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春学期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生物学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救版必修2第1章一第5章。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离不开实验材料的正确选择和科学的实验方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豌豆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的原因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B.豌豆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便于观察和统计C.豌豆杂交实验时必须在开花后对母本去雄并套上纸袋D.统计学方法的运用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2.黄瓜是单性花、雌雄同株的植物,黄瓜的有刺和无刺是一对相对性状,无刺黄瓜汁水多、口感好、产量高,深受人们的喜爱。某农户种植的黄瓜中出现一株无刺黄瓜,若想保留该黄瓜的无刺性状,需要判断该株黄瓜的显隐性以及是否为纯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让该株无刺黄瓜自交,若所结黄瓜全为无刺,则该黄瓜为显性纯合子B.让该株无刺黄瓜自交,若所结黄瓜中出现有刺,则黄瓜无刺为隐性C,让该株无刺黄瓜与有刺黄瓜杂交,若该植株结出有刺和无刺两种黄瓜,则有刺为显性D.让该株无刺黄瓜与有刺黄瓜杂交,若该植株所结黄瓜全为无刺,则该无刺黄瓜为显性纯合子3动物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不同点是①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Ⅱ后期染色体数目不变②一个卵原细胞和一个精原细胞形成的配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同③卵原细胞间期经染色体复制后染色体数目加倍④卵细胞的形成不经过变形阶段⑤次级卵母细胞分裂成的两个细胞大小不等⑥卵细胞中的核DNA数目是初级卵母细胞中的一半A.②④⑤B.①②⑤C.②③⑤D.③④⑥【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生物学第1页(共6页)】241928D4.蚕丝是丝绸原料的主要来源,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有重要地位。养蚕人喜欢多养雄蚕,因为雄蚕比雌蚕产丝量多,而消耗的桑叶又比雌蚕少。家蚕肤色表现正常和油性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亲代均有正常蚕和油性蚕的三组家蚕杂交结果如下表(家蚕性别决定方式为W型,W染色体上无相关基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代别亲代子代组别母本X父本♀6A组正常蚕正常蚕B组油性蚕正常蚕C组正常蚕、油性蚕正常蚕、油性蚕A.A组亲代为油性蚕母本和纯合的正常蚕父本B.根据B组可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C.C组子代的正常蚕进行交配,后代油性蚕为雄性D.三组子代雄性正常蚕个体的基因型均为杂合子5.不同的生物,其性别决定的方式可能不同,下列有关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伴性遗传均存在代代遗传的现象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一定与性别决定有关C.生物的性状表现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叫伴性遗传D.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无性染色体的生物无性别之分6.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思想也在不断推动着生物学的发展,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创新性地设计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从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噬菌体复制所需的原料均由大肠杆菌提供B.离心后的试管中,沉淀部分只含有噬菌体的DNAC,培养时间会影响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的实验结果D.搅拌不充分会影响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的实验结果7.沃森和克里克在发表DNA双螺旋结构的短文结尾处写道:“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提出的这种碱基特异性配对方式,暗示着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的一种可能机制。”下列有关DNA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A碱基特异性配对方式确保了DNA复制过程中不容易出错B.梅塞尔森和斯塔尔运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DNA的复制方式C.一条子链与其模板链按反向平行的方式盘旋成新链D,DNA的复制过程在真核生物中均发生在细胞核,在原核生物中均发生在拟核区域【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生物学第2页(共6页)】241928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