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纸的发明教学目标:1.练习默读课文,了解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过程,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2.通过学习单对比发现纸的优点,明白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因。3.聚焦段落,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在创设的情境中迁移运用。教学重难点:1.通过学习单对比发现纸的优点,明白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因。2.聚焦段落,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在创设的情境中迁移运用。教学过程:板块一纸品展导人,梳理纸的变化1.展示各种生活、学习用纸,学生说纸名及用途。2.思考:这些纸各有各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些纸,会怎么样呢 3.小结:纸的种类繁多,各有用处。纸方便、丰富了我们的生活。那么在纸未发明之前,人们是怎样记录文字的呢 4.读课文第2自然段,利用学习单梳理人们在不同时期记录文字的方式以及它们的优缺点(见表1)。表1造纸术发明之前 时间 记录文字方式 优点 缺点几千年前后来再后来板块二 走进西汉,了解麻纸特点1.到了西汉时代,人们记录文字的方式有变化吗 2.读第3 自然段思考:西汉时期,人们是怎么记录文字的 用麻纸记录文字,有什么优缺点 3.小结:通过梳理不难看出,人们的每一次发明创造都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的。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后来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故事。板块三由句及段,学习造纸故事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哪个自然段写的是蔡伦造纸的故事,哪一句写的是蔡伦造纸的过程。读相关句子,画出造纸所需要的原料,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2.学生交流反馈。(1)蔡伦造纸选用的是哪些原料 这些原料和之前的蚕丝、木片、龟甲等相比,有什么优点 (2)材料选好后,说说蔡伦是如何造纸的。3.理解动词,体会用词的准确性。(1)“剪碎或切断”能否删去其中一个 (2)“捣”是什么意思 要捣到什么程度 (3)读句子思考:这几个步骤可否调换顺序 比如:先浸再剪 (4)小结:切断是为了浸泡得更充分,这样更容易“捣烂成浆”。看似简单的过程都是反复研究、无数次实践的结果。(5)用上“先、然后、接着、最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说说蔡伦造纸的过程。(6)从这一连串的动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纸有什么优点 为什么蔡伦的造纸术能传承下来 5.出示第4自然段,分析段中三句话的关系。6.说说这三句话是围绕哪一个意思来写的。板块四读练结合,落实语文要素1.给下面的句子排序。( )然后准备一块铁板,在上面铺满松脂、纸灰和蜡等东西的混合物,并在铁板的四周围上一个铁框,在铁框内将做好的一系列活字印泥摆好。( )他先将胶泥做成四方长柱体,将其中的一个面刻上字,再用火把它们烧硬。( )活字印刷术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降低了成本,是印刷史上的一大变革,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最后用火烧烤,让铁板上面的混合物融化后,趁热用平板在上面压一压。这样一来,一块字面平整的活字印刷版便制作好了。( )北宋庆历间即1041年到1048年,毕昇在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依靠自身的技术积累和不断钻研,发明了活字印刷术。2.展示交流,学生评价。板块五 感受智慧,传承中华文明1.思考:造纸术的成功改进,我们最应该感谢的是谁 除了他,还有谁值得感谢 2.小结:我们应该感谢智慧的古人。纸的发明不仅给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且对世界更是影响深远。3.朗读全文思考: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播放课件,教师简介纸的文化和传播: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蔡伦改进的造纸术首先传到了临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了阿拉伯世界和欧洲。到了19世纪,小小的纸张便记录了各国科技发展的进程,记录了战争轨迹、历史变迁,更是惠及文化、医疗等多个领域,加速了世界文明的传播与交流,所以说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