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科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科学试题

资源简介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科学试题
一、填空题
1.(2024五下·平湖期末)请给下列能源分类:①太阳能 ②风能 ③石油 ④煤可再生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
2.(2024五下·平湖期末)观察右图,在铜棒的A、B、C、D 四个位置上面各放置一个蜡烛环,最后熔化的是   点的蜡烛环。
3.(2024五下·平湖期末)小科分别用①加盖塑料杯②外包毛巾的加盖塑料杯和③嵌入塑料泡沫的加盖塑料杯携带相同大小的冰块, 1小时后,剩余冰块最多的塑料杯是   (填“①” “②”或“③”),理由为塑料泡沫为热的   (填“良导体”或“不良导体”),能减缓通过   (填“热传导” “热对流”或“热辐射”) 散失热量。
4.(2024五下·平湖期末)将绑着皮筋的一块橡皮泥(如右图),缓缓放入装了水的烧杯中,可以看到橡皮筋   ;橡皮泥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填“变大”或“小” ) 。
5.(2024五下·平湖期末)自然界中很多植物的种子深秋成熟后会落到土壤中,等到第二年春天的时候才能发芽,这说明了种子发芽需要   。
6.(2024五下·平湖期末)如右图,小科在封闭的盒子里种了一盆植物,然后放入十条蚯蚓。一个星期后,她发现植物朝   生长(填“黑色卡纸端”或“透明薄膜端”),大多数蚯蚓生活在   ,(填“黑色卡纸端”或“透明薄膜端”),此实验说明蚯蚓喜欢   的生活环境。
二、选择题
7.(2024五下·平湖期末)在一棵枯树上生长着苔藓、木耳,生活着蚂蚁、蜗牛等,这些生物共同组成了(  )。
A.生态环境 B.生物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种群
8.(2024五下·平湖期末)苹果不宜在热带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  )。
A.阳光 B.温度 C.水和风 D.人
9.(2024五下·平湖期末)5月份的时候,小科发现自己家的狗狗掉了很多毛。狗狗换毛是为了(  )。
A.适应温度的变化 B.减少能量流失
C.换新鲜的毛 D.没有作用
10.(2024五下·平湖期末)完全浸没在水里的种子不容易发芽的原因是(  )。
A.缺少阳光 B.缺少空气 C.缺少土壤 D.水温太低
11.(2022五下·龙岗期末)在制作生态瓶时,最好选用(  )。
A.消过毒的自来水 B.干净的小溪水
C.泥坑里的雨水 D.烧过的茶水
12.(2024五下·平湖期末)渡船的船底特别宽阔,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是(  )。
A.使小船行驶得更快 B.提高船的稳定性
C.控制船的行驶方向 D.为了更加美观
13.(2024五下·平湖期末)小科制作了一个生态瓶(如右图),在出门旅游前将它放在了阴暗的角落,一周后他会看到(  )。
A.小鱼集中在水面 B.水草生长旺盛
C.水中有绿色的藻类繁殖 D.水位大量降低
14.(2024五下·平湖期末)下面哪种折法做成的船的载重量最大(单位:cm) ………(  )
A. B.
C. D.
15.(2024五下·平湖期末)有同学自制的小船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偏离方向,下列改进方法最合理的是(  )。
A.调整小船的形状,采用流线型的船身
B.调整动力系统提供动力的方向
C.给小船装上船舵,并调试船舵的方向
D.加宽小船的船身
16.(2024五下·平湖期末)“蛟龙号”潜水器(如右图)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7062 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下沉时“腹下”有四块压载铁,完成任务后丢弃这四块压载铁就会上浮,主要是为 (  )。
A.浮力增大了 B.浮力减小了 C.重量增大了 D.重量减小了
17.(2023五下·萧山期中)钢铁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货船却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  )
A.在水里货船的重力变小了 B.在水里货船的重力变大了
C.货船排开的水量很大 D.货船有强大的发动机
18.(2024五下·平湖期末)小科将一块橡皮切成大小不一的三块, 把切成的三块橡皮放在水中发现都沉在水底,(  )受到的浮力最大。
A.中橡皮 B.大橡皮 C.小橡皮 D.一样大
19.(2024五下·平湖期末)人类面临很多环境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
A.污水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排放到自然水域中
B.禁止围海造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C.将原始森林改造成风景区,增加地区收入
D.垃圾分类处理,减少资源消耗
20.(2024五下·平湖期末)下列用水方式值得提倡的是(  )。
A.减少每个人每天的饮用水量 B.用大量的水冲洗马桶
C.直接排放无色透明的废水 D.农业生产中推广滴灌技术
21.(2023五下·余姚期末)下列是我国电能来源占比前四位的发电方式,其中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
A.火力发电 B.水力发电 C.风力发电 D.太阳能发电
22.(2024五下·平湖期末)“光盘行动”倡导餐厅不多点、食堂不多打、厨房不多做。“光盘行动”可以减少(  )垃圾的产生。
A.厨余 B.有害 C.其他 D.可回收
23.(2024五下·平湖期末)科学家在某冰川融化后发现了28种新的病毒,给人类带来了新威胁。大家推测冰川融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雪崩 B.气候变暖
C.生物被破坏 D.北极熊没有生存空间
24.(2024五下·平湖期末)科学课上,关于哪种材料传热快,班里同学各抒己见,小科认为: 金属的传热速度应该比塑料和木头快。小科的说法属于探究过程中的(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25.(2024五下·平湖期末)如右图所示,常温的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分别盖上玻璃片 a、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片表面出现小水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水珠在a的上表面,b的下表面
B.小水珠在a的下表面,b的上表面
C.玻璃片b温度升高,这是由于水蒸气凝结吸热形成的
D.a烧杯中的冰块融化过程中要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26.(2024五下·平湖期末)水沸腾之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变化是(  )。
A.不断上升 B.开始下降 C.保持不变 D.先升后降
27.(2024五下·平湖期末)小科用保温杯做对比实验,绘制了右边的统计图 ,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A.时间对保温杯中水温的影响 B.有无杯盖会影响保温效果吗
C.保温效果与水量有关吗 D.保温效果与材料有关吗
28.(2024五下·平湖期末)下列关于热量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热量必须通过物体间直接接触才能传递
B.热量只能在一个物体内部进行传递
C.热量可以不通过物体的直接接触进行传递
D.热量可以在两个物体间随意传递
29.(2024五下·平湖期末)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铁块和木块,会感到铁块比木块冷,这是因为(  )。
A.铁块比木块温度低 B.铁块比木块容易传热
C.铁块表面比木块光滑 D.人体产生的错觉
30.(2024五下·平湖期末)在进行实验时,当一个小组的实验结果与其他小组不一致时,正确的做法是(  )。
A.少数服从多数
B.认真思考后觉得其他组有道理,修改实验结果
C.认真思考后再做一次实验
D.老师说什么就记录什么
三、探究题
31.(2024五下·平湖期末)为了顺利开展绿豆种植活动,学校科学研究小组对绿豆种子的发芽条件进行如下研究:
处理 方法 25℃空气 ① 25℃空气 ② 25℃空气 ③ -5℃空气 ④ 黑暗的箱子里 25℃空气 ⑤
结果 不萌发 不萌发 萌发 不萌发  
(1)选择②和③实验,发现   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选择③和④实验,发现   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
(2)如果想要研究光照是不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他们应该选   和   作为对比实验,假如种子发芽需要阳光,实验⑤的结果应该是   (填“萌发”或“不萌发”)。
(3)实验②水面上的油起到什么作用
   。
(4)实验③中有一颗种子没有发芽,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
(5)绿豆苗逐渐长大,同学们发现绿豆园中有落叶,绿豆苗上有蚜虫出没,还发现有瓢虫、蜘蛛、蜗牛、蚯蚓等动物,还能听到小鸟唱歌。请据此写出一条食链:
   。
(6)该绿豆园中,如果瓢虫数量减少,一段时间后,蚜虫的数量会   ,间接危害到   ,可能导致这个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
32.(2024五下·平湖期末)小科团队参加了校园项目化学习大赛——未来造船师,项目任务:在60秒内将200克的“货物”运送到100 厘米外的目的地。
(1)根据项目任务,小科团队选择了部分材料设计并制作了小船(如右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这艘船的动力是   。
(2)小船做好后,小科团队对船进行调试后发现:在小船上放上200克“货物”后航行,小船容易侧翻,他们思考后决定改变“货物”的放置位置,以下放置位置,你认为最不容易侧翻的是____。
A. B.
C. D.
(3)放上200克重物后,小船受到的浮力和没放重物前相比____。
A.变大了 B.变小了 C.不变 D.无法确定
(4)小科团队将小船改进后能平稳航行了,但是发现航行的速度太慢,可能的原因是   。
(5)项目在进行评比过程中,小科团队的小船得分如下:
项目 要求 得分(满分5分)
设计图纸 图文结合, 标注清楚, 设计合理, 有动力系统 4
成本控制 列出所需材料及价格, 控制在预算以内 3
方案调整 采纳合理建议, 及时调整方案 5
组内合作 分工明确,合作愉快 5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该船存在的优点有   :存在的不足有:   。
33.(2024五下·平湖期末)观测数据表明,自19世纪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3-0.6℃,1990年以来温度升高幅度加大。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化石能源被开采,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加剧了温室效应,打破了原有的平衡,使地球接收来自太阳的热量多于地球散放到太空中的热量,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1) 如图所示,1900年至 1970年,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中的量呈   趋势。
(2)资料表明,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   引起的。
(3)从短文信息中可得知,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主要来自   。
(4)植物的   需要二氧化碳,植物越多,吸收的二氧化碳就越多。因此,   是预防温室效应加剧的一条重要的途径。
(5)小科做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他将两支同样的温度计(其中一直放在密封的无色透明塑料瓶中)静置在阳光下,半小时后,瓶外温度计的读数如右图所示,则塑料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____。
A. B. C. D.
34.(2024五下·平湖期末)热在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能量形式,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它。通过《热》单元的学习,小科团队打算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了一个简易保温杯。
(1)小科团队制作好保温杯的杯体后,可以采取什么方法来增强保温杯的性能 请把你的设计画出来。
(2)小科团队组员们提出多种方法,小组决定经过测试再确定方案,测试结果如下:
保温杯编号 保温方法 开始温度 10分钟后温度 20分钟后温度
1 无盖的杯子 95℃ 60℃ 45℃
2 杯子外包毛巾、无盖 95℃ 72℃ 61℃
3 杯子外包毛巾、有盖 95℃ 82℃ 73℃
4 杯子放入塑料泡沫中、有盖 95℃ 86℃ 81℃
通过分析以上数据,可知   号保温杯的保温性能是最好的。如果要研究杯子外包材料种类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应该选择   号和   号保温杯;如果要研究杯子有无外包材料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应该选择   号和   号保温杯。
(3)在设计和制作保温杯的过程中,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
A.直接制作即可,不需要设计也可以
B.制作过程中使用工具应注意安全
C.设计制作过程中要考虑成品的外观
D.制作过程中发现设计有不合理之处需完善
(4)通过小科团队的研究,我知道了,夏天水果店的新鲜荔枝总是装在塑料泡沫箱里,是因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①②;③④
【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
【解析】【分析】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并有规律地得到补充的能源。不再生能源:经过亿万年形成的、短期内无法恢复的能源。题干中太阳能和风能是可再生能源,石油和煤是不可再生能源。
2.【答案】D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传递是物理学上的一个物理现象,只要有温度差存在,热传递就会出现。热传递主要存在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三种基本形式。酒精灯加热过程中,铜棒右侧的四个蜡环,最后熔化的是D,这个现象说明热在铜棒上的传递规律是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3.【答案】③;不良导体;热传导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金属的导热性比非金属的导热性要好很多,固体的导热性比液体的导热性好,气体的导热性最差。小红分别用①加盖塑料杯②外包毛巾的加盖塑料杯和③嵌入塑料泡沫的加盖塑料杯携带相同大小的冰块,1小时后,剩余冰块最多的塑料杯是③,理由为塑料泡沫为热的不良导体,能减缓通过热传导散失热量。
4.【答案】变小;变大
【知识点】浮力;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物体在水中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将绑着皮筋的一块橡皮泥(如右图),缓缓放入装了水的烧杯中,可以看到橡皮筋变小,橡皮筋的弹力变小,由于橡皮泥入水体积增大。橡皮泥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变小。
5.【答案】适宜的温度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种子之所以要到来年的春天发芽,是因为此时温度适宜。
6.【答案】透明薄膜端;黑色卡纸端;黑暗
【知识点】动物的巢穴
【解析】【分析】植物具有向光性,封闭的盒子里的植物会朝着透明薄膜端生长。鼠妇是甲壳动物中适应陆地生活的类群之一,通常生活于潮湿、腐殖质丰富的地方,如潮湿处的石块下、腐烂的木料下、树洞中、潮湿的草丛和苔藓丛中、庭院的水缸下、花盆下以至室内的阴湿处。所以本实验中鼠妇会选择生活在黑色卡纸端,此实验说明鼠妇喜欢黑暗的生活环境。
7.【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分析】生物群落是指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生物种群的有规律的组合;生态系统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如题中叙述的,森林中一棵树死了,倒在地上,苔藓、藻类、蘑菇、白蚁、蜘蛛和鼠等均以这棵朽木为生,腐木中有植物、动物、真菌等生物,还有腐烂木头、温度、水、无机盐、光等非生物部分,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整体,因此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8.【答案】B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有些植物的外部形态会与环境相适应,从而使其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中的水分、阳光和温度等条件的结果。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生态因素是温度。
9.【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动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是不同的,如青蛙冬眠,狗掉毛是因为五月份的时候,天气渐渐变热,换毛能够适应温度的变化。
10.【答案】B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完全浸泡在水中的种子,不容易发芽的主要原因是缺少空气,所以B符合题意。
11.【答案】B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
【解析】【分析】制作生态瓶时,最好选用自然水域的水,这样能够更好地模拟生态环境。
12.【答案】B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在小船的质量和制作材料相同的条件下,底面积越大的小船越稳定。渡船的船底特别宽阔,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是提高船的稳定性。
13.【答案】A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
【解析】【分析】生态瓶中,生产者是水草,水草能够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将生态瓶放在阴暗角落,一周后会看到小鱼集中在水面进行呼吸。
14.【答案】C
【知识点】制作小船;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船的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越大。A.4×4×4=64(立方厘米),B.6×6×3=108(立方厘米),C.8×8×2=128(立方厘米),D.10×10×1=100(立方厘米),64<100<108<128,所以载重量最大的是C。
15.【答案】C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科学技术在改变着船的动力系统,推动着船的发展。船可以通过舵来控制行进的方向。
A、调整小船的形状,采用流线型的船身,有利于减小水的阻力,对控制方向影响不大,故A错误;
B、调整动力系统提供动力的方向,对控制方向影响不大,故B错误;
C、船可以通过舵来控制行进的方向,给小船装上船舵,并调试船舵的方向,符合要求;
D、加宽小船的船身能够提高稳定性,但不能控制方向,故D错误。
16.【答案】D
【知识点】浮力;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蛟龙号丢弃压载铁就会上浮的主要原因是重量减小了,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所以上浮。
17.【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 用钢铁材料制成的轮船形状不同于钢铁材料制成的金属块,与同质量的金属块相比,在水中轮船能够排开水的重力(或所受浮力)大大增加,可以等于轮船所受重力,所以轮船会漂浮在水面上。
18.【答案】B
【知识点】浮力;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主要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就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将一块橡皮切成了大小不一的三块,把这三块橡皮完全浸入水中,大橡皮浸入水中的体积最大,排开的水量就最大,受到的浮力也最大。
19.【答案】C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污水需要经过沉淀、过滤、消毒,应该经过相应的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才可以排放到自然水域;将原始森林改造成风景区,会造成原始森林的破坏,不利于保护自然环境,选项C符合题意。
20.【答案】D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 水是重要的资源,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水有限,我国是缺水国家之一,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随手关紧水龙头、刷牙洗脸时,尽量用杯子和盆子装水、循环用水,做到一水多用、用洗菜的水洗拖地,农业生产推广滴灌技术,都是节约用水的行为。用大量的水洗蔬菜、用大量的水冲洗马桶都是没有节约用水的行为。
21.【答案】A
【知识点】空气污染
【解析】【分析】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气候变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这些问环境问题都是人类活动引起的。火力发电会造成大气污染,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2.【答案】A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生活中我们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厨余垃圾四类。“光盘行动”倡导餐厅不多点、食堂不多打、厨房不多做。“光盘行动”可以减少厨余垃圾的产生。
23.【答案】B
【知识点】空气污染
【解析】【分析】在生产和生活中,由于人们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大量增加,因而造成了温室效应,使地球气温逐渐升高,温室效应可以使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南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B符合题意。
24.【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一般都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收集证据,得出结论。科学课上,关于哪种材料传热快,班里同学各抒己见,小科认为: 金属的传热速度应该比塑料和木头快。小科的说法属于探究过程中的作出假设。
25.【答案】A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如图所示,常温的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分别盖上玻璃片a、b,一段时间后观察。a杯中放的是冰块,杯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b杯中装的是热水,杯内温度高,杯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小水珠在a的上表面,b的下表面,所以A符合题意。
26.【答案】C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温度会保持在100摄氏度不变。如果停止加热,水会停止沸腾。
27.【答案】B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根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唯一的变量是有无杯盖,所以研究的是有无杯盖会影响保温效果吗。
28.【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A.热必须通过和物体的直接接触才能传递,错误;热辐射可以不通过介质来传播;
B.热只能在一个物体内部进行传递,错误;热可以在一个或多个物体进行传播,只要有温度差;
C.热可以不通过物体的直接接触进行传递,正确;
D.热可以在两个物体间随意传递,错误;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
29.【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不同物体的传热快慢不同。金属等物体传热能力强,称为热的良导体,塑料、橡胶、木头等物体传热能力弱,称为热的不良导体,适合做隔热材料。金属制品的导热能力比木头的强,手上的热量很容易被传递出去,使手的温度降低,所以在寒冷的冬天,摸金属制品比木头冷是因为金属的导热能力强,故选项B正确。
30.【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 自己的实验结果和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不一致时,应该重复做实验,验证实验结果是否正确。
31.【答案】(1)空气;温度
(2)③;⑤;不萌发
(3)防止水分蒸发
(4)种子胚受伤
(5)绿豆苗→蚜虫→瓢虫→蜘蛛
(6)增多;绿豆苗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食物链、食物网;维护生态平衡;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1)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②和③唯一的变量是空气,所以可以得出空气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③和④唯一的变量是温度,所以以可以得出温度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光照是不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唯一的变量是光照,所以应该选择③和⑤进行研究。
(2)如果想要研究光照是不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需要改变的条件只有光照这一个,他们应该选③和⑤作为对比实验,假如种子发芽需要阳光,实验⑤的结果应该是不萌发。
(3)实验②水面上的油起到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
(4)种子萌发除了需要外界条件以外,还需要种子是一个完好的种子,胚不能够受伤。
(5)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题干中的食物链有绿豆苗→蚜虫→瓢虫→蜘蛛。
(6)该绿豆园中,如果瓢虫数量减少,一段时间后,蚜虫由于缺少天敌,数量会增多,间接危害到绿豆苗,可能导致这个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
32.【答案】(1)反冲力
(2)A
(3)A
(4)电风扇产生的风力太小
(5)能采纳合理建议,及时调整方案;组员间分工明确,合作愉快等图文标示注不够清楚,设计不够合理,没有控制好成本等改进设计图,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知识点】反冲力;制作小船;船的动力装置
【解析】【分析】(1)观察图中装置,可以发现这个小船的动力装置来源是小电动机带动风扇转动,产生反冲力,推动小船前进。
(2)用小船载物时,我们要把货物均匀放置在船舱里面,防止小船侧翻。
(3)放上200克重物后,小船入水体积增加,小船在水面受到的浮力与入水体积有关,小船受到的浮力和没放重物前相比,浮力变大了。
(4)小科团队将小船改进后能平稳航行了,但是发现航行的速度太慢,可能的原因是因为电风扇产生的风力太小了,导致反冲力太小,小船动力不足。
(5)由表格评分考研看出:方案调整,组内合作是5分。说明小强团队这两方面做的很好。设计图纸和成本控制都不是5分。说明在这两个方面存在不足。所以该船的优点就是采纳合理建议,及时调整方案,分工明确,合作愉快。不足就是文标注不够清楚,设计不够合理,没有控制好成本等。针对的改进建议也应该是设计图纸和成本控制两个方面:改进设计图,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33.【答案】(1)上升
(2)二氧化碳
(3)工业生产
(4)光合作用;植树造林
(5)C
【知识点】光合作用;空气污染
【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1900年至1970年,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中的量急剧上升。
(2)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化石能源被开采,用作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加剧了温室效应。
(3)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化石能源被开采,用作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加剧了温室效应。
(4)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和养料。植物越多,吸收的二氧化碳就越多。我们可以通过植树造林预防温室效应加剧。
(5)温室里的温度要比外界温度高,外界温度20℃,则塑料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23℃。
34.【答案】(1)(设计合理即可)
(2)4;3;4;1;2
(3)A
(4)泡沫箱是热的不良导体,在泡沫箱内放冰块,能够减缓冰块融化速度。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1)为了减少热的对流、热的传导和热的辐射,我们可以采用良好的保温材料来制作保温杯,还可以提高保温杯夹层中的真空度来提高保温效果,也可以设计合理的保温杯几何形状。
(2)通过表中数据可知,4号保温杯20分钟后温度最高,保温效果最好;如果要研究杯子外包材料种类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应该改变的量是外包材料,选择3号和4号保温杯;如果要研究杯子有无外包材料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应该改变的量是:是否有外包材料,选择1号和2号保温杯。
(3)在设计和制作保温杯的过程中,需要全员参与、分工明确;设计要修修改改,讨论后修改好最终才能够确定方案;计时不仅要考虑效果,还要兼顾成本和外观;设计制作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作品。使用工具时需要注意安全。
(4)成熟后的荔枝容易坏,我们需要冷藏保存, 夏天水果店的新鲜荔枝总是装在塑料泡沫箱里,是因为泡沫箱是热的不良导体,在泡沫箱内放冰块,能够减缓冰块融化速度。
1 / 1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科学试题
一、填空题
1.(2024五下·平湖期末)请给下列能源分类:①太阳能 ②风能 ③石油 ④煤可再生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
【答案】①②;③④
【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
【解析】【分析】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并有规律地得到补充的能源。不再生能源:经过亿万年形成的、短期内无法恢复的能源。题干中太阳能和风能是可再生能源,石油和煤是不可再生能源。
2.(2024五下·平湖期末)观察右图,在铜棒的A、B、C、D 四个位置上面各放置一个蜡烛环,最后熔化的是   点的蜡烛环。
【答案】D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传递是物理学上的一个物理现象,只要有温度差存在,热传递就会出现。热传递主要存在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三种基本形式。酒精灯加热过程中,铜棒右侧的四个蜡环,最后熔化的是D,这个现象说明热在铜棒上的传递规律是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3.(2024五下·平湖期末)小科分别用①加盖塑料杯②外包毛巾的加盖塑料杯和③嵌入塑料泡沫的加盖塑料杯携带相同大小的冰块, 1小时后,剩余冰块最多的塑料杯是   (填“①” “②”或“③”),理由为塑料泡沫为热的   (填“良导体”或“不良导体”),能减缓通过   (填“热传导” “热对流”或“热辐射”) 散失热量。
【答案】③;不良导体;热传导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金属的导热性比非金属的导热性要好很多,固体的导热性比液体的导热性好,气体的导热性最差。小红分别用①加盖塑料杯②外包毛巾的加盖塑料杯和③嵌入塑料泡沫的加盖塑料杯携带相同大小的冰块,1小时后,剩余冰块最多的塑料杯是③,理由为塑料泡沫为热的不良导体,能减缓通过热传导散失热量。
4.(2024五下·平湖期末)将绑着皮筋的一块橡皮泥(如右图),缓缓放入装了水的烧杯中,可以看到橡皮筋   ;橡皮泥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填“变大”或“小” ) 。
【答案】变小;变大
【知识点】浮力;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物体在水中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将绑着皮筋的一块橡皮泥(如右图),缓缓放入装了水的烧杯中,可以看到橡皮筋变小,橡皮筋的弹力变小,由于橡皮泥入水体积增大。橡皮泥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变小。
5.(2024五下·平湖期末)自然界中很多植物的种子深秋成熟后会落到土壤中,等到第二年春天的时候才能发芽,这说明了种子发芽需要   。
【答案】适宜的温度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种子之所以要到来年的春天发芽,是因为此时温度适宜。
6.(2024五下·平湖期末)如右图,小科在封闭的盒子里种了一盆植物,然后放入十条蚯蚓。一个星期后,她发现植物朝   生长(填“黑色卡纸端”或“透明薄膜端”),大多数蚯蚓生活在   ,(填“黑色卡纸端”或“透明薄膜端”),此实验说明蚯蚓喜欢   的生活环境。
【答案】透明薄膜端;黑色卡纸端;黑暗
【知识点】动物的巢穴
【解析】【分析】植物具有向光性,封闭的盒子里的植物会朝着透明薄膜端生长。鼠妇是甲壳动物中适应陆地生活的类群之一,通常生活于潮湿、腐殖质丰富的地方,如潮湿处的石块下、腐烂的木料下、树洞中、潮湿的草丛和苔藓丛中、庭院的水缸下、花盆下以至室内的阴湿处。所以本实验中鼠妇会选择生活在黑色卡纸端,此实验说明鼠妇喜欢黑暗的生活环境。
二、选择题
7.(2024五下·平湖期末)在一棵枯树上生长着苔藓、木耳,生活着蚂蚁、蜗牛等,这些生物共同组成了(  )。
A.生态环境 B.生物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种群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分析】生物群落是指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生物种群的有规律的组合;生态系统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如题中叙述的,森林中一棵树死了,倒在地上,苔藓、藻类、蘑菇、白蚁、蜘蛛和鼠等均以这棵朽木为生,腐木中有植物、动物、真菌等生物,还有腐烂木头、温度、水、无机盐、光等非生物部分,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整体,因此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8.(2024五下·平湖期末)苹果不宜在热带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  )。
A.阳光 B.温度 C.水和风 D.人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有些植物的外部形态会与环境相适应,从而使其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中的水分、阳光和温度等条件的结果。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生态因素是温度。
9.(2024五下·平湖期末)5月份的时候,小科发现自己家的狗狗掉了很多毛。狗狗换毛是为了(  )。
A.适应温度的变化 B.减少能量流失
C.换新鲜的毛 D.没有作用
【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动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是不同的,如青蛙冬眠,狗掉毛是因为五月份的时候,天气渐渐变热,换毛能够适应温度的变化。
10.(2024五下·平湖期末)完全浸没在水里的种子不容易发芽的原因是(  )。
A.缺少阳光 B.缺少空气 C.缺少土壤 D.水温太低
【答案】B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完全浸泡在水中的种子,不容易发芽的主要原因是缺少空气,所以B符合题意。
11.(2022五下·龙岗期末)在制作生态瓶时,最好选用(  )。
A.消过毒的自来水 B.干净的小溪水
C.泥坑里的雨水 D.烧过的茶水
【答案】B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
【解析】【分析】制作生态瓶时,最好选用自然水域的水,这样能够更好地模拟生态环境。
12.(2024五下·平湖期末)渡船的船底特别宽阔,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是(  )。
A.使小船行驶得更快 B.提高船的稳定性
C.控制船的行驶方向 D.为了更加美观
【答案】B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在小船的质量和制作材料相同的条件下,底面积越大的小船越稳定。渡船的船底特别宽阔,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是提高船的稳定性。
13.(2024五下·平湖期末)小科制作了一个生态瓶(如右图),在出门旅游前将它放在了阴暗的角落,一周后他会看到(  )。
A.小鱼集中在水面 B.水草生长旺盛
C.水中有绿色的藻类繁殖 D.水位大量降低
【答案】A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
【解析】【分析】生态瓶中,生产者是水草,水草能够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将生态瓶放在阴暗角落,一周后会看到小鱼集中在水面进行呼吸。
14.(2024五下·平湖期末)下面哪种折法做成的船的载重量最大(单位:cm) ………(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制作小船;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船的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越大。A.4×4×4=64(立方厘米),B.6×6×3=108(立方厘米),C.8×8×2=128(立方厘米),D.10×10×1=100(立方厘米),64<100<108<128,所以载重量最大的是C。
15.(2024五下·平湖期末)有同学自制的小船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偏离方向,下列改进方法最合理的是(  )。
A.调整小船的形状,采用流线型的船身
B.调整动力系统提供动力的方向
C.给小船装上船舵,并调试船舵的方向
D.加宽小船的船身
【答案】C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科学技术在改变着船的动力系统,推动着船的发展。船可以通过舵来控制行进的方向。
A、调整小船的形状,采用流线型的船身,有利于减小水的阻力,对控制方向影响不大,故A错误;
B、调整动力系统提供动力的方向,对控制方向影响不大,故B错误;
C、船可以通过舵来控制行进的方向,给小船装上船舵,并调试船舵的方向,符合要求;
D、加宽小船的船身能够提高稳定性,但不能控制方向,故D错误。
16.(2024五下·平湖期末)“蛟龙号”潜水器(如右图)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7062 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下沉时“腹下”有四块压载铁,完成任务后丢弃这四块压载铁就会上浮,主要是为 (  )。
A.浮力增大了 B.浮力减小了 C.重量增大了 D.重量减小了
【答案】D
【知识点】浮力;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蛟龙号丢弃压载铁就会上浮的主要原因是重量减小了,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所以上浮。
17.(2023五下·萧山期中)钢铁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货船却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  )
A.在水里货船的重力变小了 B.在水里货船的重力变大了
C.货船排开的水量很大 D.货船有强大的发动机
【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 用钢铁材料制成的轮船形状不同于钢铁材料制成的金属块,与同质量的金属块相比,在水中轮船能够排开水的重力(或所受浮力)大大增加,可以等于轮船所受重力,所以轮船会漂浮在水面上。
18.(2024五下·平湖期末)小科将一块橡皮切成大小不一的三块, 把切成的三块橡皮放在水中发现都沉在水底,(  )受到的浮力最大。
A.中橡皮 B.大橡皮 C.小橡皮 D.一样大
【答案】B
【知识点】浮力;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主要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就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将一块橡皮切成了大小不一的三块,把这三块橡皮完全浸入水中,大橡皮浸入水中的体积最大,排开的水量就最大,受到的浮力也最大。
19.(2024五下·平湖期末)人类面临很多环境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
A.污水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排放到自然水域中
B.禁止围海造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C.将原始森林改造成风景区,增加地区收入
D.垃圾分类处理,减少资源消耗
【答案】C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污水需要经过沉淀、过滤、消毒,应该经过相应的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才可以排放到自然水域;将原始森林改造成风景区,会造成原始森林的破坏,不利于保护自然环境,选项C符合题意。
20.(2024五下·平湖期末)下列用水方式值得提倡的是(  )。
A.减少每个人每天的饮用水量 B.用大量的水冲洗马桶
C.直接排放无色透明的废水 D.农业生产中推广滴灌技术
【答案】D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 水是重要的资源,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水有限,我国是缺水国家之一,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随手关紧水龙头、刷牙洗脸时,尽量用杯子和盆子装水、循环用水,做到一水多用、用洗菜的水洗拖地,农业生产推广滴灌技术,都是节约用水的行为。用大量的水洗蔬菜、用大量的水冲洗马桶都是没有节约用水的行为。
21.(2023五下·余姚期末)下列是我国电能来源占比前四位的发电方式,其中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
A.火力发电 B.水力发电 C.风力发电 D.太阳能发电
【答案】A
【知识点】空气污染
【解析】【分析】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气候变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这些问环境问题都是人类活动引起的。火力发电会造成大气污染,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2.(2024五下·平湖期末)“光盘行动”倡导餐厅不多点、食堂不多打、厨房不多做。“光盘行动”可以减少(  )垃圾的产生。
A.厨余 B.有害 C.其他 D.可回收
【答案】A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生活中我们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厨余垃圾四类。“光盘行动”倡导餐厅不多点、食堂不多打、厨房不多做。“光盘行动”可以减少厨余垃圾的产生。
23.(2024五下·平湖期末)科学家在某冰川融化后发现了28种新的病毒,给人类带来了新威胁。大家推测冰川融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雪崩 B.气候变暖
C.生物被破坏 D.北极熊没有生存空间
【答案】B
【知识点】空气污染
【解析】【分析】在生产和生活中,由于人们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大量增加,因而造成了温室效应,使地球气温逐渐升高,温室效应可以使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南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B符合题意。
24.(2024五下·平湖期末)科学课上,关于哪种材料传热快,班里同学各抒己见,小科认为: 金属的传热速度应该比塑料和木头快。小科的说法属于探究过程中的(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一般都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收集证据,得出结论。科学课上,关于哪种材料传热快,班里同学各抒己见,小科认为: 金属的传热速度应该比塑料和木头快。小科的说法属于探究过程中的作出假设。
25.(2024五下·平湖期末)如右图所示,常温的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分别盖上玻璃片 a、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片表面出现小水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水珠在a的上表面,b的下表面
B.小水珠在a的下表面,b的上表面
C.玻璃片b温度升高,这是由于水蒸气凝结吸热形成的
D.a烧杯中的冰块融化过程中要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答案】A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如图所示,常温的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分别盖上玻璃片a、b,一段时间后观察。a杯中放的是冰块,杯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b杯中装的是热水,杯内温度高,杯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小水珠在a的上表面,b的下表面,所以A符合题意。
26.(2024五下·平湖期末)水沸腾之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变化是(  )。
A.不断上升 B.开始下降 C.保持不变 D.先升后降
【答案】C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温度会保持在100摄氏度不变。如果停止加热,水会停止沸腾。
27.(2024五下·平湖期末)小科用保温杯做对比实验,绘制了右边的统计图 ,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A.时间对保温杯中水温的影响 B.有无杯盖会影响保温效果吗
C.保温效果与水量有关吗 D.保温效果与材料有关吗
【答案】B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根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唯一的变量是有无杯盖,所以研究的是有无杯盖会影响保温效果吗。
28.(2024五下·平湖期末)下列关于热量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热量必须通过物体间直接接触才能传递
B.热量只能在一个物体内部进行传递
C.热量可以不通过物体的直接接触进行传递
D.热量可以在两个物体间随意传递
【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A.热必须通过和物体的直接接触才能传递,错误;热辐射可以不通过介质来传播;
B.热只能在一个物体内部进行传递,错误;热可以在一个或多个物体进行传播,只要有温度差;
C.热可以不通过物体的直接接触进行传递,正确;
D.热可以在两个物体间随意传递,错误;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
29.(2024五下·平湖期末)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铁块和木块,会感到铁块比木块冷,这是因为(  )。
A.铁块比木块温度低 B.铁块比木块容易传热
C.铁块表面比木块光滑 D.人体产生的错觉
【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不同物体的传热快慢不同。金属等物体传热能力强,称为热的良导体,塑料、橡胶、木头等物体传热能力弱,称为热的不良导体,适合做隔热材料。金属制品的导热能力比木头的强,手上的热量很容易被传递出去,使手的温度降低,所以在寒冷的冬天,摸金属制品比木头冷是因为金属的导热能力强,故选项B正确。
30.(2024五下·平湖期末)在进行实验时,当一个小组的实验结果与其他小组不一致时,正确的做法是(  )。
A.少数服从多数
B.认真思考后觉得其他组有道理,修改实验结果
C.认真思考后再做一次实验
D.老师说什么就记录什么
【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 自己的实验结果和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不一致时,应该重复做实验,验证实验结果是否正确。
三、探究题
31.(2024五下·平湖期末)为了顺利开展绿豆种植活动,学校科学研究小组对绿豆种子的发芽条件进行如下研究:
处理 方法 25℃空气 ① 25℃空气 ② 25℃空气 ③ -5℃空气 ④ 黑暗的箱子里 25℃空气 ⑤
结果 不萌发 不萌发 萌发 不萌发  
(1)选择②和③实验,发现   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选择③和④实验,发现   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
(2)如果想要研究光照是不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他们应该选   和   作为对比实验,假如种子发芽需要阳光,实验⑤的结果应该是   (填“萌发”或“不萌发”)。
(3)实验②水面上的油起到什么作用
   。
(4)实验③中有一颗种子没有发芽,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
(5)绿豆苗逐渐长大,同学们发现绿豆园中有落叶,绿豆苗上有蚜虫出没,还发现有瓢虫、蜘蛛、蜗牛、蚯蚓等动物,还能听到小鸟唱歌。请据此写出一条食链:
   。
(6)该绿豆园中,如果瓢虫数量减少,一段时间后,蚜虫的数量会   ,间接危害到   ,可能导致这个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
【答案】(1)空气;温度
(2)③;⑤;不萌发
(3)防止水分蒸发
(4)种子胚受伤
(5)绿豆苗→蚜虫→瓢虫→蜘蛛
(6)增多;绿豆苗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食物链、食物网;维护生态平衡;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1)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②和③唯一的变量是空气,所以可以得出空气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③和④唯一的变量是温度,所以以可以得出温度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光照是不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唯一的变量是光照,所以应该选择③和⑤进行研究。
(2)如果想要研究光照是不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需要改变的条件只有光照这一个,他们应该选③和⑤作为对比实验,假如种子发芽需要阳光,实验⑤的结果应该是不萌发。
(3)实验②水面上的油起到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
(4)种子萌发除了需要外界条件以外,还需要种子是一个完好的种子,胚不能够受伤。
(5)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题干中的食物链有绿豆苗→蚜虫→瓢虫→蜘蛛。
(6)该绿豆园中,如果瓢虫数量减少,一段时间后,蚜虫由于缺少天敌,数量会增多,间接危害到绿豆苗,可能导致这个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
32.(2024五下·平湖期末)小科团队参加了校园项目化学习大赛——未来造船师,项目任务:在60秒内将200克的“货物”运送到100 厘米外的目的地。
(1)根据项目任务,小科团队选择了部分材料设计并制作了小船(如右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这艘船的动力是   。
(2)小船做好后,小科团队对船进行调试后发现:在小船上放上200克“货物”后航行,小船容易侧翻,他们思考后决定改变“货物”的放置位置,以下放置位置,你认为最不容易侧翻的是____。
A. B.
C. D.
(3)放上200克重物后,小船受到的浮力和没放重物前相比____。
A.变大了 B.变小了 C.不变 D.无法确定
(4)小科团队将小船改进后能平稳航行了,但是发现航行的速度太慢,可能的原因是   。
(5)项目在进行评比过程中,小科团队的小船得分如下:
项目 要求 得分(满分5分)
设计图纸 图文结合, 标注清楚, 设计合理, 有动力系统 4
成本控制 列出所需材料及价格, 控制在预算以内 3
方案调整 采纳合理建议, 及时调整方案 5
组内合作 分工明确,合作愉快 5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该船存在的优点有   :存在的不足有:   。
【答案】(1)反冲力
(2)A
(3)A
(4)电风扇产生的风力太小
(5)能采纳合理建议,及时调整方案;组员间分工明确,合作愉快等图文标示注不够清楚,设计不够合理,没有控制好成本等改进设计图,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知识点】反冲力;制作小船;船的动力装置
【解析】【分析】(1)观察图中装置,可以发现这个小船的动力装置来源是小电动机带动风扇转动,产生反冲力,推动小船前进。
(2)用小船载物时,我们要把货物均匀放置在船舱里面,防止小船侧翻。
(3)放上200克重物后,小船入水体积增加,小船在水面受到的浮力与入水体积有关,小船受到的浮力和没放重物前相比,浮力变大了。
(4)小科团队将小船改进后能平稳航行了,但是发现航行的速度太慢,可能的原因是因为电风扇产生的风力太小了,导致反冲力太小,小船动力不足。
(5)由表格评分考研看出:方案调整,组内合作是5分。说明小强团队这两方面做的很好。设计图纸和成本控制都不是5分。说明在这两个方面存在不足。所以该船的优点就是采纳合理建议,及时调整方案,分工明确,合作愉快。不足就是文标注不够清楚,设计不够合理,没有控制好成本等。针对的改进建议也应该是设计图纸和成本控制两个方面:改进设计图,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33.(2024五下·平湖期末)观测数据表明,自19世纪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3-0.6℃,1990年以来温度升高幅度加大。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化石能源被开采,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加剧了温室效应,打破了原有的平衡,使地球接收来自太阳的热量多于地球散放到太空中的热量,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1) 如图所示,1900年至 1970年,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中的量呈   趋势。
(2)资料表明,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   引起的。
(3)从短文信息中可得知,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主要来自   。
(4)植物的   需要二氧化碳,植物越多,吸收的二氧化碳就越多。因此,   是预防温室效应加剧的一条重要的途径。
(5)小科做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他将两支同样的温度计(其中一直放在密封的无色透明塑料瓶中)静置在阳光下,半小时后,瓶外温度计的读数如右图所示,则塑料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____。
A. B. C. D.
【答案】(1)上升
(2)二氧化碳
(3)工业生产
(4)光合作用;植树造林
(5)C
【知识点】光合作用;空气污染
【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1900年至1970年,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中的量急剧上升。
(2)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化石能源被开采,用作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加剧了温室效应。
(3)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化石能源被开采,用作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加剧了温室效应。
(4)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和养料。植物越多,吸收的二氧化碳就越多。我们可以通过植树造林预防温室效应加剧。
(5)温室里的温度要比外界温度高,外界温度20℃,则塑料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23℃。
34.(2024五下·平湖期末)热在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能量形式,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它。通过《热》单元的学习,小科团队打算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了一个简易保温杯。
(1)小科团队制作好保温杯的杯体后,可以采取什么方法来增强保温杯的性能 请把你的设计画出来。
(2)小科团队组员们提出多种方法,小组决定经过测试再确定方案,测试结果如下:
保温杯编号 保温方法 开始温度 10分钟后温度 20分钟后温度
1 无盖的杯子 95℃ 60℃ 45℃
2 杯子外包毛巾、无盖 95℃ 72℃ 61℃
3 杯子外包毛巾、有盖 95℃ 82℃ 73℃
4 杯子放入塑料泡沫中、有盖 95℃ 86℃ 81℃
通过分析以上数据,可知   号保温杯的保温性能是最好的。如果要研究杯子外包材料种类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应该选择   号和   号保温杯;如果要研究杯子有无外包材料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应该选择   号和   号保温杯。
(3)在设计和制作保温杯的过程中,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
A.直接制作即可,不需要设计也可以
B.制作过程中使用工具应注意安全
C.设计制作过程中要考虑成品的外观
D.制作过程中发现设计有不合理之处需完善
(4)通过小科团队的研究,我知道了,夏天水果店的新鲜荔枝总是装在塑料泡沫箱里,是因为   。
【答案】(1)(设计合理即可)
(2)4;3;4;1;2
(3)A
(4)泡沫箱是热的不良导体,在泡沫箱内放冰块,能够减缓冰块融化速度。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1)为了减少热的对流、热的传导和热的辐射,我们可以采用良好的保温材料来制作保温杯,还可以提高保温杯夹层中的真空度来提高保温效果,也可以设计合理的保温杯几何形状。
(2)通过表中数据可知,4号保温杯20分钟后温度最高,保温效果最好;如果要研究杯子外包材料种类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应该改变的量是外包材料,选择3号和4号保温杯;如果要研究杯子有无外包材料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应该改变的量是:是否有外包材料,选择1号和2号保温杯。
(3)在设计和制作保温杯的过程中,需要全员参与、分工明确;设计要修修改改,讨论后修改好最终才能够确定方案;计时不仅要考虑效果,还要兼顾成本和外观;设计制作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作品。使用工具时需要注意安全。
(4)成熟后的荔枝容易坏,我们需要冷藏保存, 夏天水果店的新鲜荔枝总是装在塑料泡沫箱里,是因为泡沫箱是热的不良导体,在泡沫箱内放冰块,能够减缓冰块融化速度。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