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一生物学考试
本试卷满分 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2。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孟德尔选用豌豆做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学的两大定律。下列实验结果中能直接体现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杂合的高茎豌豆(Dd)形成了D和d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
B.杂合的高茎豌豆自交,子代高茎:矮茎=3:1
C.杂合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子代高茎:矮茎=1:1
D.纯合的高茎豌豆与纯合的矮茎豌豆杂交,子代全是高茎
2.某植物的花为两性花,其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不具有繁殖能力。育种专家以基因型为Aa的植株为亲本,通过连续自交筛选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F 基因型比例为 AA: Aa:aa=1:2:1
B.基因型为 Aa的个体自交后代中出现基因型为aa的个体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C.由F 自交所得到的F 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2
D.该育种过程中杂合子的比例会越来越小
3.蝗虫(2N=24)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Ⅰ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而移向了同一极,最终形成的四个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分别为
A.11、11、13、13 B.11、12、12、13 C.11、11、12、12 D.12、12、13、13
4.果蝇的正常眼与杏色眼是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人员用纯合的正常眼果蝇和杏色眼果蝇进行杂交,结果如表所示。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亲本 子代
①正常眼雌果蝇×杏色眼雄果蝇 全是正常眼果蝇
②正常眼雄果蝇×杏色眼雌果蝇 所有雄果蝇都为杏色眼,所有雌果蝇都为正常眼
A.杏色眼基因是 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B.杏色眼基因是 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C.杏色眼基因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D.杏色眼基因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5.DNA复制保证了亲子代间遗传信息的连续性,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 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链延伸的方向为 d链延伸的方向为5'→3'
B.在 DNA 聚合酶的作用下 b链和c链的延伸都是连续的
C.图中DNA 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复制的,最终可得到不同的DNA 分子
D.图中 DNA分子环1、环2和环3同时进行复制
6.在制作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实验中,若4 种碱基塑料片共有50个,其中11个A、12个G、13个C、14个 T,脱氧核糖材料有 45 个,其他材料均充足,则可连接成的双链DNA 片段中含有的碱基对个数最多为
A.25 B.24 C.23 D.22
7.某抗生素能够通过抑制RNA 聚合酶与DNA结合来抑制细菌的增殖,该抗生素直接影响的过程是
A. DNA的复制 B. RNA的复制 C.翻译 D.转录
8.正常小鼠体细胞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编码的G酶能催化血浆中H S的产生。不同基因型小鼠血浆中G酶浓度和H S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G酶能降低细胞内相关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小鼠血浆中的 H S仅由G酶催化产生
C. B基因编码G 酶至少需要三种RNA参与
D.基因可通过控制G 酶的合成来控制H S的浓度
9.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特效药,科学家将人的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中,利用大肠杆菌产生胰岛素,满足了临床的部分需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细胞合成胰岛素时,需要 mRNA、tRNA、rRNA共同参与
B.在大肠杆菌细胞中,转录和翻译都在细胞质中进行
C.人的胰岛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胰岛素基因转录形成mRNA过程与翻译过程的碱基配对方式完全相同
10.已知G6PD缺乏症是由G6PD 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溶血性酶缺陷疾病,在食用蚕豆、服用氧化药物或感染等氧化应激条件下会导致溶血性贫血,又名“蚕豆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蚕豆病的致病基因可以通过生殖细胞遗传给后代
B.G6PD 基因突变可直接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C.G6PD 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分裂Ⅰ前的间期
D.G6PD 基因与正常基因最根本的区别是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
11.市面上有绿葡萄、红葡萄、紫葡萄等颜色各异、风味独特的葡萄。若用秋水仙素处理某种葡萄幼苗,再经杂交等过程,可培育出无子葡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低温代替秋水仙素也可能得到类似的结果
B.此方法培育无子葡萄的原理是染色体结构变异
C.出现不同颜色的葡萄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
D.上述方法得到的无子葡萄中糖类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有所增加
12.鼹鼠是一种穴居的哺乳动物,毛黑褐色,嘴尖,前肢发达,脚掌向外翻,有利爪,适于掘土,眼部退化藏在毛中。鼹鼠的嗅觉发达,能够辨识立体空间方位的不同气味。它白天住在土穴中,夜晚出来捕食。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鼹鼠眼睛退化是对黑暗环境适应的结果
B.适应包括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及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C.鼹鼠适应黑暗环境只与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有关
D.鼹鼠对穴居生活的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3.稗草是一种杂草,旱地稗草“长相”多样,完全不像水稻,而不断进化形成的水田稗草就很有“稻”样,与水稻难以区分,两种稗草在外形上有明显差异但不存在生殖隔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稗草的进化是以种群作为基本单位的
B.两种稗草在外形上的差异体现了物种多样性
C.两种稗草种群之间仍可以进行基因交流
D.水田稗草与水稻之间会发生协同进化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某植物花瓣的形状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基因型为BB的植株表现为剑形,基因型为Bb的植株表现为扇形,基因型为bb的植株表现为圆形。花瓣的大小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基因型为RR或Rr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基因型为 rr的植株表现为小花瓣,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若亲本基因型组合为BbRr×bbRr,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子代共有 6 种基因型,4种表型
B.子代大花瓣植株中,基因型为 BbRr的所占比例约为1/2
C.若基因型为 BbRr的亲本测交,则子代表型的比例为1:1:1:1
D.通过观察花瓣的形状可直接得知该花瓣形状对应的基因型
15.位于抑癌基因上游的DNA 序列高度甲基化会抑制抑癌基因的表达,进而导致肿瘤的发生。细胞中的β-catenin蛋白激活后,能够促进去甲基化酶TET2进入细胞核中,降低DNA的甲基化程度。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抑癌基因上游的DNA 序列高度甲基化后遗传信息发生了改变
B.抑癌基因上游的DNA序列高度甲基化后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的量增多
C.β-catenin蛋白在细胞中过表达会导致肿瘤的发生
D.促进去甲基化酶 TET2进入细胞核中可能会抑制肿瘤的发生
16.某研究小组在患病的小鼠体内新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病毒,为探究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 RNA,该研究小组取健康且生长状况基本一致的小鼠若干,随机均分成甲、乙、丙、丁四组,进行了如表所示实验,其中丁组作为对照组。下列对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组别 甲 乙 丙 丁
注射溶液 该病毒核酸提取物和RNA酶 ① 该病毒核酸提取物 ②
发病情况 不发病 发病 发病 不发病
A.该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中的“加法原理”
B.乙组①注射溶液为该病毒核酸提取物和DNA 酶
C.丁组②注射溶液为生理盐水
D.实验结果表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为 DNA
17.肌营养不良(MD)是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研究机构对六位患有MD的男孩进行研究,发现患者还表现出其他异常体征。研究人员对他们的X染色体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如图所示,其中1~13表示正常X染色体的不同区段,Ⅰ~Ⅵ表示不同患病男孩体细胞中X染色体所含有的区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推测 MD的致病机理可能是缺失了 5 和 6 两个基因导致的基因突变
B.若要调查此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该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C.MD与红绿色盲一样,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D.若某一异常体征仅在一位男孩身上出现,则该男孩最有可能是Ⅳ号个体
18.大熊猫在分类上属于食肉目,具有典型的食肉动物的消化系统,但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却进化为以各种竹子为食。一个较大的大熊猫种群中雌雄数量相等,且雌雄之间可以自由交配,若某大熊猫种群中现有基因型BB:Bb:bb=1:2:1,各基因型存活率一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熊猫由以肉为食进化为以竹子为食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B.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个体的表型
C.保护大熊猫最重要的措施是易地保护
D.此大熊猫种群中 B基因的频率为50%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9分。
19.(12分)某种植物的株高受到两对等位基因D/d、H/h的控制,当基因D、H同时存在时表现为高茎,其他均表现为矮茎。回答下列问题:
(1)某小组让高茎植株甲、矮茎植株乙两株纯合的植株杂交,F 表现为高茎,F 自交得到的F 中高茎:矮茎=3:1。据此分析,矮茎植株乙的基因型可能是 。
(2)让高茎植株甲测交得到F ,F 测交得到的F 中高茎:矮茎=1:1。
①该实验F 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
②根据F 的表型及比例推测基因D/d、H/h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为 。
(3)欲鉴定第(1)问中矮茎植株乙的基因型,小组成员认为让该矮茎植株自交即可,评价该方案是否可行 ,理由是 。
20.(11分)人和果蝇性染色体组成和性别的关系如表所示,某生物细胞分裂过程如图所示,只考虑一次变异。回答下列问题:
性染色体组成 XY xx XXX XXY XO XYY
性指数 0.5 1 1.5 1 0.5 0.5
人的性别 雄性 雌性 超雌性 雄性 雌性 超雄性
果蝇的性别 雄性 雌性 超雌性(死亡) 雌性 雄性 雄性
(1)表中性指数是指 X 染色体数和常染色体组数的比,果蝇的性别取决于性指数,当性指数≥1时,果蝇为 性。由表可知,人类男性的性别取决于 染色体。
(2)已知某人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假设是母方的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异常导致的,推测异常卵细胞形成的原因是 。
(3)图中的细胞Ⅱ的名称为 ,该细胞内 (填“有”或“无”)同源染色体。
(4)根据细胞Ⅷ的基因型,推测细胞Ⅴ、Ⅵ、Ⅶ的基因型分别为 。
21.(13分)重叠基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有一段DNA 序列,或是指一段 DNA 序列成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的组成部分。重叠基因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可得到不同的蛋白质,在细菌、病毒等生物中广泛存在。某种噬菌体的单链环状 DNA 分子部分序列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DNA复制时要以该链为模板,利用 为原料,在 DNA 聚合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半保留复制,复制所需要的原料和酶都由 提供。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基因可编码 个氨基酸,第59号氨基酸的密码子为 。
(3)若在E基因中编码第2个和第3 个氨基酸的碱基序列之间插入一个脱氧核苷酸,则 (填“会”或“不会”)引起D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原因是 。
(4)基因重叠增大了遗传信息储存的容量,D基因和E基因的重叠部分指导合成的肽链中对应的氨基酸种类和排列顺序一般不相同,理由是 。
22.(13分)研究遗传变异的分子机制,可为人类健康增添新的助力。研究人员发现人类7号和9号染色体之间可以发生易位(如图1,易位的染色体用7 、9 表示),若易位后细胞内基因结构和种类不变,则相应个体属于染色体易位携带者,表型正常。若细胞中有3份R片段,则表现为痴呆;有1份R片段,则导致早期胚胎流产。图2为某家族因易位而导致的流产、痴呆病的遗传系谱图部分示意图。Ⅱ-3 表型正常,Ⅱ-4 为胎儿。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7号和9号染色体发生易位属于 (变异类型)。
(2)采用某种检测技术可以检测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含 R 片段的情况,图2 相应成员的检测结果如表所示。结合题图分析,Ⅱ-2情况为 (填“痴呆”或“早期胚胎流产”),结合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相关知识,说出判断依据: 。
细胞中染色体 Ⅰ-1 Ⅰ-2 Ⅱ-1 Ⅱ-2 Ⅱ-3
第1条7号 --- - — —
第2条7号 --- + — +
第1条9号 + - - +
第2条9号 + + + +
注:“+”表示检测到R 片段,“一”表示未检测到R片段。
(3)Ⅱ-3染色体组成正常的概率为 。
(4)现在Ⅰ-1和Ⅰ-2夫妇怀了Ⅱ-4,从科学的态度,给这对夫妇一些合理的建议: 。
23.(10分)粘委陵菜是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据其生活环境分为三种类型:沿海生态型、中纬度生态型、高山生态型(图1)。将不同生态型的粘委陵菜种植到不同海拔的区域,测量植株高度,结果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同一种类型的粘委陵菜在不同的海拔处呈现出不同的生态型,说明了生物的表型是 共同作用的结果。
(2)生活在某区域的所有中纬度生态型粘委陵菜属于 ,它与另一个区域的沿海生态型粘委陵菜因 导致基因无法进行交流。沿海生态型、中纬度生态型、高山生态型的出现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
(3)假设有一沿海生态型粘委陵菜种群,其某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 A/a控制,其中隐性个体所占比例为1%,十年后,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 10%,则在这十年中该种群 (填“有”或“没有”)发生进化(假设不考虑其他等位基因),理由是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