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第七中学2024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第七中学2024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三)

资源简介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第七中学2024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三)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2024高三下·黄陂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北宋皇祐四年八月,在外为官多年的欧阳修带着母亲的灵柩回到了家乡江西永丰,是年冬天,欧阳修撰写了对后世影响很大的《泷冈阡表》和《欧阳氏图谱》。其中,《欧阳氏图谱》成为后人修谱的典范体例,而且,成为欧阳氏后人建构宗族的基础。
翻阅宋代史籍,可以看到,同姓血缘团体“累世义居,同居共爨”已然成为值得表彰的美德。《宋史·孝义传》就记载了若干个几代同堂、几百人的大家族。规模达到几百人的一个团体,如何维系秩序?据记载,抚州金溪县以前有邓、傅两个大姓,各有家丁数千,“远近颇畏之”,而且邓家两个儿子,虽然也考科举,“乃假儒也”。可见,邓、傅两家在地方崛起靠的还是武力,而不是科举功名。傅家后来“离析”了,邓家也有衰落迹象,原因是“俱受制于陆”。这个“陆”,就是大名鼎鼎的陆九渊家族。这使人不禁想起一个有趣的事实,当年水泊梁山上势力强大的宋江团队最难对付的其实不是官府,而是祝家庄这样的家族武装力量。小说家言不足为证,但亦非空穴来风。
宋代在基层社会占据着强势地位的几百人聚居的大家族很显然和明清时期的“宗族”有着明显的不同。明清时期的宗族是一个个独立生活的家庭组成的,而且,他们有着可以祭拜先祖的“祠堂”。历史上,所谓“礼不下庶人”,宗法理论只适用于贵族,而且有着严格的等级限制,从“天子七庙”到“士一庙”,至于“庶人”则“无庙”,“祭于寝”。当然,老百姓祭祀自己的祖先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墓祭,在坟墓上祭奠。另外有一个模糊边界的做法,就是把祖先影像放在佛寺、道观和官方认可的贤良祠中祭拜。但并不是每个人的祖先都有资格。宋元出现了许多以祖先为著名先贤而要求单独设立贤良祠祭拜的事例。江西吉水杨氏家族曾经出现过杨万里和杨邦义两位名人。杨万里是宋代名臣、文学家,他晚年闻知韩侂胄北伐,绝食而死,死后谥“文节”。杨邦义据说是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杨铁心的原型,他在金兵入侵建康时被俘,坚贞不屈,被金人剖心,死后被谥为“忠襄公”。杨氏家族到了元代开始设立专祠祭祀他们家族中的名人,后来,又放入其他祖先牌位,并立碑“刻世系、祀田、祭器、牲币、酒仪、设科条于碑阴”,正式变成了祠堂,但这已经是明初的事了。
正是由于宗法礼制局限而无法“敬宗收族”,宋代的理学家觉得要改革宗法礼仪,放宽对祭祀等级的限制。朱熹的《家礼》第一句话就是“君子将营宫室必立祠堂于正寝之东”。朱熹设想,祠堂中立高、曾、祖、祢四世牌位。祠堂不同于家庙,适用的是小宗之法,即五世则迁,所以只能祭四代。可见,即使富于改革精神的朱熹所倡导的祠堂离明清时期的祠堂还相差甚远。实际上,从“庶人祭于寝”到允许建祠堂拜先祖的过程非常漫长,一直到明代中期才完成。
无论如何,从宋代到明代的中国南方基层社会,一个引人注目的转变就是,一些有地方控制力的几百人规模的大家族转变为了有祠堂、族谱和祠产但由众多独立生活家庭组成的宗族。宗族,就这样由一个儒家的理念,变成了明清以后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实体性基层社会组织。
(摘编自黄志繁《宗族的由来》,有改动)
材料二:
《传统家族试论》说宋元以下有“新的宗族结构出现”,“新式宗族是由许多核心家庭、主干家庭或共祖家庭组成的,共财单位很少超出同祖父的成员,但通声气、济有无的范围却可以远过于五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像水纹一样,圈圈相连,牵牵扯扯,是网络结构。而士绅阶层处于关系网核心,是所谓的“一方之望”。他们回籍行孝,其价值、行为、道德表率作用,对于普通民众的思维方式、行为等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人际关系思路是沿着由上到下的系统关系走的,所以在人际伦理中也就强调尊高者的义务。孔子很早就与弟子讨论过士的行为的规范榜样作用,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孔子的话对中国历史上士人阶层的人格塑造和定位有着长久和深远的影响。明清时期的各类文献资料都反映出,有不少地方的士人都认为儒家思想只适合读书人,与地方下层社会的庶民思维之间有难以衔接的矛盾。其中,“孝”在庶民中间就没有被完全贯彻实行。“礼下庶人”“化民成俗”的工作,在中国传统社会一直是由士人承担的。
中国传统社会公共事务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士,而且士在组织大家、管理各种事务的同时,还沟通国家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将儒家的价值观念、国家意识形态、条文法规传达到民间。罗志田曾指出士人通过寓正德于厚生的方式构建下层民间社会,通过使“道”与乡土衔接让“地方”具有更多自足的意义。而宗庙、家谱等,正是这些礼仪和儒家思想观念、价值下到民间的重要途径。
(摘编自徐跃《花开即故山》,有改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杨万里死后得到“文节”谥号的事例,可以看出士在中国传统社会公共事务治理中 所起的榜样作用。
B.材料二指出,传统乡村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呈水纹状网络结构,这与《乡土中国》中提到的 “差序格局”内涵一致。
C.材料二关注到儒家思想的局限性问题,如“孝”这个观念只适合读书人,导致其无法在庶民中间被践行。
D.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宗族做出思考,但所依据的史料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并不相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2.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氏图谱》为“欧阳氏后人建构宗族的基础”,可见族谱对宗族有重要意义。
B.根据封建宗法理论规定,老百姓可自己房屋中、坟墓上或贤良祠中祭拜祖先。
C.宋代理学家改革宗法礼仪并非为了变革社会,而是为了不断完善既有社会秩序。
D.宗族由儒家理念变为实体性基层社会组织,经过了漫长的时间与很多人的努力。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第四段从朱熹的改革说起,推演出祠堂形成过程之漫长,论证思路严谨清晰。
B.材料一通过比较宋代大家族与明清宗族的不同之处,阐释了宗族的由来。
C.材料二举孔子与子贡的问答为例,意在论述士应以修身自律、不辱使命为己任。
D.材料二第三段围绕士在沟通上下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展开论述,肯定宗庙的意义。
4.材料一认为“小说家言不足为证”,却两次提到小说中的人物或事迹,请简析其作用。
5.材料一、二均关注到“礼下庶人”的现象,但论述各有侧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4高三下·江西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缝隙
朱以撒
这条蜿蜒的老街还在翻修,处在半完成状态。完成了的那部分已经租出,挂起招牌做生意,从洞开的大门和里边的摆设,可以知晓他们都在经营一些什么,咖啡、甜点、沉香、山区土特产,便觉得没有必要走进去。那些等待翻新的还是大门紧闭,神秘被捂在里面,碰巧的是旧日门板上有裂缝,有人就凑近裂缝往里边打量,一眼看到过去。
缝隙的出现,赐予了这样的机会。
很多次,我在临写敦煌残经时,想到了那个已经空空荡荡的藏经洞。当时里边堆放了那么多的经卷,只是门面用泥皮糊死了。时间过去,没有谁走过时会想到里面有这么多宝贝——风沙吹老了时日,也吹走了这个密室外观曾经有过的人工痕迹。如果不是后来的自然干裂,让人从缝隙中窥探到内部,也就没有接下来的许许多多传奇。许多的过往起始都是封闭的,时日把曾经知晓它们的人送走,史册也语焉不详,让后来人止步。经不起时日的鞭打冲刷,一些物品终于见到了天日,不再成为秘密。与秘密相逢,就获得了与众不同的认知、识见。但前提是,先找到隐藏在寻常中的那一道裂缝吧。
晋太元中武陵的捕鱼者算得上好运气,他幸运地发现了一道透出光亮的小口,由此开始了他梦幻一般的旅程。在桃花源里,捕鱼者受到了各家轮流的宴请,享受了最真诚的款待。当然,桃花源中人也通过捕鱼者张开的双唇,打探到了外界的一些秘密。捕鱼者离开时,桃花源中人对他只提了一个要求,即“不足为外人道也”。但捕鱼者是一个善于分享秘密的人,他觉得有责任把秘密首先传达给太守。接下来就是寻找秘密的入口。这个入口已经不见了,连同周围的环境都陌生之至,寻找宣告失败。我一直在想,陶渊明以云淡风轻的笔法描写了桃花源的美感,主旨还是要人守住那道裂开的口子——不能守之以一,就难以让人信服。朱熹曾经评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贿。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如此说,陶渊明就是君子自守的人物,而其他晋宋人物,则是守不住的两面人。
我第一次见到桃胶是在乡下,这里桃树千万,坚硬的桃胶恍如琥珀、玛瑙那般晶莹,抓一把放入盘中,声响如大珠小珠,甚是悦耳。文人笔下喻此为桃花泪,是时光把泪水凝固了。而当口舌触及一碗温度适宜的桃胶时,它柔中含韧舒展开来的弹性,足以称之为美味,让人总是会欣赏一番,再细细品尝。追溯它的由来,则是从伤口开始的。兀立不移的万千桃树,没有哪一棵是表皮严实无损的,很像人的皮肤,总要在生存的不易中,因人为或天时,被扯开一道道口子,溢出不少汁液来。在我的记忆中,严冬是人的表皮最易开裂的时段,那时在工地、田野劳作的人,对此毫无办法,静等裂开,那时的教科书赞美这样的手和脚——是开裂成就了美好生活。桃胶不断地从桃树伤口的缝隙中涌出,接触空气,成为胶状,为桃树的所有者不断收取,加工成坚硬之物。相比于桃胶,桃花要风雅浪漫多了。曾有人将朵朵桃花寄送给远方的友人,被津津乐道,以为是名士风度的延续。而如果寄一箱桃子、一袋桃胶,那真是难言风雅——风雅之举似乎都是轻盈的、灵性的,甚至是虚无缥缈的,让人无从一握手中。这也使人感受到一棵树的多重功用,用于实的,用于虚的,用于精神的,用于口腹的。
每到午后,怀安桥下就陆续集中了各路的水果商,各自经营来路不一的水果。刀剑披挂的榴莲尽管一副凛然不可侵的相貌,还是被不少人围着。我猜,是它微微裂开的缝隙,那飘出来的独特的果香把人招引过来。不买也罢,这浓郁的气味真的让人迷醉。
有时,在自我表现上,人还不如一枚榴莲。
有一则旧事是如此展开的——弘一到丰子恺家,丰子恺请弘一坐在一张藤椅上,藤椅柔韧,老师坐上去会更舒适。弘一没有马上坐下,而是先摇晃了几下藤椅,方才缓缓落座。后来又去了一次,仍然是这个摇晃的动作。弘一回答了丰子恺的疑问——这张藤椅旧了,藤条间有许多缝隙,会有一些虫蚁,如果贸然坐下就把它们挤压了。一般人和不一般人的差别不一定都是宏大的,反而是在一些细微处,譬如细细的缝隙,也填充了一个人丰富的悲悯。有些人刻意为之,那就辛苦;有些人自然为之,成为一种自觉。一个人要走多远,才可以关注到藤椅中的缝隙?
时日匆匆,我们对于屑屑者已经缺乏察觉的细心了,而对于大,我们的兴致要高昂得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有人赠送我的宣纸形制大起来了,我把笔濡墨挥洒的作品也大起来了。其实,书法家的内心都很清楚——大未必佳,但巨大是可以引人注目的。如果我用巴掌大的花笺写一幅小楷,那真会像汪洋中的溺水之人,顷刻被淹没,无处找寻。想想晋宋时期的那些简札,小得不得了,却精彩之至,是有真性情在里边的,别无他倚。这样,就是片纸只字,也甚佳好。说起来,其翼若垂天之云的鲲鹏,其死生在朝暮之间的虫蚁,所谓的大小,都是天地夹缝里的存活物,没有什么差别,当如弘一那般相待,不可轻慢。
(有删减)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间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既能把知晓过往的人送走,隐藏起秘密,又能通过鞭打冲刷的力量使得秘密重见天日。
B.洞开的大门、可见的摆设,神秘尽失,使人觉得没有必要进去,而紧闭的大门、门板的裂缝则能吸引人去窥探一番。
C.弘一关注藤条缝隙里的虫蚁,所以坐前都要摇晃藤椅,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细微之处可见弘一的悲悯情怀。
D.桃胶源自桃树的伤口,柔中含韧,能满足人的口腹之实,却难言风雅,因此文人借风雅浪漫的桃花喻之为桃花泪。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捕鱼者是一个善于分享秘密的人”这句话运用了反语,表现了作者对捕鱼者把秘密传达给太守的不满。
B.文章以“缝隙”为线索组织材料,行文方式灵活多样,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表现作者的所见所思。
C.文中善用对比手法,如桃胶与桃花的对比,小简札与大尺幅的对比等,褒贬分明,道理昭然若揭,让读者易于接受。
D.文章引用朱熹评价陶渊明的话,又化用《逍遥游》中的“小大之辩”,增添了书卷气,表现出作者的古典文化修养。
8.散文讲究“形散神聚”,请从选材角度分析本文“形散”的特点。
9.题目“缝隙”意蕴丰富,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其多重寓意。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2024高三下·江西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传》曰“君子大居正”,又曰“王者大一统”。正者,所以正天下之不正也;统者,所以合天下之不一也。由不正与不一,然后正统之论作。尧、舜之相传,三代之相代或以至公或以大义皆得天下之正,合天下于一,是以君子不论也,其帝王之理得而始终之分明故也。及后世之乱,僭伪兴而盗窃作,由是有居其正而不能合天下于一者,周平王之有吴、徐是也;有合天下于一而不得居其正者,前世谓秦为闰是也。由是正统之论兴焉。
自汉而下,至于西晋,又推而下之,为宋、齐、梁、陈。自唐而上,至于后魏,又推而上之,则为夷狄。其帝王之理舛而始终之际不明,由是学者疑焉,而是非又多不公。自周之亡迄于显德,实千有二百一十六年之间,或理或乱,或取或传,或分或合,其理不能一概。大抵其可疑之际有三:周、秦之际也,东晋、后魏之际也,五代之际也。秦亲得周而一天下,其迹无异禹、汤,而论者黜之,其可疑者一也。以东晋承西晋则无终,以隋承后魏则无始,其可疑者二也。五代之所以得国者虽异,然同归于贼乱也,而前世议者独以梁为伪,其可疑者三也。夫论者何?为疑者设也。尧、舜、三代之始终,较然著乎万世而不疑,固不待论而明也。后世之有天下者,帝王之理或舛而始终之际不明,则不可以不疑。故曰由不正与不一,然后正统之论作也。
(节选自欧阳修《正统论》)
材料二:
不幸有天子之实,而无其位;有天子之名,而无其德。是二人者立于天下,天下何正何一,而正统之论决矣。正统之为言,犹曰有天下云尔。人之得此名,而又有此实也,夫何议?
天下固有无其实而得其名者,圣人于此不得已焉,而不以实伤名。而名卒不能伤实,故名轻而实重。不以实伤名,故天下不争;名轻而实重,故天下趋于实。
(节选自苏轼《正统论》)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三代A之相代B或以C至公D或以E大义F皆得G天下H之正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得,具备的意思,和成语“相得益彰”“怡然自得”中的“得”意思均相同。
B.夷狄,中国古代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夷狄”常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
C.虽,虽然的意思,与“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中的“虽”意思不同。
D.趋,趋向的意思,与苏洵《六国论》中“日削月割,以趋于亡”的“趋”字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修认为,从周朝灭亡到显德年间的多个政权是否符合正统,可以一概而论,大抵存有三处疑问。
B.欧阳修分别对“正”和“统”进行了解说,认为匡正天下那些不正当的是“正”,统一天下还没有统一的是“统”。
C.欧苏二人都认为,正统之论的产生完全是为了解决后世统治者继承帝位时出现的不正与不一的问题。
D.欧阳修认为,秦朝直接传承周的政权,统一天下,其行为和大禹、商汤没有区别,评论的人不应该贬黜它。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合天下于一而不得居其正者,前世谓秦为闰是也。
②天下固有无其实而得其名者,圣人于此不得已焉,而不以实伤名。
14.欧阳修和苏轼评判一个政权是正统的依据分别是什么?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2024高三下·江西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族弟单父主簿凝摄宋城主簿至郭南月桥却回栖霞山留饮赠之①
李白
吾家青萍②剑,操割③有馀闲。
往来纠二邑,此去何时还。
鞍马月桥南,光辉歧路间。
贤豪相追饯,却到栖霞山。
群花散芳园,斗酒开离颜。
乐酣相顾起,征马无由攀。
【注】①李凝,李白族弟,单父主簿,兼代宋城主簿。本诗作于李白送李凝赴任宋城主簿时。②青萍,古宝剑名。③操割,即操刀割锦。春秋时,郑人子皮想让没有经验的尹何管理自己的采邑,子产对子皮说:“小孩子还不会操刀,就让他去剁肉,他一定会先伤到自己,把贵重的锦缎交给没裁过衣服的人去裁割,他一定会毁了锦缎。”后以此比喻才能太低,不能胜任责任重大的事情。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用“青萍剑”比喻族弟的才能,表示他有足够的才干和能力来胜任新的职务。
B.七、八两句写贤士豪杰为李凝追送饯行,一直送到栖霞山,这为后面四句做好铺垫。
C.九、十两句写一群人在散发芬芳香气的花园中斗酒,将原本就欢乐的心情推向高潮。
D.最后两句写诗人和送行的人群一起开怀畅饮,醉得无法上马离去,可见其为人豪爽。
16.本诗有“此去何时还”之问,《梦游天姥吟留别》也有“别君去兮何时还”之问,二者所问内容和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17.(2024高三下·黄陂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时间和空间的对举或融合在律诗的颔联与颈联中较为常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杜甫《登高》中就有这样的诗句,如“   ,   ”。
(2)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归去来兮辞》中描写陶渊明端起酒杯自斟自酌,看着院子里的树木,也觉得很愉快的句子是“   ,   ”。
(3)“芙蓉”具有高洁、素雅、清幽的特点,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2024高三下·江西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他们要去迎春了,春神句芒住在东郊的庙里,他掌管着春的气息以及整个一年的收成,他甚至还会给有福的人延长寿命。他小小的庙宇在树木的深处,这里人迹罕至,在冬日将尽的时节,满山的树木像还没来得及点染的枯笔水墨画,显得颇为荒凉。②
立春的前一天,寂静的郊外突然变得骚动起来。远处的村边小道上,一条长长的充满威仪的队伍逶迤而来。从那非同寻常的鼓乐声中就可以听出,是天子前来迎春了。满天的青旗,掩映着天子和他身后的三公九卿,一路 A 。
叩拜句芒神的礼仪庄严而隆重。在跪拜之后,天子高高举起酒爵,然后徐徐泼洒在句芒面前的地上,接着又是跪拜。礼罢,人们给句芒让出道路,乐工们高奏鼓乐,句芒在人们的簇拥下向都城进发。稳稳站立在壮汉们肩头木板上的句芒,人面鸟身,方脸,神色端庄,目视远方,仿佛随时都会展翅高飞。头顶上,青色的春幡迎风而舞。在他旁边站着的,是一头雄壮有力却又憨态可掬的泥牛。③
④句芒进城的路上,欢迎的人挤在道路的两旁。扮成春官的孩童,一路奔跑着, B ,边走边喊:春到了,春到了。于是一路的百姓也随之 C :春天来了。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A    B    C   
19.下列句子中的“在”与文中加点的“在”,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事情发生在去年。
B.风在刮,雨在下。
C.只要有利于人民,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D.学习好,主要在自己努力。
20.“然而整个春天将由此发动。”这句话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024高三下·黄陂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伊犁河谷位于新疆西北部,亚欧大陆腹地。河谷北、东、南三面环山,呈喇叭状,喇叭口向西张开。伊犁的西部是平坦的欧洲平原、欧亚草原,相距超过5000千米的大西洋水汽可以一路向东,直达伊犁。当水汽进入山谷,“超级集雨器”便开始发挥作用。迎风坡每年的降水量可达600~800毫米,大量降水在高山上以固态形式留存,形成冰川。在海拔较高处, ① 。这些湖泊散落在群山之间,水质纯净,颜色湛蓝,犹如宝石一般。
群山之中孕育出众多河流。 ② ,一路穿越森林,流经草原,切出峡谷,拓为宽谷,最终汇聚成新疆水量最丰沛的河流——伊犁河。河水一路滔滔西去,在哈萨克斯坦从巴尔喀什湖西部注入。③,甚至让巴尔喀什湖呈现出“西淡东咸”的奇特现象。就这样,本应干旱的伊犁,在大西洋水汽的帮助下,成了新疆乃至亚洲内陆水资源条件最好的区域之一。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2.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四、写作(60分)
23.(2024高三下·黄陂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法国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在《越洋情书》中写道:“我渴望能见你一面,但请你记得,唯有你也想见我的时候,我们见面才有意义。”这种“双向奔赴”,让距离不再遥远,让彼此抵达心灵的花园。而“双向奔赴”一词不仅适用于人与人之间,亦适用于各种关系,如:人与社会,人与时代,人与国家,国家与国家……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 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B
3.C
4.①第一次引述祝家庄的事例,让文章内容更丰富,说明宋代当时大家族的势力强大,意在反映宋代大家族靠家族武装力量维系秩序。②第二次提到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避免了论述的单调,说明杨邦义这个人物的影响比较深远、名声显著,意在反映“宋元出现了以祖先为著名先贤而设专祠祭拜的事例”。
5.①材料一所谓‘礼不下庶人’,宗法理论只适用于贵族,而且有着严格的等级限制,到明中期才允许庶人建祠堂拜先祖,侧重从突破等级限制的角度分析“礼下庶人”的过程。②材料二强调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士人承担着“礼下庶人”的工作,侧重从士人对于普通民众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分析士人作为公共事务管理者、上下沟通者对“礼下庶人”的作用。
【知识点】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艺理论、文学评价类;论据支撑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观点是什么,文章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然后结合选项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4)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可以看出士在中国传统社会公共事务治理中所起的榜样作用”说法错误。文中举出杨万里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宋元出现了许多以祖先为著名先贤而要求单独设立贤良祠祭拜的事例”这一观点。
B.“这与《乡土中国》中提到的‘差序格局’内涵一致”说法错误。文中所谈关系网核心是士绅阶层,“差序格局”的核心是自己,所以二者内涵不一致。
C.“导致其无法在庶民中间被践行”说法错误。材料二第二段的表述为“‘孝’在庶民中间就没有被完全贯彻实行”,只是没有被完全贯彻实行,并非无法在庶民中间被践行。
故答案为:D。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老百姓可在自己房屋中、坟墓上或贤良祠中祭拜祖先”说法错误。从材料一第三段“至于‘庶人’则‘无庙’,‘祭于寝’。当然,老百姓祭祀自己的祖先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墓祭,在坟墓上祭奠。另外有一个模糊边界的做法,就是把祖先影像放在佛寺、道观和官方认可的贤良祠中祭拜”可知,“坟墓上或贤良祠中祭拜祖先”不是封建宗法理论规定的。
故答案为: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意在论述士应以修身自律、不辱使命为己任”说法错误。从材料二第二段“孔子很早就与弟子讨论过士的行为的规范榜样作用”可知,材料二举孔子与子贡的问答为例,意在证明士的行为的规范榜样作用。
故答案为:C。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情节结构的分析能力。
作者在材料一第二段“小说家言不足为证,但亦非空穴来风”中认为“小说家言不足为证”,但后一句“但亦非空穴来风”有肯定了小说中情节也有其反映历史真实的一面。作者通过引述祝家庄的事例,说明宋代当时大家族的势力强大,意在反映宋代大家族靠家族武装力量维系秩序。
而在第三段中第二次“杨邦义据说是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杨铁心的原型,他在金兵入侵建康时被俘,坚贞不屈,被金人剖心,死后被谥为‘忠襄公’”可知,从宋代到现代,杨邦义这一英雄人物被人们一直所铭记,说明杨邦义这个人物的影响比较深远。同时引入了一部非常流行的小说的情节,能够让文章的读起来内容更丰富,也提起读者的阅读兴趣,避免了论述的单调。
故答案为:①第一次引述祝家庄的事例,让文章内容更丰富,说明宋代当时大家族的势力强大,意在反映宋代大家族靠家族武装力量维系秩序。②第二次提到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避免了论述的单调,说明杨邦义这个人物的影响比较深远、名声显著,意在反映“宋元出现了以祖先为著名先贤而设专祠祭拜的事例”。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关注到“礼下庶人”的现象。从第三段“历史上,所谓‘礼不下庶人’,宗法理论只适用于贵族,而且有着严格的等级限制,从‘天子七庙’到‘士一庙’,至于‘庶人’则‘无庙’”,“祭于寝”。当然,老百姓祭祀自己的祖先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墓祭,在坟墓上祭奠。另外有一个模糊边界的做法,就是把祖先影像放在佛寺、道观和官方认可的贤良祠中祭拜”,第四段“正是由于宗法礼制局限而无法‘敬宗收族’,宋代的理学家觉得要改革宗法礼仪,放宽对祭祀等级的限制。朱熹的《家礼》第一句话就是‘君子将营宫室必立祠堂于正寝之东’……实际上,从‘庶人祭于寝’到允许建祠堂拜先祖的过程非常漫长,一直到明代中期才完成”等内容可以看出,材料一侧重从突破等级限制的角度分析“礼下庶人”的过程。
与材料一不同,材料二论述的侧重点则是从“化民成俗”的角度分析士人作为公共事务管理者、上下沟通者对“礼下庶人”的作用。如第一段中“而士绅阶层处于关系网核心,是所谓的‘一方之望’。他们回籍行孝,其价值、行为、道德表率作用,对于普通民众的思维方式、行为等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第二段“不少地方的士人都认为儒家思想只适合读书人,与地方下层社会的庶民思维之间有难以衔接的矛盾。其中,‘孝’在庶民中间就没有被完全贯彻实行。‘礼下庶人’‘化民成俗’的工作,在中国传统社会一直是由士人承担的”,第三段“中国传统社会公共事务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士,而且士在组织大家、管理各种事务的同时,还沟通国家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将儒家的价值观念、国家意识形态、条文法规传达到民间”等内容都表明了这一点。
故答案为:①材料一所谓‘礼不下庶人’,宗法理论只适用于贵族,而且有着严格的等级限制,到明中期才允许庶人建祠堂拜先祖,侧重从突破等级限制的角度分析“礼下庶人”的过程。②材料二强调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士人承担着“礼下庶人”的工作,侧重从士人对于普通民众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分析士人作为公共事务管理者、上下沟通者对“礼下庶人”的作用。
【答案】6.D
7.C
8.①广泛自由:有老街旧门板上的裂缝,有敦煌藏经洞的裂缝,有进入桃花源的小口,还有桃树的缝隙、榴莲的缝隙、藤条间的缝隙,以及书法的大小,取材广泛丰富。②有详有略:老街旧门板上的裂缝和榴莲的缝隙是略写,敦煌藏经洞的裂缝、进入桃花源的小口、桃树的缝隙等则是详写。③虚实结合:老街旧门板上的裂缝是实写,由它联想到的敦煌藏经洞的裂缝、进入桃花源的小口、桃树的缝隙是虚写;榴莲的缝隙是实写,由它联想到的弘一对藤条间缝隙的关注,书法作品中大小的区别是虚写。
9.①“缝隙”象征契机,人们要留心观察,通过契机认知、识见秘密的事物;人们也可通过契机,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②“缝隙”象征陶渊明的君子自守品格,提示人们要坚守纯真,坚守节操。③“缝隙”象征伤口与辛劳,它们最终会带来美味与美好生活,暗示人们先苦后甜的道理。④“缝隙”象征细微、细小,提醒人们要关注细微之处、细小之物,树立众生平等的观念。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散文;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看清文脉,并认真品味关键性语言。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的艺术特色的能力。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所谓文章的结构就是围绕主题安排材料的布局,答题时一般从叙述的顺序、人称视角的变化、文章的线索以及表达方式的运用等角度分析,先明确特征,然后分析好处。解答此类题目先要诵读全文,找到文中使用的叙述方式,再结合相关内容分析这样叙述的好处及作用。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的能力。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两个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标题如果是比喻句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那么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因此文人借风雅浪漫的桃花喻之为桃花泪”错误,强加因果关系,从原文可知,桃胶“恍如琥珀、玛瑙那般晶莹”,文人喻之为桃花泪,并非是因为桃胶难言风雅。故答案为:D。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的艺术特色的能力。C.“褒贬分明”错误,结合“这也使人感受到一棵树的多重功用,用于实的,用于虚的,用于精神的,用于口腹的”可知,文章对桃胶与桃花的评价是它们作为不同的功用各有千秋,不能说是“褒贬分明”的对比。故答案为:C。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从选材方向上来讲,本文并没有抓住某一事物重点展开,而是颇为广泛自由,先有翻修的老街中部分紧闭的大门展开联想,想到敦煌莫高窟,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想到桃胶、桃花,再想到榴莲的缝隙、藤条间的缝隙,以及书法的大小,可见其选材的广泛丰富。从选材详略程度的取舍上,作者基本上以单独段落讲述一件事,而根据段落的长短我们很容易可以看出,作者对于老街旧门板上的裂缝和榴莲的缝隙是略写,而对于敦煌藏经洞的裂缝、进入桃花源的小口、桃树的缝隙则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从选材的来源看,根据原文“这条蜿蜒的老街还在翻修,处在半完成状态……那些等待翻新的还是大门紧闭……有人就凑近裂缝往里边打量,一眼看到过去”“我第一次见到桃胶是在乡下”“每到午后,怀安桥下就陆续集中了各路的水果商”可知,这些描写是源于作者的真实体验。而“很多次,我在临写敦煌残经时,想到了那个已经空空荡荡的藏经洞”“相比于桃胶,桃花要风雅浪漫多了”“其实,书法家的内心都很清楚——大未必佳”叙述了作者的想象来源,很明显是出自作者的想象,而对于桃花源和弘一法师事迹的描写,不可能是出自作者的真实经历,也很明显是作者的想象。可见这些部分是虚写。所以,本文具有虚实结合的特点。
故答案为:①广泛自由:有老街旧门板上的裂缝,有敦煌藏经洞的裂缝,有进入桃花源的小口,还有桃树的缝隙、榴莲的缝隙、藤条间的缝隙,以及书法的大小,取材广泛丰富。②有详有略:老街旧门板上的裂缝和榴莲的缝隙是略写,敦煌藏经洞的裂缝、进入桃花源的小口、桃树的缝隙等则是详写。③虚实结合:老街旧门板上的裂缝是实写,由它联想到的敦煌藏经洞的裂缝、进入桃花源的小口、桃树的缝隙是虚写;榴莲的缝隙是实写,由它联想到的弘一对藤条间缝隙的关注,书法作品中大小的区别是虚写。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的能力。第一,“许多的过往起始都是封闭的,经不起时日的鞭打冲刷,一些物品终于见到了天日,不再成为秘密。与秘密相逢,就获得了与众不同的认知、识见”,据此可看出“缝隙”象征契机,比如敦煌的缝隙提供一个契机让封存的过往再现,使人们与秘密相逢,拥有与众不同的认知、识见,窥见历史、文化的真相。此外,原文提到“从一些语言的缝隙里,我察觉到文思无定居然如此——没有哪两个人的笔端是相似的,客气浮辞的、深婉不迫的、循途守辙的、纵横自喜的,应有尽有”“将史料填纳于文章之内,使我见到古贤人这般说、那般说,独不见这位学生如何说——他被史料的烟云遮蔽,使我找不到他了。这常是我阅读的一个疑问——为何不以自己的话语言说”,表明作者认为写文章要注重用自己的话来表现自我。由此我们也可得到启发:人们也可通过契机,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第二,作者指出,“陶渊明就是君子自守的人物,而其他晋宋人物,则是守不住的两面人”,陶渊明暗示桃花源不可告人,但是渔人无法守住秘密,成为当时世人守不住节操的两面人的代表。陶渊明代表了能坚守节操的有志之人。所以“缝隙”象征陶渊明的君子自守品格,提示人们要坚守纯真,坚守节操。第三,由原文“兀立不移的万千桃树,没有哪一棵是表皮严实无损的,很像人的皮肤,总要在生存的不易中,因人为或天时,被扯开一道道口子,溢出不少汁液”,可以看出作者运用联想,由自然界中的裂缝联想到皮肤的缝隙,由桃胶从缝隙溢出,想到劳动者开裂的手脚,从而体现劳动成就美好生活的观点。所以,“缝隙”象征伤口与辛劳,它们最终会带来美味与美好生活,暗示人们先苦后甜的道理。第四,原文写作者对弘一大师的赞叹,“一般人和不一般人的差别不一定都是宏大的,反而是在一些细微处,譬如细细的缝隙,也填充了一个人丰富的悲悯。有些人刻意为之,那就辛苦;有些人自然为之,成为一种自觉。一个人要走多远,才可以关注到藤椅中的缝隙”,表现了作者对能够发自内心,自然流露出来对于细微、细小之物的悲悯情怀的人的敬仰与赞赏。所以,“缝隙”象征细微、细小,提醒人们要关注细微之处、细小之物,树立众生平等的观念。故答案为:①“缝隙”象征契机,人们要留心观察,通过契机认知、识见秘密的事物;人们也可通过契机,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②“缝隙”象征陶渊明的君子自守品格,提示人们要坚守纯真,坚守节操。③“缝隙”象征伤口与辛劳,它们最终会带来美味与美好生活,暗示人们先苦后甜的道理。④“缝隙”象征细微、细小,提醒人们要关注细微之处、细小之物,树立众生平等的观念。
【答案】10.BDF
11.A
12.B
13.①也有统一了天下却不能够占据正统,前世说秦是非正统就是这种情况。
②天下本来就有没有天子的德才却得到天子名位的人,圣人对此也没有办法啊,但不用德才来伤害名位。
14.①欧阳修:①帝王获得天下要具备帝王相承的义理。②朝代始末要清楚明白。②苏轼:帝王要德才兼备。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称谓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能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词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3)本题考查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别是在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传》上写“君子大居正”,又写着“王者大一统”。正,就是用来匡正天下那些不正当的;统,就是用来统一天下尚未统一的。因为有不正当和不统一的情况存在,这样之后是不是正统的争论就出现了。尧、舜相传,夏、商、周相互取代,有的因为大公,有的因为大义,都统一了天下,天下人都认为是正当的,所以君子从不讨论他们是否符合正统,这是因为帝王相承的义理具备而且政权始末清楚了,伪政权出现了,所以就有了正当却不能统一天下的情况,周平王有吴国和徐国就是这样;也有统一了天下却不能够占据正统,前世说秦是非正统就是这种情况。从此,关于正统之争就兴起了。
从汉代往后就是西晋,再往后,是宋、齐、梁、陈。从唐朝往前推是后魏,再往前推,就是夷狄政权。王朝的传承不是顺理成章,始末界限也不分明,因此学者就有了疑惑,而对是非的评判又大多不够公允。从周朝灭亡到显德年间,一千二百一十六年里,或治或乱,或夺取或传承,或分裂或统一,是否符合正统,不可一概而论。可疑之处大概有三点:周、秦的时候,东晋、后魏的时候,五代的时候。秦直接传承周的政权统一天下,其行为和大禹、商汤没什么区别,可是评论的人却贬黜它,这是第一个可疑之处。东晋传承了西晋,可无法再传下去,是无终,隋传承了后魏,可再往前推就找不到源头,是无始,这是第二个可疑之处。五代夺取政权的方式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属于乱臣贼子,可是前代议论的人认为只有梁是伪政权,这是第三个可疑之处。为什么要有争论呢?因为有疑惑。尧、舜、夏商周三代,始末明明白白,千秋万代没有人疑惑,本来不必争论就清楚明白。后世拥有天下的人,王朝的传承有的不是顺理成章,始末不分明,所以不可能不疑惑。所以说,因为有不正当和不统一,这样之后才有是否符合正统的争论。
材料二:
不幸有了天子的德才却没有天子的名位;有天子的名位却没有天子的德才。这样两种人站在天下,天下谁是正当谁统一,用正统的理论可以判断了。正统论所说的,就好比说拥有天下正统不正统罢了。一个人得到了天子的名位,又拥有天子的德才,那还有什么好议论的呢?
天下本来就有没有天子的德才却得到天子名位的人,圣人对此也没有办法啊,但不用德才来伤害名位。而名位最终也不能伤害德才,所以名位轻而德才重。不用德才来伤害名位,所以天下不会争;名位轻而德才重,所以天下才趋向于德才。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尧、舜相传,夏、商、周相互取代,有的因为大公,有的因为大义,天下人都认为是正当的。“三代之相代”中“相代”意思是相互取代,作“三代”的谓语,句意完整,之后应断开,即在B处断句;“或以至公”“或以大义”结构相同,句式一致,应单独成句,即在DF处分别断句;“皆得天下之正”,“天下之正”作“得”的宾语,句意完整,中间不断句。故答案为:BDF。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能力。A.“意思均相同”错误。“得”,具备/映衬,配合/称心如意。句意:这是因为帝王相承的义理具备而且政权始末清楚明白的缘故。/相互配合的好,各方的长处就更能显现。/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B.正确。C.正确。“虽”,虽然/即使。句意:五代夺取政权的方式虽然不尽相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D.正确。句意:所以天下才趋向于德才。/天天削减,月月割让,以至于趋向灭亡。故答案为:A。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可以一概而论”错,原文有“自周之亡……其理不能一概”,意为不能一概而论。C.“完全是为了解决后世统治者继承帝位时出现的不正与不一的问题”错,虽然欧阳修和苏轼都在《正统论》中讨论了正统之论的问题,但欧主要关注正统之论的产生和演变,以及后世统治者继承帝位的不正与不一的问题;而苏则更侧重于正统的定义,即必须同时拥有天子之实和天子之名才能算是正统。因此,不能说两者都认为正统之论的产生完全是为了解决统治者继承帝位的问题。D.“评论的人不应该贬黜它”错,依据“秦亲得周而一天下,其迹无异禹、汤,而论者黜之,其可疑者一也”可知,欧阳修只是提出疑问,没有明确对此表示否定。故答案为: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居其正”,占据正统;“闰”,在古代通常表示与“正”相对的意思,“谓秦为闰”的意思是“认为秦不是正统”。“……者,……也”,判断句。(2)“固”,本来;“不得已”,没有办法;“伤”,伤害。
故答案为:①也有统一了天下却不能够占据正统,前世说秦是非正统就是这种情况。②天下本来就有没有天子的德才却得到天子名位的人,圣人对此也没有办法啊,但不用德才来伤害名位。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欧阳修:①依据“合天下于一,是以君子不论也,其帝王之理得而始终之分明故也”可知,他认为帝王获得天下要具备帝王相承的义理。②依据“其帝王之理舛而始终之际不明,由是学者疑焉,而是非又多不公”可知,他认为朝代始末要清楚明白。苏轼:依据“不幸有天子之实,而无其位;有天子之名,而无其德。是二人者立于天下,天下何正何一,而正统之论决矣。正统之为言,犹曰有天下云尔。人之得此名,而又有此实也,夫何议”可知,他认为帝王要德才兼备。故答案为:①欧阳修:①帝王获得天下要具备帝王相承的义理。②朝代始末要清楚明白。②苏轼:帝王要德才兼备。
【答案】15.C
16.①内容:本诗问的是李凝去宋城之后何时再回单父;《梦游天姥吟留别》是问自己与诸君离别何时再见。②情感:本诗表达了李白对李凝的不舍之情,也体现出对亲情的重视;《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用自己打算远离尘嚣到名山求仙学道来回答问题,暗示了与诸君难以再会的结果,流露出他对现实的不满和洒脱不羁的情怀。
【知识点】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C.“将原本就欢乐的心情推向高潮”错误。从第十句中“离颜”可知,诗人是有离别时的惆怅表情的。故答案为:C。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从内容上看,本诗“此去何时还”是问李凝,诗人送李凝赴任宋城主簿,“何时还”是诗人问李凝去宋城之后何时再回单父;《梦游天姥吟留别》又作《别东鲁诸公》,“别君去兮何时还”,是问自己此次与诸君离别何时再见。从情感上看,本诗,李白送李凝赴任宋城主簿,此时的李凝还未远行,李白就发出“何时还”的疑问,表达了他对李凝的不舍之情,也体现出他对亲情的重视态度。而《梦游天姥吟留别》,“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意思是:告别诸位朋友离开(东鲁)啊,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要想远行时就骑上它去探访名山。诗人自问自答,以自己打算远离尘嚣到名山求仙学道的回答,暗示了与诸君难以再会的结果,表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洒脱不羁、不愿同流合污的傲岸性格以及对自由生活的热爱。故答案为:①内容:本诗问的是李凝去宋城之后何时再回单父;《梦游天姥吟留别》是问自己与诸君离别何时再见。②情感:本诗表达了李白对李凝的不舍之情,也体现出对亲情的重视;《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用自己打算远离尘嚣到名山求仙学道来回答问题,暗示了与诸君难以再会的结果,流露出他对现实的不满和洒脱不羁的情怀。
17.【答案】(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3)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涉江采芙蓉》)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凭箜引》李贺)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开放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易错的字词有:觞、眄、柯、怡、涉。
故答案为:(1)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2) 引壶觞以自酌 眄庭柯以怡颜 (3)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涉江采芙蓉》)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凭箜引》李贺)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答案】18.A浩浩荡荡;B欢呼雀跃;C奔走相告
19.A
20.B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字词在语境中的含义;句子的衔接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并运用常见的成语的能力。其测试重点是:一感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注意成语的感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2)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词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彩等方面区别近义词语,然后分析词语所在的语境,从中依据合乎语境理解词语。
(3)本题考查学生语句复位的能力。做语言连贯题,既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还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辨别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在思想的连贯性。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18.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并运用常见的成语的能力。第一空,此处描写的是“满天的青旗,掩映着天子和他身后的三公九卿”人数众多、声势浩大的行路状态,可填“浩浩荡荡”。浩浩荡荡:原来形容人多声势广大的样子,后来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第二空,此处是描写“扮成春官的孩童”的心理和行动状态,从他们“一路奔跑着”“边走边喊”可以看出,他们此时非常快乐,故可填“欢呼雀跃”。欢呼雀跃:高兴得像麻雀那样跳跃起来,形容十分欢乐的情景。第三空,根据后文的冒号和“春天来了”的呼喊,可知这是说明当地百姓在相互告诉对方春天已经来到,故可填“奔走相告”。奔走相告:意思是指有重大的消息时,人们奔跑着相互转告。
故答案为:A浩浩荡荡 B欢呼雀跃 C奔走相告
19.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文中加点的“在”字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条件等。A.介词,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条件等。B.副词,正在。C.“在”和“所”连用,表示强调,后面多跟“不”。D.动词,在于,决定于。故答案为:A。
20.本题考查学生语句复位的能力。第二段写寂静的郊外突然变得骚动起来,“然而整个春天将由此发动。”放在②处,起启下作用,引出第二段的内容,所以放在②处最恰当。故答案为:B。
【答案】21.①冰川的融水形成湖泊 ②它们从高山上奔腾而下 ③伊犁河水量巨大
22.①因为大西洋水汽在伊犁河谷形成了众多河流,②所以本应干旱的伊犁成了新疆乃至亚洲水资源条件最好的区域之一。
【知识点】压缩语段;语句补写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需要补写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2)本题考查学生压缩概括语段的能力。概括材料的内容要从题目所给的材料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并加以总结、分析,得出题中要回答的问题的答案。
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后句“‘超级集雨器’便开始发挥作用”可知,此处填写内容是“超级集雨器”发挥作用的前题;再结合上句中心语“水汽”可知,故补写内容为“当水汽进入山谷”。
第二空,根据后句“一路穿越森林,流经草原,切出峡谷,拓为宽谷,最终汇聚成新疆水量最丰沛的河流——伊犁河”可知,此处是说众多河流从高山上流下,故补写内容是“从高山上奔腾而下”。
第三空,由后句“伊犁河水量巨大,甚至让巴尔喀什湖呈现……”可知,此处是说伊犁河从西部注入了巴尔喀什湖,故补写内容应是“注入巴尔喀什湖”。
故答案为: ①冰川的融水形成湖泊 ②它们从高山上奔腾而下 ③伊犁河水量巨大
22.本题考查学生语段压缩概括的能力。
第二段后两句话是本段的结论,概括为:本应干旱的伊犁,成了新疆乃至亚洲内陆水资源条件最好的区域之一。
有“就这样”可知,前面是解释原因,如“群山之中孕育出众多河流”“河水一路滔滔西去”,结论中“在大西洋水汽的帮助下”也是原因,可概括为:大西洋水汽在伊犁河谷形成了众多河流。
最后用因果关系连接以上主要内容为:因为大西洋水汽在伊犁河谷形成了众多河流,所以本应干旱的伊犁成了新疆乃至亚洲水资源条件最好的区域之一。
故答案为: ①因为大西洋水汽在伊犁河谷形成了众多河流,②所以本应干旱的伊犁成了新疆乃至亚洲水资源条件最好的区域之一。
23.【答案】【参考例文】
英雄与人民的双向奔赴
纵观人类历史,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英雄人物;二是伟大事业。而英雄和伟大事业又往往都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正如普希金所说“英雄和人民相逢在一个转折点上”。
英雄与人民并不是对立的,英雄不能没有人民的支持。从维新变法的六君子,到发动辛亥革命的孙文,他们的革命之所以失败,只能归咎于他们没有发动群众,脱离了群众。于此相反,我们党从诞生那天起,就时刻与人民群众在一起。陈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在整个淮海战役中,解放区发动群众总计543万人,他们使用小推车这种原始的运输工具,克服千难万险,共向淮海战役前线运送粮食9.6亿斤。正是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淮海战役涌现出无数的战斗英雄。我们的英雄来自人民,我们的人民无比热爱和敬仰人民的子弟兵。
同样,人民也离不开英雄,人民需要英雄的引进和激励。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毛泽东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就是因为雷锋是一个平凡的人,在他身上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人民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千千万万的雷锋式的好人,把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把我们的人民的生活搞得幸福美满。
英雄热爱人民,人民敬仰英雄。英雄用智慧和汗水、甚至鲜血和生命,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各个历史时期的英雄模范都值得人民敬仰和学习。洪水、地震、疫情……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逆行而上的无数英雄的身影;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人民群众捐款捐物的无私援助。“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人民爱这些英雄,最简单的理由——因为他们来自中国,为中国无私奉献,因为他们热爱中国。而人民群众这种“蕴藏于心,沉淀于底”家国情怀,也是英雄热爱他们的真实的理由。
英雄来自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这种双向奔赴的情感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原动力。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
这是一道关于双向奔赴的材料作文题。
【题干分析】
材料借《越洋情书》引出 “双向奔赴”这个2023年的网络热词。“双向奔赴”说的是双方都真挚地付出,而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这种关系在爱情和友情中尤为常见。但是材料后面提到该词“不仅适用于人与人之间,亦适用于各种关系,如:人与社会,人与时代,人与国家,国家与国家……”显然写爱情和友情不是不可以,只是略显狭隘。这引导考生在更广阔的的视角去谈谈对“双向奔赴”的思考和感悟。
写作时可以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时代,人与国家,国家与国家等方面考虑,需要注意的是,与以往单方面不同,文章必须体现这二者具体是如何“双向奔赴”的。比如写人与人之间能够互相迁就,才能够建立长久的关系;而且只有双方都能够付出努力,才能够使关系变得有意义。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更多的互相迁就和双向奔赴才能够维持。在工作中,同事之间需要相互理解和帮助才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在家庭中,夫妻之间需要互想包容和理解来维系婚姻关系;在朋友圈中,朋友之间需要相互关心和支持来维系友情。互相迁就和双向奔赴不仅是人际关系中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间合作的重要原则。在商业合作中,双方需要相互信任和尊重,才能够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而且只有双方都能够努力,才能够取得共同的成功。国与国更是如此,双方真诚相待,才会让友谊更加牢固;只有双方以真诚解决问题为前提,本着包容互信的原则,多站在对方立场想问题,才能够弥合分歧,最终圆满解决问题。
写作时可采用层进式结构,先阐述“双向奔赴”的内涵,再分析其如何运用才能更好的处理关系;然后分析其适用范围,从人与人,到企业合作,再到国家之间处理矛盾,层层推进,分析应该如何运用“双向奔赴”的方法让关系更加和谐,让社会更加温情,让世界更加美好。
【立意提取】
1.双向同奔赴,携手达未来。
2.双向奔赴,打造友谊长城。
3.以真诚为本,共赴山海。
4.国家双向奔赴,何愁分歧不弥?
5.双向奔赴,共创未来。
6.与时代双向奔赴,携手共谱华章。
7.双向奔赴,互相成就。【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材料中的侧重点一定要抓准。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联系材料,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
1 / 1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第七中学2024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三)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2024高三下·黄陂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北宋皇祐四年八月,在外为官多年的欧阳修带着母亲的灵柩回到了家乡江西永丰,是年冬天,欧阳修撰写了对后世影响很大的《泷冈阡表》和《欧阳氏图谱》。其中,《欧阳氏图谱》成为后人修谱的典范体例,而且,成为欧阳氏后人建构宗族的基础。
翻阅宋代史籍,可以看到,同姓血缘团体“累世义居,同居共爨”已然成为值得表彰的美德。《宋史·孝义传》就记载了若干个几代同堂、几百人的大家族。规模达到几百人的一个团体,如何维系秩序?据记载,抚州金溪县以前有邓、傅两个大姓,各有家丁数千,“远近颇畏之”,而且邓家两个儿子,虽然也考科举,“乃假儒也”。可见,邓、傅两家在地方崛起靠的还是武力,而不是科举功名。傅家后来“离析”了,邓家也有衰落迹象,原因是“俱受制于陆”。这个“陆”,就是大名鼎鼎的陆九渊家族。这使人不禁想起一个有趣的事实,当年水泊梁山上势力强大的宋江团队最难对付的其实不是官府,而是祝家庄这样的家族武装力量。小说家言不足为证,但亦非空穴来风。
宋代在基层社会占据着强势地位的几百人聚居的大家族很显然和明清时期的“宗族”有着明显的不同。明清时期的宗族是一个个独立生活的家庭组成的,而且,他们有着可以祭拜先祖的“祠堂”。历史上,所谓“礼不下庶人”,宗法理论只适用于贵族,而且有着严格的等级限制,从“天子七庙”到“士一庙”,至于“庶人”则“无庙”,“祭于寝”。当然,老百姓祭祀自己的祖先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墓祭,在坟墓上祭奠。另外有一个模糊边界的做法,就是把祖先影像放在佛寺、道观和官方认可的贤良祠中祭拜。但并不是每个人的祖先都有资格。宋元出现了许多以祖先为著名先贤而要求单独设立贤良祠祭拜的事例。江西吉水杨氏家族曾经出现过杨万里和杨邦义两位名人。杨万里是宋代名臣、文学家,他晚年闻知韩侂胄北伐,绝食而死,死后谥“文节”。杨邦义据说是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杨铁心的原型,他在金兵入侵建康时被俘,坚贞不屈,被金人剖心,死后被谥为“忠襄公”。杨氏家族到了元代开始设立专祠祭祀他们家族中的名人,后来,又放入其他祖先牌位,并立碑“刻世系、祀田、祭器、牲币、酒仪、设科条于碑阴”,正式变成了祠堂,但这已经是明初的事了。
正是由于宗法礼制局限而无法“敬宗收族”,宋代的理学家觉得要改革宗法礼仪,放宽对祭祀等级的限制。朱熹的《家礼》第一句话就是“君子将营宫室必立祠堂于正寝之东”。朱熹设想,祠堂中立高、曾、祖、祢四世牌位。祠堂不同于家庙,适用的是小宗之法,即五世则迁,所以只能祭四代。可见,即使富于改革精神的朱熹所倡导的祠堂离明清时期的祠堂还相差甚远。实际上,从“庶人祭于寝”到允许建祠堂拜先祖的过程非常漫长,一直到明代中期才完成。
无论如何,从宋代到明代的中国南方基层社会,一个引人注目的转变就是,一些有地方控制力的几百人规模的大家族转变为了有祠堂、族谱和祠产但由众多独立生活家庭组成的宗族。宗族,就这样由一个儒家的理念,变成了明清以后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实体性基层社会组织。
(摘编自黄志繁《宗族的由来》,有改动)
材料二:
《传统家族试论》说宋元以下有“新的宗族结构出现”,“新式宗族是由许多核心家庭、主干家庭或共祖家庭组成的,共财单位很少超出同祖父的成员,但通声气、济有无的范围却可以远过于五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像水纹一样,圈圈相连,牵牵扯扯,是网络结构。而士绅阶层处于关系网核心,是所谓的“一方之望”。他们回籍行孝,其价值、行为、道德表率作用,对于普通民众的思维方式、行为等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人际关系思路是沿着由上到下的系统关系走的,所以在人际伦理中也就强调尊高者的义务。孔子很早就与弟子讨论过士的行为的规范榜样作用,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孔子的话对中国历史上士人阶层的人格塑造和定位有着长久和深远的影响。明清时期的各类文献资料都反映出,有不少地方的士人都认为儒家思想只适合读书人,与地方下层社会的庶民思维之间有难以衔接的矛盾。其中,“孝”在庶民中间就没有被完全贯彻实行。“礼下庶人”“化民成俗”的工作,在中国传统社会一直是由士人承担的。
中国传统社会公共事务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士,而且士在组织大家、管理各种事务的同时,还沟通国家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将儒家的价值观念、国家意识形态、条文法规传达到民间。罗志田曾指出士人通过寓正德于厚生的方式构建下层民间社会,通过使“道”与乡土衔接让“地方”具有更多自足的意义。而宗庙、家谱等,正是这些礼仪和儒家思想观念、价值下到民间的重要途径。
(摘编自徐跃《花开即故山》,有改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杨万里死后得到“文节”谥号的事例,可以看出士在中国传统社会公共事务治理中 所起的榜样作用。
B.材料二指出,传统乡村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呈水纹状网络结构,这与《乡土中国》中提到的 “差序格局”内涵一致。
C.材料二关注到儒家思想的局限性问题,如“孝”这个观念只适合读书人,导致其无法在庶民中间被践行。
D.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宗族做出思考,但所依据的史料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并不相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2.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氏图谱》为“欧阳氏后人建构宗族的基础”,可见族谱对宗族有重要意义。
B.根据封建宗法理论规定,老百姓可自己房屋中、坟墓上或贤良祠中祭拜祖先。
C.宋代理学家改革宗法礼仪并非为了变革社会,而是为了不断完善既有社会秩序。
D.宗族由儒家理念变为实体性基层社会组织,经过了漫长的时间与很多人的努力。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第四段从朱熹的改革说起,推演出祠堂形成过程之漫长,论证思路严谨清晰。
B.材料一通过比较宋代大家族与明清宗族的不同之处,阐释了宗族的由来。
C.材料二举孔子与子贡的问答为例,意在论述士应以修身自律、不辱使命为己任。
D.材料二第三段围绕士在沟通上下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展开论述,肯定宗庙的意义。
4.材料一认为“小说家言不足为证”,却两次提到小说中的人物或事迹,请简析其作用。
5.材料一、二均关注到“礼下庶人”的现象,但论述各有侧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1.D
2.B
3.C
4.①第一次引述祝家庄的事例,让文章内容更丰富,说明宋代当时大家族的势力强大,意在反映宋代大家族靠家族武装力量维系秩序。②第二次提到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避免了论述的单调,说明杨邦义这个人物的影响比较深远、名声显著,意在反映“宋元出现了以祖先为著名先贤而设专祠祭拜的事例”。
5.①材料一所谓‘礼不下庶人’,宗法理论只适用于贵族,而且有着严格的等级限制,到明中期才允许庶人建祠堂拜先祖,侧重从突破等级限制的角度分析“礼下庶人”的过程。②材料二强调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士人承担着“礼下庶人”的工作,侧重从士人对于普通民众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分析士人作为公共事务管理者、上下沟通者对“礼下庶人”的作用。
【知识点】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艺理论、文学评价类;论据支撑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观点是什么,文章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然后结合选项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4)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可以看出士在中国传统社会公共事务治理中所起的榜样作用”说法错误。文中举出杨万里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宋元出现了许多以祖先为著名先贤而要求单独设立贤良祠祭拜的事例”这一观点。
B.“这与《乡土中国》中提到的‘差序格局’内涵一致”说法错误。文中所谈关系网核心是士绅阶层,“差序格局”的核心是自己,所以二者内涵不一致。
C.“导致其无法在庶民中间被践行”说法错误。材料二第二段的表述为“‘孝’在庶民中间就没有被完全贯彻实行”,只是没有被完全贯彻实行,并非无法在庶民中间被践行。
故答案为:D。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老百姓可在自己房屋中、坟墓上或贤良祠中祭拜祖先”说法错误。从材料一第三段“至于‘庶人’则‘无庙’,‘祭于寝’。当然,老百姓祭祀自己的祖先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墓祭,在坟墓上祭奠。另外有一个模糊边界的做法,就是把祖先影像放在佛寺、道观和官方认可的贤良祠中祭拜”可知,“坟墓上或贤良祠中祭拜祖先”不是封建宗法理论规定的。
故答案为: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意在论述士应以修身自律、不辱使命为己任”说法错误。从材料二第二段“孔子很早就与弟子讨论过士的行为的规范榜样作用”可知,材料二举孔子与子贡的问答为例,意在证明士的行为的规范榜样作用。
故答案为:C。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情节结构的分析能力。
作者在材料一第二段“小说家言不足为证,但亦非空穴来风”中认为“小说家言不足为证”,但后一句“但亦非空穴来风”有肯定了小说中情节也有其反映历史真实的一面。作者通过引述祝家庄的事例,说明宋代当时大家族的势力强大,意在反映宋代大家族靠家族武装力量维系秩序。
而在第三段中第二次“杨邦义据说是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杨铁心的原型,他在金兵入侵建康时被俘,坚贞不屈,被金人剖心,死后被谥为‘忠襄公’”可知,从宋代到现代,杨邦义这一英雄人物被人们一直所铭记,说明杨邦义这个人物的影响比较深远。同时引入了一部非常流行的小说的情节,能够让文章的读起来内容更丰富,也提起读者的阅读兴趣,避免了论述的单调。
故答案为:①第一次引述祝家庄的事例,让文章内容更丰富,说明宋代当时大家族的势力强大,意在反映宋代大家族靠家族武装力量维系秩序。②第二次提到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避免了论述的单调,说明杨邦义这个人物的影响比较深远、名声显著,意在反映“宋元出现了以祖先为著名先贤而设专祠祭拜的事例”。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关注到“礼下庶人”的现象。从第三段“历史上,所谓‘礼不下庶人’,宗法理论只适用于贵族,而且有着严格的等级限制,从‘天子七庙’到‘士一庙’,至于‘庶人’则‘无庙’”,“祭于寝”。当然,老百姓祭祀自己的祖先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墓祭,在坟墓上祭奠。另外有一个模糊边界的做法,就是把祖先影像放在佛寺、道观和官方认可的贤良祠中祭拜”,第四段“正是由于宗法礼制局限而无法‘敬宗收族’,宋代的理学家觉得要改革宗法礼仪,放宽对祭祀等级的限制。朱熹的《家礼》第一句话就是‘君子将营宫室必立祠堂于正寝之东’……实际上,从‘庶人祭于寝’到允许建祠堂拜先祖的过程非常漫长,一直到明代中期才完成”等内容可以看出,材料一侧重从突破等级限制的角度分析“礼下庶人”的过程。
与材料一不同,材料二论述的侧重点则是从“化民成俗”的角度分析士人作为公共事务管理者、上下沟通者对“礼下庶人”的作用。如第一段中“而士绅阶层处于关系网核心,是所谓的‘一方之望’。他们回籍行孝,其价值、行为、道德表率作用,对于普通民众的思维方式、行为等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第二段“不少地方的士人都认为儒家思想只适合读书人,与地方下层社会的庶民思维之间有难以衔接的矛盾。其中,‘孝’在庶民中间就没有被完全贯彻实行。‘礼下庶人’‘化民成俗’的工作,在中国传统社会一直是由士人承担的”,第三段“中国传统社会公共事务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士,而且士在组织大家、管理各种事务的同时,还沟通国家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将儒家的价值观念、国家意识形态、条文法规传达到民间”等内容都表明了这一点。
故答案为:①材料一所谓‘礼不下庶人’,宗法理论只适用于贵族,而且有着严格的等级限制,到明中期才允许庶人建祠堂拜先祖,侧重从突破等级限制的角度分析“礼下庶人”的过程。②材料二强调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士人承担着“礼下庶人”的工作,侧重从士人对于普通民众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分析士人作为公共事务管理者、上下沟通者对“礼下庶人”的作用。
(2024高三下·江西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缝隙
朱以撒
这条蜿蜒的老街还在翻修,处在半完成状态。完成了的那部分已经租出,挂起招牌做生意,从洞开的大门和里边的摆设,可以知晓他们都在经营一些什么,咖啡、甜点、沉香、山区土特产,便觉得没有必要走进去。那些等待翻新的还是大门紧闭,神秘被捂在里面,碰巧的是旧日门板上有裂缝,有人就凑近裂缝往里边打量,一眼看到过去。
缝隙的出现,赐予了这样的机会。
很多次,我在临写敦煌残经时,想到了那个已经空空荡荡的藏经洞。当时里边堆放了那么多的经卷,只是门面用泥皮糊死了。时间过去,没有谁走过时会想到里面有这么多宝贝——风沙吹老了时日,也吹走了这个密室外观曾经有过的人工痕迹。如果不是后来的自然干裂,让人从缝隙中窥探到内部,也就没有接下来的许许多多传奇。许多的过往起始都是封闭的,时日把曾经知晓它们的人送走,史册也语焉不详,让后来人止步。经不起时日的鞭打冲刷,一些物品终于见到了天日,不再成为秘密。与秘密相逢,就获得了与众不同的认知、识见。但前提是,先找到隐藏在寻常中的那一道裂缝吧。
晋太元中武陵的捕鱼者算得上好运气,他幸运地发现了一道透出光亮的小口,由此开始了他梦幻一般的旅程。在桃花源里,捕鱼者受到了各家轮流的宴请,享受了最真诚的款待。当然,桃花源中人也通过捕鱼者张开的双唇,打探到了外界的一些秘密。捕鱼者离开时,桃花源中人对他只提了一个要求,即“不足为外人道也”。但捕鱼者是一个善于分享秘密的人,他觉得有责任把秘密首先传达给太守。接下来就是寻找秘密的入口。这个入口已经不见了,连同周围的环境都陌生之至,寻找宣告失败。我一直在想,陶渊明以云淡风轻的笔法描写了桃花源的美感,主旨还是要人守住那道裂开的口子——不能守之以一,就难以让人信服。朱熹曾经评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贿。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如此说,陶渊明就是君子自守的人物,而其他晋宋人物,则是守不住的两面人。
我第一次见到桃胶是在乡下,这里桃树千万,坚硬的桃胶恍如琥珀、玛瑙那般晶莹,抓一把放入盘中,声响如大珠小珠,甚是悦耳。文人笔下喻此为桃花泪,是时光把泪水凝固了。而当口舌触及一碗温度适宜的桃胶时,它柔中含韧舒展开来的弹性,足以称之为美味,让人总是会欣赏一番,再细细品尝。追溯它的由来,则是从伤口开始的。兀立不移的万千桃树,没有哪一棵是表皮严实无损的,很像人的皮肤,总要在生存的不易中,因人为或天时,被扯开一道道口子,溢出不少汁液来。在我的记忆中,严冬是人的表皮最易开裂的时段,那时在工地、田野劳作的人,对此毫无办法,静等裂开,那时的教科书赞美这样的手和脚——是开裂成就了美好生活。桃胶不断地从桃树伤口的缝隙中涌出,接触空气,成为胶状,为桃树的所有者不断收取,加工成坚硬之物。相比于桃胶,桃花要风雅浪漫多了。曾有人将朵朵桃花寄送给远方的友人,被津津乐道,以为是名士风度的延续。而如果寄一箱桃子、一袋桃胶,那真是难言风雅——风雅之举似乎都是轻盈的、灵性的,甚至是虚无缥缈的,让人无从一握手中。这也使人感受到一棵树的多重功用,用于实的,用于虚的,用于精神的,用于口腹的。
每到午后,怀安桥下就陆续集中了各路的水果商,各自经营来路不一的水果。刀剑披挂的榴莲尽管一副凛然不可侵的相貌,还是被不少人围着。我猜,是它微微裂开的缝隙,那飘出来的独特的果香把人招引过来。不买也罢,这浓郁的气味真的让人迷醉。
有时,在自我表现上,人还不如一枚榴莲。
有一则旧事是如此展开的——弘一到丰子恺家,丰子恺请弘一坐在一张藤椅上,藤椅柔韧,老师坐上去会更舒适。弘一没有马上坐下,而是先摇晃了几下藤椅,方才缓缓落座。后来又去了一次,仍然是这个摇晃的动作。弘一回答了丰子恺的疑问——这张藤椅旧了,藤条间有许多缝隙,会有一些虫蚁,如果贸然坐下就把它们挤压了。一般人和不一般人的差别不一定都是宏大的,反而是在一些细微处,譬如细细的缝隙,也填充了一个人丰富的悲悯。有些人刻意为之,那就辛苦;有些人自然为之,成为一种自觉。一个人要走多远,才可以关注到藤椅中的缝隙?
时日匆匆,我们对于屑屑者已经缺乏察觉的细心了,而对于大,我们的兴致要高昂得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有人赠送我的宣纸形制大起来了,我把笔濡墨挥洒的作品也大起来了。其实,书法家的内心都很清楚——大未必佳,但巨大是可以引人注目的。如果我用巴掌大的花笺写一幅小楷,那真会像汪洋中的溺水之人,顷刻被淹没,无处找寻。想想晋宋时期的那些简札,小得不得了,却精彩之至,是有真性情在里边的,别无他倚。这样,就是片纸只字,也甚佳好。说起来,其翼若垂天之云的鲲鹏,其死生在朝暮之间的虫蚁,所谓的大小,都是天地夹缝里的存活物,没有什么差别,当如弘一那般相待,不可轻慢。
(有删减)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间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既能把知晓过往的人送走,隐藏起秘密,又能通过鞭打冲刷的力量使得秘密重见天日。
B.洞开的大门、可见的摆设,神秘尽失,使人觉得没有必要进去,而紧闭的大门、门板的裂缝则能吸引人去窥探一番。
C.弘一关注藤条缝隙里的虫蚁,所以坐前都要摇晃藤椅,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细微之处可见弘一的悲悯情怀。
D.桃胶源自桃树的伤口,柔中含韧,能满足人的口腹之实,却难言风雅,因此文人借风雅浪漫的桃花喻之为桃花泪。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捕鱼者是一个善于分享秘密的人”这句话运用了反语,表现了作者对捕鱼者把秘密传达给太守的不满。
B.文章以“缝隙”为线索组织材料,行文方式灵活多样,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表现作者的所见所思。
C.文中善用对比手法,如桃胶与桃花的对比,小简札与大尺幅的对比等,褒贬分明,道理昭然若揭,让读者易于接受。
D.文章引用朱熹评价陶渊明的话,又化用《逍遥游》中的“小大之辩”,增添了书卷气,表现出作者的古典文化修养。
8.散文讲究“形散神聚”,请从选材角度分析本文“形散”的特点。
9.题目“缝隙”意蕴丰富,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其多重寓意。
【答案】6.D
7.C
8.①广泛自由:有老街旧门板上的裂缝,有敦煌藏经洞的裂缝,有进入桃花源的小口,还有桃树的缝隙、榴莲的缝隙、藤条间的缝隙,以及书法的大小,取材广泛丰富。②有详有略:老街旧门板上的裂缝和榴莲的缝隙是略写,敦煌藏经洞的裂缝、进入桃花源的小口、桃树的缝隙等则是详写。③虚实结合:老街旧门板上的裂缝是实写,由它联想到的敦煌藏经洞的裂缝、进入桃花源的小口、桃树的缝隙是虚写;榴莲的缝隙是实写,由它联想到的弘一对藤条间缝隙的关注,书法作品中大小的区别是虚写。
9.①“缝隙”象征契机,人们要留心观察,通过契机认知、识见秘密的事物;人们也可通过契机,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②“缝隙”象征陶渊明的君子自守品格,提示人们要坚守纯真,坚守节操。③“缝隙”象征伤口与辛劳,它们最终会带来美味与美好生活,暗示人们先苦后甜的道理。④“缝隙”象征细微、细小,提醒人们要关注细微之处、细小之物,树立众生平等的观念。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散文;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看清文脉,并认真品味关键性语言。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的艺术特色的能力。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所谓文章的结构就是围绕主题安排材料的布局,答题时一般从叙述的顺序、人称视角的变化、文章的线索以及表达方式的运用等角度分析,先明确特征,然后分析好处。解答此类题目先要诵读全文,找到文中使用的叙述方式,再结合相关内容分析这样叙述的好处及作用。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的能力。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两个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标题如果是比喻句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那么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因此文人借风雅浪漫的桃花喻之为桃花泪”错误,强加因果关系,从原文可知,桃胶“恍如琥珀、玛瑙那般晶莹”,文人喻之为桃花泪,并非是因为桃胶难言风雅。故答案为:D。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的艺术特色的能力。C.“褒贬分明”错误,结合“这也使人感受到一棵树的多重功用,用于实的,用于虚的,用于精神的,用于口腹的”可知,文章对桃胶与桃花的评价是它们作为不同的功用各有千秋,不能说是“褒贬分明”的对比。故答案为:C。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从选材方向上来讲,本文并没有抓住某一事物重点展开,而是颇为广泛自由,先有翻修的老街中部分紧闭的大门展开联想,想到敦煌莫高窟,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想到桃胶、桃花,再想到榴莲的缝隙、藤条间的缝隙,以及书法的大小,可见其选材的广泛丰富。从选材详略程度的取舍上,作者基本上以单独段落讲述一件事,而根据段落的长短我们很容易可以看出,作者对于老街旧门板上的裂缝和榴莲的缝隙是略写,而对于敦煌藏经洞的裂缝、进入桃花源的小口、桃树的缝隙则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从选材的来源看,根据原文“这条蜿蜒的老街还在翻修,处在半完成状态……那些等待翻新的还是大门紧闭……有人就凑近裂缝往里边打量,一眼看到过去”“我第一次见到桃胶是在乡下”“每到午后,怀安桥下就陆续集中了各路的水果商”可知,这些描写是源于作者的真实体验。而“很多次,我在临写敦煌残经时,想到了那个已经空空荡荡的藏经洞”“相比于桃胶,桃花要风雅浪漫多了”“其实,书法家的内心都很清楚——大未必佳”叙述了作者的想象来源,很明显是出自作者的想象,而对于桃花源和弘一法师事迹的描写,不可能是出自作者的真实经历,也很明显是作者的想象。可见这些部分是虚写。所以,本文具有虚实结合的特点。
故答案为:①广泛自由:有老街旧门板上的裂缝,有敦煌藏经洞的裂缝,有进入桃花源的小口,还有桃树的缝隙、榴莲的缝隙、藤条间的缝隙,以及书法的大小,取材广泛丰富。②有详有略:老街旧门板上的裂缝和榴莲的缝隙是略写,敦煌藏经洞的裂缝、进入桃花源的小口、桃树的缝隙等则是详写。③虚实结合:老街旧门板上的裂缝是实写,由它联想到的敦煌藏经洞的裂缝、进入桃花源的小口、桃树的缝隙是虚写;榴莲的缝隙是实写,由它联想到的弘一对藤条间缝隙的关注,书法作品中大小的区别是虚写。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的能力。第一,“许多的过往起始都是封闭的,经不起时日的鞭打冲刷,一些物品终于见到了天日,不再成为秘密。与秘密相逢,就获得了与众不同的认知、识见”,据此可看出“缝隙”象征契机,比如敦煌的缝隙提供一个契机让封存的过往再现,使人们与秘密相逢,拥有与众不同的认知、识见,窥见历史、文化的真相。此外,原文提到“从一些语言的缝隙里,我察觉到文思无定居然如此——没有哪两个人的笔端是相似的,客气浮辞的、深婉不迫的、循途守辙的、纵横自喜的,应有尽有”“将史料填纳于文章之内,使我见到古贤人这般说、那般说,独不见这位学生如何说——他被史料的烟云遮蔽,使我找不到他了。这常是我阅读的一个疑问——为何不以自己的话语言说”,表明作者认为写文章要注重用自己的话来表现自我。由此我们也可得到启发:人们也可通过契机,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第二,作者指出,“陶渊明就是君子自守的人物,而其他晋宋人物,则是守不住的两面人”,陶渊明暗示桃花源不可告人,但是渔人无法守住秘密,成为当时世人守不住节操的两面人的代表。陶渊明代表了能坚守节操的有志之人。所以“缝隙”象征陶渊明的君子自守品格,提示人们要坚守纯真,坚守节操。第三,由原文“兀立不移的万千桃树,没有哪一棵是表皮严实无损的,很像人的皮肤,总要在生存的不易中,因人为或天时,被扯开一道道口子,溢出不少汁液”,可以看出作者运用联想,由自然界中的裂缝联想到皮肤的缝隙,由桃胶从缝隙溢出,想到劳动者开裂的手脚,从而体现劳动成就美好生活的观点。所以,“缝隙”象征伤口与辛劳,它们最终会带来美味与美好生活,暗示人们先苦后甜的道理。第四,原文写作者对弘一大师的赞叹,“一般人和不一般人的差别不一定都是宏大的,反而是在一些细微处,譬如细细的缝隙,也填充了一个人丰富的悲悯。有些人刻意为之,那就辛苦;有些人自然为之,成为一种自觉。一个人要走多远,才可以关注到藤椅中的缝隙”,表现了作者对能够发自内心,自然流露出来对于细微、细小之物的悲悯情怀的人的敬仰与赞赏。所以,“缝隙”象征细微、细小,提醒人们要关注细微之处、细小之物,树立众生平等的观念。故答案为:①“缝隙”象征契机,人们要留心观察,通过契机认知、识见秘密的事物;人们也可通过契机,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②“缝隙”象征陶渊明的君子自守品格,提示人们要坚守纯真,坚守节操。③“缝隙”象征伤口与辛劳,它们最终会带来美味与美好生活,暗示人们先苦后甜的道理。④“缝隙”象征细微、细小,提醒人们要关注细微之处、细小之物,树立众生平等的观念。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2024高三下·江西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传》曰“君子大居正”,又曰“王者大一统”。正者,所以正天下之不正也;统者,所以合天下之不一也。由不正与不一,然后正统之论作。尧、舜之相传,三代之相代或以至公或以大义皆得天下之正,合天下于一,是以君子不论也,其帝王之理得而始终之分明故也。及后世之乱,僭伪兴而盗窃作,由是有居其正而不能合天下于一者,周平王之有吴、徐是也;有合天下于一而不得居其正者,前世谓秦为闰是也。由是正统之论兴焉。
自汉而下,至于西晋,又推而下之,为宋、齐、梁、陈。自唐而上,至于后魏,又推而上之,则为夷狄。其帝王之理舛而始终之际不明,由是学者疑焉,而是非又多不公。自周之亡迄于显德,实千有二百一十六年之间,或理或乱,或取或传,或分或合,其理不能一概。大抵其可疑之际有三:周、秦之际也,东晋、后魏之际也,五代之际也。秦亲得周而一天下,其迹无异禹、汤,而论者黜之,其可疑者一也。以东晋承西晋则无终,以隋承后魏则无始,其可疑者二也。五代之所以得国者虽异,然同归于贼乱也,而前世议者独以梁为伪,其可疑者三也。夫论者何?为疑者设也。尧、舜、三代之始终,较然著乎万世而不疑,固不待论而明也。后世之有天下者,帝王之理或舛而始终之际不明,则不可以不疑。故曰由不正与不一,然后正统之论作也。
(节选自欧阳修《正统论》)
材料二:
不幸有天子之实,而无其位;有天子之名,而无其德。是二人者立于天下,天下何正何一,而正统之论决矣。正统之为言,犹曰有天下云尔。人之得此名,而又有此实也,夫何议?
天下固有无其实而得其名者,圣人于此不得已焉,而不以实伤名。而名卒不能伤实,故名轻而实重。不以实伤名,故天下不争;名轻而实重,故天下趋于实。
(节选自苏轼《正统论》)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三代A之相代B或以C至公D或以E大义F皆得G天下H之正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得,具备的意思,和成语“相得益彰”“怡然自得”中的“得”意思均相同。
B.夷狄,中国古代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夷狄”常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
C.虽,虽然的意思,与“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中的“虽”意思不同。
D.趋,趋向的意思,与苏洵《六国论》中“日削月割,以趋于亡”的“趋”字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修认为,从周朝灭亡到显德年间的多个政权是否符合正统,可以一概而论,大抵存有三处疑问。
B.欧阳修分别对“正”和“统”进行了解说,认为匡正天下那些不正当的是“正”,统一天下还没有统一的是“统”。
C.欧苏二人都认为,正统之论的产生完全是为了解决后世统治者继承帝位时出现的不正与不一的问题。
D.欧阳修认为,秦朝直接传承周的政权,统一天下,其行为和大禹、商汤没有区别,评论的人不应该贬黜它。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合天下于一而不得居其正者,前世谓秦为闰是也。
②天下固有无其实而得其名者,圣人于此不得已焉,而不以实伤名。
14.欧阳修和苏轼评判一个政权是正统的依据分别是什么?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10.BDF
11.A
12.B
13.①也有统一了天下却不能够占据正统,前世说秦是非正统就是这种情况。
②天下本来就有没有天子的德才却得到天子名位的人,圣人对此也没有办法啊,但不用德才来伤害名位。
14.①欧阳修:①帝王获得天下要具备帝王相承的义理。②朝代始末要清楚明白。②苏轼:帝王要德才兼备。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称谓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能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词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3)本题考查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别是在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传》上写“君子大居正”,又写着“王者大一统”。正,就是用来匡正天下那些不正当的;统,就是用来统一天下尚未统一的。因为有不正当和不统一的情况存在,这样之后是不是正统的争论就出现了。尧、舜相传,夏、商、周相互取代,有的因为大公,有的因为大义,都统一了天下,天下人都认为是正当的,所以君子从不讨论他们是否符合正统,这是因为帝王相承的义理具备而且政权始末清楚了,伪政权出现了,所以就有了正当却不能统一天下的情况,周平王有吴国和徐国就是这样;也有统一了天下却不能够占据正统,前世说秦是非正统就是这种情况。从此,关于正统之争就兴起了。
从汉代往后就是西晋,再往后,是宋、齐、梁、陈。从唐朝往前推是后魏,再往前推,就是夷狄政权。王朝的传承不是顺理成章,始末界限也不分明,因此学者就有了疑惑,而对是非的评判又大多不够公允。从周朝灭亡到显德年间,一千二百一十六年里,或治或乱,或夺取或传承,或分裂或统一,是否符合正统,不可一概而论。可疑之处大概有三点:周、秦的时候,东晋、后魏的时候,五代的时候。秦直接传承周的政权统一天下,其行为和大禹、商汤没什么区别,可是评论的人却贬黜它,这是第一个可疑之处。东晋传承了西晋,可无法再传下去,是无终,隋传承了后魏,可再往前推就找不到源头,是无始,这是第二个可疑之处。五代夺取政权的方式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属于乱臣贼子,可是前代议论的人认为只有梁是伪政权,这是第三个可疑之处。为什么要有争论呢?因为有疑惑。尧、舜、夏商周三代,始末明明白白,千秋万代没有人疑惑,本来不必争论就清楚明白。后世拥有天下的人,王朝的传承有的不是顺理成章,始末不分明,所以不可能不疑惑。所以说,因为有不正当和不统一,这样之后才有是否符合正统的争论。
材料二:
不幸有了天子的德才却没有天子的名位;有天子的名位却没有天子的德才。这样两种人站在天下,天下谁是正当谁统一,用正统的理论可以判断了。正统论所说的,就好比说拥有天下正统不正统罢了。一个人得到了天子的名位,又拥有天子的德才,那还有什么好议论的呢?
天下本来就有没有天子的德才却得到天子名位的人,圣人对此也没有办法啊,但不用德才来伤害名位。而名位最终也不能伤害德才,所以名位轻而德才重。不用德才来伤害名位,所以天下不会争;名位轻而德才重,所以天下才趋向于德才。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尧、舜相传,夏、商、周相互取代,有的因为大公,有的因为大义,天下人都认为是正当的。“三代之相代”中“相代”意思是相互取代,作“三代”的谓语,句意完整,之后应断开,即在B处断句;“或以至公”“或以大义”结构相同,句式一致,应单独成句,即在DF处分别断句;“皆得天下之正”,“天下之正”作“得”的宾语,句意完整,中间不断句。故答案为:BDF。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能力。A.“意思均相同”错误。“得”,具备/映衬,配合/称心如意。句意:这是因为帝王相承的义理具备而且政权始末清楚明白的缘故。/相互配合的好,各方的长处就更能显现。/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B.正确。C.正确。“虽”,虽然/即使。句意:五代夺取政权的方式虽然不尽相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D.正确。句意:所以天下才趋向于德才。/天天削减,月月割让,以至于趋向灭亡。故答案为:A。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可以一概而论”错,原文有“自周之亡……其理不能一概”,意为不能一概而论。C.“完全是为了解决后世统治者继承帝位时出现的不正与不一的问题”错,虽然欧阳修和苏轼都在《正统论》中讨论了正统之论的问题,但欧主要关注正统之论的产生和演变,以及后世统治者继承帝位的不正与不一的问题;而苏则更侧重于正统的定义,即必须同时拥有天子之实和天子之名才能算是正统。因此,不能说两者都认为正统之论的产生完全是为了解决统治者继承帝位的问题。D.“评论的人不应该贬黜它”错,依据“秦亲得周而一天下,其迹无异禹、汤,而论者黜之,其可疑者一也”可知,欧阳修只是提出疑问,没有明确对此表示否定。故答案为: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居其正”,占据正统;“闰”,在古代通常表示与“正”相对的意思,“谓秦为闰”的意思是“认为秦不是正统”。“……者,……也”,判断句。(2)“固”,本来;“不得已”,没有办法;“伤”,伤害。
故答案为:①也有统一了天下却不能够占据正统,前世说秦是非正统就是这种情况。②天下本来就有没有天子的德才却得到天子名位的人,圣人对此也没有办法啊,但不用德才来伤害名位。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欧阳修:①依据“合天下于一,是以君子不论也,其帝王之理得而始终之分明故也”可知,他认为帝王获得天下要具备帝王相承的义理。②依据“其帝王之理舛而始终之际不明,由是学者疑焉,而是非又多不公”可知,他认为朝代始末要清楚明白。苏轼:依据“不幸有天子之实,而无其位;有天子之名,而无其德。是二人者立于天下,天下何正何一,而正统之论决矣。正统之为言,犹曰有天下云尔。人之得此名,而又有此实也,夫何议”可知,他认为帝王要德才兼备。故答案为:①欧阳修:①帝王获得天下要具备帝王相承的义理。②朝代始末要清楚明白。②苏轼:帝王要德才兼备。
(2024高三下·江西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族弟单父主簿凝摄宋城主簿至郭南月桥却回栖霞山留饮赠之①
李白
吾家青萍②剑,操割③有馀闲。
往来纠二邑,此去何时还。
鞍马月桥南,光辉歧路间。
贤豪相追饯,却到栖霞山。
群花散芳园,斗酒开离颜。
乐酣相顾起,征马无由攀。
【注】①李凝,李白族弟,单父主簿,兼代宋城主簿。本诗作于李白送李凝赴任宋城主簿时。②青萍,古宝剑名。③操割,即操刀割锦。春秋时,郑人子皮想让没有经验的尹何管理自己的采邑,子产对子皮说:“小孩子还不会操刀,就让他去剁肉,他一定会先伤到自己,把贵重的锦缎交给没裁过衣服的人去裁割,他一定会毁了锦缎。”后以此比喻才能太低,不能胜任责任重大的事情。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用“青萍剑”比喻族弟的才能,表示他有足够的才干和能力来胜任新的职务。
B.七、八两句写贤士豪杰为李凝追送饯行,一直送到栖霞山,这为后面四句做好铺垫。
C.九、十两句写一群人在散发芬芳香气的花园中斗酒,将原本就欢乐的心情推向高潮。
D.最后两句写诗人和送行的人群一起开怀畅饮,醉得无法上马离去,可见其为人豪爽。
16.本诗有“此去何时还”之问,《梦游天姥吟留别》也有“别君去兮何时还”之问,二者所问内容和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15.C
16.①内容:本诗问的是李凝去宋城之后何时再回单父;《梦游天姥吟留别》是问自己与诸君离别何时再见。②情感:本诗表达了李白对李凝的不舍之情,也体现出对亲情的重视;《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用自己打算远离尘嚣到名山求仙学道来回答问题,暗示了与诸君难以再会的结果,流露出他对现实的不满和洒脱不羁的情怀。
【知识点】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C.“将原本就欢乐的心情推向高潮”错误。从第十句中“离颜”可知,诗人是有离别时的惆怅表情的。故答案为:C。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从内容上看,本诗“此去何时还”是问李凝,诗人送李凝赴任宋城主簿,“何时还”是诗人问李凝去宋城之后何时再回单父;《梦游天姥吟留别》又作《别东鲁诸公》,“别君去兮何时还”,是问自己此次与诸君离别何时再见。从情感上看,本诗,李白送李凝赴任宋城主簿,此时的李凝还未远行,李白就发出“何时还”的疑问,表达了他对李凝的不舍之情,也体现出他对亲情的重视态度。而《梦游天姥吟留别》,“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意思是:告别诸位朋友离开(东鲁)啊,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要想远行时就骑上它去探访名山。诗人自问自答,以自己打算远离尘嚣到名山求仙学道的回答,暗示了与诸君难以再会的结果,表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洒脱不羁、不愿同流合污的傲岸性格以及对自由生活的热爱。故答案为:①内容:本诗问的是李凝去宋城之后何时再回单父;《梦游天姥吟留别》是问自己与诸君离别何时再见。②情感:本诗表达了李白对李凝的不舍之情,也体现出对亲情的重视;《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用自己打算远离尘嚣到名山求仙学道来回答问题,暗示了与诸君难以再会的结果,流露出他对现实的不满和洒脱不羁的情怀。
17.(2024高三下·黄陂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时间和空间的对举或融合在律诗的颔联与颈联中较为常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杜甫《登高》中就有这样的诗句,如“   ,   ”。
(2)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归去来兮辞》中描写陶渊明端起酒杯自斟自酌,看着院子里的树木,也觉得很愉快的句子是“   ,   ”。
(3)“芙蓉”具有高洁、素雅、清幽的特点,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如“   ,   ”。
【答案】(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3)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涉江采芙蓉》)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凭箜引》李贺)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开放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易错的字词有:觞、眄、柯、怡、涉。
故答案为:(1)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2) 引壶觞以自酌 眄庭柯以怡颜 (3)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涉江采芙蓉》)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凭箜引》李贺)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2024高三下·江西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他们要去迎春了,春神句芒住在东郊的庙里,他掌管着春的气息以及整个一年的收成,他甚至还会给有福的人延长寿命。他小小的庙宇在树木的深处,这里人迹罕至,在冬日将尽的时节,满山的树木像还没来得及点染的枯笔水墨画,显得颇为荒凉。②
立春的前一天,寂静的郊外突然变得骚动起来。远处的村边小道上,一条长长的充满威仪的队伍逶迤而来。从那非同寻常的鼓乐声中就可以听出,是天子前来迎春了。满天的青旗,掩映着天子和他身后的三公九卿,一路 A 。
叩拜句芒神的礼仪庄严而隆重。在跪拜之后,天子高高举起酒爵,然后徐徐泼洒在句芒面前的地上,接着又是跪拜。礼罢,人们给句芒让出道路,乐工们高奏鼓乐,句芒在人们的簇拥下向都城进发。稳稳站立在壮汉们肩头木板上的句芒,人面鸟身,方脸,神色端庄,目视远方,仿佛随时都会展翅高飞。头顶上,青色的春幡迎风而舞。在他旁边站着的,是一头雄壮有力却又憨态可掬的泥牛。③
④句芒进城的路上,欢迎的人挤在道路的两旁。扮成春官的孩童,一路奔跑着, B ,边走边喊:春到了,春到了。于是一路的百姓也随之 C :春天来了。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A    B    C   
19.下列句子中的“在”与文中加点的“在”,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事情发生在去年。
B.风在刮,雨在下。
C.只要有利于人民,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D.学习好,主要在自己努力。
20.“然而整个春天将由此发动。”这句话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答案】18.A浩浩荡荡;B欢呼雀跃;C奔走相告
19.A
20.B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字词在语境中的含义;句子的衔接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并运用常见的成语的能力。其测试重点是:一感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注意成语的感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2)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词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彩等方面区别近义词语,然后分析词语所在的语境,从中依据合乎语境理解词语。
(3)本题考查学生语句复位的能力。做语言连贯题,既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还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辨别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在思想的连贯性。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18.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并运用常见的成语的能力。第一空,此处描写的是“满天的青旗,掩映着天子和他身后的三公九卿”人数众多、声势浩大的行路状态,可填“浩浩荡荡”。浩浩荡荡:原来形容人多声势广大的样子,后来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第二空,此处是描写“扮成春官的孩童”的心理和行动状态,从他们“一路奔跑着”“边走边喊”可以看出,他们此时非常快乐,故可填“欢呼雀跃”。欢呼雀跃:高兴得像麻雀那样跳跃起来,形容十分欢乐的情景。第三空,根据后文的冒号和“春天来了”的呼喊,可知这是说明当地百姓在相互告诉对方春天已经来到,故可填“奔走相告”。奔走相告:意思是指有重大的消息时,人们奔跑着相互转告。
故答案为:A浩浩荡荡 B欢呼雀跃 C奔走相告
19.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文中加点的“在”字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条件等。A.介词,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条件等。B.副词,正在。C.“在”和“所”连用,表示强调,后面多跟“不”。D.动词,在于,决定于。故答案为:A。
20.本题考查学生语句复位的能力。第二段写寂静的郊外突然变得骚动起来,“然而整个春天将由此发动。”放在②处,起启下作用,引出第二段的内容,所以放在②处最恰当。故答案为:B。
(2024高三下·黄陂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伊犁河谷位于新疆西北部,亚欧大陆腹地。河谷北、东、南三面环山,呈喇叭状,喇叭口向西张开。伊犁的西部是平坦的欧洲平原、欧亚草原,相距超过5000千米的大西洋水汽可以一路向东,直达伊犁。当水汽进入山谷,“超级集雨器”便开始发挥作用。迎风坡每年的降水量可达600~800毫米,大量降水在高山上以固态形式留存,形成冰川。在海拔较高处, ① 。这些湖泊散落在群山之间,水质纯净,颜色湛蓝,犹如宝石一般。
群山之中孕育出众多河流。 ② ,一路穿越森林,流经草原,切出峡谷,拓为宽谷,最终汇聚成新疆水量最丰沛的河流——伊犁河。河水一路滔滔西去,在哈萨克斯坦从巴尔喀什湖西部注入。③,甚至让巴尔喀什湖呈现出“西淡东咸”的奇特现象。就这样,本应干旱的伊犁,在大西洋水汽的帮助下,成了新疆乃至亚洲内陆水资源条件最好的区域之一。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2.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答案】21.①冰川的融水形成湖泊 ②它们从高山上奔腾而下 ③伊犁河水量巨大
22.①因为大西洋水汽在伊犁河谷形成了众多河流,②所以本应干旱的伊犁成了新疆乃至亚洲水资源条件最好的区域之一。
【知识点】压缩语段;语句补写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需要补写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2)本题考查学生压缩概括语段的能力。概括材料的内容要从题目所给的材料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并加以总结、分析,得出题中要回答的问题的答案。
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后句“‘超级集雨器’便开始发挥作用”可知,此处填写内容是“超级集雨器”发挥作用的前题;再结合上句中心语“水汽”可知,故补写内容为“当水汽进入山谷”。
第二空,根据后句“一路穿越森林,流经草原,切出峡谷,拓为宽谷,最终汇聚成新疆水量最丰沛的河流——伊犁河”可知,此处是说众多河流从高山上流下,故补写内容是“从高山上奔腾而下”。
第三空,由后句“伊犁河水量巨大,甚至让巴尔喀什湖呈现……”可知,此处是说伊犁河从西部注入了巴尔喀什湖,故补写内容应是“注入巴尔喀什湖”。
故答案为: ①冰川的融水形成湖泊 ②它们从高山上奔腾而下 ③伊犁河水量巨大
22.本题考查学生语段压缩概括的能力。
第二段后两句话是本段的结论,概括为:本应干旱的伊犁,成了新疆乃至亚洲内陆水资源条件最好的区域之一。
有“就这样”可知,前面是解释原因,如“群山之中孕育出众多河流”“河水一路滔滔西去”,结论中“在大西洋水汽的帮助下”也是原因,可概括为:大西洋水汽在伊犁河谷形成了众多河流。
最后用因果关系连接以上主要内容为:因为大西洋水汽在伊犁河谷形成了众多河流,所以本应干旱的伊犁成了新疆乃至亚洲水资源条件最好的区域之一。
故答案为: ①因为大西洋水汽在伊犁河谷形成了众多河流,②所以本应干旱的伊犁成了新疆乃至亚洲水资源条件最好的区域之一。
四、写作(60分)
23.(2024高三下·黄陂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法国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在《越洋情书》中写道:“我渴望能见你一面,但请你记得,唯有你也想见我的时候,我们见面才有意义。”这种“双向奔赴”,让距离不再遥远,让彼此抵达心灵的花园。而“双向奔赴”一词不仅适用于人与人之间,亦适用于各种关系,如:人与社会,人与时代,人与国家,国家与国家……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 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参考例文】
英雄与人民的双向奔赴
纵观人类历史,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英雄人物;二是伟大事业。而英雄和伟大事业又往往都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正如普希金所说“英雄和人民相逢在一个转折点上”。
英雄与人民并不是对立的,英雄不能没有人民的支持。从维新变法的六君子,到发动辛亥革命的孙文,他们的革命之所以失败,只能归咎于他们没有发动群众,脱离了群众。于此相反,我们党从诞生那天起,就时刻与人民群众在一起。陈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在整个淮海战役中,解放区发动群众总计543万人,他们使用小推车这种原始的运输工具,克服千难万险,共向淮海战役前线运送粮食9.6亿斤。正是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淮海战役涌现出无数的战斗英雄。我们的英雄来自人民,我们的人民无比热爱和敬仰人民的子弟兵。
同样,人民也离不开英雄,人民需要英雄的引进和激励。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毛泽东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就是因为雷锋是一个平凡的人,在他身上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人民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千千万万的雷锋式的好人,把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把我们的人民的生活搞得幸福美满。
英雄热爱人民,人民敬仰英雄。英雄用智慧和汗水、甚至鲜血和生命,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各个历史时期的英雄模范都值得人民敬仰和学习。洪水、地震、疫情……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逆行而上的无数英雄的身影;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人民群众捐款捐物的无私援助。“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人民爱这些英雄,最简单的理由——因为他们来自中国,为中国无私奉献,因为他们热爱中国。而人民群众这种“蕴藏于心,沉淀于底”家国情怀,也是英雄热爱他们的真实的理由。
英雄来自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这种双向奔赴的情感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原动力。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
这是一道关于双向奔赴的材料作文题。
【题干分析】
材料借《越洋情书》引出 “双向奔赴”这个2023年的网络热词。“双向奔赴”说的是双方都真挚地付出,而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这种关系在爱情和友情中尤为常见。但是材料后面提到该词“不仅适用于人与人之间,亦适用于各种关系,如:人与社会,人与时代,人与国家,国家与国家……”显然写爱情和友情不是不可以,只是略显狭隘。这引导考生在更广阔的的视角去谈谈对“双向奔赴”的思考和感悟。
写作时可以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时代,人与国家,国家与国家等方面考虑,需要注意的是,与以往单方面不同,文章必须体现这二者具体是如何“双向奔赴”的。比如写人与人之间能够互相迁就,才能够建立长久的关系;而且只有双方都能够付出努力,才能够使关系变得有意义。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更多的互相迁就和双向奔赴才能够维持。在工作中,同事之间需要相互理解和帮助才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在家庭中,夫妻之间需要互想包容和理解来维系婚姻关系;在朋友圈中,朋友之间需要相互关心和支持来维系友情。互相迁就和双向奔赴不仅是人际关系中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间合作的重要原则。在商业合作中,双方需要相互信任和尊重,才能够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而且只有双方都能够努力,才能够取得共同的成功。国与国更是如此,双方真诚相待,才会让友谊更加牢固;只有双方以真诚解决问题为前提,本着包容互信的原则,多站在对方立场想问题,才能够弥合分歧,最终圆满解决问题。
写作时可采用层进式结构,先阐述“双向奔赴”的内涵,再分析其如何运用才能更好的处理关系;然后分析其适用范围,从人与人,到企业合作,再到国家之间处理矛盾,层层推进,分析应该如何运用“双向奔赴”的方法让关系更加和谐,让社会更加温情,让世界更加美好。
【立意提取】
1.双向同奔赴,携手达未来。
2.双向奔赴,打造友谊长城。
3.以真诚为本,共赴山海。
4.国家双向奔赴,何愁分歧不弥?
5.双向奔赴,共创未来。
6.与时代双向奔赴,携手共谱华章。
7.双向奔赴,互相成就。【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材料中的侧重点一定要抓准。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联系材料,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