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囊萤夜读教学目标:1.认识“恭、勤、焉”3个生字,会写“囊、萤”等6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囊萤夜读》。3.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4.根据车胤的不同角色,改写成一个小故事。教学重点1.认识“恭、勤、焉”3个生字,会写“囊、萤”等6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囊萤夜读》。教学难点3.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4.根据车胤的不同角色,改写成一个小故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滕老师记得上学期我和你们一起认识了一位爱观察、善思考的小朋友,你们还能记得他的名字吗?(王戎)师:今天,我们又要能过一个故事认识一位十分聪明且勤奋好学的孩子。师板书课题,生书空,齐读。教学生字:囊和萤,师重点指导书写“囊”“囊”这个字是生字,大家请看(出示图片),囊是一个大口袋里,装着两个贝壳和一根木柴,这充分显示“囊”的作用。后来经过汉字的演化,变成了今天的“囊”,我们依然能找到变化前的影子。请看一看,哪些地方比较像?师范写“囊”,生书空。生在任务单上完成“囊”和“萤”的书写。课题是什么意思?谁能说一说。提示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质疑;课了课题,你们想到了哪些问题?(设计意图:回顾以前学过的一个聪明的孩子王戎的相关课文,从情感上做铺垫。提示课题的,相机教学生字“囊”。理解课题的意思后,相机质疑,既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又为深度学习文本,做铺垫。)二、简介课文与车胤引导学生读注释①(课件出示,不作过多简介。)三、指导朗读1.老师鼓励学生自读古文。师:学习课文第一步要干什么?生:读。师:这篇文言文虽然很简短,只有33个字,但要想读好却不那么容易。给大家一个提示: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没有拼音的,可以举手,老师会随时帮助;不理解的词语,可以看注释。(设计意图:四年级的学生,已学过几篇文言文,应该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教师在方法上加以指导,学生有困难时举手,教师随时给予帮助,让学生找到学习方法,形成能力。)2.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指导。3.老师分句指名读。⑴第一句: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相机指导:可以根据注释初步理解句意。⑵第二句: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相机指导:①夏月则练囊盛(chéng shèng)数(shù sh )十萤火以照书。两个多音字正音。②根据注释理解句意,没有注释的可根据上下文来猜测。③点出“以夜继日”演变成了现在的成语:夜以继日。(设计意图:学生采用边读,边看注释的方式,能初步读正确,但要想读流利,读出感情,还是要靠老师的指导与引领,边读边思,边思边读,做到理解和朗读相互融合。)4.再指名读(换用多种字体,并采用逐步减字的方式),让学生熟读成诵。(设计意图:字体由楷书到行书,再读繁体,再逐步减字的方式进行,让学生熟读成诵。)四、根据不同角色把古文改写成现代小短文(任务单五)写好后,请一至两名学生朗读,评价。如果你是车胤的好朋友、邻居、父母……,你会怎样介绍他。(设计意图:自由读,听读学生,边读边思,边思边读,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再到改写,不仅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写的能力也得到提升。)六、拓展与延伸1.把这个小故事讲给家长听,拍摄视频发送到班级微信群与同学们分享。(设计意图:课堂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将“说”的训练安排在课后完成,既是本课的拓展与延伸,又可增加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将“说”的训练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