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课件)(共49张PPT+3个内嵌视频)—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课件)(共49张PPT+3个内嵌视频)—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

资源简介

(共49张PPT)
2.1世界的物质性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学习目标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定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
政治认同
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坚定马克思主义和无神论立场。
科学精神
树立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进一步坚定唯物主义信念。
核心素养


contents
自然界的物质性
1
3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
产物
3
导入新课
女娲造人
盘古开天辟地
上帝创世
哪有上帝居住的天堂呀?宇宙空间到处是物质世界
思考:宇宙、地球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自然界的物质性
02
为什么自然界是物质的?
2
你认为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事物是物质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议题一
1
自然界的形成与发展是由人决定的吗
《自然在人类产生后会完全屈从于人类的意愿吗?据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
探究问题: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自然界的形成与发展是由人决定的吗
1、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组成部分。
因此,宇宙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神或上帝,更不存在神或者上帝创造世界的活动。
探究与分享
探究问题:认为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事物是物质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自然界:山川、河流、动物、植物、磁场、阳光、梯田……洁... ...
人类社会:战争、和平、生产、消费、阶级、国家、政党……
共同点
1.不是(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能(即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3.不是(即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
2.物质的概念
(一)物质的含义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特点一: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强调物质的客观性(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特点二: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强调物质的可知性:能被人们所认识、反映(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特点三: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物质和意识的唯一区别)
探究与分享
探究问题:我们看不见磁场、超声波、红外线,可是它们又真实存在,它们的共性是什么
地球磁场
紫外线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概括和抽象了世界万事万物现象的唯一共性,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
有些存在我们可能看不见,但我们能感觉得到,能检测得到。不管人们看的见看不见、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赖于任何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着,这一特性我们称之为——-客观实在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注意:
客观实在≠客观存在
客观存在
(整个世界)
客观实在
主观世界
自然界
人类社会
人的思维
和意识
不管人们看的见看不见、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
区别:①“客观实在”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共同特性的抽象概括,它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②“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它除了包括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比如,他人的意识对于我来说就是客观存在的,但不能说是“客观实在”,因为不论谁的意识都不属于物质范畴。
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
3、物质的唯一特性
探究与分享
探究问题:结合上面图示分析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是一回事吗?
客观实在性
概括共同本质
山川湖泊
花鸟鱼虫
电场 磁场
声波 射线
风雨雷电
…………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具体的“物质”形态
(抽象 、一般、共性)
(具体、个别、个性)
4、比较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
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 具体的物质形态
区别 特性
存在状态
联系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概括了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性.
抽象的、永恒的、
不生不灭的
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的抽象概括;具体的物质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象。二者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具体的、多变的、
有生有灭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02
议题一
为什么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2
是什么原因促进了古猿向现代人的转变
1
人及人类社会是如何产生的
还可以怎样证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
探究问题:从猿进化到人,再到人类社会的出现,是什么起了决定性作用?具体发挥了哪些作用
使用制造工具
直立行走
用火
大脑发达
产生语言
越来越强大
分析回答探究问题:
从猿进化到人,再到人类社会的出现,是什么起了决定性作用?具体发挥了哪些作用
创诰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
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
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社会关系。
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创诰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
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
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社会关系。
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劳动
1、从人类社会产生的角度看(纵向)
探究与分享
我们已经从纵向人类社会产生的角度证明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那么,还可以怎样证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呢?
还可以从横向人类社会构成的角度证明。
你能说出人类社会有哪些构成要素吗?
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
也是客观物质要素
是客观物质要素
还是客观物质要素
嗯?生产方式为什么也属于物质范畴啊?
人们也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关系。如:“大锅饭”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失败告终!
生产方式
生产力
生产关系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产品分配关系
劳动资料
劳动者
劳动对象
都是物质的
物质关系,具有物质性
人们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力。如:”大跃进“以失败告终!
总结与归纳
2、从人类社会构成的角度看(横向)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03
如何正确认识意识的本质?
2
为什么意识只在人脑中产生而
没有在狗脑猪脑中产生
议题一
1
意识是从来就有的吗?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那么是不是
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呢
3
探究与分享
自然界生物进化的四种形态
岩石风化
第一阶段: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
第二阶段:低等生物的简单刺激感应性
水滴石穿
向日葵向阳
含羞草受刺激收缩
自然界生物进化的四种形态
探究问题:合自然界生物进化的四种形态分析意识是与是俱生、从来就有的吗?
狗在超市买东西
第三阶段: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第四阶段:人类的意识
猩猩救火
构造复杂的人脑
人的意识
提取关键信息,分析探究问题
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是通过它们与外物相互作用时所发生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等反应表现出来,其特点是改变自身的存在状态或转化为他物。是一切事物相互作用并留下痕迹的过程。
所谓刺激感应性,是指一切生物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作用的应答能力,表现为趋光、趋水、趋营养、趋利避害等形式。感觉是在刺激感应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这种反应特性是一切物质都具有的,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这种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探究问题:黑猩猩为什么不能像人一样用桶从河里取水救火呢?动物的心理能称为人的意识吗
黑猩猩经过人们的反复训练,它能打开水龙头,用水桶放水灭火
后来,人们把黑猩猩放到船上,同样点上火,给它一个水桶,让它灭火。但它此时已束手无策了。
第三阶段
黑猩猩灭火
人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但纯粹的动物心理并不会自发地形成意识
探究问题:动物脑在机能上是能达到人脑的水平吗?
只有人脑才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人脑 动物脑
重量 1500克 占体重的1/50 黑猩猩400克(1/150);)及向T以大猩猩500克(1/500),
大象6000克,占体重1/1000
构造 大脑皮层面积有2600平方厘米,140 亿个神经细胞 皮层平滑,黑猩猩的大脑皮层是人脑皮层面积的1/14
机能 人脑机能区包括运动区、感觉区、语言区,形成网络系统 动物脑没有语言区
动物脑远远没有人脑复杂,所以从生理基础上看,在机能主是无法达到人脑的水平
第四阶段
如果让一个具备了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的人脱离人类社会,他的意识还会产生吗?
狼孩的故事,我们都听过吧?狼孩本是人类的孩子,由于长时间与狼一起生活被称为“狼孩”,狼孩也有人脑,为什么他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颈长,却没有人的意识?
人的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所以,有了人脑,不一定就会产生意识。
由于狼孩脱离了人类社会,所以不可能产生意识。
1、从意识的起源看: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即人脑的生成,
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即语言的产生和发展
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
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

人类意识的产生

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产生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
探究问题:为什么意识只在人脑中产生而没有在狗脑猪脑中产生呢
提取视频关键信息,分析回答探究问题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结构复杂且组织严密
人脑与动物脑的对比
人脑的结构
人脑功能分区图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大脑
≠动物脑
≠电脑
人脑
2、从生理基础看:
探究与分享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那么是不是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呢
如果让你画一画你想象中的“鬼神”你会画成什么样子?你画的鬼神是凭空捏造的吗 取材
自哪里
鬼神观念是意识的一种,是错误的意识,它也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反映,是一种虚幻的、歪曲的反映。所以,离开了客观对象,不会形成鬼神观念。
自然山水
画家
山水画
3、从意识的内容看: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1)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2)离开客观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识。

(1)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内容是客观的)
正确的意识——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如党的方针、思想、路线、定理)
错误的意识——歪曲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宗教、鬼神、法轮功。)
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形式是主观的)
感觉、知觉、概念、判断、推理等。
意识不像照镜子一样对客观存在原原本本的反映,而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映。
知识拓展: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则是客观的
知识拓展:意识的形成过程
原理: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
(1)我们应当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持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
(2)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实事求是
知识整合: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总结与归纳
世界的物质性
物质概念
世界的物
质性原理
自然界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物质决定意识
含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 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课堂检测
1.没有驾驶员,公交车视情况自动转弯、直行,遇到交通信号灯和行人会减速、停车,到了公交站自动变道停靠。随着一代代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装有“驾驶脑”的智能汽车会比人工驾驶的汽车更舒适更安全。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智能汽车“驾驶脑”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是产生意识的前提
②人工智能可模拟人的思维的部分功能,代替人类某些活动
③人类可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世界上原本不存在的事物
④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够有效发挥能动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课堂检测
2.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祥瑞神物。龙穿越千年腾飞于天地间,随着时代变迁,龙的意象也有所变化,每个时代的龙都反映着其所处时代的特征。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龙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和文化符号,代表着奋发向上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①意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享用龙文化
③神话中的事物源于对客观世界的想象
④龙的象征意义可以由人们主动创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课堂检测
3.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征程上,必须把美丽中国建设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2024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发布。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需要( )
①将绿色发展作为党制定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②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健全国家生态安全体系
③以意识的能动作用指导实践,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④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全民行动,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课堂检测
4.2024年3月28日,农业农村部在湖北宜昌组织开展中华鲟保护宣传和增殖放流活动。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华鲟繁育取得了历史性突破,2023年度成功培育超过百万尾符合放流规格的中华鲟幼鱼,将对补充中华鲟自然种群发挥重要作用。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人类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创造出新的物质
②人类可以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战胜自然
③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
④要在把握人与自然对立统一中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课堂检测
5.童年失忆症(也称婴儿失忆症)是指无法回忆起生命头两三年所发生的事情,脑科学研究发现,大脑皮层在生命的前两年继续成熟,大量的神经元生长和髓鞘形成的增加使大脑皮层拥有了记忆功能。大脑皮层和海马体中的神经元得到增加后,就用新的连接取代了旧的连接。因此,神经元的增加实际上会通过创造新的突触来破坏生命早期形成的记忆。童年失忆症的脑科学成因佐证了( )
①意识与物质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
②记忆产生与发展依赖于人脑的发育
③记忆的内容来自于成熟的大脑皮层
④物质世界的存在与发展具有客观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Thanks
watercolor
stylish
感谢您的支持帮助
生活如诗,意境深远,绚丽多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