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涡阳县2023-2024年度第二学期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生物学2024.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森林古猿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
B.“露西”的发现,支持“人类起源于亚洲”的观点
C.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解放出来的前肢能使用工具
D.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古人类大脑的发育
2.正常情况下,受精卵形成的场所、受精卵发育成成熟胎儿的主要场所分别是( )
A.输卵管、输卵管 B.子宫、子宫
C.输卵管、子宫 D.卵巢、子宫
3.下图是某地男女生身高增长曲线,其特点之一是在青春期身高突增,与此同时男生和女生的体形也开始发生变化,区别越来越明显。女生身高增长曲线、与女生体形明显变化有关的激素分别是( )
A.甲、生长激素 B.甲、雌性激素 C.乙、生长激素 D.乙、雌性激素
4.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馒头中蛋白质含量比鸡蛋中的高
B.蛋白质不能为主命活动提供能量
C.蛋白质被分解成氨基酸后才能被小肠吸收
D.蛋白质不被小肠吸收,故血浆 不含蛋白质
5.中老年人缺钙或缺维生素D都可能导致患哪种病?( )
A.坏血病 B.骨质疏松症 C.夜盲症 D.糖尿病
6.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组成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都需要消化才能被吸收
B.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有助于淀粉在口腔中消化
C.胆汁参与脂肪的消化,推测胆汁中含有脂肪酶
D.胆汁由胆囊分泌,在小肠中发挥消化功能
7.民以食为天,但合理营养才有利干保持身体健康。下列有关饮食与健康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老年人味觉减退,做菜时应多加盐 B.儿童、青少年应多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C.每日按时进食三餐,三餐摄入能量要相等 D.用饮料代替饮用水,喜欢吃的就可以多吃
8.下列各项功能中,属于呼吸系统主要功能的是( )
A.鼻黏膜能感知气味的刺激 B.气流冲击喉部的声带发声
C.气管内的黏液抵抗细菌和病毒 D.与空气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9.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下列结构中,有利干保证气体顺畅通过的是( )
A.鼻腔前部的鼻毛 B.鼻黏膜中的毛细血管
C.组成气管的软骨 D.气管壁内表面的纤毛
10.人体组织细胞从空气中获得氧气、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到空气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完成哪一过程至少需要穿过两层细胞?( )
A.Ⅳ B.Ⅲ C.Ⅱ D.Ⅰ
11.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成熟红细胞与血小板都无细胞核
B.观察人血涂片时,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
C.红细胞呈红色是因为它富含血红蛋白
D.出现炎症时,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都增多
12.下列关于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红细胞在毛细血管中只能单行通过
B.各处的毛细血管都分别联通小动脉与小静脉
C.腕部内侧能摸到搏动的血管是分布较深的静脉
D.输液时常将针刺入手臂上的“青筋”即浅动脉中
13.瓣膜能防止血液逆流、控制血液流动。下列各处没有瓣膜的是( )
A.右心房与下腔静脉 B.右心室与肺动脉
C.四肢大静脉内 D.左心房与左心室
14.输血是临床上的重要措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输血时必须实行同型输血
B.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C.成分输血可提高输血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D.要通过成分输血治疗严重贫血患者,应输入红细胞
15.下表是正常人体血浆、原尿、尿液、汗液的主要成分(单位:克/100毫升),其中表示原尿的液体是( )
液体种类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Ⅰ 90 8 00.1 0.72 0.03
Ⅱ 96 0 0 1.1 1.8
Ⅲ 98 0.03 0.1 0.72 0.03
Ⅳ 99 0 0 少量 少量
A.Ⅰ B.Ⅱ C.Ⅱ D.Ⅳ
16.下图是视物时,外界物体成像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光线要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等
B.物像和视觉分别在视网膜、大脑形成
C.若晶状体曲度过大,则物像会落到视网膜后万
D.若眼球前后径过长,则物像会落到视网膜前方
17.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位于( )
A.鼓膜 B.听小骨
C.耳蜗 D.前庭
18.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 )
A.脊髓 B.脑干 C.小脑 D.大脑
19.下列哪项反射活动属于简单反射?( )
A.望梅止渴 B.谈虎色变 C.婴儿吮吸母乳 D.红灯停绿灯行
20.下列哪项活动不是以减少环境破坏,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 )
A.提倡无纸化办公 B.颈布限塑令
C.倡导绿色出行 D.口罩礼仪、安全距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60分)
21.(14分)下图1中,①和②表示淀粉在消化道内逐步分解的过程,甲、乙表示物质。图2是测定食物X中能量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图1中,过程①可以在消化道的______和______中完成;能被小肠吸收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2)图1中甲物质是______,麦芽糖酶参与图1中过程______(填序号)的消化。
(3)淀粉、甲、乙都属于______,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主要由该类物质提供;利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燃烧相同质量的干燥花生种子(脂肪含量高)与小麦籽粒(淀粉含量高),燃烧花生种子时水温变化大,原因是______.
22.(16分)下图示意女性体内部分内分泌腺。回答问题(括号内填图中序号):
(1)[①]______能分泌多种激素,其中有的能调节[②]的分泌功能,有的能调节[ ]的分泌功能。
(2)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其功能除分泌______外,还可产生______。
(3)[③]中的______分泌的胰岛素能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③]还能分泌____________,该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4)成年女性体内缺乏含______的无机盐会导致[②]代偿性增生肿大而患地方性甲状腺肿;侏儒症患者是由于年幼时[ ]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造成的。
23.(14分)塑料微粒作为新型污染物已经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它们可以飘浮在空气中、自来水或瓶装水中,以及海洋或土壤中。塑料微粒通常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有动物研究表明,小于10微米的塑料微粒可以穿过细胞膜,通过消化系统或呼吸系统进入循环系统,并到达其他组织。研究人员在人体血液、肺部深处也检测出塑料微粒。回答问题:
(1)空气中的塑料微粒主要通过______系统进入血液,再经“肺泡外毛细血管→各级静脉→______→左心房”途径进入心脏;随食物、饮水等到达小肠的塑料微粒进入心脏的途径: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______→______。
(2)不论是随空气还是随食物、饮水进入人体,塑料微粒都要经过______(填器官),才能到达被吸收场所进入血液。
(3)肾小球毛细血管中的塑料微粒,至少通过______层细胞,进入肾小囊腔内,再随原尿通过肾小管,随______通过输尿管进入膀胱。
24.(16分)人的体温能维持相对稳定,调节体温的神经中枢在下丘脑。下丘脑重量仅4g,占全脑的0.3%左右,位于大脑腹面。为了验证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有关,研究小组以豚鼠(恒湿动物)为实验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1:将健康成年豚鼠随机均分为甲组、乙组,分别测量并记录两组平均体温;
步骤2:在实验条件下手术破坏甲组豚鼠的下丘脑,乙组豚鼠仅手术但不破坏下丘脑;
步骤3:将两组豚鼠置于人工控制的温室中,室内温度调为5c,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实验初测量起始体温,之后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回答问题:
(1)脑和______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______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与其他细胞在形态上的明显差别是生有许多______。
(2)在人工温室中,豚鼠通过冷觉感受器感受到低温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______传到神经中枢,这一过程______(琴“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3)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4)若甲组豚鼠体温不稳定,乙组脲鼠体温保持______,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有关;若____________,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无关。
涡阳县2023-2024年度第二学期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生物学2024.6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5BCDCB 6-10BBDCC 11-15DAAAC 16-20CCDC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60分)
21.(14分)
(1)口腔 小肠 乙(或葡萄糖)(第1、2空答案可颠倒)
(2)麦芽糖 ② (3)糖类 脂肪所含能量多
22.(16分)
(1)垂体 ④ (2)雌性激素 卵细胞
(3)胰岛 胰液 (4)碘 ①
23.(14分)
(1)呼吸 肺静脉 下腔静脉 右心房
(2)咽 (3)2 尿液
24.(16分)
(1)脊髓 神经元(或神经细胞)突起
(2)传入神经 不属于 (3)下丘脑(是否被破坏)
(4)(相对)稳定 甲、乙两组豚鼠体温均保持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