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二年级 学期 秋季课题 课间十分钟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07月教学目标1.了解课间十分钟的重要性,会选择合适的课间游戏,丰富课间生活。 2.尝试课间十分钟游戏的各种玩法,体验快乐的课间十分钟。 3.能自觉遵守游戏规则,形成安全、文明游戏的意识教学内容教学重点: 了解课间十分钟的重要性,会选择合适的课间游戏,丰富课间生活。教学难点: 1.尝试课间十分钟游戏的各种玩法,体验快乐的课间十分钟。 2.能自觉遵守游戏规则,形成安全、文明游戏的意识。教学过程(一)畅聊“课间十分钟” 1.(课前播放:《哦,十分钟》)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推荐大家欣赏一首歌曲,这首歌的名字叫做《哦,十分钟》。这是有趣的十分钟,也是欢乐的十分钟,这是属于我们的——课间十分钟。【板书课题:课间十分钟】 2.那你们知道这课间十分钟藏在哪里吗?是的,它就藏在下课铃声和上课铃声之间。如果你会看作息表,你还能从这张表中看到,在一节课结束到一节课开始之前的空隙时间里,也能找到课间十分钟。 3.在这十分钟里,你们都会做什么事情呢?(预设:喝水、上厕所、准备好下一节课的书、玩游戏……)课间十分钟实在是太宝贵了,它能让我们在学习的间隙得到放松和休息。老师也捕捉了所教班级课间十分钟的画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有的在喝水,上厕所,准备下节课需要的书本,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有的在眺望远方、和同学聊天,还有的正在玩游戏等等。 4.说到游戏,你们喜欢在课间玩什么游戏呢? 5.课前,老师也调查了班里同学们最喜欢玩的课间小游戏,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百变魔尺、跳房子、掰手腕、跳绳子、老狼老狼几点钟、警察抓小偷、捉迷藏……其实,玩游戏中也藏着很多学问呢,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怎样在这十分钟时间里更好地玩。 【设计意图:由一首轻松、欢快的乐曲引入课堂,为这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个快乐的基调,同时借由这首歌自然地引出今天学习的主题。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个多月的小学生活,“课间十分钟”与他们相关的生活经验,主要是上课铃声和下课铃声,这是他们对于“课间”的形象认识。在教学中,设计让学生从作息时间表上寻找“课间十分钟”,是对生活的链接,锤炼生活小技能。】 (二)玩转“课间十分钟” 活动一:小小沙包,玩出小窍门 1.老师这里有一个普通的小沙包,不过它也能给我们的课间生活带来很多的乐趣。在这里,老师先给大家推荐其中的一种玩法。 2.(PPT呈现教材第29页三幅图片及游戏规则)请看游戏规则: (1)参加游戏的人分为两组,一组站在场地的两侧,负责扔沙包,另一组站在场地中间躲沙包。 (2)两头扔沙包的轮流把沙包扔向中间的人,扔中退场换人。如果沙包被接住,则扔的人退场换人。 3.让我们来看看同学们的演示吧! 4.同学们,你们觉得玩这个游戏,作为躲沙包的人要注意什么? (预设:眼睛要盯着扔沙包的同学;当看到扔沙包的同学往我这边扔,我就马上往边上跑,反应快……) 5.作为扔沙包的人,又有什么窍门吗? (预设:往人多的地方扔;扔的时候要快,这样他们就反应不过来了……) 小结:原来,玩游戏,不管处于游戏的的哪一个角色都有它的小窍门,找到窍门能帮助我们玩得更好。【板书:找窍门】 活动二:小小沙包,玩出新花样 1.刚才,老师给大家介绍的沙包玩法,是一种传统的玩法,可能我们的爸爸妈妈小时候也是这样玩的。其实,沙包还可以有很多新的玩法。接下来请大家拿出学习任务单,想一想沙包还可以怎么玩?注意,说清楚沙包怎么用,如果是比赛,要说清楚怎样才算赢了。你可以通过涂画、拼音的方式记录下来。 (预设:跳房子:把沙包扔到数字格中,单脚跳过去捡起,数字越大越好;投篮:一个人扔沙包,一个人拿篮子接,如果接住,便为胜利;顶沙包:把沙包放在头上,小组接力,要求沙包不能掉下来……) 2.小结:同样的沙包,可以有不同的玩法,也可以有不同人数的人来玩。只要我们动脑筋,去创新,简单的玩具被我们玩出了不同的新花样。【板书:能创新】 3.同学们,那么多的新玩法,你们最想要体验哪一种玩法呢?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全班同学一起玩这个游戏,人太多了。那可怎么办呀? (预设1:轮流玩是一个好办法!)轮流玩,一起分享游戏的快乐。 (预设2:可以换一个玩法。)换一个适合更多人玩的游戏。奖励你们一颗分享之星。 4.教师小结:你们看,变个规则,轮流玩,让更多的人参与游戏,分享也是一种快乐!【板书:会分享】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先教给学生沙包的常规玩法,让学生在初体验中感受到,游戏中也有学问和窍门。接着,鼓励学生不断探究、创新,在交流中,学生会发现,同样是沙包,却能玩出不同的花样和创意。同时,学生所创想的新玩法,也为课后的体验活动打下基础,真正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活动。当学生发现因为游戏的人数限定而引起冲突矛盾时,思考解决的办法——可以轮流玩,可以换个方法玩,以此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巧变“课间十分钟” 1.下课十分钟,去教室外面玩一玩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啊。可是,如果是雨天,我们就不能到室外活动了,那怎么办呢? (预设:可以在教室或者走廊上看看天空;可以在座位上和同学聊聊天;可以做一些适合在室内的小游戏……) 2.是啊,下雨天,也不能阻挡我们课间十分钟的快乐。我们不能玩像刚才户外的大活动,但是可以玩一些适合在教室的小游戏。【板书:合场地】瞧,在室内,我们也能玩出很多新的花样!比如:吹纸青蛙、踢脚绊绊、石头剪刀布、东南西北风……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折纸青蛙,让我们一起来看视频学习吧。(播放视频) 4.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学会的同学可以获得两颗星,能让自己的纸青蛙往前跳的同学可以获得三颗星。一张小小的纸,可以折出一只小青蛙,也给我们带来了室内活动的快乐。下课后,可以找你的好朋友一起比一比。 5.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接近尾声了,最后老师给大家推荐几种课间游戏,可以邀请爸爸妈妈给你们介绍具体的游戏规则,体验后在你喜欢的游戏后面点赞。当然,也可以自己创编更多有趣的课间小游戏。游戏的过程中,如果你能遵守游戏规则,还能找到游戏的窍门,玩出创意,还要玩得合场地,会分享,也为你自己点个赞吧!好了,下面让我们去享受属于我们的快乐十分钟吧!下课! 【设计意图:“雨天怎么度过课间十分钟?”这个问题,引领学生创想更多的室内小游戏。吹纸青蛙、踢脚绊绊、石头剪刀布、东南西北风……这些传统的小游戏,不单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具备了有序参加“课间十分钟”活动的意愿,并不代表着学生具备这样的能力,因此,让学生在课后去实践,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文明、安全、愉快的课间十分钟,在学生的知与行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二年级 学期 秋季课题 课间十分钟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07月教学目标1.知道课间十分钟需要做和可以做的事情,明白重要的事情先做,次要的事情后做。 2.学会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以活动、休息、放松为原则。 3.树立文明安全参与课间活动的意识,感受快乐的校园生活。教学内容教学重点: 知道课间十分钟需要做和可以做的事情,明白重要的事情先做,次要的事情后做。教学难点: 学会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以活动、休息、放松为原则。教学过程(一)课间活动我快乐!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请大家玩一玩打卡有趣的课间小游戏。你们都玩了什么游戏呢? 2.很多同学体验了老师所提供的这四个游戏,老师随手拍下了班上同学游戏的画面。瞧,他们玩得多开心呀。那体验之后,你最喜欢哪一种课间活动?老师在所在班级举行了一个投票活动,同学们对这四项活动的投票情况是这样的。(显示投票数据柱状图) 3.思考:为什么那么多同学反对这两个游戏呢?(指玩雨伞和教室追跑图) 指导要点: (1)教室里课桌椅多,小朋友也多,奔跑时一不小心就会撞到桌角,自己或他人都有可能受伤。所以,我们不能把教室当作操场一样来追逐打闹。 (2)雨伞容易戳到别人的眼睛以及身体的其他部位。 小结:看来,课间活动安全、文明要放在第一位。(板书:安全文明) 4.同学们,刚才有一项课间活动——看书,有的同学反对,有的同学点赞,这是什么呢?让我们去采访一下这些同学,看看他们是怎么想的吧! 5.你们是不是和老师一样觉得他们说的都很有道理呢?那么,到底课间看书好不好呢?我们不急着下结论。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课程表吧。(PPT出示课程表) 指导要点: (1)连续两节文化课之间,建议不要看书了,可以到室外活动、放松。 (2)如果是活动课结束,看会儿书,平静心情,可以更好地迎接下一节文化课的开始。 小结:不同的课程之间,同学们的课间活动也是不相同的。但是都有一个相同的原则那就是休息、放松。【板书:休息放松】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呈现课间美好的活动和不和谐的画面形成对比,让学生为这些活动点赞。这些“反面”的活动,虽然是课本中的几幅图片,但也个别学生的课间生活的缩影。因此,让他们通过点赞的方式,思考这些活动背后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课间看书该不该点赞。对此,教师呈现日课表,让学生明白,同是看书,也应该是因时而异的,形成辩证的思维。】 (二)课间时间巧安排!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上了一节课以后要休息十分钟吗? 除了游戏活动之外,我们可以用来处理口渴、上厕所等小事,其实啊,它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你们瞧,科学小博士来了,让我们听听科学小博士的话吧! (播放科学小博士视频:课间休息时眺望远方,看看绿色植物,让我们的眼睛得到休息。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使大脑得到休息。在大自然的光照下,调节身心,有利于身体发育。小朋友们,你明白了吗?) 小结:同学们,课间休息的好处可多了,有助于我们身心发展,心情得到放松,精神得到舒缓。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我们的大脑和心情调到最佳状态。这样,等到下一节课,我们就会有更好的精力学习了。 2.大卫也是一名小学生了,他在学校可是遇到了很多的麻烦,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PPT播放绘本《大卫上学去》上课迟到、上课想上厕所的视频)你们看到,大卫遇到什么事情了吗? (预设:大卫上课迟到了!他还总是在上课的时候想到要上厕所。) 3.大卫可烦恼了,他说——课间十分钟,想做的、要做的事情那么多,我们该怎么办呢?(PPT呈现:1.喝水、2.上厕所、3.准备书本、4.玩游戏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能给他出出主意吗?请大家在学习任务单上给这些事情按照先后的顺序拍拍队吧。 4.指导要点: (1)不及时上厕所、喝水,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 (2)下课了需要先喝水,补充身体能量,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去喝水。 (3)做好课前准备,为下节课顺利上课做好准备,而且不会影响老师和同学。 小结:喝水、上厕所、准备书本,这些事情都关系到下一节课的学习,除了这些事情,有的同学还会帮助老师收本子、发本子、擦黑板等等。那么多的事情,重要的事情、紧急的事情先做,做到合理安排。【板书:合理安排】 【设计意图:绘本《大卫上学去》描述的是一个调皮孩子在学校种种“不和谐”的画面,其中,上课迟到、上课想上厕所,这些事情在学生身上也时有发生。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审视这个问题,指导“大卫”做好合理安排课间活动,也就是帮助自己更好地安排课间活动。】 (三)课间活动我实践! 1.同学们,下课铃声马上又要响起了,在这里,老师想请每一位小朋友都做一名课间十分钟的观察员,找一找,哪些小朋友能做到合理安排、安全文明、休息放松,就请你为他点赞。下次,我们再来比一比,谁是课间十分钟的小明星。 2.老师要送给大家一首儿歌,希望所有小朋友都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度过课间十分钟。(PPT播放:下课铃声响,做好准备出课堂;走廊慢慢行,先后有序不争抢;楼梯靠右走,不吵不闹不推搡;活动去操场,场地宽大最理想;运动要适量,专注上课精神旺;快乐做游戏,秩序规则记心上;安全要第一,快乐有趣更健康。) 3.师生共读儿歌,结课。 【设计意图:生活是课堂的最终落脚点。在下课之前,教师布置学生做一名生活的有心人,课间十分钟的观察员,评一评谁能合理安排、安全文明地休息活动,并为他点赞。让学生成为学生的榜样、示范和提醒。这样的正面引导,胜过于平日里老师的声声督促。】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7《课间十分钟》 (教学设计)《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人教版)同步教学.docx 2.7《课间十分钟》(教学设计)《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人教版)同步教学.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