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技术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技术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
高二技术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信息技术,第二部分通用技术。全卷共 12 页,第一
部分 1 至 6 页,第二部分 7 至 12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选择题的答案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的题目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
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 2B 铅笔,确定后须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 信息技术(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下列有关数据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数据处理过程中,不会有新的数据产生
B.数据经过数字化后才能被存储
C.信息的价值因人而异
D.信息会因别人的获取而发生损耗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 2-4 题。
某地区在人流密集区域设置了“绿色停车位”,提供限时免费停车服务,并通过智慧
停车系统进行管理。该系统通过自动抓拍车牌图像,实现车牌识别、停放计时和超时取证
等功能。当车辆进出车位时,系统会发送短信提示,车主也可以扫描车位旁的二维码获取
停车信息。若车辆超时停放,相关信息将被上传至执法平台。
2.下列关于该系统组成与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系统运行可以不借助于通信网络
B.该系统的运行不需要软件支持
C.节假日不限时停车时段,可以关闭服务器防火墙
D.为保障数据安全,采集的图片需加密后上传
3.下列关于该系统功能与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停电后该系统仍能正常运行,说明该系统对外部环境没有依赖
B.可利用停车数据分析该地区的交通状况
C.用户到执法平台查询违法信息不涉及该系统的传输功能
D.抓拍车牌图像体现了该系统的输出功能
4.该系统的下列应用中,体现人工智能技术的是
A.停放计时
B.车牌识别
C.发送短信
D.扫描二维码
5.下列关于网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网络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数据检索
B.接入网络的计算机必须分配 IP 地址
C.服务器是构成网络的主要资源
D.网际协议(IP)负责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
高二技术试卷 第1页 共 12 页
6.将一幅未经压缩的 1024×768 像素、16 位色的 BMP
图像,转换成 512×384 像素、256 级灰度 BMP 图
像,则处理前后图像存储容量之比为
A.1:2
C.4:1
B.2:1
D.8:1
7.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第 7 题图所示,执行这部分
流程后,输出 n 的值为
A.2
C.4
B.3
D.5
第 7 题图
8.某二叉树使用一维数组存储结构进行存储
则该二叉树的中序遍历结果为
A.BAEDFC
B.ECFDAB
C.BFDEAC
D.EDFCBA
9.队列 que 中队首至队尾元素依次为“A,B,C,D,E,F”,约定:Q 为出队操作,R 为出队再
入队操作,经过 QRQRRQ 系列操作后,队列中队首到队尾的元素依次为
A.F,B,D
10.定义如下函数:
def fun(x,y):
if x<0:
B.E,F,B
C.B,D,E
D.F,B,D,E
return y
else:
return fun(x-2*y-1,y-1)
执行语句 s=fun(13,3)后,s 的值为
A.0
B.1
C.2
D.3
11.有如下 Python 程序段
a=[1,1,2,2,3,3,4,4,5,5]
L=0
R=len(a)-1
while L<=R:
m=(L+R)//2
if a[m]>key:
R=m-1
else:
L=m+1
若 key 的值为 3,执行该程序段后,R 的值为
A.4
B.5
C.6
D.7
12.下列 Python 程序的功能是在数据有序的链表中插入一个整数,使链表中的数据仍保持
有序
a=[[8,3],[6,0],[2,1],[11,4],[15,-1]]
n=int(input("请输入一个整数:"))
高二技术试卷 第2页 共 12 页
p=q=head=2
if n<=a[head][0]:
a.append([n,head])

else:
while p!=-1 and
q=p

:
p=a[p][1]
a.append([n,p])
a[q][1]=len(a)-1
划线处应填入的代码是
A.①head=a[p][1]
C.①head=len(a)-1
②n>a[p][0]
②n>a[p][0]
B.①head=a[p][1]
D.①head=len(a)-1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其中第 13 小题 7 分,第 14 小题 10 分,第 15 小题9 分,共 26 分)
②n>a[q][0]
②n>a[q][0]
13.某运动场馆的公告牌上出现如“111010001000101010000010……”的数字提示语,如
第 13 题图所示。这种数字提示语为 UTF-8 编码,通常 1 个字符需要使用一至四个字节来
表示。如果该字符需一个字节表示,那么最高位是“0”;如果需两个字节则以“110”开
头,第 2 个字节以“10”开头;需三个字节以“1110”开头……规则如下表所示,表中数
字为标志位。
1 个字节
2 个字节
3 个字节
4 个字节
0xxxxxxx
110xxxxx 10xxxxxx
1110xxxx 10xxxxxx 10xxxxxx
11110xxx 10xxxxxx 10xxxxxx 10xxxxxx
截取第 13 题图中的前 8 位“11101000”,“1110”开头为 3 个字节,该字符应取前 24 位
“111010001000101010000010”,根据上述表格规则所示,去掉加点标志位得到“1000
....
..
..
.....
001010000010”,转为十六进制为 8282H,该 Unicode 字符对应的汉字为“节”。
(1)若提示语为“1100100110001011”,则按以上规则得到的十六进制数是
(2)实现上述功能的部分 Python 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def check_bt(bstr):

H。
if bstr[

]=="0":
return 1
elif bstr[:3]=="110":
return 2
elif bstr[:4]=="1110":
return 3
elif bstr[:5]=="11110":
return 4
s=input("请输入数字提示语:").replace(" ","") # 去除字符串中的空格
第 13 题图
bzw={1:[1],2:[3,2],3:[4,2,2],4:[5,2,2,2]}

# 标志位信息
i=0
while ik=check_bt(s[i:i+8])
高二技术试卷 第3页 共 12 页
ss=""
for j in range(k):
ss+=s[i+j*8+
i=i+k*8

:i+(j+1)*8]
# 将 ss 转成十六进制后再转为 Unicode 字符,并依次输出,代码略
14.某小学搭建了智慧跳绳测试系统。该系统 Web 服务器端程序采用 Flask Web 框架开发,
网站框架示意图如第 14 题图 a 所示,监测终端内置传感器和 IoT 模块,学生的跳绳数据
经由各监测终端传输至服务器,家长和教师等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登录网站查询个人成绩。
第 14 题图 a
(1)下列功能需要在监测终端程序中实现的是

对的得 2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 0 分)
(多选,填字母)。(注:全部选
A.采集传感器上的数据
C.与无线 WiFi 建立连接
B.处理浏览器访问请求
D.直接向数据库写入数据
(2)某时刻编号为 1 的监测终端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值为 150,监测终端提交数据到 Web
服务器的 URL 为 http://


(3)一年级学生利用该系统进行了跳绳达标测试,现将系统中的数据导出后进行整理得
到如第 14 题图 b 所示的数据。现要统计各班学生达标情况,其中男生的达标条件是每分
钟跳绳 109 个,女生的达标条件是每分钟跳绳 117 个。根据男生女生达标条件统计各班达
标的学生人数及各班的达标率(达标率保留两位小数)如第 14 题图 c 所示,并绘制图表
如第 14 题图 d 所示。实现该功能的部分 Python 程序如下,请在程序中划线处填入合适的
代码:
6 班
4 班
3 班
第 14 题图 b
第 14 题图 c
第 14 题图 d
import pandas as pd
#读取如第 14 题图 b 所示数据,保存到 DataFrame 对象 df 中,代码略
data=[] # 用于存储各学生达标情况,若达标则用 1 表示,否则用 0 表示
for i in df.index:
if df.at[i,'性别']=="男" and df.at[i,"数量"]>=109:
data.append(1)
elif df.at[i,'性别']=="女" and df.at[i,"数量"]>=117:
高二技术试卷 第4页 共 12 页
data.append(1)
else:
data.append(0)
df["达标"]=data
df1=df.groupby("班级",as_index=False)[ "达标"].

t=[41,42,42,42,42,42,42,43]
df1.insert(2,"达标率%",0)
for i in range(len(df1)):
df1.at[i,"达标率%"]=round(
print(df1)
# 各班级学生人数
# 插入列

,2)
# 设置绘图参数,代码略
plt.bar(df2["班级"],df2["达标率%"],label="达标率")
(4)程序的方框中应填入的正确代码为 ▲ (多选,填字母)(注:全部选对的得 2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 0 分)
A.df2=df1.sort_values("达标率%",ascending=False).head(3)
B.df2=df1.sort_values("达标率%",ascending=True).tail(3)
C.df2=df1.sort_values("达标率%",ascending=True)[0:3]
D.df2=df1.sort_values("达标率%",ascending=False)[0:3]
15.某希望工程为学生捐赠 n 种不同类型的书籍。现规定每位学生只能领取一本书。为了
方便分发,要求每位学生在期望单上勾选两种不同类型的书籍。分发规则为按照学生勾选
情况,优先分发当前存量最大的书籍(若该书籍有多名学生勾选,则优先分发给编号小的
学生)。现编写程序根据期望单数据与书籍存量,按上述规则模拟分配过程,输出每种类
型书籍的分发清单(假设书籍存量能满足学生书籍分发)。
(1)若分发前每种书籍存量数据如第 15 题图 a 所示,学生勾选数据如第 15 题图 b 所示,
分发过程:先将书籍存量降序排序,得到存量顺序为 BDCA,然后将 B 类型的书籍分配给编
号为 1 的学生,更新存量后的顺序为 DBCA,再将 D 类型的书籍分配给编号为 3 的学生,更
新存量后的顺序不变,接着将 D 类型书籍分配给编号为 4 的学生,以此类推……最终分发
方案如第 15 题图 c 所示。若将 B 类型书籍
书籍 存量
类型 本数
学生 勾选
编号 数据
书籍 分发
类型 方案
A
的原始存量改为 10,则最终分发方案
▲ (选填:会/不会)发生变化。
A
B
C
D
4
1
2
3
4
B,D
A,B
A,D
C,D
(2)定义函数 sort_c(book),参数 book
的每个元素由书籍类型和存量构成。函数
功能是将 book 中的元素按存量降序排列,
11
10
11
B
C
D
1,2
3,4
并返回 book。
第 15 题图 a 第 15 题图 b
第 15 题图 c
def sort_c(book):
for i in range(len(book)-1):
for j in range(1,len(book)-i):
if book[j-1][1]book[j-1],book[j]=book[j],book[j-1]
return book
高二技术试卷 第5页 共 12 页
调用 sort_c(book)函数,若 book 为[["A",4],["B",2],["C",7],["D",2],["E",3]],
n 为 5,则程序段中加框处语句执行的次数是
A.2 B.3
(3)实现上述功能的部分 Python 程序如下,请在程序段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def px(book,i): # 函数 px 实现将元素 book[i]排序到合适位置
while i

C.4
D.5
book[i],book[i+1]=book[i+1],book[i]
i+=1
def search(book,i): # 函数 search 实现在列表 data 中查找符合要求的期望单索引
p=0
while pp+=1
return p
'''
读取学生期望单数据,存入列表 data 中。列表 data 中每个元素包含 2 个数据项,分别
对应所勾选的两种书籍类型。
读取书籍存量数据,存入列表 book 中。列表 book 中每个元素包含 2 个数据项,分别对
应书籍类型和书籍存量。
'''
n=len(book)
book=sort_c(book)
ans=[[] for i in range(n)] # 列表 ans 存储不同类型书籍被分配的学生编号
tot=len(data)
while
i=0
while i
:
x=search(book,i)
if xdata[x]=[]

ans[bookindex].append(x+1)
book[i][1]=
px(book,i)
tot-=1

break
i+=1
for i in range(len(ans)):
if ans[i]!=[]:
print(chr(i+65),"类型书籍分发清单:",ans[i])
高二技术试卷 第6页 共 12 页
第二部分 通用技术(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6.如图所示的远程手术机器人,为解决医疗资源不平衡提供了新途径。下列分析中不正确
...
的是
A.该产品的研发过程是科学活动
B.该产品涉及人工智能技术、医疗技术和通讯技
术等领域,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
C.该产品外壳采用新型材料,硬度高、价格低、
性价比好,符合设计的经济原则
D.机器人远程手术在复杂环境中使用存在一定
第 16 题图
的风险,体现了技术的复杂性
17.如图所示是一款可折叠手机支架,具有高度升降和角度调节功
能,长时间使用也不易疲劳。下列分析与评价中不恰当的是
...
A.有预防颈椎病的作用,实现了人机关系的健康目标
B.可以折叠起来放入抽屉或收纳盒中,主要考虑了环境的因素
C.可以实现仰角 120°调节,主要考虑了特殊人群的需求
D.各个边角圆弧处理,实现了人机关系的安全目标
第 17 题图
小明准备用 300mm×40mm×15mm 的实木条设计并制作台灯支架,使其高度在一定范
围内连续可调,请完成第 18-19 题。
18.下列是小明设计的构件 1 和构件 2 之间连接件(虚线表示木材纹
理)的设计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第 18-19 题图
A
B
C
D
19.小明在通用技术实践室中加工该连接件,下列工具中一定用不到的是
...
A.钢丝锯
B.样冲
C.快速夹具
D.手摇钻
高二技术试卷 第 7 页 共 12 页
如图 a 所示是某手动刹车机构示意图,请完成第 20-21 题。
上闸瓦

转动轴
连杆 2
转动轮

下闸瓦
F
连杆 1
图 a
图 b
第 20-21 题图
20.刹车时,手柄在力 F 的作用下,带动连杆 1、连杆 2 运动,上下闸瓦抱住转动轮,使转
动轮停止转动。下列关于刹车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连杆 1 受拉,连杆 2 受压,上下闸瓦受剪切
B.连杆 1 受拉,连杆 2 受压,上下闸瓦受弯曲
C.连杆 1 受压,连杆 2 受拉,转动轴受剪切
D.连杆 1 受压,连杆 2 受拉,转动轴受扭转
21.用大小合适的钢块制作如图 b 所示的闸瓦。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A.钻孔时,均匀施压,直至孔钻透
B.槽的加工流程可以为:划线→钻孔→锯割→锉削
C.锉削时,工件表面的金属屑不可用嘴吹,应用钢丝刷清理
D.起锯时,用拇指抵住锯条,精准对齐划线位置,锯程要短,力量要轻
22.如图所示是某形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正确的左视图是
A
B
C
D
第 22 题图
如图所示是某饮料罐封装流水线示意图。饮料瓶在传送带的作用下通过卸瓶机卸载到
洗瓶机清洗,干净的瓶子经过空瓶检查台检查瓶子是否合格,不合格的进行废品处理,合
格的空瓶经由空瓶加温器蒸发水分与消毒,罐装器灌装饮料,加盖机加盖,封盖机密封瓶
盖,再通过检液装置检测液位是否合格,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废品处理,合格的产品进行装
箱和封箱。请根据示意图及其描述完成第 23-24 题。
高二技术试卷 第 8 页 共 12 页
第 23-24 题图
23.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检液装置的精度属于系统优化的影响因素
B.洗瓶机需要定期停机清洗和消毒,体现了系统的动态性
C.传送带的运行速度需要匹配各装置的运行参数,体现了系统的相关性
D.该系统将装灌数据传输给计数器,并掌握产品产量,体现了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
24.检液分流是整个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检液装置中,摄像头获取每个饮料瓶的
图像信息并发送给 PLC,PLC 判断液位是否合格,将结果发送给分流装置。下列对检
液分流控制系统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输入量是饮料瓶
B.摄像头参与反馈
C.输出量是实际液位
D.该控制系统是开环控制系统
25.把电子元器件焊接到印刷电路板上,有四个步骤(如图),正确的顺序是
A.②—①—④—③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③
第 25 题图
26.如图所示的信号处理电路,A、B 为依次输入的信号,LED 为发光二极管,下列关系中正确
的是
A
C
B
第 26 题图
D
高二技术试卷 第 9 页 共 12 页
27.小明搭建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压表的读数为 3V,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增大 R ,电压表读数增大
p1
B.增大 R ,电压表读数不变
p4
C.增大 R ,集电极电流减小
p5
D.减小 R ,三极管可能会进入饱和状态
p2
第 27 题图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28 小题 8 分,第 29 小题 10 分,第 30 小题 8 分,共
26 分。各小题中的“ ”处填写合适选项的字母编号,特殊说明按指定要求填写)
28.如图 a 所示是小明家院子里的路灯,该路灯由太阳能电池板供电。小明发现太阳能板
的角度是固定的,发电效率不高。上网搜集资料后,设计了如图 b 所示的太阳能电池板
自动跟踪控制系统,请完成以下任务:
图 a
图 b
第 28 题图
(1)小明发现问题的途径是(单选)

A.观察日常生活
(2)要实现太阳能电池板自动跟踪控制系统的功能,需要考虑自身设计能力、成本等诸
多限制因素,该阶段属于设计一般过程中的(单选) 环节;
B.收集和分析信息
C.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
A.发现与明确问题
C.制作模型或原型
B.制定设计方案
D.优化设计方案
(3)小明设计太阳能电池板自动跟踪控制系统时进行了以下分析,其中不恰当的是
...
(单选)

A.设计该系统时,需要考虑系统的可靠性,也要兼顾投入产出比
B.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可提高太阳能电池板随太阳光转动的控制精度
C.设计过程中制作功能模型用于进行结构强度试验
(4)太阳能电池板自动跟踪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由太阳光跟踪传感器采集太阳与电池
板之间位置信号,并将两者的偏差信号反馈给控制器,经过数据的处理与放大,控
制器驱动电机转动以调整电池板角度,从而提高发电效率。请根据题图及其描述填
高二技术试卷 第 10 页 共 12 页
写太阳能电池板自动跟踪控制系统方框图(填写文字,全对给分)。
29.小明家的楼顶天窗(如图)经常忘记关,下雨时会有雨水进到屋里。于是小明想设计一
款智能推窗器。推窗器由电路控制部分和机械传动部分组成,现请你帮助小明设计推窗
器的机械传动部分,经测量天窗的尺寸为 300 mm×400 mm。设计要求如下:
(a)采用 1 个电机;
(b)能够实现开窗和关窗功能;
(c)天窗关上后能完全合拢,天窗打开的最大角
度为 60°,且可以在任意角度固定;
(d)电机固定在窗框下部;
(e)其他材料自选。
第 29 题图
请完成以下任务:
(1)在头脑中构思符合设计要求的多个方案,画出其中最优方案的设计草图(电机可用
方框表示),简要说明方案的工作过程;
(2)在草图上标注主要尺寸;
(3)装置安装完成后,对该装置进行技术试验,其中合理的是(多选)
A.启动电机,观察该装置能否将天窗打开和关闭
B.用虚拟试验法试验天窗的防水性能

C.启动电机,将天窗打开至一定的角度停止,用力推拉天窗,观察能否固定
30.如图所示是孵化箱温度控制系统的电路(工作电路未画出)。当箱内温度低于 37℃时,
继电器吸合,加热器开始加热;当温度高于 39℃时,继电器释放,加热器停止加热。
当孵化箱门开启时,干簧管断开,加热器不加热。虚线框 1 内的比较器工作原理:当
V >V 时 ,输出高电平;当 V +
-
+
-
高二技术试卷 第 11 页 共 12 页
第 30 题图
(1)请根据题意完成虚线框 1 内连线;
(2)根据电路功能,可以判断 R 、R 为(单选)

t1
t2
A.都是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B.都是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C.R 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 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t1
t2
D.R 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 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t1
t2
(3)若要将孵化箱温度范围调至 36℃—40℃,则应将(多选)

A.R 调大 B.R 调小 C.R 调大 D.R 调小
p1
p1
p2
p2
(4)在调试时发现加热器始终不加热,不可能的原因是(单选)
...

A.555 芯片 2 脚 6 脚接反
B.V 正负极接反
1
C.电容 C 连焊
D.555 芯片 8 脚虚焊
1
(5)为了更可靠地控制继电器,现增加一个三极管控制继电器的电路,请在虚线框 2 中
完成该电路设计,要求采用共发射极接法。除原有元件外,现又提供如下元件:NPN
型三极管 1 个和定值电阻 1 个。
高二技术试卷 第 12 页 共 12 页
2023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
高二技术答案
第一部分 信息技术(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题号
答案
1
C
2
D
3
B
4
B
5
A
6
D
7
C
8
A
9
C
10
A
11
B
12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其中第 13 小题 7 分,第 14 小题 10 分,第 15 小题 9 分,
共 26 分。)
13.(1)24B
(2)①0 或 0:1 或 :1
(1 分)
(2 分)
(2 分)
(2 分)
②n=len(s)
③bzw[k][j]
14.(1)AC
(2 分)
(2 分)
(2 分)
(2)192.168.1.100:8080/ input id=1&num=150
(3)①sum()
(3)②df1.at[i,"达标"]/t[i]*100 (没有*100,给 2 分)
或 df1["达标"][i]/t[i]*100 或 df1.达标[i]/t[i]*100
(4)AD
(2 分)
(2 分)
15.(1)会
(1 分)
(2 分)
(2 分)
(2)C
(3)①tot>0 或 tot>=1
② bookindex=ord(book[i][0])-65
或 bookindex=ord(book[i][0])-ord("A")
③book[i][1]-1
(2 分)
(2 分)
1 / 1
第二部分 通用技术(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答案
16
A
17
C
18
A
19
B
20
D
21
B
22
A
23
D
24
D
25
B
26
A
27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28 小题 8 分,第 29 小题 10 分,第 30 小题 8 分,共 26 分)
28. (1)A
(2)A
(2 分)
(2 分)
(2 分)
(2 分)
(3)C
(4)①电机 ②电池板
29. (1)(2)(8 分)
评分标准:
电机转动能完成打开和关闭天窗 2 分
能在开启角度位置上保持自锁
装置可靠连接在窗框上
2 分
2 分
60°角度尺寸 1 分;其他合理尺寸 1 分。
(3)AC (2 分)
30. (1)(1 分)
(2)B
(3)BC
(4)A
(1 分)
(2 分)
(2 分)
(5)全对给分,2 分,没有基极电阻,没有反向并联二极管均不给
分。
通用技术参考答案 第 1 页(共 1 页) 浙考交流公众号提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