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一、选择题(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2024六下·温岭期末)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科学地用脑,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保护脑健康的是( )。A.春节居家整日追剧 B.临近开学时熬夜补作业C.持续学习缺乏锻炼 D.课间离座适当放松休息2.(2024六下·温岭期末)如图是某种动物头骨的化石,发现有特别发达的犬齿和少量臼齿,没有门齿,由此可以推断它的主要食物可能是( )。A.动物的肉 B.动物的血 C.植物的茎 D.植物的叶3.(2024六下·温岭期末)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20:00准时开播,此时,北京主会场早已夜幕降临,而新疆喀什分会场的太阳还没有下山。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新疆的地理位置比北京更偏( )。A.东 B.南 C.西 D.北4.(2024六下·温岭期末)在罐头盒内放入土豆泥,在顶部向下挖一个小洞,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然后用一层薄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将罐头盒放在三脚架上,用酒精灯加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番茄酱冲出,这个实验是模拟( )。A.地震 B.火山喷发 C.风的作用 D.水的作用5.(2024六下·温岭期末)如图所示,小明将四种动物分成两类。则下列动物能归到甲类的是( )。A.苍蝇 B.熊猫 C.鲫鱼 D.眼镜王蛇6.(2024六下·温岭期末)某同学模拟医生外科手术,选用剪刀剪开废旧网线的塑料外皮,然后剪断其中两根网线。要求外皮开口不能太大,只剪断两根导线。为了顺利完成这个任务,该同学最好选择下列四把剪刀中的( )。A. B. C. D.7.(2024六下·温岭期末)市场上出售的一种草莓(如图所示),它是由两种不同草莓(亲代)培育而成的,但是它的颜色却变成了白色,而且吃起来还有一种菠萝的味道,因此又被称为菠萝莓。下列关于这种草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外形和亲代相似,是遗传现象B.颜色和亲代不同,是变异现象C.口味和菠萝较相近,是遗传现象D.口味和亲代有差异,是变异现象8.(2024六下·温岭期末)将温度计放于专用的装置(百叶箱)内可以测量气温,以下四支温度计的读数与温岭夏天午后的温度接近的是( )。A. B. C. D.9.(2024六下·温岭期末)温岭东海塘矗立着一排排巨大的风车,它能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电网输送到千家万户。以下对风的形成原理的模拟与分析,正确的是( )。A. B.C. D.10.(2024六下·温岭期末)小明用3块岩石相互刻画比较硬度,a岩石在b岩石表面刻画,b岩石表面没有留下痕迹;a岩石在c岩石表面刻画,c岩石留下痕迹。这三块岩石中最硬的是( )。A.a B.b C.c D.一样硬11.(2024六下·温岭期末)如图为一个简易开关,由图钉a、图钉b、回形针、底板组成,图甲为开关断开状态,图乙为开关接通状态,则这些材料中,属于绝缘体的是( )。A.图钉a B.图钉b C.回形针 D.底板12.(2024六下·温岭期末)物质的变化经常会产生很多现象,我们可以通过现象来判断反应的物质。小明在学习物质变化的内容后,利用厨房中的物品进行实验:将白醋滴入到以下四种物质中,会出现气泡的是( )。A.白糖 B.食盐 C.小苏打 D.味精13.(2024六下·温岭期末)小明在灯下看到桌子上的书,这个过程中光的传播路线正确的是( )。A. B.C. D.14.(2024六下·温岭期末)在利用边长为12 厘米的正方形铝箔设计并制作不同底面积的铝箔船时,能使船载重量达到最大的设计是( )。A. B. C. D.15.(2024六下·温岭期末)如图的模拟装置中,气球是用来模拟人体中的( )。A.肺 B.心脏 C.脑 D.胃二、填空题16.(2024六下·温岭期末)2023年,杭州成功举办了第19届亚运会。这场“史上最大规模的亚运会”,吸引了大量境内外媒体关注,全面展现了文化科技交融之美。(1)亚运火种在杭州良渚古城遗址被成功采集,采集过程是利用镜子聚光,使采火棒受热并点燃,用光引燃采火棒的过程中,是将光能转化为 能。(2)本届亚运会的众多场馆里安置着一种“绿色科技”——江水源空调。江水源空调就是抽取钱塘江的水,利用江水与体育馆内空气的温差,实现制冷效果,使馆内气温下降。这个过程中热传递的情况是 (选填数字:①体育馆内空气→钱塘江的水;②钱塘江的水→体育馆内空气;③不发生热传递)。17.(2024六下·温岭期末)绿叶海蜗牛是一种海洋软体动物,如图所示。它能把吃下的绿藻(一种水生植物)中所含的一种物质贮存下来,并对其加以利用、制造出生命体所需要的养料。它们一生只需进食一次,随后仅靠阳光便能“饱食终日”。(1)绿叶海蜗牛能利用这种物质“饱食终日”,是因为它能像植物的绿叶一样进行 作用,从而制造出生命体所需要的养料。(2)绿叶海蜗牛如果长时间处于黑暗环境就会死亡,说明 是这种作用的必需条件。18.(2024六下·温岭期末)某同学用八个相同的玻璃瓶装上不同高度的水,做成一个水瓶琴,如图甲所示。已知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物体长度关系如图乙所示。从左到右敲击图甲中的玻璃瓶,发现声音越来越高,则此时发声的物体主要是 (选填“玻璃瓶和空气柱”、“空气柱”、“玻璃瓶和水”)。利用专业的仪器进行测试,敲击最左边的瓶子,声音比标准音高(do)低了一点,他应该适当 水(选填“增加”、“减少”)。19.(2024六下·温岭期末) 2024年3月20日(农历二月十一),我国成功发射鹊桥二号中继星,于3月25日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1) 月球是地球的一颗 (选填“恒星”、“行星”、“卫星”)。(2)鹊桥二号中继星进入环月轨道的那天晚上,月相名称是 。20.(2024六下·温岭期末)为了研究电磁铁的一些性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弹簧测力计下挂着一块条形磁铁,下方是电磁铁。闭合开关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由3N增大至4N。(1)电磁铁的上端为 极。(2)实验中增加一节电池,其它不发生改变,闭合开关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会如何变化 。三、实验探究题21.(2024六下·温岭期末)小明发现自行车轮胎漏气后很难骑快,决定利用一个长斜坡和小皮球进行探究,如图所示。每次他都将皮球从长斜坡的最高处静止释放,记录皮球滚动到长斜坡最低点的时间,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充气量 打气10筒 打气20筒 打气30筒第一次实验 18.3秒 11.6秒 8.3秒第二次实验 17.5秒 11.1秒 7.9秒第三次实验 18.2秒 11.2秒 7.8秒取值 18.0秒 11.3秒 8.0秒(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皮球滚动快慢与 的关系。(2)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每种充气量,小明都做了三次,并对数据进行处理,表格中的“取值”一栏的数据处理方式为 .(3)通过实验,小明认为轮胎充气量不足会导致自行车很难骑快,请判断小明的说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22.(2024六下·温岭期末)每年三月份左右,我们学校的墙面上经常会出现大量小水珠,到处都是湿漉漉的现象,俗称回南天。为什么墙面上会出现小水珠 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已知同一空间内,水温越!高,水蒸气含量越高。实验步骤:步骤I:在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倒入等量等温热水,并在每个烧杯上方放上玻璃片。步骤Ⅱ:甲烧杯玻璃片上放上冰块,乙烧杯玻璃片不做处理。步骤Ⅲ:一段时间后,玻璃片下方水珠凝结情况如图所示。(1)学校的墙面上出现水珠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 (填状态变化名称)现象。(2)实验结果表明,在水蒸气含量相同的情况下, ,越容易形成水珠。(3)小明发现,房间内墙面、玻璃表面会出现水珠,而干毛巾等物品表面却不会出现明显的水珠,为了探究水珠的形成是否与接触面材料有关,设计丙组与甲组进行对照,请将丙组实验的设计在图上补充完整并标注名称。23.(2024六下·温岭期末)为了证明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小明利用同种植物的枝条、透明塑料袋、杯子、剪刀、清水等设计了以下实验探究,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设计,已知植物的蒸腾作用会受到光照、温度等影响。选两枝长势相近的带叶枝条,标为甲、乙。(1)甲不做处理,乙 。(2)将甲枝条插入装有清水的杯子中,按图 (填字母)所示方法用塑料袋套住,扎紧。乙枝条采用同样方法用塑料袋套住,扎紧。(3)将它们放在 的环境中。(4)一段时间后,观察塑料袋上的水珠情况。如果出现 的现象,则说明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换不同的植物,重复实验。四、解答题24.(2024六下·温岭期末)温岭盛产甘蔗,每年11月是甘蔗收获的季节,也是制作红糖的旺季。以下是制作红糖的几个关键步骤:(1)榨汁过程的汁液主要来自甘蔗的 (填写植物的器官名称)。(2)若在实验室进行甘蔗汁的过滤,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酒精灯、滤纸、温度计,不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有 。(3)榨汁后的残渣,可用于堆肥等,生活中,吃甘蔗后的残渣应投放到下列图____所示的垃圾桶。A. B. C. D.(4)熬制后的糖浆迅速倒入模具,冷却后就形成各种形状的红糖制品,这个过程,红糖发生的变化属于 变化(选填“物理”、“化学”)。(5)小明需要配置一杯红糖水,以下组合配置时间由短到长的顺序是 。甲: 20℃水温, 不搅拌 乙: 20℃水温, 搅拌 丙: 60℃水温, 搅拌25.(2024六下·温岭期末)小明尝试制作水中微生物临时装片,并借助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请回答以下问题:(1)以下是小明在使用显微镜时的一些步骤,其中小明正在对光的步骤是 (填序号)。(2)小明吸取了学校的池塘水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时发现了一只水蚤,但是位置有点偏(如右图),想要把观察到的图像移到视野中央,需将载玻片向 移动。(3)在观察时,小明发现水中的微生物不断地快速移动,导致观察非常困难,这是因为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小明忘了放少量脱脂棉纤维。由此可知,脱脂棉纤维能起到 的作用。(4)小明借助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的过程中,不可能看到的是____.A.新月藻 B.病毒C.衣藻 D.变形虫(5)小明发现视野中有一个小黑点,在移动装片时小黑点始终不动,请你帮忙分析一下,小黑点可能在右图显微镜的哪些位置 (填序号)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解析】【分析】人体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保护脑的方法有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不要让脑受到剧烈撞击、按时做有氧运动等;熬夜学习、长时间持续用脑而不休息都不利于大脑健康,所以春节居家整日追剧、临近开学时熬夜补作业、持续学习缺乏锻炼不利于保护脑,课间离座适当放松休息有利于保护脑,故选D。2.【答案】A【知识点】牙齿【解析】【分析】动物的牙齿类型与它的食性有关,这种动物的犬齿发达,有少量臼齿,没有门齿,说明这种动物是食肉动物,犬齿发达而且尖锐锋利,适于撕裂肉食。3.【答案】C【知识点】日出时间【解析】【分析】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这样就导致东边地点比西边地点先看到日出,也先看到太阳下山。所以当北京主会场早已夜幕降临时,而新疆喀什分会场的太阳还没有下山。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新疆的地理位置比北京更偏西。故选C。4.【答案】B【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岩石圈的下面积聚有大量炙热的岩浆和气体,随着岩浆受到的压力不断变大,或者地壳某处变薄,岩浆会冲破地壳的薄弱处喷涌而出,形成火山喷发。在罐头盒内放入土豆泥,在顶部向下挖一个小洞,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然后用一层薄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将罐头盒放在三脚架上,用酒精灯加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番茄酱冲出,这个实验是模拟火山喷发。5.【答案】A【知识点】动物的分类;卵生;胎生【解析】【分析】直接生下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动物是哺乳动物;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蝗虫、蝴蝶、苍蝇属于昆虫;猫、蝙蝠、熊猫属于哺乳动物;鲫鱼属于鱼类;眼镜王蛇属于爬行动物。6.【答案】C【知识点】剪刀【解析】【分析】工具有很多的种类,不同种类的工具作用不一样,这位同学想用剪刀剪开废!日网线的塑料外皮,然后剪断其中两根导线,要求外皮开口不能太大,只剪断两很导线,选择手术的解剖剪更好一些,因为手术剪刀刃短小,适宜在狭小空间内提作,相对家用熟刀,比较容易剪开废!日网线的塑料外皮和里面的导线,故选C。7.【答案】C【知识点】变异;遗传【解析】【分析】生物后代和亲代非常相似,这种现象叫遗传;生物后代和亲代之间也会有一些细微的不同,这种象叫变异。市场上出售的一种草莓(如图所示),它是由两种不同草莓(亲代)培育而成的,但是它的颜色却变成了白色,而且吃起来还有一种菠萝的味道,因此又被称为菠萝莓。菠萝莓的外形和亲代相似,是选传现象;菠萝莓的颜色和亲代不同,是变异现象;菠萝莓口味和亲代有差异,是变异现象。8.【答案】B【知识点】认识气温计;测量气温【解析】【分析】分析图片选项发现选项A和C都是零下的温度,不符合温岭夏天午后的温度,选项B是31摄氏度,选项D是9摄氏度,比较符合温岭夏天午后的温度的是31摄氏度。故选B。9.【答案】D【知识点】风【解析】【分析】如图所示,点燃的蜡烛加热了纸盒中的空气,使热空气上升,同时周围的冷空气从下方的圆洞补充进来,纸盒中的空气冷热不均使空气流动,形成了风。大自然中的风和模拟实验中的风形成的原理类似,太阳发出的热相当于蜡烛发出的热,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地球表面的空气受热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不断补充进来,导致自然界中空气的冷热不均,使空气不断流动,从而产生了自然界中的风,观察图中箭头指向,故选D。10.【答案】B【知识点】矿物的硬度【解析】【分析】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刻、划或摩擦的能力,它是矿物的重要特征之一。观察一种矿物的硬度,用工具刻画的方法比较好,比较两种矿物的硬度大小时,也可以采取相互刻画的办法。根据题干可知a岩石在b岩石表面刻画,b岩石表面没有留下痕迹,说明b岩石硬度大于a岩石硬度;a岩石在岩石表面刻画,c岩石留下浪迹,说明a岩石硬度大于·岩石硬度;三块岩石中b岩石硬度大于a岩石硬度,a岩石硬度大于c岩石硬度,最硬的是b岩石。故选B。11.【答案】D【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开关的工作原理【解析】【分析】有的物质容易导电,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金属是导体。金属回形针、铁片、铜钥匙、图钉等是导体。有的物质不容易导电,像导线外面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纸、陶瓷、橡胶、塑料、纤维(布、毛线、毛皮)、木头等都是绝缘体。所以,图中材料中,属于绝缘体的是底板,故选D。12.【答案】C【知识点】化学变化;产生气体的变化【解析】【分析】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出现的现象有产生大量的气泡,有嗤嗤的声音,玻璃杯壁有些凉。白醋和白糖、食盐、味精混合,都不会出现气泡。13.【答案】A【知识点】光的反射【解析】【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物体表面时,被反射回原来的物质中,光的传播方向改变,叫做光的反射。小明在灯下看到桌子上的书,这个过程中光的传播路线是灯光射到书本上,书本反射灯光,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产生视觉。图A中的光的传播路线是正确的。14.【答案】B【知识点】制作小船;船的载重量【解析】【分析】船的载重量与船只体积大小有关,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根据表中铝箔纸的底面积和船身高度可以计算出,用边长12厘米的正方形铝箔做成不同底面积的船,图A、B、C、D四种设计中,船的体积分别是:10厘米×10厘米×1厘米=100立方厘米;8厘米×8厘米×2厘米=128立方厘米;6厘米×6厘米×3厘米=108立方厘米:4厘米×4厘米×4厘米=64平方厘米。由此判断,B设计图船的体积最大,载重量最大。故B选项正确。15.【答案】A【知识点】呼吸系统【解析】【分析】此装置模拟的是呼吸系统,装置中的气球模拟的是我们人体中的肺。16.【答案】(1)热(2)①【知识点】能量的转化;热传递【解析】【分析】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机械能、声能、光能、热能、电能、电磁能、化学能和核能等。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物体间存在温度差异就会发生热量传递,热会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一端传到物体温度低的一端。(1)生活中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亚运火种在杭州良渚古城遗址被成功采集,采集过程是利用镜子聚光,使采火棒受热并点燃,用光引燃采火棒的过程中,是将光能转化为热能。(2)物体间存在温度差异就会发生热量传递,热会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一端传到物体温度低的一端。本届亚运会的众多场馆里安置着一种“绿色科技”——江水源空调。江水源空调就是抽取钱塘江的水,利用江水与体育馆内空气的温差,实现制冷效果,使馆内气温下降。这个过程中热传递的情况是体育馆内空气→钱塘江的水。17.【答案】(1)光合(2)光照 (阳光)【知识点】能量的转化;太阳能;光合作用【解析】【分析】大多数植物可以自己制造“食物”,它们利用太阳光的能量,以叶子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根吸收的水为原料,生产出糖类和氧气,这就是光合作用。(1)绿叶海蜗牛把吃下的绿藻中所含的一种物质贮存起来,能利用这种物质“饱食终日”,是因为它能像植物的绿叶一样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制造出生命体所需要的养料。(2)绿叶海蜗牛如果长时间处于黑暗环境就会死亡,说明光照是这种作用的必需条件,绿色植物必须在阳光照射下完成光合作用。18.【答案】玻璃瓶和水;减少【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如图甲所示,某同学用八个相同的玻璃瓶装上不同高度的水,做成一个水瓶琴,从左到右敲击图甲中的玻璃瓶,发现声音越来越高,则此时发声的物体主要是玻璃瓶和水。瓶子和水的轻重是影响声音高低的主要因素。瓶子里水越少,瓶子越轻,振动越快,声音越高。利用专业的仪器进行测试,敲击最左边的瓶子,声音比标准音高低了一点,他应该适当减少瓶子里的水。19.【答案】(1)卫星(2)满月【知识点】月球的特征;月相【解析】【分析】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因为月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见发亮部分是反射太阳光的部分。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阳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直接照射的部分,这就是月相的来源。(1)月球不发光,且围绕着地球运转,所以,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卫星。(2)月相是指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部分的称呼。鹊桥二号中继星于3月25日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是农历的十六日,当时的月相是满月。20.【答案】(1)S(2)变大【知识点】磁极与方向;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电磁铁由线圈和铁芯两部分组成。电磁铁接通电流,产生磁性,切断电流,磁性消失。当两块磁铁相互靠近的时候,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1)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具有南北极,如果闭合开关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说明电磁铁产生了向下吸引条形磁铁的力,吸引条形磁铁的N极,异极相互吸引,从而判断电磁铁的上端为S极。(2)实验中增加一节电池,其它不发生改变,闭合开关后,电磁铁的磁力变强,吸引条形磁铁的力变大,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会变大。21.【答案】(1)充气量(2)取平均值(3)不正确,因为可能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知识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对比实验【解析】【分析】由自行车轮胎充气不足时很难骑快,就可以知道他的猜想是足球充的气越足,滚动就越快。(1)因为小明发现自行车轮胎漏气后很难骑快,决定利用一个长斜坡和小皮球进行探究。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皮球滚动快慢与充气量的关系。(2)在实验操作中,产生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为了尽量减少误差,科学实验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重复实验,取多次测量数值的平均值,从而使实验结果更准确。(3)小明认为轮胎充气量不足会导致自行车很难骑快,不正确,因为可能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22.【答案】(1)凝结(2)玻璃片与烧杯内空气温差越大(3)【知识点】凝结【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波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温度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温度是水的三态变化的主要因素。(1)通过实验发现,放有冰块的玻璃片上出现的水珠多于没放冰块的玻璃片,说明水珠的形成与玻璃片的温度有关,当玻璃片的温度低,水蒸气遇冷发生凝结现象越明显,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片上。学校的墙面上出现水珠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凝结现象。(2)实验结果表明,在水蒸气含量相同的情况下,玻璃片与烧杯内空气温差越大,越容易形成水珠,表现为放有冰块的玻璃片上出现的水珠多于没放冰块的玻璃片。(3)设计实验探究水珠的形成是否与接触面材料有关,设计丙组与甲组进行对照,只改变是否有干毛巾一个变量,同样在丙组玻璃块上放冰块,其示意图如下:23.【答案】(1)剪去所有叶片(2)A(3)相同温度和光照(4)装甲的袋内水珠多,装乙的袋内水珠几乎没有【知识点】叶的作用;凝结;对比实验【解析】【分析】植物体内的水吸收周围的热,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跑出,腾飞到空中。叶的这种作用叫做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图中实验用来探究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设置对比实验要注意变量的控制,选两枝长势相近的带叶枝条,标为甲乙。(1)甲不做处理,乙剪去所有叶片。(2)将甲枝条插入装有清水的杯子中,按图A所示方法用塑料袋套住,扎紧。乙枝条采用同样方法用塑料袋套住,扎紧。这样只包妻植株植株,避免土壤中水分蒸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3)将它们放在相同温度和光照的环境中。(4)一段时间后,观察塑料袋上的水珠情况。如果出现装甲的袋内水珠多,装乙的袋内水珠几乎没有的现象则说明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换不同的植物,重复实验,来反复验证。24.【答案】(1)茎(2)酒精灯、温度计(3)D(4)物理(5)丙乙甲【知识点】加快溶解;茎的形态;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对比实验;物理变化【解析】【分析】将易腐有机成分为主的厨房垃圾单独分类,为垃圾堆肥提供优质原料,能够产出优质有机肥。可溶性的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是否搅拌、颗粒物大小等因素有关,所以常用的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1)榨汁过程的汁液主要来自甘蔗的茎,这是因为甘蔗茎中的含糖量较高。(2)若在实验室进行甘蔗汁的过滤,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酒精灯、滤纸、温度计,不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有酒精灯、温度计。(3)榨汁后的残渣,可用于堆肥等,生活中,吃甘蔗后的残渣应投放到易腐垃圾所示的垃圾桶,可以用来堆肥等。(4)熬制后的糖浆迅速倒入模县,冷却后就形成各种形状的红糖制品,这个过程,红糖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物质的状态、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没有产生新物质。(5)常用的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小明需要配置一杯红糖水,以下组合配置时间最短的是丙:60℃水温、搅拌,水温高且搅拌;其次是乙:20℃水温,搅拌,水温低但是搅拌,溶解最慢的是甲,温度低还不搅拌,由短到长的顺序是丙、乙、甲。25.【答案】(1)①(2)左下方(3)减慢微生物的运动速度(4)B(5)①③【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水中的微小生物【解析】【分析】(1) 使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时,对光的正确步骤是: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境,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能看到自亮的视野。(2)观察图形可知,此水蚤在视野的左下角,由于显微镜下的视野与实际方向相反,所以要把水蚤向中心移动,需要向左下方向移动。(3)水生微生物的个体较小,身体趋于透明,运动较快,难观察,在普通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的时候经常会跑出视野范围,为了便于观察,放上棉花纤维,控制其活动范围,以利于其观察。(4)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放大才能看到。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水中常见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喇叭虫、眼虫、团藻、衣藻、新月藻等。(5)小明发现视野中有一个小黑点,在移动装片时小黑点始终不动,说明这个黑点不是在玻片上,只会是在目镜或者物镜上,也就是图中的①或者③上。1 / 1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一、选择题(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2024六下·温岭期末)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科学地用脑,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保护脑健康的是( )。A.春节居家整日追剧 B.临近开学时熬夜补作业C.持续学习缺乏锻炼 D.课间离座适当放松休息【答案】D【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解析】【分析】人体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保护脑的方法有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不要让脑受到剧烈撞击、按时做有氧运动等;熬夜学习、长时间持续用脑而不休息都不利于大脑健康,所以春节居家整日追剧、临近开学时熬夜补作业、持续学习缺乏锻炼不利于保护脑,课间离座适当放松休息有利于保护脑,故选D。2.(2024六下·温岭期末)如图是某种动物头骨的化石,发现有特别发达的犬齿和少量臼齿,没有门齿,由此可以推断它的主要食物可能是( )。A.动物的肉 B.动物的血 C.植物的茎 D.植物的叶【答案】A【知识点】牙齿【解析】【分析】动物的牙齿类型与它的食性有关,这种动物的犬齿发达,有少量臼齿,没有门齿,说明这种动物是食肉动物,犬齿发达而且尖锐锋利,适于撕裂肉食。3.(2024六下·温岭期末)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20:00准时开播,此时,北京主会场早已夜幕降临,而新疆喀什分会场的太阳还没有下山。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新疆的地理位置比北京更偏( )。A.东 B.南 C.西 D.北【答案】C【知识点】日出时间【解析】【分析】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这样就导致东边地点比西边地点先看到日出,也先看到太阳下山。所以当北京主会场早已夜幕降临时,而新疆喀什分会场的太阳还没有下山。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新疆的地理位置比北京更偏西。故选C。4.(2024六下·温岭期末)在罐头盒内放入土豆泥,在顶部向下挖一个小洞,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然后用一层薄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将罐头盒放在三脚架上,用酒精灯加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番茄酱冲出,这个实验是模拟( )。A.地震 B.火山喷发 C.风的作用 D.水的作用【答案】B【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岩石圈的下面积聚有大量炙热的岩浆和气体,随着岩浆受到的压力不断变大,或者地壳某处变薄,岩浆会冲破地壳的薄弱处喷涌而出,形成火山喷发。在罐头盒内放入土豆泥,在顶部向下挖一个小洞,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然后用一层薄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将罐头盒放在三脚架上,用酒精灯加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番茄酱冲出,这个实验是模拟火山喷发。5.(2024六下·温岭期末)如图所示,小明将四种动物分成两类。则下列动物能归到甲类的是( )。A.苍蝇 B.熊猫 C.鲫鱼 D.眼镜王蛇【答案】A【知识点】动物的分类;卵生;胎生【解析】【分析】直接生下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动物是哺乳动物;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蝗虫、蝴蝶、苍蝇属于昆虫;猫、蝙蝠、熊猫属于哺乳动物;鲫鱼属于鱼类;眼镜王蛇属于爬行动物。6.(2024六下·温岭期末)某同学模拟医生外科手术,选用剪刀剪开废旧网线的塑料外皮,然后剪断其中两根网线。要求外皮开口不能太大,只剪断两根导线。为了顺利完成这个任务,该同学最好选择下列四把剪刀中的( )。A. B. C. D.【答案】C【知识点】剪刀【解析】【分析】工具有很多的种类,不同种类的工具作用不一样,这位同学想用剪刀剪开废!日网线的塑料外皮,然后剪断其中两根导线,要求外皮开口不能太大,只剪断两很导线,选择手术的解剖剪更好一些,因为手术剪刀刃短小,适宜在狭小空间内提作,相对家用熟刀,比较容易剪开废!日网线的塑料外皮和里面的导线,故选C。7.(2024六下·温岭期末)市场上出售的一种草莓(如图所示),它是由两种不同草莓(亲代)培育而成的,但是它的颜色却变成了白色,而且吃起来还有一种菠萝的味道,因此又被称为菠萝莓。下列关于这种草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外形和亲代相似,是遗传现象B.颜色和亲代不同,是变异现象C.口味和菠萝较相近,是遗传现象D.口味和亲代有差异,是变异现象【答案】C【知识点】变异;遗传【解析】【分析】生物后代和亲代非常相似,这种现象叫遗传;生物后代和亲代之间也会有一些细微的不同,这种象叫变异。市场上出售的一种草莓(如图所示),它是由两种不同草莓(亲代)培育而成的,但是它的颜色却变成了白色,而且吃起来还有一种菠萝的味道,因此又被称为菠萝莓。菠萝莓的外形和亲代相似,是选传现象;菠萝莓的颜色和亲代不同,是变异现象;菠萝莓口味和亲代有差异,是变异现象。8.(2024六下·温岭期末)将温度计放于专用的装置(百叶箱)内可以测量气温,以下四支温度计的读数与温岭夏天午后的温度接近的是( )。A. B. C. D.【答案】B【知识点】认识气温计;测量气温【解析】【分析】分析图片选项发现选项A和C都是零下的温度,不符合温岭夏天午后的温度,选项B是31摄氏度,选项D是9摄氏度,比较符合温岭夏天午后的温度的是31摄氏度。故选B。9.(2024六下·温岭期末)温岭东海塘矗立着一排排巨大的风车,它能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电网输送到千家万户。以下对风的形成原理的模拟与分析,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D【知识点】风【解析】【分析】如图所示,点燃的蜡烛加热了纸盒中的空气,使热空气上升,同时周围的冷空气从下方的圆洞补充进来,纸盒中的空气冷热不均使空气流动,形成了风。大自然中的风和模拟实验中的风形成的原理类似,太阳发出的热相当于蜡烛发出的热,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地球表面的空气受热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不断补充进来,导致自然界中空气的冷热不均,使空气不断流动,从而产生了自然界中的风,观察图中箭头指向,故选D。10.(2024六下·温岭期末)小明用3块岩石相互刻画比较硬度,a岩石在b岩石表面刻画,b岩石表面没有留下痕迹;a岩石在c岩石表面刻画,c岩石留下痕迹。这三块岩石中最硬的是( )。A.a B.b C.c D.一样硬【答案】B【知识点】矿物的硬度【解析】【分析】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刻、划或摩擦的能力,它是矿物的重要特征之一。观察一种矿物的硬度,用工具刻画的方法比较好,比较两种矿物的硬度大小时,也可以采取相互刻画的办法。根据题干可知a岩石在b岩石表面刻画,b岩石表面没有留下痕迹,说明b岩石硬度大于a岩石硬度;a岩石在岩石表面刻画,c岩石留下浪迹,说明a岩石硬度大于·岩石硬度;三块岩石中b岩石硬度大于a岩石硬度,a岩石硬度大于c岩石硬度,最硬的是b岩石。故选B。11.(2024六下·温岭期末)如图为一个简易开关,由图钉a、图钉b、回形针、底板组成,图甲为开关断开状态,图乙为开关接通状态,则这些材料中,属于绝缘体的是( )。A.图钉a B.图钉b C.回形针 D.底板【答案】D【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开关的工作原理【解析】【分析】有的物质容易导电,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金属是导体。金属回形针、铁片、铜钥匙、图钉等是导体。有的物质不容易导电,像导线外面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纸、陶瓷、橡胶、塑料、纤维(布、毛线、毛皮)、木头等都是绝缘体。所以,图中材料中,属于绝缘体的是底板,故选D。12.(2024六下·温岭期末)物质的变化经常会产生很多现象,我们可以通过现象来判断反应的物质。小明在学习物质变化的内容后,利用厨房中的物品进行实验:将白醋滴入到以下四种物质中,会出现气泡的是( )。A.白糖 B.食盐 C.小苏打 D.味精【答案】C【知识点】化学变化;产生气体的变化【解析】【分析】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出现的现象有产生大量的气泡,有嗤嗤的声音,玻璃杯壁有些凉。白醋和白糖、食盐、味精混合,都不会出现气泡。13.(2024六下·温岭期末)小明在灯下看到桌子上的书,这个过程中光的传播路线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A【知识点】光的反射【解析】【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物体表面时,被反射回原来的物质中,光的传播方向改变,叫做光的反射。小明在灯下看到桌子上的书,这个过程中光的传播路线是灯光射到书本上,书本反射灯光,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产生视觉。图A中的光的传播路线是正确的。14.(2024六下·温岭期末)在利用边长为12 厘米的正方形铝箔设计并制作不同底面积的铝箔船时,能使船载重量达到最大的设计是( )。A. B. C. D.【答案】B【知识点】制作小船;船的载重量【解析】【分析】船的载重量与船只体积大小有关,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根据表中铝箔纸的底面积和船身高度可以计算出,用边长12厘米的正方形铝箔做成不同底面积的船,图A、B、C、D四种设计中,船的体积分别是:10厘米×10厘米×1厘米=100立方厘米;8厘米×8厘米×2厘米=128立方厘米;6厘米×6厘米×3厘米=108立方厘米:4厘米×4厘米×4厘米=64平方厘米。由此判断,B设计图船的体积最大,载重量最大。故B选项正确。15.(2024六下·温岭期末)如图的模拟装置中,气球是用来模拟人体中的( )。A.肺 B.心脏 C.脑 D.胃【答案】A【知识点】呼吸系统【解析】【分析】此装置模拟的是呼吸系统,装置中的气球模拟的是我们人体中的肺。二、填空题16.(2024六下·温岭期末)2023年,杭州成功举办了第19届亚运会。这场“史上最大规模的亚运会”,吸引了大量境内外媒体关注,全面展现了文化科技交融之美。(1)亚运火种在杭州良渚古城遗址被成功采集,采集过程是利用镜子聚光,使采火棒受热并点燃,用光引燃采火棒的过程中,是将光能转化为 能。(2)本届亚运会的众多场馆里安置着一种“绿色科技”——江水源空调。江水源空调就是抽取钱塘江的水,利用江水与体育馆内空气的温差,实现制冷效果,使馆内气温下降。这个过程中热传递的情况是 (选填数字:①体育馆内空气→钱塘江的水;②钱塘江的水→体育馆内空气;③不发生热传递)。【答案】(1)热(2)①【知识点】能量的转化;热传递【解析】【分析】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机械能、声能、光能、热能、电能、电磁能、化学能和核能等。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物体间存在温度差异就会发生热量传递,热会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一端传到物体温度低的一端。(1)生活中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亚运火种在杭州良渚古城遗址被成功采集,采集过程是利用镜子聚光,使采火棒受热并点燃,用光引燃采火棒的过程中,是将光能转化为热能。(2)物体间存在温度差异就会发生热量传递,热会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一端传到物体温度低的一端。本届亚运会的众多场馆里安置着一种“绿色科技”——江水源空调。江水源空调就是抽取钱塘江的水,利用江水与体育馆内空气的温差,实现制冷效果,使馆内气温下降。这个过程中热传递的情况是体育馆内空气→钱塘江的水。17.(2024六下·温岭期末)绿叶海蜗牛是一种海洋软体动物,如图所示。它能把吃下的绿藻(一种水生植物)中所含的一种物质贮存下来,并对其加以利用、制造出生命体所需要的养料。它们一生只需进食一次,随后仅靠阳光便能“饱食终日”。(1)绿叶海蜗牛能利用这种物质“饱食终日”,是因为它能像植物的绿叶一样进行 作用,从而制造出生命体所需要的养料。(2)绿叶海蜗牛如果长时间处于黑暗环境就会死亡,说明 是这种作用的必需条件。【答案】(1)光合(2)光照 (阳光)【知识点】能量的转化;太阳能;光合作用【解析】【分析】大多数植物可以自己制造“食物”,它们利用太阳光的能量,以叶子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根吸收的水为原料,生产出糖类和氧气,这就是光合作用。(1)绿叶海蜗牛把吃下的绿藻中所含的一种物质贮存起来,能利用这种物质“饱食终日”,是因为它能像植物的绿叶一样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制造出生命体所需要的养料。(2)绿叶海蜗牛如果长时间处于黑暗环境就会死亡,说明光照是这种作用的必需条件,绿色植物必须在阳光照射下完成光合作用。18.(2024六下·温岭期末)某同学用八个相同的玻璃瓶装上不同高度的水,做成一个水瓶琴,如图甲所示。已知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物体长度关系如图乙所示。从左到右敲击图甲中的玻璃瓶,发现声音越来越高,则此时发声的物体主要是 (选填“玻璃瓶和空气柱”、“空气柱”、“玻璃瓶和水”)。利用专业的仪器进行测试,敲击最左边的瓶子,声音比标准音高(do)低了一点,他应该适当 水(选填“增加”、“减少”)。【答案】玻璃瓶和水;减少【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如图甲所示,某同学用八个相同的玻璃瓶装上不同高度的水,做成一个水瓶琴,从左到右敲击图甲中的玻璃瓶,发现声音越来越高,则此时发声的物体主要是玻璃瓶和水。瓶子和水的轻重是影响声音高低的主要因素。瓶子里水越少,瓶子越轻,振动越快,声音越高。利用专业的仪器进行测试,敲击最左边的瓶子,声音比标准音高低了一点,他应该适当减少瓶子里的水。19.(2024六下·温岭期末) 2024年3月20日(农历二月十一),我国成功发射鹊桥二号中继星,于3月25日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1) 月球是地球的一颗 (选填“恒星”、“行星”、“卫星”)。(2)鹊桥二号中继星进入环月轨道的那天晚上,月相名称是 。【答案】(1)卫星(2)满月【知识点】月球的特征;月相【解析】【分析】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因为月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见发亮部分是反射太阳光的部分。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阳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直接照射的部分,这就是月相的来源。(1)月球不发光,且围绕着地球运转,所以,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卫星。(2)月相是指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部分的称呼。鹊桥二号中继星于3月25日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是农历的十六日,当时的月相是满月。20.(2024六下·温岭期末)为了研究电磁铁的一些性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弹簧测力计下挂着一块条形磁铁,下方是电磁铁。闭合开关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由3N增大至4N。(1)电磁铁的上端为 极。(2)实验中增加一节电池,其它不发生改变,闭合开关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会如何变化 。【答案】(1)S(2)变大【知识点】磁极与方向;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电磁铁由线圈和铁芯两部分组成。电磁铁接通电流,产生磁性,切断电流,磁性消失。当两块磁铁相互靠近的时候,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1)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具有南北极,如果闭合开关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说明电磁铁产生了向下吸引条形磁铁的力,吸引条形磁铁的N极,异极相互吸引,从而判断电磁铁的上端为S极。(2)实验中增加一节电池,其它不发生改变,闭合开关后,电磁铁的磁力变强,吸引条形磁铁的力变大,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会变大。三、实验探究题21.(2024六下·温岭期末)小明发现自行车轮胎漏气后很难骑快,决定利用一个长斜坡和小皮球进行探究,如图所示。每次他都将皮球从长斜坡的最高处静止释放,记录皮球滚动到长斜坡最低点的时间,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充气量 打气10筒 打气20筒 打气30筒第一次实验 18.3秒 11.6秒 8.3秒第二次实验 17.5秒 11.1秒 7.9秒第三次实验 18.2秒 11.2秒 7.8秒取值 18.0秒 11.3秒 8.0秒(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皮球滚动快慢与 的关系。(2)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每种充气量,小明都做了三次,并对数据进行处理,表格中的“取值”一栏的数据处理方式为 .(3)通过实验,小明认为轮胎充气量不足会导致自行车很难骑快,请判断小明的说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答案】(1)充气量(2)取平均值(3)不正确,因为可能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知识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对比实验【解析】【分析】由自行车轮胎充气不足时很难骑快,就可以知道他的猜想是足球充的气越足,滚动就越快。(1)因为小明发现自行车轮胎漏气后很难骑快,决定利用一个长斜坡和小皮球进行探究。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皮球滚动快慢与充气量的关系。(2)在实验操作中,产生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为了尽量减少误差,科学实验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重复实验,取多次测量数值的平均值,从而使实验结果更准确。(3)小明认为轮胎充气量不足会导致自行车很难骑快,不正确,因为可能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22.(2024六下·温岭期末)每年三月份左右,我们学校的墙面上经常会出现大量小水珠,到处都是湿漉漉的现象,俗称回南天。为什么墙面上会出现小水珠 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已知同一空间内,水温越!高,水蒸气含量越高。实验步骤:步骤I:在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倒入等量等温热水,并在每个烧杯上方放上玻璃片。步骤Ⅱ:甲烧杯玻璃片上放上冰块,乙烧杯玻璃片不做处理。步骤Ⅲ:一段时间后,玻璃片下方水珠凝结情况如图所示。(1)学校的墙面上出现水珠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 (填状态变化名称)现象。(2)实验结果表明,在水蒸气含量相同的情况下, ,越容易形成水珠。(3)小明发现,房间内墙面、玻璃表面会出现水珠,而干毛巾等物品表面却不会出现明显的水珠,为了探究水珠的形成是否与接触面材料有关,设计丙组与甲组进行对照,请将丙组实验的设计在图上补充完整并标注名称。【答案】(1)凝结(2)玻璃片与烧杯内空气温差越大(3)【知识点】凝结【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波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温度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温度是水的三态变化的主要因素。(1)通过实验发现,放有冰块的玻璃片上出现的水珠多于没放冰块的玻璃片,说明水珠的形成与玻璃片的温度有关,当玻璃片的温度低,水蒸气遇冷发生凝结现象越明显,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片上。学校的墙面上出现水珠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凝结现象。(2)实验结果表明,在水蒸气含量相同的情况下,玻璃片与烧杯内空气温差越大,越容易形成水珠,表现为放有冰块的玻璃片上出现的水珠多于没放冰块的玻璃片。(3)设计实验探究水珠的形成是否与接触面材料有关,设计丙组与甲组进行对照,只改变是否有干毛巾一个变量,同样在丙组玻璃块上放冰块,其示意图如下:23.(2024六下·温岭期末)为了证明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小明利用同种植物的枝条、透明塑料袋、杯子、剪刀、清水等设计了以下实验探究,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设计,已知植物的蒸腾作用会受到光照、温度等影响。选两枝长势相近的带叶枝条,标为甲、乙。(1)甲不做处理,乙 。(2)将甲枝条插入装有清水的杯子中,按图 (填字母)所示方法用塑料袋套住,扎紧。乙枝条采用同样方法用塑料袋套住,扎紧。(3)将它们放在 的环境中。(4)一段时间后,观察塑料袋上的水珠情况。如果出现 的现象,则说明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换不同的植物,重复实验。【答案】(1)剪去所有叶片(2)A(3)相同温度和光照(4)装甲的袋内水珠多,装乙的袋内水珠几乎没有【知识点】叶的作用;凝结;对比实验【解析】【分析】植物体内的水吸收周围的热,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跑出,腾飞到空中。叶的这种作用叫做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图中实验用来探究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设置对比实验要注意变量的控制,选两枝长势相近的带叶枝条,标为甲乙。(1)甲不做处理,乙剪去所有叶片。(2)将甲枝条插入装有清水的杯子中,按图A所示方法用塑料袋套住,扎紧。乙枝条采用同样方法用塑料袋套住,扎紧。这样只包妻植株植株,避免土壤中水分蒸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3)将它们放在相同温度和光照的环境中。(4)一段时间后,观察塑料袋上的水珠情况。如果出现装甲的袋内水珠多,装乙的袋内水珠几乎没有的现象则说明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换不同的植物,重复实验,来反复验证。四、解答题24.(2024六下·温岭期末)温岭盛产甘蔗,每年11月是甘蔗收获的季节,也是制作红糖的旺季。以下是制作红糖的几个关键步骤:(1)榨汁过程的汁液主要来自甘蔗的 (填写植物的器官名称)。(2)若在实验室进行甘蔗汁的过滤,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酒精灯、滤纸、温度计,不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有 。(3)榨汁后的残渣,可用于堆肥等,生活中,吃甘蔗后的残渣应投放到下列图____所示的垃圾桶。A. B. C. D.(4)熬制后的糖浆迅速倒入模具,冷却后就形成各种形状的红糖制品,这个过程,红糖发生的变化属于 变化(选填“物理”、“化学”)。(5)小明需要配置一杯红糖水,以下组合配置时间由短到长的顺序是 。甲: 20℃水温, 不搅拌 乙: 20℃水温, 搅拌 丙: 60℃水温, 搅拌【答案】(1)茎(2)酒精灯、温度计(3)D(4)物理(5)丙乙甲【知识点】加快溶解;茎的形态;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对比实验;物理变化【解析】【分析】将易腐有机成分为主的厨房垃圾单独分类,为垃圾堆肥提供优质原料,能够产出优质有机肥。可溶性的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是否搅拌、颗粒物大小等因素有关,所以常用的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1)榨汁过程的汁液主要来自甘蔗的茎,这是因为甘蔗茎中的含糖量较高。(2)若在实验室进行甘蔗汁的过滤,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酒精灯、滤纸、温度计,不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有酒精灯、温度计。(3)榨汁后的残渣,可用于堆肥等,生活中,吃甘蔗后的残渣应投放到易腐垃圾所示的垃圾桶,可以用来堆肥等。(4)熬制后的糖浆迅速倒入模县,冷却后就形成各种形状的红糖制品,这个过程,红糖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物质的状态、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没有产生新物质。(5)常用的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小明需要配置一杯红糖水,以下组合配置时间最短的是丙:60℃水温、搅拌,水温高且搅拌;其次是乙:20℃水温,搅拌,水温低但是搅拌,溶解最慢的是甲,温度低还不搅拌,由短到长的顺序是丙、乙、甲。25.(2024六下·温岭期末)小明尝试制作水中微生物临时装片,并借助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请回答以下问题:(1)以下是小明在使用显微镜时的一些步骤,其中小明正在对光的步骤是 (填序号)。(2)小明吸取了学校的池塘水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时发现了一只水蚤,但是位置有点偏(如右图),想要把观察到的图像移到视野中央,需将载玻片向 移动。(3)在观察时,小明发现水中的微生物不断地快速移动,导致观察非常困难,这是因为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小明忘了放少量脱脂棉纤维。由此可知,脱脂棉纤维能起到 的作用。(4)小明借助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的过程中,不可能看到的是____.A.新月藻 B.病毒C.衣藻 D.变形虫(5)小明发现视野中有一个小黑点,在移动装片时小黑点始终不动,请你帮忙分析一下,小黑点可能在右图显微镜的哪些位置 (填序号)【答案】(1)①(2)左下方(3)减慢微生物的运动速度(4)B(5)①③【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水中的微小生物【解析】【分析】(1) 使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时,对光的正确步骤是: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境,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能看到自亮的视野。(2)观察图形可知,此水蚤在视野的左下角,由于显微镜下的视野与实际方向相反,所以要把水蚤向中心移动,需要向左下方向移动。(3)水生微生物的个体较小,身体趋于透明,运动较快,难观察,在普通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的时候经常会跑出视野范围,为了便于观察,放上棉花纤维,控制其活动范围,以利于其观察。(4)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放大才能看到。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水中常见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喇叭虫、眼虫、团藻、衣藻、新月藻等。(5)小明发现视野中有一个小黑点,在移动装片时小黑点始终不动,说明这个黑点不是在玻片上,只会是在目镜或者物镜上,也就是图中的①或者③上。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