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郴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郴州市2024 年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抽测试卷
七年级历史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试题卷共6页,有两道大题,共20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作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个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要求)
1.隋唐时期位于洛阳的含嘉仓被誉为“天下第一粮仓”。其粮食来源地有江南的镇江、苏州等,也有来自华北一带的邢州、德州等地。含嘉仓粮食来源的广泛得益于当时
A.手工业的发展 B.筒车的发明
C.大运河的开通 D.经济重心南移
2.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这表明他
A.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B.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
C.认为治理国家必须强调君臣共治天下
D.认识到体恤百姓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3.四位同学对武则天进行资料收集。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
A.创新制度,开创“贞观之治” B.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C.滥杀无辜,使唐朝由盛转衰 D.发展生产,“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4.某校开展暑假研学活动,活动安排如下。为本次活动拟定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A.民族交融,兼收并蓄 研学主题:
B.华夏文化,贯通南北 D1:乘高铁到西安,相聚古都长安。
C.大唐气象,繁荣开放 D2:游览古城墙和大雁塔,回顾玄奘西行历程。
D.千年国宝,再现辉煌 D3:研学陕西历史博物馆,欣赏唐朝手工业技艺。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
5.右图是唐朝人口统计表,其中导致755年—760年人口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安史之乱
B.宦官专权
C.黄巢起义
D.藩镇割据
6.王安石变法中直接触犯大官僚、大地主利益的措施是
A.募役法、农田水利法 B.募役法、方田均税法
C.保甲法、农田水利法 D.保甲法、方田均税法
7.数字货币正在成为当前和未来货币的发展趋势。古代,货币作为交换的媒介大体经历了“实物—贝币——金属币——纸币”的演进历史,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A.都市生活的繁华 B.商业贸易的发展
C.造纸技术的进步 D.冶铸工艺的进步
8.某导演在拍摄历史电影时针对某一事件设计了如下分镜头脚本,该事件涉及的政权是
景别 镜头运用 画面 场景
中景 平拍推进 文天祥被俘虏,战船驶向零丁洋 蒙古士兵:“投降吧,临安城早已被攻破。”文天祥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后周与辽 B.西夏与辽 C.南宋与元 D.南宋与金
9.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
A. 瓦子 B.草市 C.勾栏 D.邸店
10.据《梦溪笔谈》记载:毕昇使用胶泥刻制活字,“火烧令坚”后用于印刷。中国科技大学通过实验证明,使用黏土制字,经高温焙烧后的成品坚固适用,印样字迹清楚。由此可见
A.时代变迁会影响史料价值 B.方法互证可以验证史料信度
C.年代久远的史料都难采信 D.所有史料均需通过实践检验
11.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表中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阎立本的《步辇图》 反映了唐玄宗时期的唐蕃友好关系
B 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 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C 活字印刷术的传播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D 司马光著《资治通鉴》 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编写体例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
12.戚继光不仅是著名的军事家和诗人,更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他之所以被称为“民族英雄”是因为
A.收复了被外国势力占领的新疆 B.抵抗了英国殖民者的侵略
C.赶走了盘踞台湾的荷兰殖民者 D.解除了我国东南沿海的倭患
13.观察图一和图二、长安城和北京城的布局与设计理念
A.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威严 B.彰显了传统科技的创新
C.反映了都市文化的繁荣 D.助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14.《陕西通志》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后的情形: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 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 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材料反映的明末农民起义原因是
A.政治腐败严重 B.财政危机深重 C.朝廷赋税不断 D.自然灾害连连
15.刘同学对某一历史时期的内容进行归纳,如图空白方框处应填
A.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 B.清朝的文学艺术
C.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 D.清朝的科学技术
16.四位同学分别用一个主题概括了1368至1840年的明清时期总的历史特征。对此概括最准确的
A.繁盛与危机并存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并存 D.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3页(共6页)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 14分,第20题12分,共52分)
17.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由生息繁衍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共同缔造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下列是反映我国历史上民族交往、交流的一组材料
《彩绘骑马戴帷帽仕女泥俑》(局部),现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彩绘骑马戴帷帽仕女泥俑》出土于唐代墓葬,其所戴帷帽本是一种少数民族帽饰,类似现在的风帽,从西域传到中原,深受贵族妇女的喜爱。 ——摘编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解说词
北京通州辽代墓葬出土的酱釉马镫壹,现收藏于首都博物馆。 酱釉马镫壶用北宋定窑技术烧制, 造型仿照皮水囊,扁身双孔,便于穿绳携带。 ——摘编自首都博物馆解说词
宣政院印,现藏于西藏博物馆。 宣政院印文为八思巴文。八思巴文,作为一种统一的书面形式,译写蒙古、汉、藏、维吾尔等民族的文字。 ——摘编自西藏博物馆解说词
材料二 较之于历代,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政策最为积极。特别是西北战事结束后,清朝对边疆的治理思路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超越了长久以来“羁縻为治”的间接管理政策(羁縻:边疆地区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转而派遣官员,驻扎军队,整顿地方,积极主动治理边疆。更为有力的治边政策,使边疆出现了持续稳定、统一的政治局面。
——摘编自保尔《谈清朝边疆治理》
(1)根据材料一,仿照示例,任选一幅图(写序号,示例除外)写出与之相关的关键历史信息。(4分)
【示例】:①唐朝中原妇女佩戴来自西域的帷帽,(2分)说明在服饰文化上中原受西域影响。(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清朝得到发展的原因。(2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清朝边疆治理的史实。(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认识。(2分)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4页(共6页)
18.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唐代安西、北庭都护府的建立、不仅使隋朝丝绸之路的主线西移,又形成众多支线。唐太宗时丝绸之路向西南延伸,从长安出发可到西藏再到印度,海上丝绸之路也有新发展。从广州出发到波斯湾、红海等地的航线已经开通。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两宋期间,丝绸之路被金、西夏等所阻,对外贸易只好集中在东南沿海的海路进行。当时与宋朝通商的海外国家、共五十多国、总称为“海南诸国”中国过去的海外贸易,主要为统治阶层带来珍贵的奢侈品,整体经济收益不大.然而,宋朝的海外贸易不仅在规模上远超过前朝,而且为政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宋朝因此增设机关负责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
——摘编自杭侃《两宋:在繁华中沉没》
材料三 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到达美洲早87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116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有大型宝船62艘,官兵27800余人,还有马船、粮船、坐船、战船等多种船只,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郑和七下西洋打通了从中国到东非的航路,把亚、非的广大海域联成一气,这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人类航海史上的伟大成就。
——摘编自王天有《明史·多重性格的时代》
材料四 自1759年起,广州成了唯一的通商口岸,对于夷商的管制更严,勒索更重,夷商的不平更甚。他们除非不与中国贸易,否则唯有听从广州官府及行商的摆布。
——摘编自《近代中国史纲》
(1)对比材料一、二,说明唐宋对外交通路线的不同。(4分)根据材料二指出宋朝负责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2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和下西洋的影响。(4分)
(3)根据材料四,指出清政府对待海外贸易的态度。(2分)归纳从唐朝至清朝对外政策的变化。(2分)
19.中国古代国家治理具有鲜明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重人才】
材料一 中国古代入仕群体中寒门(寒微的门第)子弟所占比例
朝代 东晋 隋 唐 北宋
比例 4% 17.2% 24.5% 46.1%
——整理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定政策】
材料二 从本质上看,宋代只不过是残唐五代的延续,宋代之所以国祚长久,没有短命而亡,只是因为宋太祖断绝了武人专政的传统……宋代的中央政府管理体系多头分权,效率并不很高。
——摘编自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5页(共6页)
【创制度】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变化的趋势并分析隋唐以后比例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朝的治国政策并分析该政策产生的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2分)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概括影响国家治理的因素。(2分)
20.经济活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主线。阅读下表,回答问题。(12分)
时代 史实
唐朝 ①统治者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兴修水利;发明耕具____A_____和灌溉工具筒车
②越窑的青瓷如冰如玉,邢窑的白瓷类雪似银
③都城长安城中的东、西两市是主要的商业区,居民居住在坊中
宋朝 ④从越南传入占城稻,政府大力提倡推广;“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 ⑤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⑥____B_____(后成为瓷都)的瓷器被誉为“饶玉”,定窑、汝窑等烧制别致美感的瓷器 ⑦海船载重量大,设置了水密隔舱;船上配有导航工具 ⑧城市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均可开设店铺,出现早市、夜市 ⑨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⑩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清朝 政府推行垦荒政策;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湖广熟,天下足”
已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拥有雄厚商业资本的商帮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如晋商、徽商
(1)结合所学知识,将上表内容填写完整。(2分)
A: B:
(2)从上表中选择不同时期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史实,(2分,写序号)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8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6页(共6页)
郴州市 2024 年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抽测试卷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试题卷共6页,有二道大题,共20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作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青春,带着一份特殊的邀约,款款而来。在这个时期,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一些相应的变化。下列变化中,不属于青春期身体变化的是
A.小鹏说:“我的声音变成‘破锣沙哑声’。”
B.小静说:“我越来越喜欢表现自己了。”
C.小华说:“我今年个子长得很快,长高了6厘米。”
D.小红说:“我的脸上长满了痘痘。”
2.青春期是一个人从少年走向成人的重要时期。我们会猛然发现自己在不经意间长大,有了一种全新感觉。下列对青春期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青春的我们既要追求内在美,更要在意外在美
②处于青春期的我们或迟或早在身心方面会发生一些变化
③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是我们对同伴的尊重
④我们要正视并欣然接受青春期身心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第1页(共6页)
3.从中国首批女飞行员,到游太空的中国女航天员,女性在军队这个充满阳刚之气的队伍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男女之间不平等 B.女性比男性更适合当飞行员
C.男性没有女性在工作上优秀 D.不要受性别刻板印象的束缚
4.名言警句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对我们的人生起着指引和警示作用。下列名言警句解读正确的是
A.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懂荣辱,知廉耻,树立底线意识
B.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不断完善自己,培养自强品质
C.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会学习,在于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D.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5.下列对校园生活中“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是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① 小鹏总是模仿自己偶像的穿着打扮 拥有独到的见解
② 小静委婉地指出爸爸讲解题目时的错误 具有批判性思维
③ 小华不断改进自己用来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的作品 能够开发创造潜力
④ 小红为了展现自己的不一样,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懂得发展个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与情绪一样,我们的情感也是复杂的,正面情感有它的意义,负面情感体验也有它存在的价值。下列场景能体现负面情感体验对我们自身有价值的是
A.小海数学考砸及时更正错误,总结经验
B.家里来客人时,小刚害羞地不敢打招呼
C.小莫比赛失利后再也不参加这种比赛活动了
D.小玲在约定地点未等到好友,单方面和朋友绝交
7.春节假期,《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逆转时空》《第二十条》等国产新片在各电影院线上映。这些影片内容优质、各具特色,突出年味儿,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深切观照。观看这些影片有助于
①丰盈精神世界,丰富人生经历 ②引领国家发展,创造中国奇迹
③改变自身性格,推动社会进步 ④涵养美好品格,传递情感正能量
A.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③④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第2页(共6页)
8.临近期末考试,菲菲有些焦虑,担心考不好。在心理咨询老师的指导下,她常通过深呼吸来调节情绪。菲菲调节情绪的方法属于
A.放松训练 B.合理宣泄 C.理智控制 D.注意转移
9.在学习完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内容后,小明同学用图示法对内容加以梳理。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10.某校的《学生一日常规》中有这样的规定:“在校期间,必须全时段按要求规范穿校服,男生不留长发、不剪怪发(以平头为准),女生头发前不及眉、后(侧)不及肩~~~~~”对于上述规定,我们应该
①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 ②以个人为中心,依然我行我素
③个人意愿服从集体共同需要 ④找各种借口提出改进建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郴州某学校准备举办2024年运动会,班主任王老师让同学们报自己想参加的项目:擅长跑步的小明选择了3000米长跑项目;喜欢跳远的小红报名跳远项目;体育不是很好的小李选择为大家做好后勤保障服务。班里同学各司其职,为运动会做好了充分准备。这表明
A.懂得欣赏他人优点,有利于建设美好集体
B.在美好集体中,我们分工协作、发挥所长、优势互补
C.美好的集体是充满民主和公正的
D.美好的集体是重视合作、排斥竞争的
12.“学霸常有,学霸班级不常有”。武汉工程大学2020级应用化学理科基地班2024年考研录取率达 100%。这个由29名学生组成的班级,全班同学都立志考研。他们组队学习,共同探讨、取长补短,相互监督、互相鼓励,最终达成所愿、“学霸班级”的考研之路启示我们
A.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能改变每个人
B.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总是一致的
C.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D.共同的愿景引领集体成员完全一致、开拓进取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第3页(共6页)
13.“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在生活中我们要依法办事。下列做法符合依法办事要求的是
①中学生李磊过马路坚持走斑马线
②七年级学生小李辍学打工以补贴家用
③某私营企业老板主动纳税
④小强举报某超市存在售卖假货现象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14.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下列关于法治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
②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③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④法律产生后人类就进入法治社会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未成年人保护法》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为未成年人构筑起全方位保障防线。下列选项中与右边漫画所体现的对未成年人保护方式相同的是
A.某村村委会设置专人专岗负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B.某中学加强学校安全设施建设,加强对学生的安全保障
C.人民法院成立少年法庭,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
D.某网络游戏商家针对未成年人游戏时间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
16.202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一批新的法律法规正式施行。这体现了
①全民守法成为共识,法治国家已经建成
②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③社会因法治而进步,有了法律制度就有了法治
④法律要反映社会发展规律,促进人与社会共同进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第4页(共6页)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 小题,第17题12分,18题10分,第 19题 10分,第20题20分,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以下任务(12分)
以下是初中生小郴生活中的两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情境一:周五放学时,小郴收到自己一直很喜欢的异性同学小林的小纸条。只见上面写道:“我很喜欢你,今晚在公园门口等你。”
(1)小郴的正确做法是 。(2分)
(2)理由: 。(2分)
情境二:小郴升入初中以来,我有心里话不愿意对别人讲了。其实,我挺希望有人能理解我的。我很矛盾,不知道该怎么办。 ”
(1)小郴的烦恼反映的矛盾心理是 。(2分)
(2)面对烦恼,小郴应该: 。(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以下任务
2024年4月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评选结果揭晓,世界游泳冠军张雨霏获此殊荣。
受父母影响,张雨霏从3岁就开始游泳,但里约奥运会让她认识到与国外选手的差距,决定改变技术的她还遇到先天性脊柱侧弯带来的瓶颈,但她抱着“只要你打不死我,明天的我就会更加坚强”的信念,和教练潜心研究动作技术,主项兼项平衡训练,咬牙加强力量训练,她终于等来了涅槃重生的机会:2021年东京奥运会,张雨霏连夺两金;2023年杭州亚运会上,她带病参加6个小项,获得6枚金牌,被评为“最具价值运动员”。张雨霏不断超越着自己,她用实力感动着世界,她用灿烂的笑容自愈着世界,她曾说:“路途很难,微笑相待。”
结合材料,运用七年级下册所学知识,谈谈张雨霏事迹给我们成长带来的启示。(10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以下任务
2024年4月25 日20 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叶光富、李聪、李广苏3名航天员顺利进入太空。4月26日3时32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两个乘组航天员会师太空。在这背后,有航天员和一大批航天科研人员,恪尽职守、加班加点、默默奉献,抛开个人名利,寻求科技报国。他们用青春的激情、火箭的速度追梦星辰大海,他们用舍我其谁的勇气、百折不挠的执着成就“嫦娥”奔月、“天问”飞天。
看了报道后,小亮说到:“我们要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坚持集体利益为重,放弃个人利益。”请结合所学知识,对小亮的说法进行辨析。(10分)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第5页(共6页)
20、阅读材料,完成以下任务(20分)
材料一:2024年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分别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工作报告。其中一摘要为: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审结案件4.1万件6.1万人,同比增长28.5%。依法惩治未成年人犯罪,宽容但不纵容。 同时,努力教育、感化、挽救失足未成年人,对情节轻微并有悔罪表现的依法适用缓刑7690人,同比增长63.8%,持续做好回访帮教,落实犯罪记录封存。
材料二:近期,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未成年人杀人、重伤害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讨论引发广泛关注。截至2024年4月16日,人民法院共审结此类案件4件4人,犯罪人年龄在12至13岁之间,被依法判处10至15年有期徒刑。
(1)材料一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种保护方式 (2分)
(2)请你结合材料一,运用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知识,说说为什么要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 (6分)
(3)从材料二中,你可以得出法律方面的哪些结论 (6分)
未成年人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也应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为建设法治中国,校团委决定向全校同学倡议。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因此,要做到与法律同行,我们应该:
① 。

③ 。
xx 校团委
2024年 5月 18 日
(4)请你把倡议书中①②③处的内容补充完整。(6分)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第6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