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社会历史的本质(教学课件)(共36张PPT+4个内嵌视频)—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社会历史的本质(教学课件)(共36张PPT+4个内嵌视频)—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5.1社会历史的本质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劳动的重要性;社会实践;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要求。
学习目标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利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知识分析塞罕坝精神的来源以及未来。
政治认同
从社会存在出发理解社会意识,坚持思想领域的问题要到物质领域中去寻找根源,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
科学精神
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通过事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问题。
核心素养
公共参与
法治意识
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使我们更加懂得遵纪守法。
弘扬塞罕坝精神,艰苦奋斗,不忘初心,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做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contents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
3
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
2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01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中谈到劳动的重要性。
★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脑就逐渐地过渡到人脑;后者和前者虽然十分相似,但是要大得多和完善得多。随着脑的进一步的发育,脑的最密切的工具,即感觉器官,也进一步发育起来。正如语言的逐渐发展必然伴随有听觉器官的相应的完善化一样,脑的发育也总是伴随有所有感觉器官的完善化。
★动物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劳动在人类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观看视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重要讲话》
★社会历史的本质是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这一百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是共产党人最好的营养剂,多学习多重温,心中会增添许多正能量。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在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观看视频《《造物者》——劳动人民最伟大》
★社会历史的本质是什么?
1.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
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人类历史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的历史,研究人类历史的规律,也就是研究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运动规律。
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已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贸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
——马克思、恩格斯
★观看视频《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振奋人心》
★社会历史的本质是什么?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做实践去理解”。人类进行物质生产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经济领域,人类调整、改革社会关系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政治领域,人类创造科学文化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精神文化领域。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的基本形式
物质生产的实践
改革社会关系的实践
创造科学文化的实践
人类社会生活的领域
经济领域
政治领域
精神文化领域
人类社会的
基本结构
经济结构
政治结构
文化结构
构成
形成
相关链接
人类活动具有意识性、目的性,而人的意识更是在实践中生成、实现和确证的。因此,政治、经济、文化等全部社会现象,都是在人的实践中形成的。只有理解了全部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才能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的真谛。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从实践出发,才创立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破解了人类历史发展之谜。
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02
无论中国还是西方,早在古代社会就有了关于自然界的丰富的唯物主义思想,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总体上说来并没有贯彻到社会历史研究领域中去。即便像费尔巴哈这样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为什么人们可以唯物主义地解释自然界,却不能唯物主义地解释人类社会
★观看视频《理性与信仰之争——“哲学神”与“宗教神”》
★看过视频有何启示
1.相互区别
全部社会生活领域由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两部分构成。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的历史观。
社会存在: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即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也包括社会心理和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社会存在第一性
社会意识第一性
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史观)
历史唯心主义
(唯心史观)
1.相互区别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还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等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即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也包括社会心理和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社会历史是人们活动的结果,而人们的活动是有自觉意识和目的的。由此便形成一种假象,似乎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动机、目的等决定的。以往的社会历史理论被这种假象所迷惑,它们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
1.相互区别
★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尼说:“假如牛、马和狮有手,并且能够像人一样用手作画和塑像的话,它们就会各自照着自己的模样,马画出、塑出马形的神像,狮子画出、塑出狮形的神像了。”
★费尔巴哈曾对各国信仰的神进行认真的考察,发现各国的神,无论其形象、衣着、使用的语言,还是发号施令的方式,都同那个国家的现实生活极为相像,几乎是该民族现实生活的翻版。于是,他发现了一条隐藏在神圣光环背后的真理:“自然神不是别的,就是自然本身;人神不是别的,就是人本身。”“并非神按照他的形象造人……而是人按照他的形象造神。”
★马克思说:“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情感,正像它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恩格斯说:“宗教按它的本质来说就是抽掉人和大自然的整个内容,把它转给彼岸之神的幻影,然后彼岸之神大发慈悲,又反过来使人和大自然从它的丰富宝库中得到一点东西。”
★宗教所描绘的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有什么关系
★人的许多不切实际的念头、思想与实际生活之间有什么关系
2.相互联系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唯物史观揭示了纷繁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背后的动因,它指出:不是人们的社会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不管其主观色彩多么浓厚,也不管披上何种神秘的外衣,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 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相互联系
正确意识促进客观世界的发展,错误意识阻碍客观世界的发展
物 质
决定
反映;能动作用
意 识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
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发展
社会存在
决定
反映;反作用
社会意识
★观看视频《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振奋人心》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为什么仍然还存在落后的和腐朽的思想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贪污腐败、拜金主义、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等现象还时有发生。
★观看视频《马克思的唯物史观》
★看过视频有何启示
2.相互联系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b.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社会历史的本质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相互区别
相互联系
总结与归纳
课堂检测
1.(2023·广东·高考真题)20世纪80年代,自行车是我国居民出行最常见的代步工具。近年来,随着绿色低碳出行观念的普及,多地出现骑行热,凭借健身、时尚、科技等新元素,沉寂多年的自行车再次引发民众的消费热潮。这一现象说明( )
①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选择性
②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决定生活面貌
③事物的发展是间断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课堂检测
2.(2023·山东·高考真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提起看过的一个关于培养批“一县一业”重点基地的文件:“我看了以后皱了眉头,这个事情不好下指标,一个县是不是光靠一个产业去发展,要去深入调研,不能大笔挥,拨一笔钱,这个地方就专门发展养鸡、发展蘑菇,那个地方专门搞纺织,那样的话肯定要砸锅。”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把握规律、做好决策的根本立足点
②只有反映社会存在的产业决策,才对产业发展起积极作用
③正确的产业决策是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相统一的基础
④调研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正确决策的基本条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课堂检测
3.(2023·湖北·高考真题)苏轼是北宋的治水能臣,在西湖边留下了以湖面小石塔为标界来监测水位和水面种植区域的“三潭印月”(如下图)。针对“吴中”之地“居民与水争尺寸,以故常被水患”,他主张“让地与水”,提出“堤防省(注:减少)而水患衰”的理念。苏轼治水的理念启示我们( )
①传统治水理念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社会实践
②要合理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利民生福祉发展
③要突破自然条件制约,积极主动推动矛盾转化
④要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4.(2022·北京·高考真题)一百年来,中国共青团始终与党同心、跟党奋斗,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把忠诚书写在党和人民事业中,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把光荣镌刻在历史行进的史册里。
时代各有不同 青春一脉相承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只有走十月革命的路,才能救中国!
——共青团创始人之一张太雷表达的心声
把青春献给祖国!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大团员青年喊出的响亮口号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广大团员青年发出的时代强音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共青团员、少先队员代表响亮喊出的
青春誓言
共青团的百年征程表明( )
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
②共青团作为青年运动的先锋队,引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方向
③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始终是一代代共青团员的政治信念
④奋斗是一场历史接力赛,精神传承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A
课堂检测
5.(2022·浙江·高考真题)在基诺族口耳相传的神话中,创世女神开天辟地、创造了人类后,便将一把茶籽撒在基诺山上让他们以种茶为生。从此,基诺人开始了栽培种植茶叶的历史。这表明( )
①生产劳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
②神话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③古代基诺人正确回答了世界本原问题
④先进的社会意识会推动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Thanks
感谢您的支持帮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