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感和音韵美。2.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说出对花的各种形象的理解。3.感受并交流课文和“阅读链接”中想象奇特的地方,体会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语文要素】【教学重难点】1.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说出对花的各种形象的理解。2.感受并交流课文和“阅读链接”中想象奇特的地方,体会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自主学习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师:“花之歌”就是花的自述,本文是一首散文诗。2.作者简介。纪·哈·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作家、画家,被称为“艺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使用散文诗体的作家,与印度的泰戈尔齐名,被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两位巨人”。主要代表作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3.初读课文,完成任务。(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想一想课文围绕“花之歌”写了哪些内容。4.交流学习情况。(1)交流容易读错的字音。(2)交流不理解的词语,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体会。5.指名朗读,说说课文围绕“花之歌”主要写了什么。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我”是什么;第二部分(第5~7自然段):“我”每天都在做什么。二、走进课文,理解“我”是花1.自主默读课文第1~4自然段,说说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花。(1)边读边想象文字描绘的画面并作简单的批注。(2)运用“读到( )时,我仿佛看到花儿( )”的句式进行交流,初步读懂文字的字面意思,提炼出作者描绘的各种花的形象。2.畅谈发现,交流感受(1)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①预设:这一段中,作者把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就象征花开,又收回去就象征花落,又说一遍就是花再次开放。②师:“说、收、藏”象征着花开花落。而这两个又字和段末的省略号,把花开又落,花落又开的形象表达出来。作者的想象多奇特,这奇特的想象源于他对大自然深切的体察,让我们有感情地把这段再读读吧。(2)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①预设:读到这句时,我仿佛看到了花朵犹如满天繁星绽放在绿色的草坪上。把画比作星星,突出了花高洁夺目的特点。②师:这奇特的想象源于作者对花和星星的深刻理解。看来联想和想象要建立在对事物深刻理解的基础上。(3)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①预设:这诸元素就是指春夏秋冬四季。这段写出了花孕育、生长的过程,同时也可以看出花的生命历程是短暂的。②师:作者把花想象成诸元素之女,这想象多奇特。你们看这里的冒号就把诸元素与冬春夏秋的关系表达清楚了。运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凝练的语言,把花短暂的生命历程写得这么灵动可爱。(4)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采用排比句式,点明了花的功用和对人类的无私奉献。师:请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或阅读经验进行想象:在什么节日、生活中的什么场景中会使用花?三、研读课文,感受奇特的想象1.自主默读课文第5~7自然段,从“我”每天做了什么,你又想到了哪些画面?从中体会到“我”怎样的精神追求?(1)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这段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一天如何度过的。我看到了清晨花在晨风中想着朝阳绽放,又在黄昏时与群鸟一起看夕阳西下的画面。(2)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这段写出了我在为大自然奉献者,而大自然也无时不刻地关注着我的成长,我仿佛看到了花绽放在原野,无边的花海让原野无比美丽,我仿佛闻到了浓郁的花香。“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指星星。“硕大无朋的独眼”指太阳,作者的想象真奇特。(3)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这段中“花”是饮着朝露,听着小鸟唱歌舞蹈,对待生活多么积极乐观。“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可以看到“花”一心追求光明和美好,始终用从容豁达的态度面对生命。这句也是全文的中心句。2.能否把每段中的“我”改成“花”?为什么?(1)出示背景资料。(2)师:从纪伯伦艰辛的人生中,我们看到了他顽强与无畏的精神。作者其实是在借花表达自己积极向往和追求光明的人生态度。3.学完这首散文诗,你有什么感受?四、阅读《杨柳与水莲》,感受画面1.默读《杨柳与水莲》,找到文中想象奇特的地方画上记号,并和同学交流。(1)太阳起来了,你睡醒了吗?你花苞似的眼里为什么含了清泪?引导学生“含了清泪”指什么,体会作者想象的奇特、贴切。(2)夜的幕上有繁星织就了的花园,园中有月神在徘徊着,有牛童织女在恋爱着,有夜莺啼着,有花香绕着,你何不从那绿叶的帘里,来到碧夜的幕中!作者将黑夜比作幕布,将繁星比作花朵,想象奇特,形象生动地将夜空的美丽描绘出来。2.小组借助表格,思考:面对同样的夜,杨柳与水莲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作者借此又想要表达什么?生长环境 对黑夜的态度 代表的人生态度水莲 污泥的冷湿 夜晚恐惧悲哀清晨欢欣感激 代表畏畏缩缩、缺乏自信的人生态度。杨柳 河岸的温暖 美好、梦幻 代表执着探寻、积极追求的人生态度。《杨柳与水莲》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杨柳与水莲的对话,写出了杨柳与水莲对夜的不同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积极向上、执着追求美好的人生态度的肯定。3.课文小结。五、作业设计展开想象,选取大自然中你喜爱的某一种事物(如草、彩虹、雪、雨)等,采用第一人称仿写。评价标准 星级想象力丰富,新颖有趣,生动传神 ☆☆☆☆☆能用比喻、排比、拟人写出事物的特征 ☆☆☆☆能用散文诗的形式写 ☆☆☆能用第一人称写,语句通顺 ☆☆能让人知道写的是什么 ☆【教学板书】4* 花之歌【教学反思】本文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散文诗。教学时我以引导学生围绕学习提示中的两个问题,进行自读自悟,从而感悟作者笔下花的形象,由花的形象想开去,对比感受课文中奇特的想象。这样学生就能比较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其实是借花表达自己积极向上和追求光明的人生态度。4 花之歌掌握字词 音 给划横线的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再读一读。yùn B.qiónɡ C.yè D.miǎn苍穹( ) 孕育( ) 冠冕( ) 摇曳( )义 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并选词填空。芬芳馥郁 旖旎 婆娑起舞 顾影自怜 孤芳自赏上面的词语中,表达“自命清高,自我欣赏”意思的词语是_________,表示“盘旋舞动的样子”意思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内容感知 文章是以第一人称进行描述,请从文中找找能看出“我”是花的语句。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查找资料 搜索纪伯伦的相关资料和写作背景。搜索与花有关的诗句。阅读质疑 1.将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和“诸元素之女”,共同暗示了一个什么样的自然想象?2.读了课文,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进行记录:第一单元 4*花之歌预习目标1.正确地朗读课文。2.能自己查找工具书理解词语,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3.能从文中找出“我”是花的语句,感受想象的奇特。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