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科学试题一、填空题1.(2024五下·平湖期末)请给下列能源分类:①太阳能 ②风能 ③石油 ④煤可再生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2.(2024五下·平湖期末)观察右图,在铜棒的A、B、C、D 四个位置上面各放置一个蜡烛环,最后熔化的是 点的蜡烛环。3.(2024五下·平湖期末)小科分别用①加盖塑料杯②外包毛巾的加盖塑料杯和③嵌入塑料泡沫的加盖塑料杯携带相同大小的冰块, 1小时后,剩余冰块最多的塑料杯是 (填“①” “②”或“③”),理由为塑料泡沫为热的 (填“良导体”或“不良导体”),能减缓通过 (填“热传导” “热对流”或“热辐射”) 散失热量。4.(2024五下·平湖期末)将绑着皮筋的一块橡皮泥(如右图),缓缓放入装了水的烧杯中,可以看到橡皮筋 ;橡皮泥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填“变大”或“小” ) 。5.(2024五下·平湖期末)自然界中很多植物的种子深秋成熟后会落到土壤中,等到第二年春天的时候才能发芽,这说明了种子发芽需要 。6.(2024五下·平湖期末)如右图,小科在封闭的盒子里种了一盆植物,然后放入十条蚯蚓。一个星期后,她发现植物朝 生长(填“黑色卡纸端”或“透明薄膜端”),大多数蚯蚓生活在 ,(填“黑色卡纸端”或“透明薄膜端”),此实验说明蚯蚓喜欢 的生活环境。二、选择题7.(2024五下·平湖期末)在一棵枯树上生长着苔藓、木耳,生活着蚂蚁、蜗牛等,这些生物共同组成了( )。A.生态环境 B.生物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种群8.(2024五下·平湖期末)苹果不宜在热带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水和风 D.人9.(2024五下·平湖期末)5月份的时候,小科发现自己家的狗狗掉了很多毛。狗狗换毛是为了( )。A.适应温度的变化 B.减少能量流失C.换新鲜的毛 D.没有作用10.(2024五下·平湖期末)完全浸没在水里的种子不容易发芽的原因是( )。A.缺少阳光 B.缺少空气 C.缺少土壤 D.水温太低11.(2022五下·龙岗期末)在制作生态瓶时,最好选用( )。A.消过毒的自来水 B.干净的小溪水C.泥坑里的雨水 D.烧过的茶水12.(2024五下·平湖期末)渡船的船底特别宽阔,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是( )。A.使小船行驶得更快 B.提高船的稳定性C.控制船的行驶方向 D.为了更加美观13.(2024五下·平湖期末)小科制作了一个生态瓶(如右图),在出门旅游前将它放在了阴暗的角落,一周后他会看到( )。A.小鱼集中在水面 B.水草生长旺盛C.水中有绿色的藻类繁殖 D.水位大量降低14.(2024五下·平湖期末)下面哪种折法做成的船的载重量最大(单位:cm) ………( )A. B.C. D.15.(2024五下·平湖期末)有同学自制的小船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偏离方向,下列改进方法最合理的是( )。A.调整小船的形状,采用流线型的船身B.调整动力系统提供动力的方向C.给小船装上船舵,并调试船舵的方向D.加宽小船的船身16.(2024五下·平湖期末)“蛟龙号”潜水器(如右图)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7062 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下沉时“腹下”有四块压载铁,完成任务后丢弃这四块压载铁就会上浮,主要是为 ( )。A.浮力增大了 B.浮力减小了 C.重量增大了 D.重量减小了17.(2023五下·萧山期中)钢铁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货船却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 )A.在水里货船的重力变小了 B.在水里货船的重力变大了C.货船排开的水量很大 D.货船有强大的发动机18.(2024五下·平湖期末)小科将一块橡皮切成大小不一的三块, 把切成的三块橡皮放在水中发现都沉在水底,( )受到的浮力最大。A.中橡皮 B.大橡皮 C.小橡皮 D.一样大19.(2024五下·平湖期末)人类面临很多环境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污水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排放到自然水域中B.禁止围海造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C.将原始森林改造成风景区,增加地区收入D.垃圾分类处理,减少资源消耗20.(2024五下·平湖期末)下列用水方式值得提倡的是( )。A.减少每个人每天的饮用水量 B.用大量的水冲洗马桶C.直接排放无色透明的废水 D.农业生产中推广滴灌技术21.(2023五下·余姚期末)下列是我国电能来源占比前四位的发电方式,其中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A.火力发电 B.水力发电 C.风力发电 D.太阳能发电22.(2024五下·平湖期末)“光盘行动”倡导餐厅不多点、食堂不多打、厨房不多做。“光盘行动”可以减少( )垃圾的产生。A.厨余 B.有害 C.其他 D.可回收23.(2024五下·平湖期末)科学家在某冰川融化后发现了28种新的病毒,给人类带来了新威胁。大家推测冰川融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雪崩 B.气候变暖C.生物被破坏 D.北极熊没有生存空间24.(2024五下·平湖期末)科学课上,关于哪种材料传热快,班里同学各抒己见,小科认为: 金属的传热速度应该比塑料和木头快。小科的说法属于探究过程中的(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25.(2024五下·平湖期末)如右图所示,常温的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分别盖上玻璃片 a、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片表面出现小水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水珠在a的上表面,b的下表面B.小水珠在a的下表面,b的上表面C.玻璃片b温度升高,这是由于水蒸气凝结吸热形成的D.a烧杯中的冰块融化过程中要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26.(2024五下·平湖期末)水沸腾之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变化是( )。A.不断上升 B.开始下降 C.保持不变 D.先升后降27.(2024五下·平湖期末)小科用保温杯做对比实验,绘制了右边的统计图 ,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A.时间对保温杯中水温的影响 B.有无杯盖会影响保温效果吗C.保温效果与水量有关吗 D.保温效果与材料有关吗28.(2024五下·平湖期末)下列关于热量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量必须通过物体间直接接触才能传递B.热量只能在一个物体内部进行传递C.热量可以不通过物体的直接接触进行传递D.热量可以在两个物体间随意传递29.(2024五下·平湖期末)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铁块和木块,会感到铁块比木块冷,这是因为( )。A.铁块比木块温度低 B.铁块比木块容易传热C.铁块表面比木块光滑 D.人体产生的错觉30.(2024五下·平湖期末)在进行实验时,当一个小组的实验结果与其他小组不一致时,正确的做法是( )。A.少数服从多数B.认真思考后觉得其他组有道理,修改实验结果C.认真思考后再做一次实验D.老师说什么就记录什么三、探究题31.(2024五下·平湖期末)为了顺利开展绿豆种植活动,学校科学研究小组对绿豆种子的发芽条件进行如下研究:处理 方法 25℃空气 ① 25℃空气 ② 25℃空气 ③ -5℃空气 ④ 黑暗的箱子里 25℃空气 ⑤结果 不萌发 不萌发 萌发 不萌发 (1)选择②和③实验,发现 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选择③和④实验,发现 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2)如果想要研究光照是不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他们应该选 和 作为对比实验,假如种子发芽需要阳光,实验⑤的结果应该是 (填“萌发”或“不萌发”)。(3)实验②水面上的油起到什么作用 。(4)实验③中有一颗种子没有发芽,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5)绿豆苗逐渐长大,同学们发现绿豆园中有落叶,绿豆苗上有蚜虫出没,还发现有瓢虫、蜘蛛、蜗牛、蚯蚓等动物,还能听到小鸟唱歌。请据此写出一条食链: 。(6)该绿豆园中,如果瓢虫数量减少,一段时间后,蚜虫的数量会 ,间接危害到 ,可能导致这个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32.(2024五下·平湖期末)小科团队参加了校园项目化学习大赛——未来造船师,项目任务:在60秒内将200克的“货物”运送到100 厘米外的目的地。(1)根据项目任务,小科团队选择了部分材料设计并制作了小船(如右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这艘船的动力是 。(2)小船做好后,小科团队对船进行调试后发现:在小船上放上200克“货物”后航行,小船容易侧翻,他们思考后决定改变“货物”的放置位置,以下放置位置,你认为最不容易侧翻的是____。A. B.C. D.(3)放上200克重物后,小船受到的浮力和没放重物前相比____。A.变大了 B.变小了 C.不变 D.无法确定(4)小科团队将小船改进后能平稳航行了,但是发现航行的速度太慢,可能的原因是 。(5)项目在进行评比过程中,小科团队的小船得分如下:项目 要求 得分(满分5分)设计图纸 图文结合, 标注清楚, 设计合理, 有动力系统 4成本控制 列出所需材料及价格, 控制在预算以内 3方案调整 采纳合理建议, 及时调整方案 5组内合作 分工明确,合作愉快 5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该船存在的优点有 :存在的不足有: 。33.(2024五下·平湖期末)观测数据表明,自19世纪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3-0.6℃,1990年以来温度升高幅度加大。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化石能源被开采,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加剧了温室效应,打破了原有的平衡,使地球接收来自太阳的热量多于地球散放到太空中的热量,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1) 如图所示,1900年至 1970年,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中的量呈 趋势。(2)资料表明,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 引起的。(3)从短文信息中可得知,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主要来自 。(4)植物的 需要二氧化碳,植物越多,吸收的二氧化碳就越多。因此, 是预防温室效应加剧的一条重要的途径。(5)小科做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他将两支同样的温度计(其中一直放在密封的无色透明塑料瓶中)静置在阳光下,半小时后,瓶外温度计的读数如右图所示,则塑料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____。A. B. C. D.34.(2024五下·平湖期末)热在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能量形式,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它。通过《热》单元的学习,小科团队打算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了一个简易保温杯。(1)小科团队制作好保温杯的杯体后,可以采取什么方法来增强保温杯的性能 请把你的设计画出来。(2)小科团队组员们提出多种方法,小组决定经过测试再确定方案,测试结果如下:保温杯编号 保温方法 开始温度 10分钟后温度 20分钟后温度1 无盖的杯子 95℃ 60℃ 45℃2 杯子外包毛巾、无盖 95℃ 72℃ 61℃3 杯子外包毛巾、有盖 95℃ 82℃ 73℃4 杯子放入塑料泡沫中、有盖 95℃ 86℃ 81℃通过分析以上数据,可知 号保温杯的保温性能是最好的。如果要研究杯子外包材料种类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应该选择 号和 号保温杯;如果要研究杯子有无外包材料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应该选择 号和 号保温杯。(3)在设计和制作保温杯的过程中,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A.直接制作即可,不需要设计也可以B.制作过程中使用工具应注意安全C.设计制作过程中要考虑成品的外观D.制作过程中发现设计有不合理之处需完善(4)通过小科团队的研究,我知道了,夏天水果店的新鲜荔枝总是装在塑料泡沫箱里,是因为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①②;③④【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解析】【分析】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并有规律地得到补充的能源。不再生能源:经过亿万年形成的、短期内无法恢复的能源。题干中太阳能和风能是可再生能源,石油和煤是不可再生能源。2.【答案】D【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热传递是物理学上的一个物理现象,只要有温度差存在,热传递就会出现。热传递主要存在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三种基本形式。酒精灯加热过程中,铜棒右侧的四个蜡环,最后熔化的是D,这个现象说明热在铜棒上的传递规律是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3.【答案】③;不良导体;热传导【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金属的导热性比非金属的导热性要好很多,固体的导热性比液体的导热性好,气体的导热性最差。小红分别用①加盖塑料杯②外包毛巾的加盖塑料杯和③嵌入塑料泡沫的加盖塑料杯携带相同大小的冰块,1小时后,剩余冰块最多的塑料杯是③,理由为塑料泡沫为热的不良导体,能减缓通过热传导散失热量。4.【答案】变小;变大【知识点】浮力;浮力的变化【解析】【分析】物体在水中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将绑着皮筋的一块橡皮泥(如右图),缓缓放入装了水的烧杯中,可以看到橡皮筋变小,橡皮筋的弹力变小,由于橡皮泥入水体积增大。橡皮泥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变小。5.【答案】适宜的温度【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种子之所以要到来年的春天发芽,是因为此时温度适宜。6.【答案】透明薄膜端;黑色卡纸端;黑暗【知识点】动物的巢穴【解析】【分析】植物具有向光性,封闭的盒子里的植物会朝着透明薄膜端生长。鼠妇是甲壳动物中适应陆地生活的类群之一,通常生活于潮湿、腐殖质丰富的地方,如潮湿处的石块下、腐烂的木料下、树洞中、潮湿的草丛和苔藓丛中、庭院的水缸下、花盆下以至室内的阴湿处。所以本实验中鼠妇会选择生活在黑色卡纸端,此实验说明鼠妇喜欢黑暗的生活环境。7.【答案】C【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解析】【分析】生物群落是指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生物种群的有规律的组合;生态系统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如题中叙述的,森林中一棵树死了,倒在地上,苔藓、藻类、蘑菇、白蚁、蜘蛛和鼠等均以这棵朽木为生,腐木中有植物、动物、真菌等生物,还有腐烂木头、温度、水、无机盐、光等非生物部分,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整体,因此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8.【答案】B【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有些植物的外部形态会与环境相适应,从而使其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中的水分、阳光和温度等条件的结果。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生态因素是温度。9.【答案】A【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动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是不同的,如青蛙冬眠,狗掉毛是因为五月份的时候,天气渐渐变热,换毛能够适应温度的变化。10.【答案】B【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完全浸泡在水中的种子,不容易发芽的主要原因是缺少空气,所以B符合题意。11.【答案】B【知识点】制作生态瓶【解析】【分析】制作生态瓶时,最好选用自然水域的水,这样能够更好地模拟生态环境。12.【答案】B【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在小船的质量和制作材料相同的条件下,底面积越大的小船越稳定。渡船的船底特别宽阔,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是提高船的稳定性。13.【答案】A【知识点】制作生态瓶【解析】【分析】生态瓶中,生产者是水草,水草能够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将生态瓶放在阴暗角落,一周后会看到小鱼集中在水面进行呼吸。14.【答案】C【知识点】制作小船;船的载重量【解析】【分析】船的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越大。A.4×4×4=64(立方厘米),B.6×6×3=108(立方厘米),C.8×8×2=128(立方厘米),D.10×10×1=100(立方厘米),64<100<108<128,所以载重量最大的是C。15.【答案】C【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科学技术在改变着船的动力系统,推动着船的发展。船可以通过舵来控制行进的方向。A、调整小船的形状,采用流线型的船身,有利于减小水的阻力,对控制方向影响不大,故A错误;B、调整动力系统提供动力的方向,对控制方向影响不大,故B错误;C、船可以通过舵来控制行进的方向,给小船装上船舵,并调试船舵的方向,符合要求;D、加宽小船的船身能够提高稳定性,但不能控制方向,故D错误。16.【答案】D【知识点】浮力;浮力的变化【解析】【分析】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蛟龙号丢弃压载铁就会上浮的主要原因是重量减小了,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所以上浮。17.【答案】C【知识点】物体的沉浮;船的载重量【解析】【分析】 用钢铁材料制成的轮船形状不同于钢铁材料制成的金属块,与同质量的金属块相比,在水中轮船能够排开水的重力(或所受浮力)大大增加,可以等于轮船所受重力,所以轮船会漂浮在水面上。18.【答案】B【知识点】浮力;浮力的变化【解析】【分析】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主要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就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将一块橡皮切成了大小不一的三块,把这三块橡皮完全浸入水中,大橡皮浸入水中的体积最大,排开的水量就最大,受到的浮力也最大。19.【答案】C【知识点】保护环境【解析】【分析】污水需要经过沉淀、过滤、消毒,应该经过相应的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才可以排放到自然水域;将原始森林改造成风景区,会造成原始森林的破坏,不利于保护自然环境,选项C符合题意。20.【答案】D【知识点】节约用水【解析】【分析】 水是重要的资源,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水有限,我国是缺水国家之一,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随手关紧水龙头、刷牙洗脸时,尽量用杯子和盆子装水、循环用水,做到一水多用、用洗菜的水洗拖地,农业生产推广滴灌技术,都是节约用水的行为。用大量的水洗蔬菜、用大量的水冲洗马桶都是没有节约用水的行为。21.【答案】A【知识点】空气污染【解析】【分析】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气候变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这些问环境问题都是人类活动引起的。火力发电会造成大气污染,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2.【答案】A【知识点】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解析】【分析】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生活中我们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厨余垃圾四类。“光盘行动”倡导餐厅不多点、食堂不多打、厨房不多做。“光盘行动”可以减少厨余垃圾的产生。23.【答案】B【知识点】空气污染【解析】【分析】在生产和生活中,由于人们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大量增加,因而造成了温室效应,使地球气温逐渐升高,温室效应可以使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南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B符合题意。24.【答案】B【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科学探究一般都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收集证据,得出结论。科学课上,关于哪种材料传热快,班里同学各抒己见,小科认为: 金属的传热速度应该比塑料和木头快。小科的说法属于探究过程中的作出假设。25.【答案】A【知识点】凝结【解析】【分析】如图所示,常温的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分别盖上玻璃片a、b,一段时间后观察。a杯中放的是冰块,杯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b杯中装的是热水,杯内温度高,杯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小水珠在a的上表面,b的下表面,所以A符合题意。26.【答案】C【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温度会保持在100摄氏度不变。如果停止加热,水会停止沸腾。27.【答案】B【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对比实验【解析】【分析】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根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唯一的变量是有无杯盖,所以研究的是有无杯盖会影响保温效果吗。28.【答案】C【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A.热必须通过和物体的直接接触才能传递,错误;热辐射可以不通过介质来传播;B.热只能在一个物体内部进行传递,错误;热可以在一个或多个物体进行传播,只要有温度差;C.热可以不通过物体的直接接触进行传递,正确;D.热可以在两个物体间随意传递,错误;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29.【答案】B【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不同物体的传热快慢不同。金属等物体传热能力强,称为热的良导体,塑料、橡胶、木头等物体传热能力弱,称为热的不良导体,适合做隔热材料。金属制品的导热能力比木头的强,手上的热量很容易被传递出去,使手的温度降低,所以在寒冷的冬天,摸金属制品比木头冷是因为金属的导热能力强,故选项B正确。30.【答案】C【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 自己的实验结果和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不一致时,应该重复做实验,验证实验结果是否正确。31.【答案】(1)空气;温度(2)③;⑤;不萌发(3)防止水分蒸发(4)种子胚受伤(5)绿豆苗→蚜虫→瓢虫→蜘蛛(6)增多;绿豆苗【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食物链、食物网;维护生态平衡;对比实验【解析】【分析】(1)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②和③唯一的变量是空气,所以可以得出空气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③和④唯一的变量是温度,所以以可以得出温度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光照是不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唯一的变量是光照,所以应该选择③和⑤进行研究。(2)如果想要研究光照是不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需要改变的条件只有光照这一个,他们应该选③和⑤作为对比实验,假如种子发芽需要阳光,实验⑤的结果应该是不萌发。(3)实验②水面上的油起到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4)种子萌发除了需要外界条件以外,还需要种子是一个完好的种子,胚不能够受伤。(5)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题干中的食物链有绿豆苗→蚜虫→瓢虫→蜘蛛。(6)该绿豆园中,如果瓢虫数量减少,一段时间后,蚜虫由于缺少天敌,数量会增多,间接危害到绿豆苗,可能导致这个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32.【答案】(1)反冲力(2)A(3)A(4)电风扇产生的风力太小(5)能采纳合理建议,及时调整方案;组员间分工明确,合作愉快等图文标示注不够清楚,设计不够合理,没有控制好成本等改进设计图,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知识点】反冲力;制作小船;船的动力装置【解析】【分析】(1)观察图中装置,可以发现这个小船的动力装置来源是小电动机带动风扇转动,产生反冲力,推动小船前进。(2)用小船载物时,我们要把货物均匀放置在船舱里面,防止小船侧翻。(3)放上200克重物后,小船入水体积增加,小船在水面受到的浮力与入水体积有关,小船受到的浮力和没放重物前相比,浮力变大了。(4)小科团队将小船改进后能平稳航行了,但是发现航行的速度太慢,可能的原因是因为电风扇产生的风力太小了,导致反冲力太小,小船动力不足。(5)由表格评分考研看出:方案调整,组内合作是5分。说明小强团队这两方面做的很好。设计图纸和成本控制都不是5分。说明在这两个方面存在不足。所以该船的优点就是采纳合理建议,及时调整方案,分工明确,合作愉快。不足就是文标注不够清楚,设计不够合理,没有控制好成本等。针对的改进建议也应该是设计图纸和成本控制两个方面:改进设计图,减少不必要的浪费。33.【答案】(1)上升(2)二氧化碳(3)工业生产(4)光合作用;植树造林(5)C【知识点】光合作用;空气污染【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1900年至1970年,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中的量急剧上升。(2)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化石能源被开采,用作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加剧了温室效应。(3)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化石能源被开采,用作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加剧了温室效应。(4)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和养料。植物越多,吸收的二氧化碳就越多。我们可以通过植树造林预防温室效应加剧。(5)温室里的温度要比外界温度高,外界温度20℃,则塑料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23℃。34.【答案】(1)(设计合理即可)(2)4;3;4;1;2(3)A(4)泡沫箱是热的不良导体,在泡沫箱内放冰块,能够减缓冰块融化速度。【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对比实验【解析】【分析】(1)为了减少热的对流、热的传导和热的辐射,我们可以采用良好的保温材料来制作保温杯,还可以提高保温杯夹层中的真空度来提高保温效果,也可以设计合理的保温杯几何形状。(2)通过表中数据可知,4号保温杯20分钟后温度最高,保温效果最好;如果要研究杯子外包材料种类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应该改变的量是外包材料,选择3号和4号保温杯;如果要研究杯子有无外包材料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应该改变的量是:是否有外包材料,选择1号和2号保温杯。(3)在设计和制作保温杯的过程中,需要全员参与、分工明确;设计要修修改改,讨论后修改好最终才能够确定方案;计时不仅要考虑效果,还要兼顾成本和外观;设计制作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作品。使用工具时需要注意安全。(4)成熟后的荔枝容易坏,我们需要冷藏保存, 夏天水果店的新鲜荔枝总是装在塑料泡沫箱里,是因为泡沫箱是热的不良导体,在泡沫箱内放冰块,能够减缓冰块融化速度。1 / 1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科学试题一、填空题1.(2024五下·平湖期末)请给下列能源分类:①太阳能 ②风能 ③石油 ④煤可再生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答案】①②;③④【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解析】【分析】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并有规律地得到补充的能源。不再生能源:经过亿万年形成的、短期内无法恢复的能源。题干中太阳能和风能是可再生能源,石油和煤是不可再生能源。2.(2024五下·平湖期末)观察右图,在铜棒的A、B、C、D 四个位置上面各放置一个蜡烛环,最后熔化的是 点的蜡烛环。【答案】D【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热传递是物理学上的一个物理现象,只要有温度差存在,热传递就会出现。热传递主要存在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三种基本形式。酒精灯加热过程中,铜棒右侧的四个蜡环,最后熔化的是D,这个现象说明热在铜棒上的传递规律是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3.(2024五下·平湖期末)小科分别用①加盖塑料杯②外包毛巾的加盖塑料杯和③嵌入塑料泡沫的加盖塑料杯携带相同大小的冰块, 1小时后,剩余冰块最多的塑料杯是 (填“①” “②”或“③”),理由为塑料泡沫为热的 (填“良导体”或“不良导体”),能减缓通过 (填“热传导” “热对流”或“热辐射”) 散失热量。【答案】③;不良导体;热传导【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金属的导热性比非金属的导热性要好很多,固体的导热性比液体的导热性好,气体的导热性最差。小红分别用①加盖塑料杯②外包毛巾的加盖塑料杯和③嵌入塑料泡沫的加盖塑料杯携带相同大小的冰块,1小时后,剩余冰块最多的塑料杯是③,理由为塑料泡沫为热的不良导体,能减缓通过热传导散失热量。4.(2024五下·平湖期末)将绑着皮筋的一块橡皮泥(如右图),缓缓放入装了水的烧杯中,可以看到橡皮筋 ;橡皮泥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填“变大”或“小” ) 。【答案】变小;变大【知识点】浮力;浮力的变化【解析】【分析】物体在水中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将绑着皮筋的一块橡皮泥(如右图),缓缓放入装了水的烧杯中,可以看到橡皮筋变小,橡皮筋的弹力变小,由于橡皮泥入水体积增大。橡皮泥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变小。5.(2024五下·平湖期末)自然界中很多植物的种子深秋成熟后会落到土壤中,等到第二年春天的时候才能发芽,这说明了种子发芽需要 。【答案】适宜的温度【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种子之所以要到来年的春天发芽,是因为此时温度适宜。6.(2024五下·平湖期末)如右图,小科在封闭的盒子里种了一盆植物,然后放入十条蚯蚓。一个星期后,她发现植物朝 生长(填“黑色卡纸端”或“透明薄膜端”),大多数蚯蚓生活在 ,(填“黑色卡纸端”或“透明薄膜端”),此实验说明蚯蚓喜欢 的生活环境。【答案】透明薄膜端;黑色卡纸端;黑暗【知识点】动物的巢穴【解析】【分析】植物具有向光性,封闭的盒子里的植物会朝着透明薄膜端生长。鼠妇是甲壳动物中适应陆地生活的类群之一,通常生活于潮湿、腐殖质丰富的地方,如潮湿处的石块下、腐烂的木料下、树洞中、潮湿的草丛和苔藓丛中、庭院的水缸下、花盆下以至室内的阴湿处。所以本实验中鼠妇会选择生活在黑色卡纸端,此实验说明鼠妇喜欢黑暗的生活环境。二、选择题7.(2024五下·平湖期末)在一棵枯树上生长着苔藓、木耳,生活着蚂蚁、蜗牛等,这些生物共同组成了( )。A.生态环境 B.生物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种群【答案】C【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解析】【分析】生物群落是指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生物种群的有规律的组合;生态系统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如题中叙述的,森林中一棵树死了,倒在地上,苔藓、藻类、蘑菇、白蚁、蜘蛛和鼠等均以这棵朽木为生,腐木中有植物、动物、真菌等生物,还有腐烂木头、温度、水、无机盐、光等非生物部分,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整体,因此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8.(2024五下·平湖期末)苹果不宜在热带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水和风 D.人【答案】B【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有些植物的外部形态会与环境相适应,从而使其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中的水分、阳光和温度等条件的结果。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生态因素是温度。9.(2024五下·平湖期末)5月份的时候,小科发现自己家的狗狗掉了很多毛。狗狗换毛是为了( )。A.适应温度的变化 B.减少能量流失C.换新鲜的毛 D.没有作用【答案】A【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动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是不同的,如青蛙冬眠,狗掉毛是因为五月份的时候,天气渐渐变热,换毛能够适应温度的变化。10.(2024五下·平湖期末)完全浸没在水里的种子不容易发芽的原因是( )。A.缺少阳光 B.缺少空气 C.缺少土壤 D.水温太低【答案】B【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完全浸泡在水中的种子,不容易发芽的主要原因是缺少空气,所以B符合题意。11.(2022五下·龙岗期末)在制作生态瓶时,最好选用( )。A.消过毒的自来水 B.干净的小溪水C.泥坑里的雨水 D.烧过的茶水【答案】B【知识点】制作生态瓶【解析】【分析】制作生态瓶时,最好选用自然水域的水,这样能够更好地模拟生态环境。12.(2024五下·平湖期末)渡船的船底特别宽阔,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是( )。A.使小船行驶得更快 B.提高船的稳定性C.控制船的行驶方向 D.为了更加美观【答案】B【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在小船的质量和制作材料相同的条件下,底面积越大的小船越稳定。渡船的船底特别宽阔,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是提高船的稳定性。13.(2024五下·平湖期末)小科制作了一个生态瓶(如右图),在出门旅游前将它放在了阴暗的角落,一周后他会看到( )。A.小鱼集中在水面 B.水草生长旺盛C.水中有绿色的藻类繁殖 D.水位大量降低【答案】A【知识点】制作生态瓶【解析】【分析】生态瓶中,生产者是水草,水草能够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将生态瓶放在阴暗角落,一周后会看到小鱼集中在水面进行呼吸。14.(2024五下·平湖期末)下面哪种折法做成的船的载重量最大(单位:cm) ………( )A. B.C. D.【答案】C【知识点】制作小船;船的载重量【解析】【分析】船的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越大。A.4×4×4=64(立方厘米),B.6×6×3=108(立方厘米),C.8×8×2=128(立方厘米),D.10×10×1=100(立方厘米),64<100<108<128,所以载重量最大的是C。15.(2024五下·平湖期末)有同学自制的小船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偏离方向,下列改进方法最合理的是( )。A.调整小船的形状,采用流线型的船身B.调整动力系统提供动力的方向C.给小船装上船舵,并调试船舵的方向D.加宽小船的船身【答案】C【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科学技术在改变着船的动力系统,推动着船的发展。船可以通过舵来控制行进的方向。A、调整小船的形状,采用流线型的船身,有利于减小水的阻力,对控制方向影响不大,故A错误;B、调整动力系统提供动力的方向,对控制方向影响不大,故B错误;C、船可以通过舵来控制行进的方向,给小船装上船舵,并调试船舵的方向,符合要求;D、加宽小船的船身能够提高稳定性,但不能控制方向,故D错误。16.(2024五下·平湖期末)“蛟龙号”潜水器(如右图)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7062 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下沉时“腹下”有四块压载铁,完成任务后丢弃这四块压载铁就会上浮,主要是为 ( )。A.浮力增大了 B.浮力减小了 C.重量增大了 D.重量减小了【答案】D【知识点】浮力;浮力的变化【解析】【分析】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蛟龙号丢弃压载铁就会上浮的主要原因是重量减小了,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所以上浮。17.(2023五下·萧山期中)钢铁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货船却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 )A.在水里货船的重力变小了 B.在水里货船的重力变大了C.货船排开的水量很大 D.货船有强大的发动机【答案】C【知识点】物体的沉浮;船的载重量【解析】【分析】 用钢铁材料制成的轮船形状不同于钢铁材料制成的金属块,与同质量的金属块相比,在水中轮船能够排开水的重力(或所受浮力)大大增加,可以等于轮船所受重力,所以轮船会漂浮在水面上。18.(2024五下·平湖期末)小科将一块橡皮切成大小不一的三块, 把切成的三块橡皮放在水中发现都沉在水底,( )受到的浮力最大。A.中橡皮 B.大橡皮 C.小橡皮 D.一样大【答案】B【知识点】浮力;浮力的变化【解析】【分析】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主要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就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将一块橡皮切成了大小不一的三块,把这三块橡皮完全浸入水中,大橡皮浸入水中的体积最大,排开的水量就最大,受到的浮力也最大。19.(2024五下·平湖期末)人类面临很多环境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污水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排放到自然水域中B.禁止围海造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C.将原始森林改造成风景区,增加地区收入D.垃圾分类处理,减少资源消耗【答案】C【知识点】保护环境【解析】【分析】污水需要经过沉淀、过滤、消毒,应该经过相应的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才可以排放到自然水域;将原始森林改造成风景区,会造成原始森林的破坏,不利于保护自然环境,选项C符合题意。20.(2024五下·平湖期末)下列用水方式值得提倡的是( )。A.减少每个人每天的饮用水量 B.用大量的水冲洗马桶C.直接排放无色透明的废水 D.农业生产中推广滴灌技术【答案】D【知识点】节约用水【解析】【分析】 水是重要的资源,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水有限,我国是缺水国家之一,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随手关紧水龙头、刷牙洗脸时,尽量用杯子和盆子装水、循环用水,做到一水多用、用洗菜的水洗拖地,农业生产推广滴灌技术,都是节约用水的行为。用大量的水洗蔬菜、用大量的水冲洗马桶都是没有节约用水的行为。21.(2023五下·余姚期末)下列是我国电能来源占比前四位的发电方式,其中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A.火力发电 B.水力发电 C.风力发电 D.太阳能发电【答案】A【知识点】空气污染【解析】【分析】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气候变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这些问环境问题都是人类活动引起的。火力发电会造成大气污染,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2.(2024五下·平湖期末)“光盘行动”倡导餐厅不多点、食堂不多打、厨房不多做。“光盘行动”可以减少( )垃圾的产生。A.厨余 B.有害 C.其他 D.可回收【答案】A【知识点】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解析】【分析】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生活中我们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厨余垃圾四类。“光盘行动”倡导餐厅不多点、食堂不多打、厨房不多做。“光盘行动”可以减少厨余垃圾的产生。23.(2024五下·平湖期末)科学家在某冰川融化后发现了28种新的病毒,给人类带来了新威胁。大家推测冰川融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雪崩 B.气候变暖C.生物被破坏 D.北极熊没有生存空间【答案】B【知识点】空气污染【解析】【分析】在生产和生活中,由于人们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大量增加,因而造成了温室效应,使地球气温逐渐升高,温室效应可以使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南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B符合题意。24.(2024五下·平湖期末)科学课上,关于哪种材料传热快,班里同学各抒己见,小科认为: 金属的传热速度应该比塑料和木头快。小科的说法属于探究过程中的(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答案】B【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科学探究一般都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收集证据,得出结论。科学课上,关于哪种材料传热快,班里同学各抒己见,小科认为: 金属的传热速度应该比塑料和木头快。小科的说法属于探究过程中的作出假设。25.(2024五下·平湖期末)如右图所示,常温的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分别盖上玻璃片 a、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片表面出现小水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水珠在a的上表面,b的下表面B.小水珠在a的下表面,b的上表面C.玻璃片b温度升高,这是由于水蒸气凝结吸热形成的D.a烧杯中的冰块融化过程中要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答案】A【知识点】凝结【解析】【分析】如图所示,常温的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分别盖上玻璃片a、b,一段时间后观察。a杯中放的是冰块,杯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b杯中装的是热水,杯内温度高,杯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小水珠在a的上表面,b的下表面,所以A符合题意。26.(2024五下·平湖期末)水沸腾之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变化是( )。A.不断上升 B.开始下降 C.保持不变 D.先升后降【答案】C【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温度会保持在100摄氏度不变。如果停止加热,水会停止沸腾。27.(2024五下·平湖期末)小科用保温杯做对比实验,绘制了右边的统计图 ,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A.时间对保温杯中水温的影响 B.有无杯盖会影响保温效果吗C.保温效果与水量有关吗 D.保温效果与材料有关吗【答案】B【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对比实验【解析】【分析】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根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唯一的变量是有无杯盖,所以研究的是有无杯盖会影响保温效果吗。28.(2024五下·平湖期末)下列关于热量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量必须通过物体间直接接触才能传递B.热量只能在一个物体内部进行传递C.热量可以不通过物体的直接接触进行传递D.热量可以在两个物体间随意传递【答案】C【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A.热必须通过和物体的直接接触才能传递,错误;热辐射可以不通过介质来传播;B.热只能在一个物体内部进行传递,错误;热可以在一个或多个物体进行传播,只要有温度差;C.热可以不通过物体的直接接触进行传递,正确;D.热可以在两个物体间随意传递,错误;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29.(2024五下·平湖期末)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铁块和木块,会感到铁块比木块冷,这是因为( )。A.铁块比木块温度低 B.铁块比木块容易传热C.铁块表面比木块光滑 D.人体产生的错觉【答案】B【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不同物体的传热快慢不同。金属等物体传热能力强,称为热的良导体,塑料、橡胶、木头等物体传热能力弱,称为热的不良导体,适合做隔热材料。金属制品的导热能力比木头的强,手上的热量很容易被传递出去,使手的温度降低,所以在寒冷的冬天,摸金属制品比木头冷是因为金属的导热能力强,故选项B正确。30.(2024五下·平湖期末)在进行实验时,当一个小组的实验结果与其他小组不一致时,正确的做法是( )。A.少数服从多数B.认真思考后觉得其他组有道理,修改实验结果C.认真思考后再做一次实验D.老师说什么就记录什么【答案】C【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 自己的实验结果和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不一致时,应该重复做实验,验证实验结果是否正确。三、探究题31.(2024五下·平湖期末)为了顺利开展绿豆种植活动,学校科学研究小组对绿豆种子的发芽条件进行如下研究:处理 方法 25℃空气 ① 25℃空气 ② 25℃空气 ③ -5℃空气 ④ 黑暗的箱子里 25℃空气 ⑤结果 不萌发 不萌发 萌发 不萌发 (1)选择②和③实验,发现 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选择③和④实验,发现 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2)如果想要研究光照是不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他们应该选 和 作为对比实验,假如种子发芽需要阳光,实验⑤的结果应该是 (填“萌发”或“不萌发”)。(3)实验②水面上的油起到什么作用 。(4)实验③中有一颗种子没有发芽,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5)绿豆苗逐渐长大,同学们发现绿豆园中有落叶,绿豆苗上有蚜虫出没,还发现有瓢虫、蜘蛛、蜗牛、蚯蚓等动物,还能听到小鸟唱歌。请据此写出一条食链: 。(6)该绿豆园中,如果瓢虫数量减少,一段时间后,蚜虫的数量会 ,间接危害到 ,可能导致这个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答案】(1)空气;温度(2)③;⑤;不萌发(3)防止水分蒸发(4)种子胚受伤(5)绿豆苗→蚜虫→瓢虫→蜘蛛(6)增多;绿豆苗【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食物链、食物网;维护生态平衡;对比实验【解析】【分析】(1)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②和③唯一的变量是空气,所以可以得出空气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③和④唯一的变量是温度,所以以可以得出温度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光照是不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唯一的变量是光照,所以应该选择③和⑤进行研究。(2)如果想要研究光照是不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需要改变的条件只有光照这一个,他们应该选③和⑤作为对比实验,假如种子发芽需要阳光,实验⑤的结果应该是不萌发。(3)实验②水面上的油起到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4)种子萌发除了需要外界条件以外,还需要种子是一个完好的种子,胚不能够受伤。(5)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题干中的食物链有绿豆苗→蚜虫→瓢虫→蜘蛛。(6)该绿豆园中,如果瓢虫数量减少,一段时间后,蚜虫由于缺少天敌,数量会增多,间接危害到绿豆苗,可能导致这个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32.(2024五下·平湖期末)小科团队参加了校园项目化学习大赛——未来造船师,项目任务:在60秒内将200克的“货物”运送到100 厘米外的目的地。(1)根据项目任务,小科团队选择了部分材料设计并制作了小船(如右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这艘船的动力是 。(2)小船做好后,小科团队对船进行调试后发现:在小船上放上200克“货物”后航行,小船容易侧翻,他们思考后决定改变“货物”的放置位置,以下放置位置,你认为最不容易侧翻的是____。A. B.C. D.(3)放上200克重物后,小船受到的浮力和没放重物前相比____。A.变大了 B.变小了 C.不变 D.无法确定(4)小科团队将小船改进后能平稳航行了,但是发现航行的速度太慢,可能的原因是 。(5)项目在进行评比过程中,小科团队的小船得分如下:项目 要求 得分(满分5分)设计图纸 图文结合, 标注清楚, 设计合理, 有动力系统 4成本控制 列出所需材料及价格, 控制在预算以内 3方案调整 采纳合理建议, 及时调整方案 5组内合作 分工明确,合作愉快 5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该船存在的优点有 :存在的不足有: 。【答案】(1)反冲力(2)A(3)A(4)电风扇产生的风力太小(5)能采纳合理建议,及时调整方案;组员间分工明确,合作愉快等图文标示注不够清楚,设计不够合理,没有控制好成本等改进设计图,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知识点】反冲力;制作小船;船的动力装置【解析】【分析】(1)观察图中装置,可以发现这个小船的动力装置来源是小电动机带动风扇转动,产生反冲力,推动小船前进。(2)用小船载物时,我们要把货物均匀放置在船舱里面,防止小船侧翻。(3)放上200克重物后,小船入水体积增加,小船在水面受到的浮力与入水体积有关,小船受到的浮力和没放重物前相比,浮力变大了。(4)小科团队将小船改进后能平稳航行了,但是发现航行的速度太慢,可能的原因是因为电风扇产生的风力太小了,导致反冲力太小,小船动力不足。(5)由表格评分考研看出:方案调整,组内合作是5分。说明小强团队这两方面做的很好。设计图纸和成本控制都不是5分。说明在这两个方面存在不足。所以该船的优点就是采纳合理建议,及时调整方案,分工明确,合作愉快。不足就是文标注不够清楚,设计不够合理,没有控制好成本等。针对的改进建议也应该是设计图纸和成本控制两个方面:改进设计图,减少不必要的浪费。33.(2024五下·平湖期末)观测数据表明,自19世纪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3-0.6℃,1990年以来温度升高幅度加大。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化石能源被开采,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加剧了温室效应,打破了原有的平衡,使地球接收来自太阳的热量多于地球散放到太空中的热量,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1) 如图所示,1900年至 1970年,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中的量呈 趋势。(2)资料表明,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 引起的。(3)从短文信息中可得知,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主要来自 。(4)植物的 需要二氧化碳,植物越多,吸收的二氧化碳就越多。因此, 是预防温室效应加剧的一条重要的途径。(5)小科做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他将两支同样的温度计(其中一直放在密封的无色透明塑料瓶中)静置在阳光下,半小时后,瓶外温度计的读数如右图所示,则塑料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____。A. B. C. D.【答案】(1)上升(2)二氧化碳(3)工业生产(4)光合作用;植树造林(5)C【知识点】光合作用;空气污染【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1900年至1970年,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中的量急剧上升。(2)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化石能源被开采,用作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加剧了温室效应。(3)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化石能源被开采,用作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加剧了温室效应。(4)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和养料。植物越多,吸收的二氧化碳就越多。我们可以通过植树造林预防温室效应加剧。(5)温室里的温度要比外界温度高,外界温度20℃,则塑料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23℃。34.(2024五下·平湖期末)热在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能量形式,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它。通过《热》单元的学习,小科团队打算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了一个简易保温杯。(1)小科团队制作好保温杯的杯体后,可以采取什么方法来增强保温杯的性能 请把你的设计画出来。(2)小科团队组员们提出多种方法,小组决定经过测试再确定方案,测试结果如下:保温杯编号 保温方法 开始温度 10分钟后温度 20分钟后温度1 无盖的杯子 95℃ 60℃ 45℃2 杯子外包毛巾、无盖 95℃ 72℃ 61℃3 杯子外包毛巾、有盖 95℃ 82℃ 73℃4 杯子放入塑料泡沫中、有盖 95℃ 86℃ 81℃通过分析以上数据,可知 号保温杯的保温性能是最好的。如果要研究杯子外包材料种类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应该选择 号和 号保温杯;如果要研究杯子有无外包材料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应该选择 号和 号保温杯。(3)在设计和制作保温杯的过程中,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A.直接制作即可,不需要设计也可以B.制作过程中使用工具应注意安全C.设计制作过程中要考虑成品的外观D.制作过程中发现设计有不合理之处需完善(4)通过小科团队的研究,我知道了,夏天水果店的新鲜荔枝总是装在塑料泡沫箱里,是因为 。【答案】(1)(设计合理即可)(2)4;3;4;1;2(3)A(4)泡沫箱是热的不良导体,在泡沫箱内放冰块,能够减缓冰块融化速度。【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对比实验【解析】【分析】(1)为了减少热的对流、热的传导和热的辐射,我们可以采用良好的保温材料来制作保温杯,还可以提高保温杯夹层中的真空度来提高保温效果,也可以设计合理的保温杯几何形状。(2)通过表中数据可知,4号保温杯20分钟后温度最高,保温效果最好;如果要研究杯子外包材料种类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应该改变的量是外包材料,选择3号和4号保温杯;如果要研究杯子有无外包材料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应该改变的量是:是否有外包材料,选择1号和2号保温杯。(3)在设计和制作保温杯的过程中,需要全员参与、分工明确;设计要修修改改,讨论后修改好最终才能够确定方案;计时不仅要考虑效果,还要兼顾成本和外观;设计制作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作品。使用工具时需要注意安全。(4)成熟后的荔枝容易坏,我们需要冷藏保存, 夏天水果店的新鲜荔枝总是装在塑料泡沫箱里,是因为泡沫箱是热的不良导体,在泡沫箱内放冰块,能够减缓冰块融化速度。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