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9.(8分)强化体育运动,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引体向上”是常见的体育考试项目之一,以下是考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监考老师发出“开始”口令后,学生才会实施考试,学生的这种反射属于(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参与该反射过程的神经中枢位于(2)监考老师能看到考生的“引体向上”动作并在记录册上做好相关记录,主要是因为眼球内的曲度可以调节,使远近物体的物像能准确地落在视网膜上。(3)下表是某健康学生不同时段血糖含量变化统计表,据表分析,饭后1小时后血糖浓度下降的原因是能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的浓度。饭后时间饭前1小时2小时3小时血糖含量(毫克/分升)80138908630.(8分)资料一:2024年3月18日6时5分青海玉树州杂多县发生4.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3.51度、东经92.99度。比较幸运的是无人员伤亡和房屋损坏情况。为了防止地震后出现疫情,地震救灾的重点转向了卫生防疫。据有关资料显示,与灾害相关的传染病发生率较高,发病病种包括甲肝、戊肝、麻疹、狂犬病、痢疾、疟疾、流行性腮腺炎等。资料二:震灾发生之后,在政府的组织和救援者的帮助下,当地灾民采取了一系列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保护水源;食物煮熟后食用;消灭蚊虫;对传染病患者及时进行隔离治疗等。资料三:抗震救灾指挥部还给重,点区域内的儿童和老人集中接种甲肝、乙脑疫苗,或口服霍乱疫苗等。(1)资料一中提到的传染病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的特点。甲肝患者在传染病传播的环节中属于(2)资料二中,“食物煮熟后食用”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3)资料三中提到接种甲肝疫苗,能使人体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预防甲肝,这属于(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31.(10分)某中学生物科技兴趣小组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试管编号123馒头碎屑或块碎屑适量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唾液有无2mL唾液A2mL唾液,工上日是否搅拌充分搅拌保温37℃水浴保温10分钟加入碘液2滴(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人与1号试管形成对照。(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3)实验结果是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4)水浴温度保持在37℃的原因是(5)通过该探究实验,你认为吃饭时应该做到七年级生物第6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