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30张PPT。课标链接: 简述辛亥革命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开启中华复兴之路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圣火传递活动 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香港举办“辛亥革命百周年展” 电视剧《辛亥革命》的热播演员赵文瑄 饰演 孙中山三民主义活动一 七嘴八舌说辛亥事儿武昌起义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政党的成立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革命的酝酿革命的开端革命的结果革命的影响辛 亥 革 命指导思想的确定颁布《临时约法》意义局限性革命纲领平均地权创立民国恢复中华驱除鞑虏革命的指导思想“驱除挞虏,恢复中华” 推翻以满洲贵族为首的清政府, 建立独立统一的民族国家。“平均地权” 将土地收归国有,“为国民所共享”“创立民国”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资产阶级共 和国。返回概念鉴定辛亥革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1911年武昌起义。广义: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2年袁世凯任临时总统期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争取实现资产阶级民主而进行的一系列斗争。袁世凯玩起复辟帝制的“猴把戏”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宗教信仰等项自由,有选举被选举等项权利C.三权分立:立法权由参议院行使,行政权由总统和国务员行使,国务员辅佐总统负其责任(责任内阁制);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封建社会法律规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皇权至上、高于法律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是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一座丰碑。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用主权在民代替了君权神授否定封建等级制度,在客观上有利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总统的权力受到法律的约束,结束君主的权力高于法律。 活动二 唇枪舌战评辛亥影响 有人说,辛亥革命只是赶走了一个皇帝,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是一次失败的革命,你是怎么认为的? 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和教师提供的材料,谈谈你的观点。并说出支持你观点的材料或事例。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材料五材料六反 袁材料一: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材料二:民国建立后,男人剪辫子、女人放足、自由恋爱、神位被黜……这些社会生活的表征,实际反映的是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在社会中的正统地位。男人剪辫女人放足材料三 1912年3月5日,《时报》上刊载了一篇题为《新陈代谢》的文章,文中描述民初中国社会的革故鼎新说:“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材料四: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示意图材料五:名著中的辛亥革命:《阿Q正传》节选提示:结合文字,仔细观察阿Q的表情、着装等,从中可以得出哪些认识。材料六:辛亥革命后,从农村到城市,很多人家还是把君主当作神来供奉。百姓的门户上依然贴着“帝德乾坤大 皇恩雨露深”的春联。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封建势力复辟经历政治上:结束统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民国。经济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上: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风俗:革除了一些封建陋习 功绩 辛亥革命开启中华复兴之路,它使20世纪初的中国发生了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武昌起义的浮雕活动三 畅所欲言谈辛亥精神从下三则材料中,你能体会到哪些辛亥精神?材料一: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前仆后继,从1906到1911年,先后发动了十余次武装起义,但这些起义大都以失败告终,许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 (提示:在短时期内,虽多次失败,但各地还是接连爆发武装起义,你想到了什么?)徐锡麟:出身于中等地主家庭。临刑前,他大声呐喊:功名富贵,非所快意,今日得此,死且不悔矣”。就义时,仅35 岁。秋瑾:浙江绍兴人,秋家世代为官,嫁于富绅子弟。在刑场上道:“你们可以砍我头,不能夺我的志”。就义时,仅32岁。材料二: 我自从结识你以来,常希望天下的有情人都能结为夫妇;然而遍地血腥阴云,满街凶狼恶犬,有几家能称心满意呢?……我扩充我爱你的心情,帮助天下人爱他们所爱的人,所以我才敢在你之前死而不顾你。你在哭泣之后,也把天下的人作为自己思念的人,应该也乐意牺牲我和你一生的福利,替天下人谋求永久的幸福。 ——林觉民《与妻书》译文材料三:黄花岗起义烈士——林觉民 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 ——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上的讲话1.近代中国出现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 ( )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十一届三中全会2、(2010 湖南)2010 年”两会”主题叫‘民生”,人大代表提出了医疗改革、教育公平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 ( ) A.李鸿章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课堂检测中考题回放3.辛亥革命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是指 ( )A .推翻了封建制度 B.成立了中华民国C.打倒了帝国主义 D.改变了中国命运4.(2010河南)“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一现象说明辛亥革命: ( ) A.推翻了帝制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建立了中华民国 D.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材料一: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的历史,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的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革命党人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了旧王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然而,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清王朝皇冠落地后,不平等条约没有废除;从农村到城市,很多人家还是把君主当作神来供奉。材料二:2011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45周年,同时也是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胡锦涛在一次纪念活动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和神圣职责。(1)这场“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结合材料一谈谈对“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这句话的认识。(2)孙中山先生在“政治上的民主化”方面取得了什么成果?结合材料二回答,今天我们纪念孙中山先生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