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专题复习讲义(03)专题一 基本概念1-3 氧化还原反应(1课时)【复习目标】1.认识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2.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3.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基本知识及规律解决实际问题。【重点突破】1.氧化还原反应规律。2.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实际应用。【真题再现】例1.(2022·北京·高考真题)下列物质混合后,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溶液pH减小的是A.向NaHSO4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B.向NaOH和Fe(OH)2的悬浊液中通入空气,生成红褐色沉淀C.向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生成蓝绿色沉淀[Cu2(OH)2CO3]D.向H2S溶液中通入氯气,生成黄色沉淀解析:A项,向NaHSO4中加入少量BaCl2溶液,实际参与反应的只有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忽略体积变化,H+的浓度不变,其pH不变,错误;B项,向 NaOH 和 Fe(OH)2 的悬浊液中通入空气,虽然有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了红褐色的氢氧化铁,其方程式为4Fe(OH)2+2H2O+O2=== 4Fe(OH)3,该过和中会消耗水,则增大了氢氧根离子的浓度,pH会变大,错误;C项,向NaHCO3 溶液中加入少量 CuSO4 溶液,生成蓝绿色沉淀 [Cu2(OH)2CO3],其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故没有氧化还原反应,错误;D项,向H2S中通入氯气生成HCl和单质硫沉淀,这个氧化还原反应增大了H+的浓度,pH减小,正确。答案:D。例2.(江苏高考题整合):(1)(2023·江苏高考) 在催化剂作用下MgSO3被O2氧化为MgSO4。已知MgSO3的溶解度为0.57g(20℃),O2氧化溶液中SO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2)(2022·江苏高考) 实验室以二氧化铈(GeO2)废渣为原料制备Cl-含量少的Ge2(CO3)3,其部分实验过程如下:“酸浸”时GeO2与H2O2反应生成Ge3+并放出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2022·江苏高考) “Fe—HCO—H2O”“热循环制氢和甲酸”的原理为:在密闭容器中,铁粉与吸收CO2制得的NaHCO3溶液反应,生成H2、HCOONa和Fe3O4;Fe3O4再经生物柴油副产品转化为Fe。实验中发现,在300℃时,密闭容器中NaHCO3溶液与铁粉反应,反应初期有FeCO3生成并放出H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2021·江苏高考)400℃时,将一定比例H2、CO、CO2和H2S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装有ZnFe2O4脱硫剂的硫化反应器。硫化过程中ZnFe2O4与H2、H2S反应生成ZnS和FeS,其化学方程式为 。(5)(2020·江苏高考)CO2催化加氢。在密闭容器中,向含有催化剂的KHCO3溶液(CO2与KOH溶液反应制得)中通入H2生成HCOO-,其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O22(2)2CeO2+H2O2+6H+=2Ce3++O2↑+4H2O;(3)(4)ZnFe2O4+3H2S+H2ZnS+2FeS+4H2O(5)HCO+H2==HCOO-+H2O例3. 化学反应计算及循环转化图(江苏高考题整合):(1)(2023·江苏卷)金属硫化物(MxSy)催化反应CH4(g)+2H2S(g)===CS2(g)+4H2(g),既可以除去天然气中的H2S,又可以获得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S<0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题图所示的反应机理中,步骤Ⅰ可理解为H2S中带部分负电荷的S与催化剂中的M之间发生作用D.该反应中每消耗1mol H2S,转移电子的数目约为2×6.02×1023(2)(2022·江苏化学)“热电循环制氢”经过溶解、电解、热水解和热分解4个步骤,其过程如图所示。电解后,经热水解和热分解的物质可循环使用。在热水解和热分解过程中,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元素有_______(填元素符号)。(3)(2021·江苏化学)图2所示机理的步骤(i)中,元素Cu、Ce化合价发生的变化为___。(4)(2018·江苏化学,16)Fe2O3与FeS2混合后在缺氧条件下焙烧生成Fe3O4和SO2,理论上完全反应消耗的n(FeS2)∶n(Fe2O3)=________。解析:(1)A项,左侧反应物气体计量数之和为3,右侧生成物气体计量数之和为5,△S>0,错误;B项,由方程形式知,K= ,错误;C项,由题图知,经过步骤Ⅰ后,H2S中带部分负电荷的S与催化剂中的M之间形成了作用力,正确;D项,由方程式知,消耗1mol H2S同时生成2 mol H2,转移4mole-,数目为4×6.02×1023,错误。(2)电解后,经热水解得到的HCl和热分解得到的CuCl等物质可循环使用,从图中可知,热分解产物还有O2,从详解①中得知,进入热水解的物质有,故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元素有Cu、O。(3)图2所示机理的步骤(i)中CO结合氧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碳,根据Cu、Ce两种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可判断元素Cu、Ce化合价发生的变化为铜的化合价由+2变为+1价,铈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3价。(4)设参加反应的FeS2与Fe2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由电子守恒有:(8/3 -2)x + 5×2x = (3- 8/3) ×2y,解得x∶y=1∶16。答案:(1)B(2)Cu、O (3)铜的化合价由+2变为+1价,铈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3价(4) 1∶16小结:守恒法解题的思维流程(1)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2)找准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注意化学式中粒子的个数)。(3)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得失电子守恒列出等式。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知能整合】【体系再构】【随堂反馈】基础训练1.下列叙述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谷物发酵酿造食醋 B.小苏打用作食品膨松剂C.含氯消毒剂用于环境消毒 D.大气中NO2参与酸雨形成2.明代《徐光启手迹》记载了制备硝酸的方法,其主要流程(部分产物已省略)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FeSO4的分解产物X为FeO B.本流程涉及复分解反应C.HNO3的沸点比H2SO4的低 D.制备使用的铁锅易损坏3.关于化合物FeO(OCH3)的性质,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与稀盐酸反应生成FeCl3、CH3OH、H2OB.隔绝空气加热分解生成FeO、CO2、H2OC.溶于氢碘酸(HI),再加CCl4萃取,有机层呈紫红色D.在空气中,与SiO2高温反应能生成Fe2(SiO3)4.某MOFs多孔材料孔径大小和形状恰好将N2O4“固定”,能高选择性吸附NO2。废气中的NO2被吸附后,经处理能全部转化为HNO3。原理示意图如下。已知:2NO2(g) N2O4(g) ΔH<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时不利于NO2吸附B.多孔材料“固定”N2O4,促进2NO2(g) N2O4(g)平衡正向移动C.转化为HNO3的反应是2N2O4+ O2+2H2O===HNO3D.每获得0.4mol HNO3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02×1022拓展训练5.由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不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A Cl2通入淀粉-KI溶液中,溶液变蓝 氧化性:Cl2>I2B 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溶液变浑浊 酸性:碳酸>苯酚C SO2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 SO2具有氧化性D NH3通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溶液变红 氨水显碱性6.甲烷直接氧化制甲醇是富有挑战性的课题,Sen等在CF3COOH水溶液中成功将甲烷转化为CF3COOCH3(水解生成CH3OH),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的总反应式:CH4+CF3COOH+O2→CF3COOCH3B.CF3COOCH3水解生成CH3OH的反应式:CF3COOCH3+H2O→CF3COOH+CH3OHC.Pd2+是该反应的中间产物D.每生成1 mol CH3OH,消耗O2的体积为11.2 L7.黏土钒矿中,钒以+3、+4、+5价的化合物存在,还包括钾、镁的铝硅酸盐,以及SiO2、Fe3O4。加入MnO2和30%的H2SO4进行“酸浸氧化”,在“酸浸氧化”中VO+和VO2+被氧化成VO,同时还有______离子被氧化。写出VO+转化为V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8.(1) Cl2O为淡棕黄色气体,是次氯酸的酸酐,可由新制的HgO和Cl2反应来制备,该反应为歧化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为同一种物质的反应)。上述制备Cl2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ClO2常温下为黄色气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是一种广谱杀菌剂。一种有效成分为NaClO2、NaHSO4、NaHCO3的“二氧化氯泡腾片”,能快速溶于水,溢出大量气泡,得到ClO2溶液。上述过程中,生成ClO2的反应属于歧化反应,每生成1 mol ClO2消耗NaClO2的量为_______mol。(3)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不可与酸性清洁剂混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随堂反馈】答案1.B 2.A 3.B 4.D 5.C 6.B7.VO++MnO2+2H+===VO2++Mn2++H2O8.(1)2Cl2+HgO===HgCl2+Cl2O(2)1.25(3)ClO-+Cl-+2H+===Cl2+H2O【课后作业】1.K2FeO4可与水发生反应4K2FeO4+10H2O===4Fe(OH)3(胶体)+8KOH+3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性:K2FeO4<O2B.K2FeO4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和净水剂C.K2FeO4可用作碱性K2FeO4-Zn电池的负极材料D.常温常压下,该反应每生成22.4L 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4×6.02×1023个2.科学家发现某些生物酶体系可以促进和的转移(如a、b和c),能将海洋中的转化为进入大气层,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Ⅰ中发生氧化反应B.a和b中转移的数目相等C.过程Ⅱ中参与反应的n(NO)︰n(NH)=1︰4D.过程Ⅰ→Ⅲ的总反应为3.在NO催化下,丙烷与氧气反应制备丙烯的部分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含N分子参与的反应一定有电子转移B.由NO生成的反应历程有2种C.增大NO的量,的平衡转化率不变D.当主要发生包含②的历程时,最终生成的水减少4.部分含Na或含Cu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可存在c→d→e的转化B.能与H2O反应生成c的物质只有bC.新制的d可用于检验葡萄糖中的醛基D.若b能与H2O反应生成O2,则b中含共价键5.稀有气体氙的氟化物(XeFn)与NaOH溶液反应剧烈,与水反应则较为温和,反应式如下:与水反应 与NaOH溶液反应i.2XeF2+2H2O===2Xe↑+O2↑+4HF ii.2XeF2+4OH-===2Xe↑+O2↑+4F-+2H2Oiii. XeF6+3H2O===XeO3+6HF iv.2XeF6+4Na++16OH-===Na4XeO6↓+Xe↑+O2↑+12F-+8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eO3具有平面三角形结构 B.OH-的还原性比H2O强C.反应i~iv中有3个氧化还原反应 D.反应iv每生成1molO2,转移6mol电子6.一些化学试剂久置后易发生化学变化。下列化学方程式可正确解释相应变化的是A 硫酸亚铁溶液出现棕黄色沉淀 6FeSO4+O2+H2O===2Fe2(SO4)3+2Fe (OH)2B 硫化钠溶液出现浑浊颜色变深 Na2S+2O2===Na2SO4C 溴水颜色逐渐褪去 4Br2+4H2O===HBrO4+7HBrD 胆矾表面出现白色粉末 CuSO4·5H2O=== CuSO4+5H2O7.已知:①KMnO4+HCl(浓)→KCl+ MnCl2+Cl2↑+ H2O(未配平);②检验Mn2+的存在:5S2O82-+ 2Mn2++8H2O=10SO42-+2MnO4- +16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S2O中存在一个过氧键(-O-O-),则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B.反应①中还原剂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1C. K2S2O8与浓盐酸混合可得到黄绿色气体D.反应②若有0.1 mol还原剂被氧化,则转移电子0.5 mol8.《环境科学》刊发了我国科研部门采用零价铁活化过硫酸钠(Na2S2O8,其中S为+6价)去除废水中的正五价砷[As(V)]的研究成果,其反应机制模型如下图所示(SO·、·OH表示自由基)。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过硫酸钠中-2价氧与-1价氧的个数比为3∶1B.若56g Fe参加反应,共有1.5NA个S2O82-被还原C.碱性条件下硫酸根自由基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SO·+OH-=SO+·OHD.pH越小,越不利于去除废水中的正五价砷9.钴的化合物用途广泛,可用于指示剂和催化剂制备。(1)以CoCl2溶液为原料,加入NH4HCO3和氨水,控制温度为50~60℃制备CoCO3,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钴有多种氧化物,其中Co3O4可用作电极,若选用KOH电解质溶液,通电时可转化为CoOOH,其电极反应式为 。(3)加热CoCO3制备Co3O4时有部分Co2+转化为Co3+。取1molCoCO3在空气中加热,反应温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如下图所示。写出800℃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课后作业】答案1.B 2.D 3.D 4.B 5.A 6.D 7. B 8.B9.(1)①Co2++NH3·H2O+ HCOCoCO3↓+ NH4+ + H 2O(2)Co3O4 e-+OH-+ H2O=3CoOOH(3)2Co3O46CoO+O2↑题17图 温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