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三下19《剃头大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剃、执”等10个生字,会写“表、胆”等13个生字,积累“大师、表弟”等词语。2.默读课文,能说出老剃头师傅和“我”剃头过程的不同。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3.能说出课文以“剃头大师”为题的理由。教学重难点默读课文,能说出老剃头师傅和“我”剃头过程的不同。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能说出课文以“剃头大师”为题的理由。教学过程一、自由读全文,思考交流1、交流: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核心问题)(思路:三年级儿童思维在事实层面。)生交流。师:课文中写的是“剃头”这件事,而且课文中出现了“剃头大师”。2、文中出现了几位剃头大师?师:课文中出现了几位“剃头大师”?生:两位。生:第一位是老师傅,第二位是“我”。师:“我”就是文中的“我”。师:既然有两位,谁是真正的剃头大师。生自由交流。(思路:让儿童各说各话,说出自己的理由。教师不给答案,对比分析。)二、研究“老师傅”1、读文,找原因师:为什么这位老师傅就是一位剃头大师呢?读一读课文,找找原因吧。生朗读课文。生1:第6段中,写到“姑父要付双倍的钱”。师:这位剃头大师的收入高。生2:第4段,“锃亮的剃刀……”出示“剃刀”图:师:同学们,想想看,假如你是小沙,你跟他说话他都不说话,只是拿着锃亮的剃刀向你走过来,你会有什么感觉?(看图问心)生:害怕。师:可是,小沙只好任由摆布,因此我们可以说这位剃头师傅堪称?生:“剃头大师”。(思路:朝着目标,拆解,有规整,朝向牛鼻子问题。)生:第5段,“推剪……”出示“推剪”图:2、联系上下文,谈话理解“受刑”师:小沙受了哪些刑?生:推子咬头发很疼。师:刑法一——疼痛刑。生:碎发掉在小沙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师:刑法二——痒痒刑。生: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师:刑法三——又疼又痒交替刑。师:总之,小沙是三刑并受。师:可见,老师傅不仅可以摆布小沙,还收入高,还可以让小沙乖乖受刑,堪称“剃头大师”,只有他治得了小沙。3、对比:读第2-3段,你有什么发现?生1:小沙很机灵。师:说明老师傅很帅气,能对付得了机灵小沙。生2:小沙对其他的师傅充满着仇恨,还谩骂不休。师:小沙对剃头大师呢?生:一声不吭。师:面对老师傅,小沙不仅一声不吭,而且任人摆布,更是要付双倍费用,如此对比,怪不得得称老师傅为?生:剃头大师!三、研究“我”1、交流师:“我”会剃头吗?生:不会。师:在这次剃头之前,我剃过头吗?生:没有。师:但是我只是剃了一次,在小沙心中,就曾经是“剃头大师”。师:“我”是怎么给小沙剃头的?读读课文吧。2、“我”怎么给小沙剃头?(1)第10段师:哪里能看出“我”是大师呢?生1:天分。师:“我”天生就会。生2:架势。师生表演“剃头的架势”。师:这就是剃头的架势。(2)第12段师:哪里能看出“我”是大师呢?生:“比老剃头师傅还熟练……”师:说明“我”很熟练。师生表演“熟练”。师:在这两段中,我们看出了在小沙心中,“我”就是剃头大师。3、梳理:师:为什么文中的“我”是大师呢?生:文中的“我”非常潇洒,熟练,效果好。4、转折师:“我”真的是大师么?生:不是。生:为什么呢?从课文中找找原因吧!生:第13段,闯祸……生:第14段,越修越乱……生:第15段,像层层梯田……师:“我”搞砸了,剪得坑坑洼洼,像层层梯田。出示“梯田”图:板画“像梯田的脑袋”对比梯田:读第17段,理解“见鬼”表演理解“见鬼”。5、梳理:D13,长短,翘起。D16,梯田。D17,见鬼,结论:“我”不是大师。师:真正的剃头大师应该是谁?生:老师傅。师:“我”真要说自己是大师,必须带上什么符号?生:双引号。师:这就是嘲讽“我”是个大师。四:研究“小沙”(梳理收尾)1、小沙的特点师:小沙的特点是什么?生1:胆小。师:还有什么?生2:调皮。生3:可爱。生4:有个性。(解读:小沙是儿童文学童话作品中很重要的人物。)2、作为顾客,小沙很矛盾师:小沙有这么多特点,但是小沙作为顾客是很矛盾的。读读课文。生:第2-3段,小沙被押进……师:小沙是个糟糕的顾客。师:但是,小沙同时是个优秀的顾客,哪里能感受到呢?生:第7段,师:小沙主动,付钱来剃头。生:第11段,小沙高兴了……师:小沙要求低,把头发剪下来就行。生:第14段,我自己叫起来,15段,小沙看耳朵在,就无所谓。师:小沙剃头原则,保住耳朵。3、为什么题目是《剃头顾客》?生:因为小沙这位顾客很优秀。师:正是有这么优秀的顾客,我才是“剃头大师”。生:因为小沙这位顾客很糟糕。师:正是因为有小沙这么糟糕的顾客,才有老师傅这样的剃头大师。师:这个故事即是讲老师傅,也是讲“我”,更是在讲可爱的小沙。师:原来,全文的主角是小沙。五、研究故事师:这个故事写了件什么事?生:剃头的事。师:这么平常的事,作家为什么能写得这么好玩?生:因为小沙好玩。师:因为人好玩,我们因为爱小沙,才会爱这个故事。师:为什么小沙好玩?生:小沙怕剃头师傅。生:18段,结果好玩。师:小沙损失了头发,成了光头;我损失了费用,无收入;姑父损失了睡衣,失眠了。师:因为小沙小小的害怕,害怕剃头这一件事,损失这么多这么多,这就叫“因小失大”。师:《剃头大师》这篇儿童文学作品中,因小小的原因,有了大大的荒诞结局。六、推荐阅读秦文君《调皮的日子》这本书里有好多儿童成长的故事,里面的人物非常有特点,语言风趣、幽默,请在阅读中体会鲜活的人物形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