了解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应浏览选文后仔细阅读第 自然段。(2)想知道怎么玩竹节人,浏览选文后,重点阅读第 、 自然段13.根据选择的阅读内容,完成下面的“竹节人制作及操作指南”。14.张华在阅读选文时,重点阅读了第⑨、⑩自然段,他的阅读目的很可能是( ),他应采用的最恰当的阅读方法是( )A.写竹节人玩具制作指南。 B.体会竹节人给人带来的乐趣。C.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D.一边详细阅读,一边制作并演示。15.如果要聚焦对老师的描写,你会读第 、 自然段,这两段对老师进行了动作和神态描写,也从 (正面/侧面)说明了 。参考答案:1.2.B3.C4.B5. 没头没脑 自言自语 无法无天 得意洋洋 千里迢迢 人心惶惶 咋咋呼呼 干干净净 整整齐齐 聚精会神 一心一意 心无旁骛6. 风靡 弄巧成拙 前功尽弃 虎视眈眈7. 凜 凛 眈 眈 念 念 津 津 洋 洋 冲 冲 B 怒气冲冲 威风凛凛8. 3 7 8 9 8 23 20 29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范锡林 江苏无锡 《避邪铜钱》 《秘道》 做竹节人 玩竹节人 老师没收竹节人 观老师玩竹节人 竹节人游戏给人们带来的乐趣和作者对童年时期快乐生活的怀念之情 做竹节人 玩竹节人9. A A A B10. 疲劳 疲倦 疲惫 新鲜 新奇11. 这蝴蝶好像穿上了一身花衣服。 那个发明竹节人的家伙,难道不是坐在这种课桌上长大的吗? 教师玩着竹节人。 战士们冒着大雨,在泥泞的小路上快步前进。12. 1/一 6/六 7/七 13.14. B D 15. 11/十一 12/十二 侧面 竹节人游戏的精彩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